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耄耋倖存者苦等日本政府道歉

2020-12-15 大公資訊

  90歲的葛道榮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向在80年前大驚大屠殺罹難的親人獻花。記者陳旻攝

  大公網4月4日訊(記者陳旻 南京報導)「今天是清明節。親人受害80年了,也是我們痛苦懷念的80年。」今年90歲的葛道榮老人,手捧花束,艱難站立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名單牆」前,難抑哀傷。十一位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和家屬以及遇難者遺屬代表,與其共同在此進行清明家祭。

  喪親家破之痛折磨親人80年

  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葛道榮、濮業良、劉民生、佘子清、王秀英、常志強、阮定東、岑洪桂、馬庭祿、馬庭寶、陳德壽,在「哭牆」前向在日軍暴行下罹難的親人和同胞獻上花束,表達祭奠與哀悼。

  85歲的倖存者佘子清老人大聲喊著「媽媽,我來看你了」,其悽清與悲涼狀,令專程自費從日本趕來參加「清明祭」的日本紫金草合唱團團員們不停地抹淚。

  85歲的倖存者佘子清老人大聲喊著「媽媽,我來看你了」 。記者陳旻攝

  佘子清的母親在南京大屠殺時被日軍殺害,當時年僅5周歲的他和姐姐,逃難躲進「南京西康路33號」的美國大使館,得以倖存。他說,「日本人如何屠殺南京人,我始終忘記不了,在睡覺的時候,就會一幕一幕出現,像放動畫片一樣。」2004年起,佘子清主動來到紀念館裡做志願者,一遍又一遍對參觀者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那段痛楚歷史。

  家祭現場,日本「紫金草合唱團」和南京小銀星合唱團的孩子們共同合唱《和平的花紫金草》。記者陳旻攝

  80年前的慘痛記憶同樣深刻地烙在葛道榮老人的腦海中,他說,「1937年12月13日,我的叔父、兩個舅父慘遭日軍殺害。剛滿10歲的我跟著家人逃進了金陵大學難民區,但還是被日本鬼子用刺刀戳傷右腿,留下的傷疤多年來隱隱作痛。」回憶再度令葛道榮悲憤不已,「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使我的家庭陷入支離破碎、妻離子散的悲慘境地。在很長的時間內,我們經受了極其悲慘、悽涼的苦難生活。」

  葛道榮表示,「我們的回憶是痛苦的回憶。日本政府殺害了我們的親人,至今連道歉都沒有。我唯一的希望是,在有生之年,日本政府能改變過來,起碼給我們一聲道歉。我90多歲人的心也放下來了。」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受害者援助協會代表以及日本紫金草合唱團代表大門高子女士、日本「銘心會 •南京」友好訪華團代表松岡環女士先後向遇難者獻上花籃。

