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之旅參觀了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迎面而來的是滿滿的藝術氣息

2020-12-21 新月又從東山升起

早聽說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是一間很棒的博物館,蘇小妹及我今天預留了很多時間,準備好好地逛。博物館10:30 開門,約半個小時前我們就在門口等待,要當第一個進入館內的客人,這樣才不會浪費多餘的時間。保全一打開門,我們快步走進去買好票,看了看導覽地圖,便直接衝往印象派展覽廳。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以收藏了大量的印象派作品著稱。蘇小妹及我都對印象派的作品有特殊偏好,尤其喜歡莫內。一跨進展覽廳,迎面便是31歲即英年早逝的藝術家秀拉作品──傑克島的星期天午後。以前在書上看過這幅畫我便念念不忘,今天能夠看到真跡,我的心情有一點激動,立即轉頭問廳內的保全人員,可以拍照嗎?保全人員禮貌地謝謝我事先詢問,回答我,可以拍照但不要用閃光燈。

我便趕緊要蘇小妹幫我拍下這幅畫留念。戶外是冰天雪地,我們乍入溫暖的博物館,溫差讓相機的鏡頭蒙上一層水氣,擦了兩、三次才拍出清晰的畫面。接著看到愛德加竇加的作品。我一向只知道芭蕾舞者系列,不知道他亦對賽馬感興趣。這裡也收藏了他幾張練習本的畫,同樣的一匹馬、一位騎師,竇加不厭其煩地仔細觀察,從各個角度精準地描繪。

無論是馬的精神、骨架、躍步以及騎師拉韁繩的動作、隨著馬兒起伏的姿勢,都畫得栩栩如生。從這位藝術大師的練習本可以看得出,他之所以能夠成功所依靠的不僅僅是過人的天分,他勤奮反覆練習的毅力亦是超越一般人。

再看旁邊收藏的系列粉彩芭蕾舞者,印象派畫法幾筆勾勒出芭蕾舞者的神韻,看似簡單,背後所需的可是數十年功力啊!後來我知道竇加五十歲以後多用彩色蠟筆及雕塑創作,因為他的視力衰退,這些方法對視力的要求比較不高。我很感動。對藝術家來說,視力是他們的生命。竇加並沒有因此頹唐喪志,而是山不轉路轉,找尋其他途徑繼續創作。

反觀我自己這幾年來寫作,一點點小不順意就想休息,動不動就喊著遇到瓶頸,寫不出東西。對這樣的態度,我有一點慚愧。繼續往前走,我們又看到雷諾瓦、馬內、梵谷、莫內等的作品。這真是太奢侈了!這些名家的作品隨便一幅在普通的博物館都足以當作鎮館之寶,在這裡,每一位的作品都是好幾幅一字排開。看得我驚喜不已,睜大眼屏息欣賞。

尤其是莫內。光是乾草堆系列,就收藏了六幅!只見平淡無奇的乾草堆在莫內筆下,隨著不同季節、不同時間的光線等狀態,呈現出不同的豐富景色。當然,還有睡蓮池。睡蓮有巨幅作品,也有小幅的,也有畫了橋的,共收藏了六幅。我幾乎是粘在這裡不想移動了。理性的蘇小妹雖然也是最喜歡莫內,但他知道寶山裡的寶物太多,該往下一站走,耐心等了我十多分鐘,又拖著我往下一個區域前進。

還有美國代表性畫家格蘭特伍德的作品,我們去看有名的美國哥德式,這幅畫經常被美國人模仿或惡搞。館內的收藏品也有古希臘、羅馬的雕像。在看過羅浮宮的驚人豐富雕像後,我對這裡殘缺斷臂的小規模收藏變得無動於衷。

接著轉進亞洲區。看慣了故宮的寶藏,對外國博物館收藏的亞洲藝術我通常覺得不甚了了,雖偶有珍品,規模總是不大。但這次我轉到中國區時,卻嚇了一大跳。這裡收藏的商周銅器、玉器;宋、元、明、清瓷器;唐三彩陶等文物,不但珍貴且數量十分可觀。

唐三彩陶更是讓我驚訝。除了在臺灣,我沒看過如此精良豐富的收藏。我本來想跳過現代藝術,但低頭看導覽地圖,發現這裡有畢卡索及馬蒂斯的作品。我雖不是特別喜歡這兩位的作品,但難得來,不想錯之交臂,便和蘇小妹急匆匆地找去。欣賞這兩位大師的作品之後,我覺得館內重要的作品應該都差不多看過了,開始放鬆心情隨意閒逛。

走著走著,看到一幅作品,我停下了腳步。我喜歡這幅畫的風格,並覺得似曾相識,湊上前看畫旁的簡介。原來作者是保羅克利。我在二十多歲的時候看到克利的作品──轉眼老去時就非常喜歡,現在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又看到克利的其他作品,而且也一樣喜歡。我真是驚喜極了!

