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閩南佛學院研究生畢業典禮現場
菩薩在線福建訊 11月8日,閩南佛學院舉行2020研究生畢業典禮,30位研究生順利通過論文答辯,圓滿完成學業。廈門市民族與宗教局領導、閩南佛學院領導、研究生導師、各部門的法師、老師代表及閩南佛學院的全體學僧共同出席了畢業典禮,閩南佛學院常務副院長界象法師主持。
受疫情影響,原定夏季舉行的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延至立冬日舉行,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第十屆25位研究生提交論文並參與答辯,論文研究涵蓋唯識、淨土、華嚴、天台、三論、戒律、文獻學等領域;6位國際外語佛學班的研究生在閩院和斯裡蘭卡佩拉德尼亞大學完成3年全英文課程的學習,並以英文形式完成論文撰寫和答辯。
經過答辯委員會嚴格的評審,30位研究生順利通過論文答辯,為自己在閩院的研究生階段學習劃上圓滿的句號。
閩南佛學院全體師生參加畢業典禮
在畢業典禮上,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閩南佛學院院長則悟大和尚首先祝賀30位研究生順利畢業,並對過去三年來為學院研究生教育付出辛勤勞動的法師、老師及後勤工作人員,還有關心支持閩院教育事業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感謝。
則悟大和尚表示,佛教發展,教育為先。培養更多高素質佛教人才,是佛教界當前及今後必須認真抓緊抓好的重要工作,也是開展僧伽教育的立足點。作為培養佛教中流砥柱、擔負佛教未來希望的研究生教育,更應該對準「高素質佛教人才」的標準,主動肩負起為堅持佛教中國化方向提供人才保障的使命責任。而發展研究生教育,要緊緊圍繞「研究」二字。
一直以來,閩南佛學院都非常重視研究生的教育,牢牢立足「研究」,「學」與「研」緊密結合,培養出一大批學研相併、研於學問,既有紮實佛學知識又具備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素質佛教人才。
則悟大和尚對30位畢業生提出殷切希望。他希望畢業生們首先要始終不忘「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常懷慈悲之心、感恩之心,時刻想著為他人服務、為勞苦大眾做力所能及的事,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佛教事業;其次要常發菩提心,擔如來使,濟眾生苦,證菩提道,造福人類,把發心落實到一息一動;再次,要始終不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學習無止境更無捷徑,他希望畢業生們離開閩南佛學院後,繼續慈航學海,與知識為伴;最後,他希望各位畢業生要始終以戒為師,在修行上持之以恆。
上海師範大學方廣錩教授作為第十屆研究生導師代表致辭,他表示,本屆30名研究生順利畢業,是近年閩院致力於教學改革結出的新碩果,閩南佛學院又培養出一批高素質僧才。方廣錩教授最後表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
男眾部通真法師代表全體第十屆研究生在致謝中表示,在閩南佛學院的三年學修,收穫的首先是作為閩院人的榮譽;其次是深入經藏的能力;最後,大家一起見證並參與了閩南佛學院的各項創新,見證了現代化教研思路與傳統佛學研究的對接,這些經驗對未來的學修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閩南佛學院2020屆研究生畢業照
廈門市民族與宗教事務局副局長蘇人登在致辭中代表廈門市民族與宗教局向閩南佛學院、向圓滿畢業的研究生表示祝賀,同時他提出幾點意見:
一是要遵守宗教政策法規。國家的政策法規是全體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佛教徒首先是公民,要自覺維護法律尊嚴,自覺按照政策法規來推動宗教事業發展;
二是要勇挑佛教事業重擔,不懈努力,勇猛精進。希望畢業生們秉持優良傳統,內修外弘,歷久彌堅,緊跟時代發展要求,把握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擔當起新時代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重任。
三是要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服務國家社會。要始終牢記祖國好佛教才能好,自覺把個人事業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
剛剛結束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特別提到要將我國建成文化強國,這為佛教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則悟大和尚為30位研究生頒發畢業證書。研究生代表向閩南佛學院及研究生導師贈送紀念品。畢業典禮在《三寶歌》中圓滿結束。
30名研究生高水準的論文,以及出色的學養水平,充分反映了近幾年來閩南佛學院大力開展教研改革所取得的顯著成果。尤其是6位國際外語佛學班的研究生順利畢業,是閩南佛學院培養適應未來弘法需要的國際化僧才的重要成果,是閩南佛學院研究生教育的一次探索與創新。
閩南佛學院是近代漢傳佛教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
閩南佛學院成立至今,已走過95個春秋,是近代漢傳佛教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院校之一。1930年,在時任院長太虛法師的倡議下,閩南佛學院設立研究部,作為學生研究深造之所。1985年閩院復辦後,在妙湛老和尚和聖輝大和尚兩任院長的努力下,閩院研究生教育於1999年正式恢復。復辦至今,閩院已為中國佛教輸送了近百位具有研究生學歷的高級僧才,不僅為中國佛教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也為世界各地佛教事業的發展奉獻了力量。(文/張瓊 圖/陳鵬程 姚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