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總是胡思亂想的你,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2020-12-13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一個人總是胡思亂想是非常痛苦的,胡思亂想會消耗你的能量,同時讓你會產生巨大的內心衝突。

心理學家進行過統計,對人體內耗因素進行調查,胡思亂想的習慣位居前三,另外兩項分別是拖延症和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在被試者中,受胡思亂想內耗之苦的佔32.6%。

很多人在生活中總說自己心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胡思亂想導致,今天老K就和大家從心理學角度專業談談胡思亂想這件事兒。

胡思亂想與抑鬱症

作為最常見的心理問題,抑鬱症是最讓人崩潰的一種心理障礙,心理學研究發現:抑鬱時,我們很容易陷入具有消極情緒基調的反覆思維(又稱為思維)之中。

其實說的通俗一些就是胡思亂想,抑鬱症會導致人胡思亂想,反過來胡思亂想也會導致人產生抑鬱。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老人們常常教導我們對待事情要學會反思自己,可過度反思自己真的是好事嗎?

一項新研究發現,患有抑鬱症的年輕人大腦在認知和情感區域具有高度相關。芝加哥一所大學對30名年齡在18歲—23歲之間進行研究,這些被研究者曾經患有抑鬱症,但其他方面很健康,並且沒有服用過任何藥物。

他們的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同那些沒有患有嚴重抑鬱症的23名被試對比發現:患有抑鬱症的這些人在與反芻思維相關的大腦區域具有高度相關。

最終他們得出結論,反芻思維是人們在陷入抑鬱情緒後的常見思維形式,而反過來喜歡進行反芻思維的人也有更高的風險罹患抑鬱症。

那麼既然胡思亂想的危害這麼大,我們可以解決它嗎?

答案是,當然可以!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處理:

尊重現實,活在現實

大部分有反芻思維(胡思亂想)的人都會有完美主義的傾向,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是理想化的,一旦生活不能按照大腦思維理想型發展,他們就會十分焦慮,繼而產生源源不斷的反芻思維(胡思亂想)。

所以美國心理學家派克·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提出擺脫胡思亂想重新掌控生活的四個關鍵點: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在這四個關鍵點裡尊重事實與承擔責任就是告訴我們要想重新掌控生活,就必須做到尊重現實。

作者在書中指出:

逃避痛苦是人與生俱來的行為,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具有逃避痛苦的傾向,但是有的人選擇讓自己直接面對,有的人卻如同鴕鳥一般,遇到問題便躲在自己的世界裡自欺欺人。

一個人如果只能靠思維來解決現實的生活,這無疑就是一種逃避現實與責任的做法。

長期胡思亂想非但不能解決現實問題,反而還會影響你的判斷,繼而嚴重影響你的正常行為能力。

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對反芻思維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結果顯示長期反芻思考的人他們的情緒更加低落,完成任務的能力也更差。

更糟糕的是,他們雖然想的多,可行動力極其差,而且行動力也很差。典型的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解決問題,擺脫反芻思維,學會去「做事情,行動起來」,這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才是擺脫胡思亂想的好方法。

學會活在當下,簡單思考

解決反芻思維(胡思亂想)的另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學會活在當下。佛教有個方法叫做內觀就是幫助人們活在當下的辦法。

它的核心點就是讓你無條件關注當下的一切不做判斷,我這裡加工一下,如果你長時間胡思亂想,我們根本不用理會這些念頭,此刻你該做什麼繼續做你當下的事情就好,長此以往你就會慢慢學會帶著胡思亂想做事情,這些胡思亂想也不會影響到你了。

通過聽從自己的本能,我們可以獲得一種「簡單的智慧」。心理學家Gerd Gigerenzer認為,我們的很多行為都是基於複雜的經驗法則。

Gigerenzer說,要在一個複雜的世界裡做出正確的決定,你必須善於忽略信息。

這就是正念認知、瑜伽冥想、包括我上述提到的內觀很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後我想說,無論怎樣的幻想,我們都要面對現實,然而如果將大把的時間花費在幻想上,會導致我們一事無成。

