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現|陸遊對成都武侯祠古柏情有獨鍾,不僅在詩中寫,還收藏有...

2020-12-21 封面新聞

蜀王秘檔·兩任蜀王筆下的錦城十景(八)閟宮古柏③

封面新聞記者 黃勇

閟宮古柏

作者:朱申鑿

明良際遇有遺宮,古柏森嚴入望中。

香葉蒼蒼能傲雪,高枝矯矯尚摩空。

棟梁國器真堪用,鐵石忠心自不同。

比儗甘棠遺愛在,邦人千載仰儀容。

閟宮古柏

作者:朱讓栩

玉座金鋪迥絕塵,陰廊入地古根屯。

吞吳氣護龍髯老,滅魏心穿蟻寶新。

千載冰霜留勁節,兩川風雨長蒼鱗。

凋零不是涪江樹,培植殷勤更有人。

陸遊畫像。

長慶元年(821),唐穆宗的宰相段文昌請求離開相位,唐穆宗就任命他為西川節度使。

段文昌到成都上任後,抽空去遊覽武侯祠,見到兩株古柏,激動得不得了,趁著興致,撰寫一篇《諸葛武侯廟古柏文》,並刻石立碑,以示紀念。

這篇文章文辭華麗,感情真摯,被譽為繼杜甫之後詠贊武侯祠古柏的又一佳作。田況在皇祐元年(1049)出任成都府知府時,曾見到過這塊石碑:「唐相段文昌有詩刻存焉。」

遺憾的是,這塊石碑如今已經不在了,幸好文字留存了下來,不長,有必要在這裡全文照錄下來,一起欣賞:

是草木有異,於草木則靈。武侯祠前,柏壽千齡。盤根擁門,勢如龍形。含碧太空,散霧虛庭。合抱在於旁枝,駢梢葉之青青。百尋及於半身,蓄風雷之冥冥。攢柯垂陰,分翠間明。忽如虯螭,向空爭行。上承翔雲,孤鸞時鳴。下蔭芳苔,凡草不生。古色天風,蒼蒼泠泠。曾到靈山,老柏縱橫。亦有大者,莫之與京。於惟武侯,佐蜀有程。神其不昏,表此為禎。斯廟斯柏,實播芳馨。

段文昌詳細地描述了古柏的龍形身姿,並把靈山(蓬萊山)的老柏與武侯祠古柏相比較,認為靈山大柏「莫之與京(大)」。雖然文字不乏誇張成分,但能看出當時古柏數量之大,氣勢不凡。

到了唐末,似乎是應了時事,兩株古柏受到蟲害侵擾,漸漸凋敗枯萎,但沒人敢去砍伐。

成都武侯祠。

進入宋朝後,乾德5年(967)農曆五月,枯萎的古柏竟然長出了新芽,隨即枝葉繁茂,沒長出枝葉的枝幹如虯螭之狀,讓人驚嘆不已。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翰林學士、成都人範鎮在《東齋記事》中,記載了枯柏再生的情況:「武侯廟柏,其色若牙,甚白而光澤。尚復生枝葉,今才十丈許。」

範鎮的記載,應證了杜甫在《古柏行》中說古柏是「霜皮」的事實。

北宋文人裴士禹見到古柏時,古柏已經長得更為壯觀了。他在《蜀先主廟古柏》中寫道:「陵前古柏樹,千丈起平地。根大壓巨鰲,心虛藏野燧。風動虯龍枝,雷雨隨聲至。疑是虛空間,神明專擁庇。不爾千萬年,突兀無枯瘁。」

南宋文學家、四川新津人任淵在《重修先主武侯廟記》中提到了古柏:「老柏參天,氣象甚古,詩人嘗為賦之。」

陸遊到成都後,經常去武侯祠閒逛,對古柏情有獨鍾,不僅在詩中寫,還收藏了古柏畫。

他在《謁漢昭烈惠陵及諸葛公祠宇》寫了見到古柏的情景:「柏密幽鳥哢。」在茂密的柏樹枝葉裡,有鳥兒的鳴叫聲。

武侯祠的古柏成為當時畫家筆下的景致,陸遊收藏了一幅《古柏圖》,很是喜歡。淳熙6年(1179),他還為這幅畫題寫了跋文,詳細說明了古柏的確切位置:「柏在(惠)陵旁(昭烈)廟中忠武侯室之南,所謂『先主武侯同閟宮者』,與此略無小異。」

