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拍黃大仙這類電影全國票房一定不好,成龍被質疑不支持香港電影

2020-12-05 娛樂風情歲月

就在昨晚(4月15日),香港舉行了一年一度的金像獎頒獎典禮,而古天樂和毛舜筠也很榮幸的摘到的當晚最佳男女主角的獎項,可謂是可喜可賀,古天樂曾被提名三次,這次是他的第四次,終於獲得了獎,而毛舜筠也表示獲獎的瞬間讓她激動的流淚,簡直不敢相信。

然而除了這些感人的一幕,當晚竟然還出現了比較有爭議性的一幕。獲得最佳編劇獎的黃秋生在臺上直接點名批評成龍,面對大眾直接指責他不支持香港電影,這麼一出後,令臺下的所有觀眾頓時鴉雀無聲,誰都不敢有任何反應,等待著成龍的回應。

黃秋生首先自我介紹一番,他表示當某個人在業內消失兩三年後,就會沒人記得,我叫黃秋生,雖然黃了,(黃了:不成功的意思),但到了秋天,仍然會有生命的跡象,就像是香港電影那般有生命力。「然後他立即把箭頭指向成龍,指責對方前段時間在北京公開言論表示」香港的地道電影發展趨勢太過狹隘「,就因為這句話瞬間惹怒了黃秋生,質疑成龍身為香港演員,香港是他的父母,如今紅了卻不支持香港電影,這是什麼意思?

到底成龍在北京說了什麼話會讓黃秋生如此動怒呢?其實這件事就在近段時間發生。那天是3月6日,成龍代替文藝片出席討論,他表示如今能走出去的電影大多是動作片,但這不是真正的走出去,如果動作片和文藝片都能走出去,那才叫真的走出去。他還表示不能內地電影和香港電影狹隘的區分開來,如果拍黃大仙這類電影(黃大仙:是香港非常出名的民間信仰)在香港票房肯定好賣,而全國肯定不好賣,反觀如果拍《紅海行動》、《戰狼》這類的電影,就很可能去到國際。就因為這段話,讓香港不少網友覺得成龍不支持香港電影。

不過是實在的,再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的確有過輝煌的時期,只可惜這些年來,慢慢的感覺遇到瓶頸,總感覺有一股能量蠢蠢欲動卻無法展現出來,這讓許多香港導演都覺得很憋屈。

不過在小編看來,其實成龍的意思並不是說不支持香港電影,而是他希望通過任何途徑來找到能讓香港電影片走出去的方法,香港的電影片不應該只存活在香港,但目前來說,香港電影的確存在低迷狀態,這是讓成龍很苦惱的一件事。顯然黃秋生是誤會了成龍的意思。