如同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形容:「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希望大家可以按照我上述列舉的方法來調整自己,學會擺脫反芻思考(胡思亂想)吧!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假如你總是喜歡胡思亂想,強烈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你是否會半夜想事情到失眠?你的思維方向是否不受控制?你是否總是會將不相關的事情產生聯想?……如果你有以上表現,那麼就代表你總是喜歡胡思亂想,如果你想要擺脫這樣的情形,那麼建議你看完這篇文章。
  • 心理學家:如果你總是胡思亂想,強烈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拖延與自我麻痺其實誘導這種無意義思考行為出現的動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手頭即將面對的事情不夠緊迫,所以自己內心是一種比較輕鬆的情緒,潛臺詞是「事情不著急,可以等一會再去處理」。所以假如不想讓自己被過多的無意義思考所累,不如嘗試一下讓自己變得忙碌起來,給自己安排一些任務來做,這樣既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學習效率,也可以減少自己被「胡思亂想」浪費時間與精力的可能性。我們在生活當中,也許每天面對的都是新鮮的、未曾見過的生活,所以對未知的將來也懷揣著一種恐懼與無奈。
  • 心理學家:如果你總是胡思亂想,強烈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拖延與自我麻痺其實誘導這種無意義思考行為出現的動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手頭即將面對的事情不夠緊迫,所以自己內心是一種比較輕鬆的情緒,潛臺詞是「事情不著急,可以等一會再去處理」。於是理所應當的開始進行「胡思亂想」,逐漸就進入一種「幻想鄉」,以至於回過神來時,已經過去了許久。我們知道,如果手頭始終有亟待處理的事情的話,是沒有時間去進行過多的無意義思考的。
  • 如果你沒事總是喜歡胡思亂想,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正如我們所熟知的墨菲定律,當你越不想一件事情發生時,它發生的機率就越大。這一切真的是上天註定嗎?其實不是的。事件之所以會如你所願,是因為你的思維給了身體一個強有力的信號,而平日裡我們的行為都是源自思維之上的。一旦腦海中存在壞事物即將發生的想法,那麼此時個體便會收到這份強有力的心理暗示,驅使著你向事件結果走去,最終將所想變成現實。
  • 為什麼有些人總喜歡胡思亂想?心理學家:有三種方法可以有效緩解
    你是否會半夜想事情到失眠? 你的思維方向是否不受控制? 你是否總是會將不相關的事情產生聯想? …… 如果你有以上表現,那麼就代表你總是喜歡胡思亂想,如果你想要擺脫這樣的情形,那麼建議你看完這篇文章。
  • 晚上總是胡思亂想怎麼辦:四個方法幫你遠離胡思亂想
    一、容易胡思亂想的本質原因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胡思亂想的,胡思亂想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白天工作太累了;有人對自己發火;受到別人抱怨;出現計劃之外的事情等等,但是本質原因有以下兩點:1、性格敏感這一類型的人的性格纖細敏感,總是會過分解讀感受到的事物和感覺
  • 心理學:如果你總是因童年陰影而胡思亂想,強烈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女兒小時候很淘氣,有時候米露會情不自禁的打她,過後米露就想:我怎麼和母親一樣了,與其說這是家庭環境對人潛意識的影響,倒不如說這是米露一直處於童年的陰影中。心理學家認為,迷露的童年在母親的棍棒下度過,身心飽受摧殘,長大成人後的生活也始終籠罩著兒時的痛苦陰影。按照心理學的觀點,人們的很多行為是由童年和先前的心理事件所決定的。
  • 一個人總是胡思亂想怎麼辦?
    這個真的是太能講一講了 因為我本人就是一個特別愛過度思考的人 那什麼叫胡思亂想呢 在心理學上,「胡思亂想」其實有一個專業的術語——過慮 我把他叫做想太多好吧 給大家五個場景看看你們是不是有中其中一兩條呢第一:他今天怎麼沒給我發微信就先睡了?
  • 腦袋總是胡思亂想,如何控制自己的思考?
    今天在知乎看到這個問題:有時候腦袋總是會胡思亂想,想一些產生不了意義的事,我總是心裡狠狠的說不要想了,但就是控制不了。當你出現了討厭的情緒時,你必須要接受一點,「你的焦慮或者胡思亂想並不完全由你控制」。