可惜的是,陸遊收藏的這幅圖已經不存於世了。

宋末戰亂中,成都被洗劫,遭受重創,處於郊外的武侯祠免於一難,但也衰敗不堪,古柏還在。

明朝初,首任蜀王朱椿到成都就藩後,曾去武侯祠遊覽,「睹閟宮之頹,嘆古柏之荒涼。」

經過朱椿的培修,古柏更加茂密了。

朱申鑿和朱讓栩是幸運的,他們在有生之年見到了武侯祠的古柏,並將其列為錦城十景之一。

朱申鑿在《閟宮古柏》中,以寫古柏贊諸葛亮的方式,賦予了古柏更深的象徵意義。

「明良際遇有遺宮。」明良,指賢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這裡是在說劉備與諸葛亮,兩人適逢其遇成為君臣,留下神廟。

「古柏森嚴入望中。」望中,即視野之中。遠遠地,森森古柏就映入了眼帘。

「香葉蒼蒼能傲雪,高枝矯矯尚摩空。」這是描寫古柏的情況。

「棟梁國器真堪用,鐵石忠心自不同。」看起來是在寫古柏,其實是在寫諸葛亮有棟梁國器的才幹,他對蜀漢立下汗馬功勞,一片忠心如鐵石般與眾不同。

「比儗甘棠遺愛在,邦人千載仰儀容。」甘棠即棠梨樹,這裡是引用《詩經·召南》中《甘棠》詩篇的典故。

西周宗室、大臣姬奭(shì),被封在召(同邵,shào)地,史稱召公或召伯。他在巡行中,曾在一株甘棠樹下休息議政。

人民懷念他的德行,作《甘棠》詩:「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全詩的意思是說,梨棠啊,枝繁葉茂,不要修剪、砍伐,也不要損毀、折斷,因為召伯曾經在樹下停留、歇息和住宿。後來,甘棠逐漸成為頌揚官員政德的詞語。

儗為通假字,通擬,朱申鑿把古柏比擬為甘棠,也把諸葛亮比擬為召伯,他的大愛遺留在人間,千百年來受到當地人的景仰。

朱讓栩的《閟宮古柏》,在氣勢上較朱申鑿的要雄壯一些,但思路是差不多的,主旨是通過寫古柏讚頌諸葛亮。

到了嘉靖年間,成都武侯祠的古柏發生了一起讓全國震驚的「靈異」事件,這是怎麼回事呢?(三)

