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從「麻將神童」到電子科大教授,中國人也能成為領域開拓者

2020-12-12 騰訊網

26歲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7歲被電子科技大學聘為最年輕的教授、33歲獲得「年度十大科技創新人物」,當時獲獎的還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很少有人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得到如此多的成就,但是周濤做到了。

1982年4月,周濤出生於成都市玉林小區的一戶普通人家。從小他身體比較弱,經常咳嗽、發燒、關節痛,醫院曾經下過兩次病危通知書。鄰居們都知道這個孩子和別家的不一樣,從沒見他下樓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過。

因為身體的原因,周濤無法和正常孩子一樣瘋鬧玩耍,大多數時間只能待在家裡,這對小孩子來說十分難受。在他3歲那年,周濤的外婆教媽媽打麻將,他在一旁對這種遊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到了四、五歲的時候,周濤展現出了驚人的記牌能力,看過一次牌就能扣起來繼續打,甚至他自己碼過的牌他也都能記住,家裡沒有人的時候,他就一個人打四家牌,在12歲前,帶著智力訓練意味的麻將成為了周濤最鍾情的玩具。

除了對麻將有興趣,周濤對於學習也十分有天賦,6歲前他就自學完成了小學4年級的課程。15歲時,周濤考入成都七中理科班,對數學、物理和計算機非常熱愛,因為物理競賽和計算機競賽的成績優異,周濤成功被中國科技大學零零班錄取。零零班採取的是和鼎鼎大名的少年班相同的培養模式,注重對學生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科大零零班在大一的時候可以自由選課,兩年後自由選專業。周濤對物理和計算機都非常有興趣,兩難之下,乾脆走上了計算機和物理交叉研究的道路。

大三的時候,周濤的第一篇論文發表在《計算機應用》上,之後他的研究越來越深入,論文也越發越多,到2010年,就發表了160餘篇論文,其中40多篇發表在《美國物理評論》、《美國科學院刊》等世界核心期刊中,被引用了上千次。

2005年,周濤獲得了中科大學士學位,突出的成績讓他順利成為中科大與瑞士弗裡堡大學物理系聯合培養博士生。在國外留學期間,周濤做出了人生中一個重大的決定,轉向研究如何利用統計物理學的理論與方法解決信息科學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轉換研究方向並不簡單,在很多方面都要重新學習。但周濤沒有退縮,付出更多的努力,並堅信這個別人還沒有或是很少涉獵的領域有這廣大的前景。周濤說:「一想到有一天中國人也能成為這些領域的開拓者,我就鬥志昂揚。」

2010年,周濤獲得了瑞士弗裡堡大學物理系哲學博士學位,在回國後,受聘於電子科技大學,成為了當時最年輕的教授。此後周濤一路高歌猛進,更將有「大數據之父」支撐的舍恩伯格著的《大數據時代》翻譯成了中文,成功將「大數據」的概念引入中國。

除了科研,周濤還用全英文開設了一門大數據課程,讓學生接受世界最前沿的大數據知識。而且周濤對「大數據」有著極其強烈的信心和願景,認為參與創業的博士生,應該通過自己創業達到身家過億的目標。這也是周濤對學生們的一種鼓勵,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前景。

平均下來,周濤每天工作時間超過了16個小時,而且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節奏。周濤說:「我的成長,是基於時代的發展和祖國的強大,祖國的快速發展,為研究大數據的科學家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相關焦點