有了這經驗,我開始小心謹慎地欣賞。看到了一幅老太太坐在荒蕪海邊的畫,畫風、色彩運用迷幻而寂寥。我咦了一聲,又是覺得熟悉。蘇小妹說:這個畫家很有名。他的作品裡常常有時鐘。原來他是頂頂有名的超現實大師薩爾瓦多達利。

連我這種對藝術不是很有研究,也不算是特別感性的人,竟然也能夠簡單辨識出大師級藝術家的個人風格。雖說藝術是沒有一定標準的,但我想,這些成名的藝術家們果然不是浪得虛名。每一位都是天分再加上後天的苦工,傾其所有熱情與生命灌注在作品裡,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得到那千錘百鍊的美。

相關焦點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發行中文參觀指南 吸引中國遊客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發行中文參觀指南 吸引中國遊客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高古瓷欣賞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是美國三大博物館之一,2016年3月17號我專程趕往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向芝加哥藝術學院普利茲克亞洲藝術藝術學院院長以及中國藝術策展人汪濤老師(汪濤老師曾擔任紐約蘇富比高級副總裁,中國藝術品部部長,汪濤老師是中國早期高古瓷、青銅禮器、玉石以及雕刻等中國傳統古典藝術方面的專家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博物館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建於1879年,坐落在芝加哥大公園,是美國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在歷史、規模、館藏和學術研究等綜合方面位列美國前三大藝術博物館,享有盛譽。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門前的雄獅 圖片: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官網2014年,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被評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博物館,每年接納訪客大約1500萬人,並十分注重與市民的互動
  • 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門前的雄獅 圖片: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官網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建於1879年,坐落在芝加哥大公園,是美國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作為一個研究型的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擁有保護科學部和五個保護實驗室,還有美國最大的藝術史和建築圖書館——瑞爾森和伯翰圖書館。  2014年,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被評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博物館,每年接納訪客大約1500萬人,並十分注重與市民的互動。它在每周四晚對外免費開放,吸引了眾多市民來博物館免費觀賞。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歷史發展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1879年,通過市民的倡議,芝加哥藝術學院(the Chicago Academy of Fine Arts)取代了成立於1866年的芝加哥設計學院(the這所根深蒂固的學院承襲了舊有的學院的教育目的,而將「藝術品的組成與展示」以及「以任何適當的方式將關於藝術的教化及延伸」作為該機構的目標,威廉·M·R·弗倫奇擔任首任館長(1885-1914)。  三年後該機構易名為現在為人所熟知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得最早的藝術收藏支持了該館的建館使命,為教育學生而提供了一些範例。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推出特別活動迎中國新年
    新華網芝加哥1月29日電(記者何險峰 魏寅)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有關負責人1月29日介紹,該館已經著手推出一系列特別活動,以慶祝即將到來的中國農曆新年。為迎接中國傳統春節,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特別為中國微縮室布置了新的中國春聯,並以中國神話故事《白蛇傳》為題材,特別創作了一套白蛇傳皮影人物、舞臺及樂器等有關道具。同時,為了方便春節期間前來參觀的中國觀眾,博物館在2月14日至3月1日期間,特別推出免費的中文語音導遊服務。
  • 鑑賞|石之美者,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裡的「古玉風華」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有玉器約1000多件,其中主要來自私人藏家捐贈。近日,在這家博物館的一次線上導覽中,資深策展人Colin Mackenzie馬麟和專家萬珺介紹了館藏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商、周、戰國時期的玉器,並針對一些玉器愛好者常有的問題,分享了他們的玉器鑑賞之道。玉,石之美者。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的中國玉器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有玉器約1000多件,這其中大部分來自私人藏家捐獻。近日,在這家博物館的一次線上展覽中,資深策展人ColinMackenzie馬麟和專家萬珺介紹了館藏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商、周、戰國時期的玉器,並針對一些玉器愛好者經常出現的問題,分享了他們的玉器鑑賞之道。
  • 芝加哥推出博物館藝術主題活動歡迎中國遊客
    新華網芝加哥9月5日電(記者 汪平)為了配合即將到來的中國中秋節和國慶黃金周,美國芝加哥日前推出一系列博物館藝術主題活動,歡迎在黃金周期間到訪的中國遊客。芝加哥旅遊局工作人員表示,屆時中國遊客將有更多的遊覽選擇:芝加哥博覽會、芝加哥建築開放日,以及新落成的芝加哥建築中心和巨型的藝術投影裝置,會再次證明芝加哥在藝術文化方面的創造力。從9月到10月初,千禧公園、河濱步道、海軍碼頭和其他知名景點,將通過舉辦這一系列藝術活動,迎來更多喜歡人文藝術的中國遊客。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珍藏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今年9月,佳士得紐約將於亞洲藝術周呈獻來自此著名藝術博物館珍藏的明清瓷器與其他中國工藝精品。1871年,芝加哥發生了一場特大火災,政府和市民在災後合力重建家園,於1879年以博物館兼美術學校的形式創立了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 從《臥室》到《夜鷹》,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與名作互動