相關焦點

  • 四川發現|杜甫一句詩,讓森森古柏成為成都武侯祠的景觀標識
    在明朝兩任蜀王朱申鑿和朱讓栩筆下的錦城十景之一的《閟宮古柏》,說的成都武侯祠的古柏。唐朝詩人杜甫在《蜀相》中一句「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讓森森古柏成為武侯祠的景觀標識。此後,歷代文人墨客都圍繞古柏賦詩作文,讓武侯祠的古柏蜚聲中外。
  • 閟宮古柏:千載冰霜留勁節
    貳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我們再來說說成都武侯祠的古柏,這可是一段很坎坷曲折的歷史。  如今,到成都武侯祠遊覽的人會發現,武侯祠內外有很多柏樹,其茂密程度也稱得上是「柏森森」,但柏樹樹幹普遍不是很大,難當古柏之譽。  事實的確如此。當年杜甫甚至明朝兩任蜀王筆下的古柏,早已不在了,甚至連清朝時栽植的柏樹,也所剩無幾了。
  • 成都武侯祠紀事——住祠道士守護武侯祠文化底蘊
    雍正七年(1729年)秋,武侯祠住持僧人病重,成都的紳耆便舉薦能詩善畫、頗負盛名的蜀中道士張清夜接任住持,經官府同意後,張清夜成為武侯祠第一任住祠道士。此後220年間,文化修養較高的道士不斷入住武侯祠,他們不僅每日灑掃庭除、添瓦撿漏,更廣植柏樹、添設景點,積極營造祠中文化氛圍。
  • 賀遊 ‖ 名人名家與成都武侯祠
    名人名家與成都武侯祠賀 遊成都武侯祠歷史悠久,在一千八百餘年歲月更迭中,積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古往今來,吸引著眾多人士不斷前來拜訪。1958年,毛澤東在成都會議期間,曾蒞臨武侯祠視察,駐足「攻心聯」前沉思良久,反覆琢磨聯詞的微言大義,評判諸葛亮攻心審勢的成敗得失。他還要求主政四川的官員,到了成都要到武侯祠,到武侯祠要看趙藩寫的對聯,看過後要記住。此外,還有其他國家領導人,也與成都武侯祠結下了不解之緣。
  • 漢中勉縣武侯祠,劉禪下旨撥款修建,被譽為「天下第一武侯祠」!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以後,由於他在民間和官方都擁有極高的聲望,全國各地的百姓自發為他立廟祭祀,因此,紀念諸葛亮的祠廟在古代就數量繁多,保存至今,規模較大的就有九座,比較著名的有成都武侯祠、陝西寶雞五丈原武侯祠、河南南陽臥龍崗武侯祠等等,其中成都武侯祠和勉縣武侯祠都是「官方」建立的,不過成都武侯祠晚建了五十年。
  • 「飲饌史趣」 陸遊詩中的烹調
    我們只要翻檢一下《陸遊集》,便可以看到其中詠嘆飲食的詩足有上百首。詩中不僅記載了當時吳中、四川等地的佳餚美饌,還提出了好些關於飲食的獨到見解,是饒有趣味的。據宋陶谷《清異錄》載:「吳越有一種『玲瓏牡丹鮓』,以魚葉鬥成牡丹狀,既熟,出盎中,微紅如初開牡丹。」可見,這個菜是用醃魚的魚片拼成牡丹花狀經過蒸而成的。構思巧妙,製作精細,色彩形狀尤美。無怪陸遊要大加讚美了。 除此而外,陸遊在詩中還屢屢提到了吳地的其它名菜。「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鱠絲蓴」,指的是「金齏玉鱠」和「蓴羹」。
  • 【歷史文化】羅開玉 ‖ 成都武侯祠紀事——遷建南郊成唐代勝景
    這是成都歷史上第一次整合三國歷史文化遺蹟,為人們拜謁三國蜀漢英雄以及後來保護和利用打下了基礎。唐代的成都物產富饒,經濟繁榮,有「揚一益二」之稱,武侯祠、惠陵、漢昭烈廟三者毗鄰,不少文人墨客景仰推崇諸葛亮,常到此拜謁,留下了眾多千古名篇,三者影響迅速擴大,成為聞名全國的名勝古蹟。武侯祠也受官府重視,逐漸形成新任地方官到成都必先拜祭武侯祠的習俗。
  • 蜀地史跡丨成都武侯祠紀事——民國時期艱難生存
    一直到1949年底,武侯祠內長期有軍隊駐防。這些地方軍閥部隊政由己出,難以統一管理,佔據了祠內眾多房屋殿宇,甚至將文武兩廊作為宿舍。軍隊還常以各種藉口關閉祠廟,禁止參觀,引起群眾不滿。1932年3月,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湘致函各軍司令部,責令各軍隊開放祠廟。8月,武侯祠恢復開放,但許多遊客到了大門口,見有士兵站崗,不敢進入,如希魯《謁丞相祠記》所載:「欲入謁,見軍人虎虎對立,怯不敢進。
  • 2018武侯祠成都大廟會甜蜜鬧元宵
    遊燈會、猜燈謎(圖由武侯祠博物館提供)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1日訊(記者 李慧穎)明天就是戊戌新年元宵佳節,將迎來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舉辦的2018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上,將推出「觀燈賞月遊園會」,讓老百姓闔家扶老攜幼,到大廟會上觀燈、賞花、看戲、猜謎,共吃湯圓,體驗傳統遊園活動的文化樂趣。20名小喜神還將在元宵夜,提燈巡園,為觀眾送上最甜蜜的祝福。
  • 成都武侯祠,你還不知道的故事
    到成都旅遊,武侯祠是必去的景點。也許你知道這裡是紀念諸葛亮等三國人物的聖地,隔壁還有主打小吃和川西民俗風情的錦裡古街,但你也許還不知道這裡還有一座民國時期陸軍上將的陵墓。出體育學院後門,就會看到一條筆直的大道,中軸線上有牌坊,門洞,碑亭,享殿,路兩邊是兩排整齊的松柏,這裡就是抗日陸軍上將劉湘的陵墓。這條路,只不過是作為進出錦裡或者武侯祠的一個通道而已,中間的大塊空地作為了停車場,享殿上面居然寫著「成都武侯祠」,裡面更是堆放著亂七八糟的雜物。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胡為民 ‖ 陸遊在榮州70天(五)
    有一次,陸遊從蜀州(今成都崇州)到成都公幹,他投宿成都一家偏僻的驛舍,不經意看見牆上題有一首詩:「玉階蟋蟀鬧清夜,金井梧桐辭故枝。一枕悽涼眠不得,挑燈起作感秋詩。」詩所營造的意境與陸遊那時的心境十分契合。好詩,好詩,陸遊心裡暗暗叫好。他一打聽,這是驛館裡一個叫楊氏的女服務員所題。