  • 還在胡思亂想?快來看看怎麼解決吧!
    前幾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是寫如何解決自己每天總愛胡思亂想,看過這篇文章之後我覺得很有共鳴,我想也許不少人都有著類似的問題。我非常理解這樣的感受,因為我就是一個總愛胡思亂想的人,每天對別的事都提不起精神,可腦海裡卻又是浪花滾滾。
  • 如果你睡眠質量差,總是睡不好覺,建議看看這篇文章,受益匪淺
    睡眠質量差,總是睡不好覺,醒後仍感疲憊,怎麼辦?建議看看這篇文章,一文說透,醍醐灌頂!睡眠不足,總是睡不好覺,醒後仍感疲憊,往往會給我們的身心帶來許多損害,嚴重影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當蓋茨被問及這些年在創業中有沒有歷經磨練得來的教訓時,他回答說是熬夜:「即使書再令人激動也不要睡得太晚,否則你早晚會後悔。」除去一些工作狂和企業家,絕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會在睡眠上花費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時間。
  • 你胡思亂想,是因為你不夠忙a
    哦,對了,這是異 ~ 地 ~戀 ~異地戀最煩人的就是,他忙你閒,然後胡思亂想得多。他忙事業,那你也可以忙你的事業去啊,賺錢、寫作、學習一門新的語言......他在拼命,你在瞎想,最後誰進步得快呢?整天想著「他不愛我了」「他是不是有了別的女人」「他是不是對我厭倦了」「難道真的不適合麼」「......」
  • 為你胡思亂想的人,是因為在乎啊。
    你知道在乎一個人,最大的特徵是什麼嗎? 我覺得在乎一個人的最大特徵,就是會把他的一舉一動都放在心裡,會因為他的事情而弄得自己胡思亂想。
  • 假如你總是跳不出自己的舒適區,建議看看這篇文章,活出全新自我
    假如你總是跳不出自己的舒適區,建議看看這篇文章,活出全新自我關於「跳出舒適區」這個話題,在網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只有淺薄的人,才總想跳出舒適區。圍繞這個觀點,有作者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堆,評論區認可這個觀點的人也著實不少。可事實上,這個觀點,是庸人對自己最好的安慰!
  • 女朋友又胡思亂想了
    女生一旦胡思亂想起來,簡直是比好萊塢大片都要精彩一百倍,各種意想不到的頭腦風暴,都會在一瞬間冒出來。最近身邊一位好朋友給我吐槽了一件事情,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寫一下的。男朋友是比她大一屆的大四學長,這兩天忙著實習和應酬,總是沒時間和她見面。有一次小W問他在幹嘛,但過了好幾個小時都沒有回覆,她一遍遍的翻手機,生怕錯過他的一句話。
  • 心理學:胡思亂想屬於「高內耗」行為,這樣做就可以解脫
    知乎上有個話題「怎樣才能停止腦子裡的胡思亂想」,獲得4萬人關注,共計980萬瀏覽量,這證明了無數人都有胡思亂想的習慣,而且長期深受困擾。久治不愈,只因未能對症下藥,我們得先知道為什麼很多人會有胡思亂想的習慣,從心理學上來講,主要包括這三個原因。
  • 當你控制不住自己的胡思亂想,試試這六個方法
    三、 如何才能擺脫胡思亂想的魔咒?在這裡給你幾條科學的小建議,助你快速形成健康的思維模式:1、適當尋找外界因素說白了,就是讓你給自己找藉口。對於容易自我攻擊的人來說,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往往少了「尋找外界原因」這一環節。他們將所有錯誤都歸因於人,歸因於自己。
  • 別再說寫小說找不到素材了,這篇文章告訴你
    首先來說,我們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其實任何事情都可以寫,只要你想寫。打個比方,有一次在公交車上,一個老年人帶著一個孩子上了車,因為我是背對著他們,沒有看見。後來那個老年人走到我旁邊,直接就是一句,小夥子你讓開。好吧你厲害,我讓開了。
  • 晚上總是愛胡思亂想,睡不著?這些方法或許能幫到你
    怪不得別人總是說,晚上是各種思緒和想法瘋長的時候,白天愛亂想的人到了晚上會更變本加厲的想,就算沒有失眠症狀,也會因為想太多影響到整晚的睡眠,長久下去會使自己患上神經衰弱。可就有人說了,我就控制不住自己亂想,該怎麼辦呢?
  • 4個步驟,教你從根上解決胡思亂想的問題
    胡思亂想的原因1、自我監督功能強大200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普通人每天會在腦海裡閃過1.2萬至6萬個念頭。但是,為什麼有時候人們明明念頭很多,卻沒覺得自己是在胡思亂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