    圖/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供圖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是美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著名的法國印象派繪畫收藏博物館。它坐落在芝加哥市中心的密西根大道上,緊鄰千禧公園,是芝加哥當地的地標性建築,每年平均接待170多萬名遊客。
  • 必去景點四: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俯瞰芝加哥,許多人去威利斯大廈,實際上,約翰漢考克中心也是不錯的選擇,這裡離密西根湖更近,東看湖水浩淼,南望高樓林立,電梯一開門,看到的就是密西根湖,在一片鋼筋水泥森林的邊上能享受這般靜謐,也是難得。約翰漢考克中心像是一個豎向城中城,各種設施一應俱全,欣賞無邊的湖景、芝加哥的城市輪廓,再享受一個美好的晚餐,芝加哥最美的風景都屬於你。芝加哥藝術博物館(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那絕對是遺憾。博物館很大,收集展品極為豐富,可以稱之為萬國博物館,裡面的藏品時間跨度由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古陶乃至當代的波普藝術。
  • 感受建築與藝術之城 佳能EOS行攝芝加哥
    芝加哥既是建築之城,也是藝術之都。在歷史上經歷了芝加哥大火的洗禮後,這座城市以石制建築和鋼筋混凝土的大樓,重新建立起了這座偉大的城市。而鋼架結構的使用,更使得芝加哥成為了首座建立起摩天大樓的城市,也讓這裡逐漸成為建築師們的「天堂」。不同的建築設計師們用自己的智慧,建立起了全新的芝加哥。
  • 陳履生: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邂逅安娜
    下班之後,她沒有直接回家,而是來到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做志願者,一直要到晚上八點鐘閉館才回家,可見她這一天是非常辛苦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每周四開館到晚上八點實際上,我是在參觀德裡豪斯博物館臨近五點閉館的時候才轉移到此的。如果一座城市中的博物館都是下午五點鐘閉館,那這座城市的晚上就缺少博物館的溫情,城市的魅力也就會減少許多。城市的晚上,如何增加一點文化和藝術的去處,除了劇院、電影院,博物館、美術館也應該有所作為。安娜說, 對藝術有特別的愛好。她在藝術博物館做義工已經有了兩年的時間。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舉行活動慶祝中國農曆新年
    2月9日,在美國芝加哥,民眾參加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組織的中國燈籠遊行活動。 為慶祝中國農曆新年,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舉行中國燈籠遊行和舞獅等活動,吸引了數百名當地民眾參加這一年度盛事。新華社記者汪平攝2月9日,在美國芝加哥,民眾參加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組織的中國燈籠遊行活動。 為慶祝中國農曆新年,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舉行中國燈籠遊行和舞獅等活動,吸引了數百名當地民眾參加這一年度盛事。 新華社記者汪平攝2月9日,在美國芝加哥,民眾參加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組織的中國燈籠遊行活動。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夜遊者》首次在亞洲展出
    張亨偉 攝「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展覽在上海博物館展出。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9月27日電 (張亨偉王笈)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泰拉美國藝術基金會和上海博物館聯合舉辦的「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展覽在上海博物館展出。
  • 畢卡索 莫奈 梵谷…他們是怎麼進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巴勃羅·畢卡索《紅色座椅》 1931年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館藏 畢卡索令人著迷的地方在於他能同時探索不同的風格。 克勞德·莫奈,《睡蓮池》 1906年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館藏 莫奈早期喜愛日本藝術,從木刻版畫到裝飾扇繪,漸漸地對日本人觀察大自然的方式充滿敬意。
  • 上博31件珍貴文物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近日,《吉金鑑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開幕。上博共計30組古代青銅器和1件清代繪畫作品亮相其中,這也是上海博物館今年首次赴境外展覽。作為上海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三方合作舉辦的交流展,展品逾180件,包括來自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以及美國幾個具有亞洲藝術收藏的博物館的珍貴藏品,展覽將持續至5月13日。其中,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柉禁組器、故宮博物院的「天下第一鬲」師趛鬲、上海博物館的小臣系卣等齊聚芝加哥向公眾展示。
  •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否認缺錢,稱是完善收藏
    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收藏的300件以明清瓷器為主的中國藝術品,將於9月紐約亞洲藝術周期間上拍賣,並於近日在亞洲巡展。針對有消息稱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出貨」 是因為資金不足,解決財政燃眉之急,通過剔除庫藏普品回籠資金,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兼中國藝術總策展人汪濤博士今天在郵件接受「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認為博物館因為缺錢才處理藏品的看法有偏差,美國的許多頂級博物館在購藏新藏品的同時也處理和更新舊藏品,以保持整體收藏的質量和發展潛力
  • 紐約大都會、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緣何拍賣部分中國藏品?
    即將於9月啟幕的紐約秋季亞洲藝術周上,澎湃新聞獲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出售其館藏中的300多件中國藝術藏品,涉及高古陶瓷,玉器及文房雅玩等,而這些都是此前由收藏家捐贈。早在3個月前,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也發布消息稱,將在紐約亞洲藝術周上拍賣300件以明清瓷器為主的中國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