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地方志文獻的新價值

2020-12-21 人民網

《中國地方志佛道教文獻彙纂》

  何建明 主編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中國地方志佛道教文獻彙纂》簡介

  「中國地方志佛道教文獻彙纂」項目於2008年1月啟動,2010年1月完成全國地方志文獻搜集及資料庫建設,並全面啟動甄選與排版工作,2011年下半年列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2年12月,叢書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全書分寺觀卷、人物卷和詩文碑刻卷三大系列,共1039冊,涉及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全國所有省市區縣和一些重要鄉鎮的歷代地方志中的各種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文獻。方立天、樓宇烈、牟鍾鑑等知名專家充分肯定這一繁浩而艱巨的工程在宗教學術研究上的開拓性意義,認為其必將開闢佛教和道教研究的新局面,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作出新貢獻。

  近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地方志佛道教文獻彙纂》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該書從6000餘種地方志中搜羅出與佛教、道教文化相關的文獻,是迄今為止對中國地方志進行最大規模的專題文獻的選編和整理。記者日前採訪了叢書主編、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何建明。

  記者:歷代地方志中有關佛教、道教文化的記載,具有怎樣的史料價值?

  何建明:中國傳統文化以儒、釋、道三家為代表,過去國內外學術文化界對釋、道兩家歷史文化的探討與研究主要依據佛教《大藏經》和《道藏》等教內文獻和其他各種正史文獻,而對於數量巨大、更全面真實地反映釋、道二家歷史文化原貌的地方志文獻卻極少開發利用,從而使許多的研究只能局限於少數歷史人物、思想和事件當中,而對於在各地區有較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以及釋、道二家與地方社會和文化之間的各種關係等更具體的研究,則非常缺乏。

  地方志大都是由歷代各地方的行政長官主修、並由當地有一定影響的儒生纂輯的,它不同於中央政府編纂的「國史」,也有別於帶有宗教色彩的「藏」書,一方面對於各種「佞佛諂道」予以貶斥,另一方面對於釋、道二家有益於勸善戒惡、助貧濟困、促進公益和淨化風俗等予以褒揚。因此,《中國地方志佛道教文獻彙纂》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根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和《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的著錄,現存的中國歷代地方志大約有8000多種,我們這次直接採用的達到6700多種,是目前對歷代地方志文獻的最大規模的發掘和利用。

  記者:方志文獻的梳理和匯總,對認識佛教、道教文化的發展有何幫助?

  何建明:叢書按照2012年中央政府頒布的最新行政區劃,先分為華北、東北、華東等各大區,再按大區內各省市區縣鄉鎮依次排列,並在各行政區劃內按方志編纂或刊刻的年代依次排列。這樣既在空間上相互聯結成不同形式的整體,又在時間上充分展現出同一地區不同時代方志所反映的釋、道兩家文化的歷史發展面貌。

  事實上,釋、道兩家文化的發展跨地域特徵很強,正是如此全面和大規模的地方志文獻彙纂,才使得全國範圍內不同地域之間和不同時代之間釋、道兩家文化的傳承和影響更真實地呈現出來,從而能夠更全面和真實地反映出中華釋、道兩家文化的時空動態流變和中華文化既多元又統一的歷史特徵。因此,地方志文獻不僅能夠反映各個地方的歷史文化,而且通過各地方志之間的關聯的、補充,能夠共同反映作為一個整體的中華歷史文化。

  記者:這套叢書有1039冊之巨,編纂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何建明:這項工程實際上是我25年前剛開始從事釋、道兩家歷史文化研究時就生發的一個願望,但條件一直不成熟。直到2006年,我又重新生起了這個願望,終於在2008年初正式啟動了編纂工作。由於工作量巨大,我們專門招聘了一批研究人員在我的指導下開展工作,直到今年年初才全部完成。

  每頁文獻都要經歷這幾道工序:初選、排版、第一次校對、主編助理校勘、第二次校對、主編審校、主編助理最後校正和編排頁碼。由於我們對各個方志的內頁進行了全面的直接檢閱,因此校正了《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中的著錄錯誤60多處。這使我們深切感受到,再權威的學術著作都難免會有重要的差錯,只有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地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才能將差錯降到最少,從而為讀者提供真實可靠的學術作品。