  • 成都武侯祠,哪些文物最珍貴?(上)
    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蜀相》詩中的首聯「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所指的地方大概相當於現在武侯詞所在地。明代曹學全《蜀中名勝記》說:「今武侯在百花潭與草堂並列者,不知何代增設。」曹氏還作了一些考證。一千多年來,武侯祠雖屢有變更,但錦宮城外南郊一角,柏樹森森,則是成都人士及外地遊人永遠瞻仰、訪尋、遊覽的地方。
  • 「2018成都武侯祠三國季」啟動 品味三國文化盛宴
    6月9日,正值2018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館以文化惠民為核心,圍繞「多彩非遺,美好生活」的活動主題,正式啟動「2018成都武侯祠三國季」,展出《萬古雲霄一羽毛——書畫中的諸葛亮》特展,發布卡通版「白衣撫琴諸葛亮」作為活動主形象,旨在讓更多公眾了解非遺、傳承文化
  • 舞榭歌臺夜未央 武侯祠成都大廟會文藝演出精彩紛呈
    伴著新年將至的濃鬱年味兒,萬眾期待的「2020武侯祠成都大廟會」將於1月23日晚20時正式拉開序幕。 1月19日,封面新聞記者來到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廟會籌備現場探營,園區內張燈結彩,一片喜慶祥和,主題燈組、三國集市、舞榭歌臺都已基本搭建完畢。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成都武侯祠——清代重修奠定格局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成都武侯祠——清代重修奠定格局 2020-08-06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武侯祠成都大廟會」開廟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夢琳/文 郝飛/攝影)「開廟啦!」2月13日晚8時,一年一度的「2018武侯祠成都大廟會暨戊戌遊喜神方活動」正式開廟!鑼鼓陣陣、瑞獅高躍,廟門在羽扇綸巾的「諸葛亮」的帶領下,在眾人的喝彩聲中開啟,將連續20天上演不間斷的精彩。
  • 【網絡中國節·元宵】2018武侯祠成都大廟會甜蜜鬧元宵
    遊燈會、猜燈謎(圖由武侯祠博物館提供)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1日訊(記者 李慧穎)明天就是戊戌新年元宵佳節,將迎來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舉辦的2018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上,將推出「觀燈賞月遊園會」,讓老百姓闔家扶老攜幼,到大廟會上觀燈、賞花、看戲、猜謎,共吃湯圓,體驗傳統遊園活動的文化樂趣。20名小喜神還將在元宵夜,提燈巡園,為觀眾送上最甜蜜的祝福。
  • 成都武侯祠的大門牌匾上為何會寫著「漢昭烈廟」?
    成都武侯祠,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南門大橋外西側,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每年都有上百萬的遊客來這裡參觀,因為,這裡紀念的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丞相——諸葛亮。成都武侯祠自建成之後不斷受到全國各地人們的敬拜。歷史上的許多文人騷客也紛紛吟詩稱頌,最為出名的是唐代詩聖杜甫的《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後人每每讀罷常常發出無限的嘆息。當代去過武侯祠的人可能會發現,成都武侯祠的大門上的牌匾居然是「漢昭烈廟」,這又是為何呢?
  • 張曉剛 | 成都武侯祠的南陽情:楹聯之中多臥龍
    在過廳,有一副明代遊俊所撰寫的楹聯,內容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這副對聯是大意是: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酬答了劉備南陽三顧茅廬的真情實意;彪炳史冊的《草廬對》足以流芳千秋百代。這是一副收藏於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對聯,為清嘉慶五年(1800年)成都錦裡江青所題。聯中的&34;,是指劉備南陽三顧茅廬,使諸葛亮的聲望更加隆盛。望重南陽,想當年羽扇綸巾,忠貞扶季漢;澤周西蜀,愛此地浣花濯錦,香火擁靈祠。
  • 成都風光:武侯祠簡介
    成都武侯祠位於市區南,肇始於劉備下葬惠陵時,即公元223年。是全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有三國聖地之美譽。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初蜀獻王朱椿敬仰諸葛亮忠君愛國的品質,提出「君臣宜為一體」,乃打破原來布局,將武侯祠諸葛亮像移入漢昭烈廟,成為君臣合祀廟宇,專祀諸葛亮的武侯祠遂被廢。明末,祠廟毀於兵燹。清康熙十年——十一年,在川湖總督蔡毓榮、四川布政使宋可發等主持下,於廢址上復建武侯祠。為兼顧君臣之禮,將祀劉備的昭烈廟建前,紀念諸葛亮的武侯祠位後,形成今之所見大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