相關焦點

  • 成龍大哥嚴重被低估的電影《神話》,梁家輝揚言再也不拍他的電影
    2002年上映《無間道》大火,暫緩了香港電影走向沒落的頹勢,但是繼《無間道》後,香港電影還是後繼乏力,港片市場也非常低迷。為了支持港片,在好萊塢聲名鵲起的李連杰在陳可辛導演的邀請下也回歸了香港影壇,對於香港電影來說絕對是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 成龍主演的這部電影,香港票房僅一百多萬,為何觀眾不買帳?
    倘若從人氣方面來說,在香港功成名就的成龍轉去好萊塢發展時,確實是風光過。在新世紀即將來臨時,就憑藉動作喜劇《尖峰時刻》榮登《時代》雜誌,就此成為好萊塢的動作明星。特技滿屏的《飛龍再生》,票房在港才1000萬,為迎合好萊塢拍的諂媚之作《燕尾服》在港僅有500萬,這與成龍在港拍的電影票房形成鮮明對比。而由迪斯尼投資的《環遊地球80天》更是血本無歸,投資高達一億一千萬美元,可在美上映三天只取得五百多萬美元,在港的累積票房僅僅一百多萬。這個極其慘澹的票房收入跟那高昂的製作成本比起來,簡直微不足道。
  • 成龍與香港電影
    2017年國慶檔的《英倫對決》5.4億遇到了《羞羞的鐵拳》;《機器之血》3億遇到了《芳華》《前任3》;2019年春節檔《神探蒲松齡》1.5億遇到了《流浪地球》;《龍牌之謎》1833萬,這個票房直接上映就撲街了,同期還有《哪吒之魔童降世》這個妖孽;每每成龍的電影正面對決內地影片都總是功敗垂成,票房上追趕無力,這或許正是象徵香港電影的沒落。
  • 1985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成龍風光無限
    由於圖片資源問題,部分電影沒有配圖,敬請諒解,謝謝。第1位:《福星高照》,票房3074.9萬,由洪金寶執導,洪金寶、成龍和元彪主演,福星系列上位成功。第2位:《夏日福星》,票房2891.1萬,由洪金寶執導,洪金寶、成龍和元彪主演,跟《福星高照》一樣的功夫喜劇風格。第3位:《警察故事》,票房2662.7萬,由成龍自編自導,成龍、林青霞、張曼玉和董驃主演,從這部電影開始成龍把玩命的精神進一步的發揚光大。
  • 1964-2017香港電影市場票房不完全雜談(一)
    ~前言碎語~不完全意即並非1964-2017年間香港電影市場流水帳的全紀錄,而是有選擇的介紹。有選擇就有標準,筆者努力集中具有代表性的和有一定影響的華語電影和外語電影做一粗淺的對比性說明。而雜談是說這僅僅是筆者一家之言而已,所以本文是有著一定的筆者個人喜好特徵的,這個務必請留意。
  • 成龍電影票房連續「翻車」的原因,找到了!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成龍,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的華人影星,參演過110多部電影,7次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15次獲得全球華語年冠。隨著去年的《神探蒲松齡》1.51億元被無視;《龍牌之謎》僅收1833.27萬元創造歷史新低,「成龍作品」四字早已不是金漆招牌,反成為爛片代名詞。有人說這是因為成龍老了,打不動了,電影的質量自然下降,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 紅的時候是大導演、香港電影的領路人,不紅就跑龍套、演成龍父親
    但是他是在邵氏電影裡可謂不得不提的大導演,楚原跟張徹胡金銓並稱為武俠三大導演,特別是他的古龍武俠片,風格豔麗,有別於張徹武俠片,自成一派,眾所皆知,古龍的小說很難用電視劇拍得好,但一部電影只要是「古龍+楚原+狄龍」的組合就一定賣座。楚原與眾多明星導演合影談論港片的特色,不應該是只集中於所謂的香港地域特色和文化,而需要分析香港電影的內裡氣質和精神。
  • 當年成龍花2億拍這部電影,票房慘澹,還斬斷了袁詠儀的巨星之路
    當年成龍花2億拍這部電影,票房慘澹,還斬斷了袁詠儀的巨星之路香港電影的鼎盛時期,自然是離不開能打也能搞笑,拍戲還非常拼的成龍,離不開少年成名,演技不俗的電眼帥哥梁朝偉、更離不開曾,早年霸過屏長得不那麼帥,打也不能打,
  • 周星馳的電影票房號召力有多強大?看看1992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
    但是周星馳的經典電影《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這些作品常看常新,一點都不覺得過時,這就是經典的魅力。香港電影從1980年代初~1990年代後期,是一個近20年的黃金時期,今天大家熟悉影星周潤發、李連杰、成龍、劉德華等等眾多巨星,都是在那段時期走向輝煌,當然也包括周星馳。
  • 1996年,投資1500萬的電影,斬下成龍香港最高票房紀錄