  本報記者 杜 羽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地方文獻丨《北京市房山區志》
    地方文獻丨《北京市房山區志》 2020-10-31 1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衛藏圖識》,挖掘西藏地方志的價值
    《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皆有著錄。近幾十年來,在清代西藏地方志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時,對《衛藏圖識》的研究也逐漸增多,而且出現一些重要的成果。但到目前為止,已有的研究對此志的關注多集中在其最後一卷語言專卷的編纂上,此志的體例特點鮮有論者談及,其資料來源及價值也未作較全面的分析與評價。
  • ...專欄〡《大定府志》:清代名臣林則徐唯一作序盛讚的一部地方志書
    閱貴 閱多彩貴 州 文 庫集成文獻經典文耀多彩貴州《貴州文庫》是貴州省重大出版工程,旨在系統發掘貴州歷史文化資源,通過頂層設計和規劃,形成貴州歷史文獻的經典集成《貴州文庫》的編輯出版,填補了貴州文化發展史上古籍文獻經典集成出版的空白,是貴州文化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工程,將為提升貴州文化自覺自信奠定堅實的文獻基礎,將為實現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 【理論學習】「志」存高遠,努力開創地方志事業新局面
    地方志對於記錄當地歷史、傳承中華文明有著重要價值。新時代傳承好、發展好地方志事業有機遇、有優勢、有能力。一是時期最好。盛世修志,功在千秋。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全國地方志事業與時代同發展,與祖國共奮進,進入歷史上發展最好的時期。二是機遇最佳。
  • 大型地方文獻總集《嘉興文獻叢書》編纂項目正式發布
    《嘉興文獻叢書》學術委員會主任、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葛劍雄教授說,編纂《嘉興文獻叢書》將強化嘉興地方意識,展現嘉興文化形象,彰顯嘉興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價值,功在當代,澤被後世。《嘉興文獻叢書》是嘉興迄今規模最大、學術體系最完備、嘉興文化元素最全的大型地方文獻總集。《嘉興文獻叢書》編纂旨趣首先在於保存地方文獻,傳承文脈。
  • 我市將建立以方志館為平臺的地方文獻中心 地方志書每20年左右編修...
    《辦法》要求,今後,市、縣(市、區)地方志書每20年左右編修一次,編修工作由市政府統一規劃部署。 《辦法》中指出,市、縣(市、區)地方綜合年鑑分別由本級地方史志工作機構按照年度組織編纂,以出版年份為卷號,一年一鑑、公開出版。
  • 地方志 中華文明的璀璨明珠
    地方志,古稱地誌、地記、圖經、方志等,是指全面、系統地記述本行政區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的資料性文獻。國有史,地有志,家有譜,兩千多年來賡續不斷地編修地方志,是中華民族獨特的優秀文化傳統。
  • 晉江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提供史志文獻查詢服務
    晉江新聞網12月31日訊 為落實中共晉江市委「找差距、抓落實、解難題、化積案」專項行動項目整改工作,方便社會各界人士查閱史志文獻資料,更好地了解黨的歷史和晉江歷史,中共晉江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將為市民提供史志文獻查詢服務,預約電話:0595-85681157,聯繫人:小翁。
  • 找不到你想要的地方文獻?上溧陽市圖書館試試
    本期,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溧陽市圖書館的地方文獻服務。想要深入了解溧陽歷史怎麼辦?找不到地方文獻資料怎麼辦?不知道如何使用地方文獻服務怎麼辦?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戰亂、文字獄、破四舊等種種原因,流傳至今的古代地方志,僅有明弘治、清康熙、乾隆、嘉慶、光緒等五種,其中收集了溧陽長潘乾《校官之碑》、李白撰寫的《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並序》,以及歷代文人墨客如李白、孟郊、張籍、張孝祥、陳亮、仇遠、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渭、湯顯祖等吟詠溧陽一些詩詞佳篇,而清嘉慶《溧陽縣誌.藝文志》中所記載的文獻,已大部分不見蹤影
  • 明代湘西地方歷史文獻《五溪蠻圖志》僥倖流傳記
    中國的歷史文獻浩瀚,但流傳下來的並不多,在長期的朝廷更迭歷史動亂中許多文獻毀於一旦,秦始皇焚書坑儒就使得很多中國早期漢文獻消失;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收錄了3500百種書,當時也搜颳了皇家和幾乎所有的藏書樓的圖書,但是禁止收錄的就多達2855種,這些書命好的被藏在深宮,命不好的就被銷毀,以至於很多文化典籍消失。
  • 地方文獻丨《北京市豐臺區志》
