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事.無小事!事事需謹慎,
教育事無小事,事事皆育人!
育兒是一門「藝術」需要父母長期的學習,終身的修煉.
沒有什麼最好的教育,
只有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 ——— · Start · ——— ———
最近,育兒圈非常流行李玫瑾教授的教育方式。
或許有些家長對李玫瑾教授的身份感到疑惑,因為她負責的領域大部分都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方面的問題,聽上去好像與育兒沒有關係。
但其實通過研究每個問題青年背後的犯罪行為和心理活動時,你就會發現,大多數有不良行為的青少年,他們的童年時期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問題。
而李玫瑾教授將青少年犯罪與童年時期遇到的問題,二者合而為一,為所有家長答疑解惑,並及時糾正大家錯誤的育兒方法,這是非常有說服力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會認真聽取李玫瑾教授的言傳身教,因為她講的很多道理,都不是空穴來風,都是有事實依據的。
就比如李玫瑾教授曾在一場講座中提到:孩子從小有4種行為,他們長大後基本沒情商,很容易吃虧,家長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孩子的情商。
那麼,李玫瑾提到的「孩子4種行為」,都是哪些行為呢?
過於自私前不久在某音看到這樣一則短視頻:
視頻中的內容只有一口放在燃氣灶上的陶瓷鍋,仔細看發現,鍋裡什麼都沒有,只有淡黃色的湯汁,其他沒有任何食物。
而在這則短視頻下配的文案是這樣的:
幾乎每次下班回來,我兒子從來不知道給我留吃的,看著連肉渣都不剩的湯,我的教育是不是太失敗了。
毫無疑問,這位家長是非常無奈的,面對孩子的極度自私,心裡難免五味雜陳,有網友也指出:現在的孩子都太自私了。
由於現在大部分有娃家庭依然是一個孩子,所以他們的性格難免有些自私,但適當自私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但如果過於自私,不僅家人心寒,長大後也不會有太好的發展。
因為人一直是群居生物,儘管每個人的能力不同,但生活是必須有付出的,沒有付出只有汲取,相信這樣的人,長大後也沒什麼出息了。
喜歡抱怨情商低的孩子有很多相似的特徵,喜歡抱怨就是其中之一。——李玫瑾
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階段都有壓力,無論孩子還是大人,在生活中可能都沒有那麼開心。
於是,有些人會變得渾身負能量,對於生活中的任何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抱怨,怨天尤人,說著命運的不公。
現如今有些孩子也已經養成了經常抱怨的習慣,看到自己不會或者解決不了的問題,首先想到的也是抱怨,永遠不承認自己的問題,每天負能量爆滿。
若孩子已經出現過多負面情緒的時候,他們遇事會經常往壞處想,對生活沒有信心,這樣的人長大後情商不會很高的。
能力不大脾氣大孩子脾氣暴躁,可能不是脾氣不好的問題,而是不懂得如何控制情緒。
有些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發脾氣,先將情緒釋放出來,這就是情商低的表現之一。
因為情商高的人,基本不會在任何時刻都保持隨時爆炸的狀態,他們懂得如何控制情緒,如何儘快調節狀態。
說話不過腦很多說話不好的人,會將自己這種說話方式當做「直爽」,但不好意思,這種直爽就是情商低的一種表現。
你認為自己口無遮攔,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是直率,但你給予別人的體驗是非常難受的,你沒有考慮到其他人的心情,這就是情商低的一種表現。
如果家長是這樣的人,孩子大概率也會變成這樣,而這種類型的孩子,無論在哪都會讓人討厭,甚至都交不到朋友,如果不及時糾正,長大後的麻煩會更多。
由於很多家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一點,所以對孩子的情商總是滿不在乎,感覺孩子成績好,他就是成功的。
但事實上,在孩子長大後的社交中,情商的高低才能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還是失敗,情商太低說白了就是不會做人。
而且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學習成績遠遠沒有會做人來的重要,所以,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簡單說,培養孩子的情商,就是用正確的三觀影響他的價值觀,耐心、信心、毅力和情緒等等,當孩子擁有這些品質時,情商肯定低不了。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呢?首先就是少說話多思考,在與人交往中,孩子的觀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不知道如何溝通,可以通過觀察其他人的說話方式、肢體語言來獲取更多信息,見機行事遠比錯說話更有意義。
另外,孩子懂得尊敬他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遇到一個乞丐,小孩子不能因為他是乞丐就對其拳打腳踢,或者冷言冷語,這是沒有教養的行為。
你對待一個人的態度,不應該由對方的身份而改變,相互尊敬,是你自己的修養,也是爸爸媽媽的修養,這一點不應該由其他人的身份而決定。
當然,最重要的是,家長需要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當一個人擁有強大內心的時候,無論是情緒還是心態,都不會因為一兩件事瞬間崩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在乎短暫的成功和失敗,能儘快調整自己心態,這樣的能力對提高孩子的情商是非常有幫助的。
總之,家長在擔心孩子智商的問題時,情商的重要性同樣不能忽視,要知道,在現如今的社會中,往往是情商高的人才更能吃得開。
——— ——— · END · ——— ———
一個人無論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
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
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家教有關。
老師只是傳道受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
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大於老師45分鐘的課堂教育。
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育兒事.無小事!事事需謹慎,
教育事無小事,事事皆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