    在如今觀眾有了更多選擇的情況下,成龍電影已經不再是院線保障。而《急先鋒》作為「警察故事」終章升級版,也早已沒有了從前電影的味道。回首往昔,英雄遲暮。成龍大哥退居動作二陣,跳樓那些還是讓給年輕人吧。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24年前,唐季禮在《簡單任務》中設計的「人鯊大戰」橋段堪稱經典,那個時候,成龍是影片裡唯一的英雄。24年後「獅口逃生」雖然同樣精彩,但主角已然換成了楊洋,而英雄也不再屬于成龍個人了。
  • 1964-2017香港電影市場票房不完全雜談(四)
    前篇:1964-2017香港電影市場票房不完全雜談(三),97之後(上),1997-1999本篇:1964-2017香港電影市場票房不完全雜談(四),97之後(中),2000-2007□2000千禧年開始,香港電影市場依然不見牛市的跡象,而港片更是繼續低谷。
  • 1992年票房最高的十部香港電影,成龍獨佔兩部,卻比不上最後一部
    時間來到1992年,這一年的香港影市如火如荼,延續了91年的輝煌,依舊火爆,全年共產出電影兩百多部,數量之多,全世界矚目,令人咋舌,也因此又被稱為「東方的好萊塢」。本文就盤點了那一年票房最高的十部香港電影,你都看過嗎?十.
  • 1984年香港電影票房榜,成龍《快餐車》不敵李連杰《少林小子》
    單單《最佳拍檔》系列,就斬獲了三次年度票房冠軍,實力不容小覷。一起看看1984年香港電影票房榜就明白了。(僅統計香港地區票房)1、《最佳拍檔3:女皇密令》票房:2929萬大多數電影續集能夠持續走高的不多,最佳拍檔算是一個異類,第三部依然穩坐票房榜top1,故事上面和007系列相聯繫,場面也恢弘了許多,可謂是上天入地。
  • 追憶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1980至今-年度票房前十)1980年篇
    以「雙周一成」「二梁二劉三癲狂」為代表的香港電影橫掃臺灣、日本、韓國、東南亞,伴隨我們這一代人成長。那個年代香港電影的魅力,總讓我欲罷不能的時不時的回味一番,也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和我一樣。97香港回歸,香港和內地的交往更為密切,到2003年,CEPA的籤訂,內地不再把港片視為進口片。
  • 7部成龍電影,美國票房不輸大片,95年這部票房,直逼3240萬美金
    成龍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就闖蕩過好萊塢,成龍在香港拍了很多經典電影,但受到美國人青睞的作品,大多集中拍攝自90年代。這裡羅列了7部在北美票房超過百萬美元的成龍港產電影,大多數都是精品。第七名:《雙龍會》 840萬美元 《雙龍會》在成龍電影僅算中遊作品,美國人從這時起,似乎對成龍作品越來越感興趣。第六名:《飛鷹計劃》 1040萬美元 帶有國際範兒的奪寶片。九十年代開始,成龍大部分作品背景不在局限於香港,而是延伸到了國際。跟很多好萊塢奪寶電影一樣,《飛鷹計劃》的寶藏地點也在撒哈拉沙漠裡,影片場面宏大,笑點極多,屬於娛樂片中的佳作。
  • 盤點香港電影8大巨星:周星馳成龍包攬票房冠軍,梁朝偉超級影帝
    在香港這些電影明星中,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並且對華語電影乃至世界電影產生影響的男演員一共有8位,他們都是香港電影黃金期的超級明星,梁朝偉,周潤發,劉德華,梁家輝,成龍,李連杰(鑑於李連杰的巔峰表現都在香港電影當中),周星馳,張國榮。關於這幾個人對於香港影壇的影響力也眾說紛紜,今天我們就通過這8個人獲得的權威獎項和主演的電影的香港票房來分析幾個人對於香港電影的影響。
  • 《警察故事4》的背後:香港電影的衰落,成龍卻能借來核潛艇
    也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背景,超級警察之簡單任務在一開始就摒棄了原有的全班人馬,之前飾演陳家駒女友的張曼玉也不見了蹤影,故事地點也不在僅限於香港和內地,而是從烏克蘭到俄羅斯再到澳大利亞,可以說完成了真正的全球取景。
  • 40年前香港電影票房亞軍《醉拳》,24歲的成龍成為票房紅人
    《醉拳》是1978年由袁和平執導,成龍、袁小田、黃正利、馮敬文石天楊盼盼等主演的動作喜劇電影。講述了成龍飾演的青年黃飛鴻從只會惹事的混小子,跟從師父蘇乞兒苦練醉拳,擊敗前來刺殺他父親黃麒英的殺手的故事。《醉拳》1978年10月5日香港上映,香港票房676萬港元,排名第二。
  • 香港影星票房排行榜,周星馳第5,排名第一的你肯定看過他的電影
    如今一部電影無緣無故就幾十億的票房,實際上是追上了電影銷售市場迅猛發展的好情況下,因此 許多知名演員依靠幾個電影總票房就能輕輕鬆鬆提升百億元。可是許多知名電影巨星就沒有這一好運了,很多人拍了一輩子的電影,票房也很有可能就幾十億,包含成龍、周星馳等頂尖的巨星。
  • 1992年,周星馳霸佔香港電影票房榜,四大天王稱號誕生
    這已經是周星馳也連續第三年成為香港電影的票房冠軍,而這一年更是徹底霸佔了整個香港電影市場,更憑藉票房冠軍作品《審死官》獲得亞太影展影帝大獎,這樣的記錄至今無人能破,後人也難以企及,所以這一年被香港影壇稱為【周星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