  日本「紫金草合唱團」和南京小銀星合唱團的孩子們共同合唱《和平的花紫金草》,以傳遞和平的歌聲慰藉逝者亡靈。

相關焦點

  • 侵華戰爭日本親歷者後代來南京向大屠殺倖存者道歉
    原標題:侵華戰爭親歷者後代來寧 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鞠躬道歉 侵華戰爭親歷者後代來寧 向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鞠躬道歉 第F3版:核心報導 首屆南京青少年國際科學博覽會來啦
  • 又一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離世,這件事是拖不過去的
    昨晚,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朱惟平病逝,享年91歲。南京大屠殺發生時,他年僅9歲。登記在冊在世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剩80人。隨著時間飛逝,親眼見證過那場人間慘案的人越來越少,而日本政府至今對他們裝聾作啞。有分析稱一些日本政客是想拖到他們都去世,以為這樣歷史問題就過去了。如果真有日本政客這麼想,那是大錯特錯。當最後一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離世,日本將徹底失去道歉悔過的機會,不懺悔的犯罪者形象將再也無法修復或改變。
  • 南京舉行大屠殺死難者家祭活動 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
    11月25日,南京正式啟動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據統計,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目前在世倖存者僅剩73人。去年以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啟動了倖存者二代普查工作,並吸納他們參與志願服務。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艾義英的兒子黃興華表示,作為倖存者後代,參加家祭既是為了悼念親人和同胞,傳承祖輩受害的歷史記憶,更是為了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與堅守。
  • 送別,又一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逝世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消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朱秀英老人於4月22日11:30去世享年92歲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日本兵進城時,她母親帶著她躲在泥馬巷16號,原同義公染坊。她的母親躲在床底下,正當朱秀英也想往床底下鑽時,忽然一個日本兵拎著她的後腦,並拔出了刺刀,架在了她的脖子上要殺她。這一幕正巧被一個老奶奶看見了,跪下替她求情,日本兵才把朱秀英放了。她的舅爺爺,則被日軍由泥馬巷16號抓到了笪橋市殺害了。
  • 重慶大轟炸倖存者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解說】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10點鐘,30多名重慶大轟炸倖存者和遇難者親屬,以及社會各界人士齊聚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較場口的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前,悼念在抗戰中遇難的同胞。【現場同期聲】銘記歷史,不忘初心,反對戰爭,珍愛和平。【解說】二戰期間,侵華日軍在南京實施大屠殺,死難者多達30萬。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與韓慰安婦擁抱:奶奶,不哭
    相擁而泣 現代快報記者 顧煒 攝   韓國慰安婦乘「和平之船」來到南京,與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緊緊相擁  昨天,乘坐第85次「和平之船」的90多名乘客,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這些乘客來自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
  • 兩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歷史:為了永不忘卻的紀念
    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佔南京城,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規模殺害,30萬同胞慘遭殺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死於日軍屠刀。在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到來前夕,楚天都市報記者赴南京專訪了兩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葛道榮、謝桂英。苦難已過,傷痛難平。但兩位老人都不約而同地在胸前戴上了象徵和平的紫金草徽章。他們說,唯望後代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 不說日語,是日本人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共識
    一開始她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給她做過20餘年翻譯的常嫦說, 松岡環不僅承受著「日本國內右翼分子的攻擊」,還面對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對日本人的戒心」。每年,她都會組織日本市民到南京進行歷史尋訪,還通過召開證言會、和平集會等方式,向日本民眾展示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
  • 2019,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影像冊
    2019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2周年。1937年12月侵華日軍製造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使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慘遭殺害,給劫後餘生的倖存者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新華社記者從2014年開始整體性關注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這一特殊群體,六年來持續不間斷尋訪記錄,已累計採訪百餘名年逾八旬的老人。
  • 歷史不容遺忘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含淚講述親身經歷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來臨前夕,6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謝桂英、蔣樹珍、高如琴、熊淑蘭、路洪才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講述他們的苦難回憶,共同發出和平之願。
  • 「我經歷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影像記憶素描
    1937年,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後,熊淑蘭的大媽被日本人輪姦,第二年,大伯也被殺害。她曾親眼看到,江東門的橋被炸毀後,日軍用中國百姓的死屍堆成一座又高又長的橋。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此後,30萬以上的中國人在侵華日軍長達六個星期慘絕人寰的屠殺中遇難。劫後餘生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是那段歷史的「活證」,歷史給他們留下終身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抗議小泉傷害受害者感情
    日本首相小泉4月21日再次冒天下之大不韙參拜靖國神社後,激起了南京人民的強烈憤慨。4月22日下午,南京各界人士200多人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舉行聲討和抗議集會,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夏淑琴、伍正禧、李伯潛、駱中洋和南京大屠殺受害者遺屬王徵頎等在集會上憤怒地表示「小泉再次傷害了南京大屠殺受害者的感情!」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九旬老人陳玉蘭逝世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九旬老人陳玉蘭逝世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2018-01-27 16:16
  • |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河南共青團有態度 有溫度 有深度全網好青年都關注來源:綜合自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新華社、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2019年12月13日第六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侵華日軍士兵相冊中發現的南京大屠殺照片馬吉•默片:南京大屠殺留下的唯一動態影像也許有人會問都過去82年了為何要再提這血淋淋的記憶為何反覆揭開「傷疤」,不殘忍嗎我們想說的是「忘記」比「記得」更殘忍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陳玉蘭離世 她曾在難民區僥倖活下來
    荔枝新聞訊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發布的消息: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陳玉蘭老人於昨天中午永遠離開了我們。1937年冬天,陳玉蘭18歲,結婚11個月,剛生下女兒40多天。在難民區裡,周漢臣被日本兵抓走,押至下關江邊殺害了。陳玉蘭在難民區僥倖活下來。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原計劃春節前,前往老人家中看望,沒曾想,老人永遠地閉上了雙眼。在紀念館新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的一面牆上,老人的燈箱照片將隨之暗淡下來。沉痛哀悼!  江蘇省廣電總臺紀錄片創作中心曾在2017年對陳玉蘭老人進行採訪,這份珍貴的口述資料成為了南京大屠殺血色歷史的永恆存證。
  • 12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口述檔案通過中英文全球公開
    倖存者已不到200人搶救口述史資料迫在眉睫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迄今已77年,即使當時最小的倖存者也有77周歲。隨著年齡增大,很多倖存者離開了人世。周新國教授告訴記者,根據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掌握的信息,目前存活於世的倖存者僅剩100多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人數逐年遞減,漸行漸遠的倖存者正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我們更應該加快步伐,去「搶救歷史」。記錄下親歷者親眼見證的歷史往事,迫在眉睫。為了搶救倖存者證言,南京先後於1984年、1991年和1997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倖存者普查。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蔣樹珍:穿越戰火的「女孩」祈禱和平永存
    (從「九十後」到「九零後」 和平之聲歷久彌堅)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蔣樹珍:穿越戰火的「女孩」祈禱和平永存中新網南京12月7日電(記者 申冉)「83年前的冬天,我們進了城門,天上飄著雪,地上到處都是屍體。」九十多歲的蔣樹珍,依然記得1937年自己8歲時的那個冬天。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要活著,就要把這段歷史一直講下去
    那個陰冷的冬天,城牆在哭、南京在哭、中國在哭。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前,南京大屠殺的幾名倖存者向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講述了那段令人痛苦、難堪回首的過往。悲哀、控訴,心酸,不僅僅只屬於他們和他們的時代。
  • 又一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離世 九旬老人陳玉蘭逝世
    又一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離世 九旬老人陳玉蘭逝世  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消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陳玉蘭老人於26日中午離世。  1937年冬天,陳玉蘭18歲,結婚11個月,剛生下女兒40多天。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親述:14歲女孩被糟蹋後戳死
    倖存者出現時,大家起立迎接  與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面對面交流、觀看美國傳教士約翰·馬吉拍攝的紀錄片、深入查閱史料……昨天,參加央視《漢語橋》節目錄製的8位留學生,以現代快報實習記者的身份現代快報記者 金鳳 胡玉梅 顧元森 鹿偉 徐萌 付瑞利/文 顧煒 馬晶晶 施向輝/攝  快報這8位特殊的實習記者昨穿越到78年前的南京,真切感受人性之光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聆聽大屠殺倖存者講述日軍暴行  昨天上午8點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當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