    北京市豐臺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北京出版社出版。16開本,53.25印張,彩插32頁,129.6萬字,2001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數3000冊。歷屆編委會主任李英威、郭俊彥、張大力,副主任曾繁華、吳世民、孫耕年等。主編吉泰,副主編白鉞、翟簡卿,編撰王昕、孫紅妹等15人。
  • 金川區圖書館舉辦地方志書捐贈儀式
    6月4日上午,金川區地方志辦公室向區圖書館捐贈地方志書儀式在金川區圖書館舉辦,為金川區圖書館捐贈地方志書53冊。應邀參加此次活動的有區文旅局局長王維鴻、區志辦主任白東方及區志辦、區圖書館工作人員20餘人。
  • 地方文獻丨《北京志·物價志》
    《北京志·物價志》由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北京市物價局承編,北京出版社出版。16開本,精裝,30.75印張,彩色插圖8頁,56.8萬字,2005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數1000冊。該志是《北京志·綜合經濟管理卷》下的一部分志。全文有概述、第一篇物價管理、第二篇商品價格、第三篇非商品價格、附錄、索引、編後記。上限追溯到事業發端及建置之始,下限到公元1995年,著重記述1977年北京市物價局建局以來的物價工作。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圖書館方志文獻展閱區啟用推動地方志文化進校園
    佛山日報訊 通訊員王麗娃 記者鄭奕純報導:近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南海區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攜手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共建方志文獻展閱區。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圖書館方志文獻展閱區正式啟動,這是佛山市地方志機構與高校共建的第一個方志文獻展閱區。
  • 秦都定邊兩地圖書館地方文獻交流助力文化傳承
    7月23日,秦都區圖書館與定邊縣圖書館進行了地方文獻交流,共收到定邊縣圖書館21種56冊圖書。同時秦都區圖書館送出21種63冊圖書,助力文化傳承。「地方文獻是指記錄有某一地方知識的一切載體,它包括一個地方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風俗、特產、人物、名勝古蹟等,它是了解與研究地方狀況的重要文獻依據。」
  • 《甘肅省志·報業志》出版發行
    近日,甘肅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組織編纂的《甘肅省志·報業志》(1898-2010)由甘肅文化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填補了甘肅省地方志報業專門志的空白。  《甘肅省志·報業志》(以下簡稱《報業志》)是列入省政府《甘肅省地方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的《甘肅省志》72卷之一,承編單位是省委宣傳部,志書編纂由省委宣傳部委託甘肅報業協會具體負責。2016年4月《報業志》編纂正式啟動,經方案制定、篇章設計、廣收資料、精心編寫、反覆修改,歷時兩年半完成志稿。
  • 朱敏彥上海地方文獻捐贈儀式在上海交大徐匯校區舉行
    4月19日上午,朱敏彥上海地方文獻捐贈儀式在徐匯校區董浩雲博物館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昊,上海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校史編委會主任王宗光,上海交通大學校史編委會秘書長毛杏雲,上海交通大學黨史校史研究室主任、檔案館館長張凱以及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黃浦區地方志辦公室、長寧區地方志辦公室、寶山區地方志辦公室、奉賢區地方志辦公室、金山區地方志辦公室、崇明區地方志辦公室、《上海文化年鑑》《上海教育年鑑》《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年鑑》等單位的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
  • 地方文史︱科大衛:我與地方文獻
    當時,大家以為可以利用地方志探討地方史,但是,很快,不少學者已經認識到地方志其實也是非常官方的材料,而不是民間保存下來的地方文獻。當然,地方志繼續對歷史學者很有幫助,不過要先明白地方志與鄉村(「地方」)已經距離很遠了。當年,通過閱讀傅衣凌先生的《明清時代永安農村的社會經濟關係》,知道地方文獻的存在。
  • 發掘指尖世界的新價值
    摘要 【發掘指尖世界的新價值】柔軟的羊毛經過精心揉搓,成為雪白的圓球,再加上其中「長出」的腦袋和四蹄,變成了一隻只憨態可掬的呆萌小綿羊。
  • ‖從「修志」到「修志為用」 ——四川地方志機構組建60年發展...
    從「修志」到「修志為用」——四川地方志機構組建60年發展歷程及主要成果鄧 瑜 地方志是記載某一地區自然和社會情況的地方文獻,一般以各級地方行政區劃為單位。它既有全國性的總志,如記載地方的省、府、州、縣誌等,也有山水志、寺觀志、書院志等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