  • 他曾是四川"最年輕教授",放棄國外高薪,毅然回國,成果被世界認可!
    他曾是四川最年輕的教授、中國青年科技獎最年輕的獲獎者,榮獲央視"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從天才少年到科學家、大學教師、創業者。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周濤在大數據的浪潮裡,幹得風生水起。
  • 13歲進中科大,17歲讀博,31歲當正教授。尹希:我不是神童
    中國人歷來有神童情結。仲永七歲能詩,甘羅十二歲拜相,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神童者,智商碾壓普通人,常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他人畢生難以企及的成就,令人豔羨。這個班,某種意義上,是為中科大少年班發現並輸送人才的基地。 12歲,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績,進入中科大少年班,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學生。在中科大,尹希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要向物理學進軍,因而學習上非常努力。每天上課,幾乎都是最早一個到教室。
  • 把大數據運用到社會科學的研究中 電子科大教授周濤團隊在世界頂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寰)日前,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周濤教授、高見博士在《物理報導》發表長篇綜述論文。《物理報導》是物理科學和交叉科學類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期刊之一,是國際頂尖級期刊。大數據的運用改變社會科學的調查方式據周濤教授介紹,社會科學的研究非常複雜,其基本單元(人)要比物理學的基本單元(基本粒子)複雜得多。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具有極大的不完備性和不確定性,如政策和法律條文,不僅複雜,而且不容易用數值手段來刻畫。
  • 中國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
    在這21個孩子中,有三個當時已經家喻戶曉的天才神童,他們分別是寧鉑、謝彥波和幹政。而當時中國這三大天才神童,曾就讀於科大少年班,如今怎麼樣了呢?寧鉑被教育界、媒體、社會推到了一個他年齡無法承受的高度。其實寧鉑對天文感興趣,想轉到南京大學讀天文學,可無奈被安排到科大攻讀中國科學界當時最熱門的領域——理論物理。寧鉑曾多次想要逃離卻毫無辦法,只能接受安排,但他卻很少做理論物理方面的研究,而是基於興趣把大把時間花在「星相學」、哲學、宗教等領域。19歲本科畢業放棄讀研選擇留校任教,成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講師。
  • 電子科大教授研發新技術 維語藏語都能手寫輸入
    電子科大教授研發新技術 維語藏語都能手寫輸入時間:2015-03-31 11:52:50來源:西安晚報作者:翟小雪編輯:2008年開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盧朝陽教授帶領少數民族學生一起研發維語、藏語手寫輸入法。如今,該項研究已取得成效,只要用一款APP,就能手寫輸入藏語、維語了。    盧朝陽教授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智能信號處理與模式識別實驗室的負責人,多年來他帶領少數民族學生一起研發維語、藏語手寫輸入法。經過近7年努力,這項研究終於基本完成。
  • 中國第一神童寧鉑出家當和尚 就其真相到底為哪般
    這個沒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很早就表現出一些天賦:兩歲半,能背30多首毛澤東詩詞,3歲能數數到100,4歲認得多個漢字。5歲,他在贛州提前進了供電局子弟小學,沒多久隨父母下放,去了于都縣梓山公社河坑大隊第4生產隊。那是「文革」歲月。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寧鉑當時沒學可上,在家待著「亂翻書,翻大人的書」。
  • MBA關注:人民日報|電子科技大學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實踐
    青年傑出人才數量103人,是五年前的10倍——電子科大通過持續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信息領域「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人數已穩居全國首位。地處西南,又是特色工科大學,何以能吸引如此眾多、畢業於海外名校的傑出人才和青年學者?
  • 探訪襁褓中的南方科大:「教授治校」改革劍指何方
    2009年,經過全球遴選,從中科大校長崗位上退下來的朱清時院士,成為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而讓很多人糾結的是,朱清時任期5年,至今已過去一年多時間,南方科大尚未獲批招生,他能用剩下的4年時間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嗎?
  • 中科大創辦少年班42年,培養出2000多名神童,他們成才的有多少?
    截止到2014年,中科大少年班從全國各地招收了超過2400名天賦異稟的學子,而其中已經有近1900名學生畢業。這就不禁讓人想要問,畢業了這麼多人,這麼多的神童都成才了麼?兩百多名教授,兩千多名碩士和近一千五百名博士,這個成績顯然相當恐怖了,而且即便沒有繼續進修,其他的很多少年班畢業的學子也依然能夠進入世界500強公司任職,並且獲得不錯的待遇,可以說個個都成才了。但即便是如此厲害的一個學府,卻迎來了很多質疑,而作為第一個少年班的天才學生寧鉑的經歷,更是成為這種質疑看法的底氣。
  • 麻將:中國人精神上的解毒藥 - 東方網
