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3日,在我國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晚,央視新聞聯合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中國手藝網,共同推出了「把非遺帶回家」專場帶貨直播節目,並在央視新聞APP、央視頻、中國手藝網、文旅中國、淘寶直播、微博等平臺同步播出,引起熱烈反響,大量網友踴躍下單。
在「非遺+央媒+直播+電商+扶貧」模式的推動下,截止到13日晚,本場直播吸引了1000多萬網友在線觀看,共售出總價值超過1261萬元的非遺產品。其中,湖北非遺項目「揚子江傳統糕點製作技藝」的老字號產品揚子江綠豆冰糕40000份秒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徐州香包被直播網友強烈要求加單1000份。
直播由央視主播尼格買提、王寧,與淘寶主播李佳琦聯袂主持,聚焦與大眾衣食住行相關的非遺產品,在線為觀眾「種草」了二十多款國貨好物,有茶葉、粽子、花生酥、螺螄粉等品種多樣、勾人味蕾的非遺小吃和地方特產,還有醒獅999純銀項鍊、絹扇、香包等小巧精美、琳琅滿目的工藝小件和非遺文創,並以超優惠價格向網友推介,成為大眾重識「非遺」的一次破冰之旅,讓不少網友驚呼「原來非遺就在身邊」,價格並非想像中的「高不可攀」,也可如此物美價廉「接地氣」。
當晚,備受關注的「尼佳買琦」組合多次為觀眾帶來驚喜。他們一一試吃美食,為大家帶來真切客觀的口感與味道描述,讓諸多非遺國貨供不應求,許多產品一上架就被網友迅速搶光。「隔著屏幕就已經感受到味道了」「螺螄粉已get」「求牛肉乾連結」……評論區「加單」的呼聲也是持續高漲。
「尼佳買琦」組合推介吳裕泰茉莉香盈茶
為了讓「非遺購物節」更有看點,直播現場還邀請了浙江嘉興五芳齋高級裹粽技師、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屠彩虹表演非遺傳統技藝包粽子以及著名畫家裴士戎上臺獻藝繪畫表演,直播間也瞬時變身文化傳承的課堂,讓廣大網友直呼「買得實惠」「看得過癮」!
「尼佳買琦」組合向浙江嘉興五芳齋高級裹粽技師屠彩虹學習包粽子
著名畫家裴士戎現場作畫試紙
「把非遺帶回家」專場帶貨直播節目,讓這些非遺產品成為了「網紅」,非遺各項目及其背後的歷史傳承故事、產品代表的城市、地域特色在直播中娓娓道來,通過網際網路呈現在更多人面前。
其中的「黑馬」產品巴圖查幹蒙古奶皮子共售出5658份,這讓內蒙茫來嘎查村的農牧民們高興不已。據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圖什業圖王府傳統奶製品製作工藝第四代傳承人花拉介紹,她們製作的奶製品採用傳統手工藝製作方法,不僅保留了奶製品純天然的味道,而且保證了牛奶中的營養物質不流失。代欽塔拉蘇木奶源豐富,花拉的奶製品生產車間以比普通牧戶還要高的價錢收購嘎查貧困村民的牛奶,將農牧民手中不易儲存的牛奶加工成各種蒙古民族獨有的零添加傳統奶食品。同時還把熟練奶製品製作技術的家庭婦女招聘到生產車間工作,為嘎查的農牧民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拓寬了農牧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本次直播通過幫助貧困地區非遺產品銷售,真正為非遺扶貧助力,同時促進貧困地區經濟復甦,營造了「以文興商,以商促文」的濃厚氛圍。
內蒙茫來嘎查村的婦女們在製作傳統的奶製品
「本場直播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很多非遺產品,了解了它們的歷史與傳承,未來,我們更有責任去關注與保護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它們在這片大地上繼續世世代代流傳下去。」主持人尼格買提在直播結束時說道。
「今天我們看似是在帶貨,但其實帶的是文化,帶的是知識,帶的是我們與祖先的心靈相通。」主持人王寧感慨道,「這麼多精美的非遺好物都是手工藝做成,也請大家多多關注中國手藝網,賞手藝、學手藝,致敬匠心!」
主持人王寧、尼格買提介紹益德成聞藥香貼
從生產到消費,從深山到城市,從工坊到電商,從小眾到大眾,從參與非遺保護到共享非遺成果,「非遺購物節」在千千萬萬非遺傳承人與千千萬萬城市消費者之間,架起一座便利、暢通的橋梁。
本場直播熱銷產品
舌尖上的非遺味道
賞鑑非遺好物
錯過直播的朋友們
👇繼續下單非遺好物👇
非遺購物節,把非遺好物帶回家!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了幫助非遺傳承人、保護單位、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和相關企業復工復產,促進社會消費,助力脫貧攻堅,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拼多多、美團、快手、東家等網絡平臺將聯合舉辦非遺購物節,幫助非遺傳承人推薦和傳播更多非遺產品,讓非遺更好融入當代生活,讓更多人關注和消費非遺產品,既享用非遺物化的成品,也尊重、讚賞傳承人的智慧和技藝,感受非遺之美、享受文化滋養、汲取文化力量。人民網、中國手藝網、唯品會等網絡平臺也積極參與了此次活動。
同時,為更好展示非遺項目的技藝特點、文化內涵和獨特價值,中國手藝網在全國範圍內遴選15家非遺店鋪,組織開展「雲探店」活動。今年非遺購物節,一起來把非遺好物帶回家!
非遺購物節「雲探店」 | 三萬六千錘,鍛就百味人生——同盛永鐵鍋
非遺購物節「雲探店」 | 林海深處,「樺」麗蛻變——白狼林俗樹皮畫
非遺購物節「雲探店」 | 穿針引線,巧手繡出致富新圖景——苗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