中國江蘇網7月10日鹽城訊 在美麗的黃海之濱,蜿蜒曲折的三倉河緩緩流淌。鹽城東臺市南沈灶鎮就位於三倉河畔,總人口5.12萬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全鎮現有留守兒童500多人。在地方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重視、支持下,鎮社區教育中心針對留守兒童雙休日、節假日等學校教育的「真空時間」,在鎮社區教育中心、村居建立「留守兒童氧吧」。目前,全鎮已成立中心「留守兒童氧吧」和7所村居「留守兒童氧吧」。
氧吧的管理規範化。鎮社區教育中心為各留守兒童氧吧統一布置,室外統一製作了「留守兒童氧吧」牌匾。在管理方式上,中心要求各村(居)氧吧做到「三齊全」,即活動檔案齊全,圖書配備齊全,簡易健身器材齊全。
氧吧的教師隊伍專業化。氧吧吸收熱心關愛留守兒童,無私奉獻的社區學校在職教師、退休教師、回鄉大學生組成留守兒童志願者工作隊伍,為有效地指導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氧吧的活動常態化。「氧吧」常年開展活動,全天候提供服務。氧吧還根據留守兒童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成立了寫作、經典誦讀、象棋、葫蘆絲、繪畫、書法、主題活動等青少年學習共同體,在周日由專人負責指導。留守兒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共同體參加活動。兒童在「氧吧」內「吸氧」、強能、壯體,真正做到學在其中、樂在其中、成長在其中。
為了使學習輔導落在實處,中心組織編寫了《胡老師教你寫日記》等讀本,供全鎮留守兒童氧吧的師生使用。先後有徐帆、黃李等10多名學生在市局舉辦的日記冊評比或續寫雷鋒日記評選活動中獲得特等獎、一等獎。
南沈灶鎮「留守兒童氧吧」成立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鹽城市城南新區關工委率團參觀考察了「留守兒童氧吧」的活動情況,「留守兒童氧吧」工作室被命名為省級社區教育名師工作室。多家媒體、雜誌報導了「留守兒童氧吧」的活動情況和志願者事跡。《留守兒童氧吧的實踐與探索》等10多篇文章發表於《中國農村教育》等雜誌。申報的省級社會教育課題以「優秀」的等級順利結題,並被評為 「十佳課題」。課題的研究報告獲評省社會教育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留守兒童氧吧」先後獲得農村成人(社區)教育優秀品牌三等獎、「留守兒童氧吧」主題教育材料東臺市青少年主題教育教材展評一等獎。「留守兒童氧吧」被評為江蘇省「社區教育品牌項目」、全國「全民終身學習品牌項目」。(王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