    激動網訊:法國《解放報》8月3日在消夏欄目「異國賭戲」裡介紹了中國人玩麻將的心態。文章說,中國人沉迷於麻將幾乎到了無奇不有的地步。在一個從政治文化到社會習俗都高度符徵化的社會裡,麻將成了中國人精神上的一劑解毒藥。不管是你是麻將高手,還是賭場小生,不管你嬴了多少,輸了多少,不管你讚美麻將還是詛咒麻將,麻將都是中國人最喜聞樂見的惡習之一。
  • 11歲念科大,18歲讀博,最有望拿諾貝爾獎,神童謝彥波現狀如何?
    可「神童」、「 未來之主」這些稱號在旁人看來是無比榮耀的,在謝彥波身上卻成為了日益沉重的負擔,要知道,包括他的家人在內都沒有在他成年之前關注過謝彥波的心靈成長,所以,即便在學業上獨樹一幟,謝彥波在人格上也不免成為了怪胎一般的存在,而這一缺陷卻真的成為了謝彥波人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 喜歡閱讀 就選科大訊飛彩色電子書
    我想現在選擇電子書的小夥伴應該算是多數吧,平時的時候可以隨時隨地拿出閱讀起來。為了能夠滿足更多用戶的多種需要,科大訊飛全面推出彩色電子墨水屏閱讀器。科大訊飛彩色電子墨水屏閱讀器通過增強色彩飽和度、優化色彩顯示、提高刷新率,為用戶帶來更加純淨的畫面觀感,整體閱讀更為輕快自然,翻頁加載速度也更為快速。
  • 成都郫都區與電子科大合作啟新篇 聯袂共畫社治「同心圓」
    同時,郫都區亦將發揮區域、治理和產業優勢,為電子科大公管學院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提供實踐基地、研究題材。根據合作協議,電子科技大學公管學院每年將選派10名優秀研究生到郫都區掛職,擔任社區(村)黨組織副書記、社區(村)主任助理或街道相關職能部門副職,創造條件讓學生骨幹走進社區、貼近居民,接觸最鮮活的工作案例,直面最棘手的矛盾問題,總結最生動的一線經驗,經受「真刀真槍"的基層歷練,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服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 被「毀掉」的中國三大天才神童:智商超群,為何難逃悲劇?
    今年8月初,多位華中科大的學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收穫了高達201萬的年薪,讓「天才少年」這個帶著光環卻也飽含爭議的概念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成為探討的熱門話題。
  • 保持「向上衝的精神」——記國防科大電子對抗學院副教授餘志鋒
    盧雷攝/光明圖片【知識·軍旅·人生】北京某會議室,不久前來自各軍種、戰區、軍隊院校的專家學者正圍坐在會議桌前,圍繞某新型作戰領域頂層文件的制定展開激烈討論。「國防科大的餘教授,你來說一下。」會議主持人將目光落在國防科大電子對抗學院副教授餘志鋒的身上。「是!」
  • 電子科大61歲生日 校友向母校捐建價值3億元大樓
    電子科技大學在61周年校慶之際,收到一份來自該校80級8系校友的「大禮」——佔地7000多平方米、樓宇建築面積6.6萬平方米、價值3億多元的宏偉建築。9月28日下午,電子科技大學在該校清水河校區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捐建儀式,捐建校友委託當年在電子科技大學的恩師李智淵教授代替他出席該儀式,並向母校捐建該建築樓宇。
  • 電子科大成都學院校友進入2019福布斯U30榜單
    小池集團董事長,朵韻詩美妝品牌創始人,電子科大成都學院微電子技術系2009級校友周凱學作為零售與電商領域的青年才俊強勢上榜,成為U30精英榜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周凱學是電子科大成都學院微電子技術系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2009級學生,在校期間積極參加校內社團組織活動。畢業兩年後,他意識到電商結合成熟的移動社交網絡,將會是電商變革的關鍵所在。
  • 電子科大校領導及黨委領導蒞臨雲軸科技,雙方聯合舉行藏品捐贈儀式
    、售前總監梅磊及公司內眾多電子科大校友熱情接待。博物館逐步產生國際國內影響,與 11 個國家的 18 座頂尖博物館開展合作,也成為了全國工業博物館聯盟的副理事長單位。電子科技博物館已成為良好的教育、研究平臺,正向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博物館的目標進發。雲軸科技此次捐贈的CPU是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OO尤永康在Intel工作時被贈予的Intel公司首款實現硬體虛擬化功能的紀念CPU,硬體虛擬化功能打開全新的雲計算時代。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直接加入美籍
    後來,莊小威被舉薦到北京讀了半年的中科大預科班,當時的一些老教授一直在暗中觀察,他們要看看這個女娃子究竟還有多少潛力。1987年,莊小威參加了高考,沒成想,她竟以600分的成績考入中科大少年班,這個年僅15歲的女孩是當之無愧的神童。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罷了,之後的幾年,她先後取得了「四大力學」滿分的成績,把院裡的幾個物理老師嚇了一大跳。
  • 怎樣才能成為學霸?成績好壞與行為習慣緊密相連?
    製圖楊仕成電子科大一項研究發現,學生成績的好壞與其行為習慣緊密相連目前,川內各所大學即將開學。對於新入校的學生來說,大學生活該怎樣合理安排?如何才能在大學裡煉成一個學霸?別擔心,有大數據來告訴你!這不,由國內大數據領域的領軍專家、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周濤等人共同研發的「學生畫像」系統,通過數據整合、分析,挖掘出每個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預測出學生的掛科危險以及可能出現的「特殊狀況」。這個系統已經覆蓋電子科大兩萬餘名本科生。華西都市報記者從電子科大教育大數據研究所了解到了「學生畫像」所統計出來的一些數據,那麼,現在我們就來看下,在大學裡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