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古代朝鮮人和古代越南人爭相學習的服飾——襖裙

2020-12-06 緣道緣君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歷經幾千載歲月,在保持基本的形制不變的情況下,發展出來很多的款式,有秦漢時期的曲裾、有隋唐時期的齊胸襦裙和圓領袍,有明朝的襖裙和曳撒等。雖然每個朝代基本會有新的款式,但是有些款式是從先秦流傳到明朝,例如裋褐等。今天小編著重介紹襖裙,流傳於明朝一代,影響著整個東亞服飾文化,如韓國的女性韓服就是根據明朝襖裙演變而來,例如越南的越服,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小編寫的關于越服復原的文章和圖片。

襖裙,是漢服中上衣下裳制的一種,上襖下裙,是明代女裝的一種通稱,不是固定術語,襖是襖,裙是裙。早期漢服上衣多稱為「襦」,魏晉以後多用「襖」、「衫」,唐以後「襦」字逐漸被「襖」、「衫」替代。漫長的演變,它們的具體意思和細節都會有差別,目前普遍認同的是「襖」為有襯裡或夾層的上衣,「衫」為單衣。明制女襖、女衫較有特色,外衣多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緣邊,領子加護領。下裙多配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女襖衫長度有長有短,有交領、豎領、方領、對衿等。此外,明代的女襖衫和男襖衫一樣,也有直袖和箭袖。

很多人認為衣掩裙的打扮只在明代存在,其實這種穿法在宋代及以前的壁畫中就很常見。無論是衣在內還是衣在外,上衣下裙的兩截樣式,都是漢族女裝區別北方少數民族女裝的一大特點。明代是否仍有衣在裙內的襖裙,在學術上仍有爭議,因為至今沒有實物證據,明人所繪仕女圖為宋式,繪製前朝這是歷代仕女圖的一大特色,不可作為憑證。

與現代最接近的漢人王朝就是明朝了,孔府舊藏中保留著很多明制漢服,對於漢服復興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明制襖裙與現代服飾已經很接近了,很我們適合日常穿著。華夏復興,衣冠先行,始於衣冠,達於博遠!諸君共勉!

相關焦點

  • 古代越南人穿的竟然不是奧黛
    古代中國自古以「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四周小國無不以學習中華文化為榮,東有朝鮮、日本、琉球等,南有越南等,今天我們來看看越南古代穿的服飾跟我漢服的對比!越南,東南亞的一個國家,在十世紀從中國分離獨立,在明朝回歸中國,後又獨立,他全面學習中國,其中就包括服飾。第一張圖是19世紀末越南官員的服飾,是不是跟漢服中的圓領袍,其中花紋繁瑣,應該是受到滿清的影響。第二張圖為明朝圓領袍的復原圖。
  • 古代女子的冬裝秘笈——襖裙
    明代時期上襖下裙的服裝形式,跟唐宋時的襖裙沒有太多差別。襖裙在明代婦女服飾中還佔有一定的比例。上襖是交領、長袖的短衣。裙子的顏色比較淺淡,紋飾不明顯。明末時,裙子的裝飾也越來越講究了,裙幅也越來越多,最後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襉比較密集,每褶都有一種顏色,腰帶上掛上一根 「宮絛」。
  • 漢服知識:襖裙,你了解嗎?
    漢服知識:襖裙,你了解嗎?什麼是襖裙,襖裙是漢服中的一個分類。中國古代女上上身穿襖,下身著裙。襖裙最早從唐代就開始有記載。一直到民國時期。現代漢服中說的襖裙一般指明代有襖裙樣式。有些人對於襖裙的樣式有一些錯誤的概念,認為上衣穿在裙子外面就是襖裙。其實,從明一代,衫子也穿在裙子外面。從出土的文物,東晉十六國陶桶就能看出來,那個時代襦就是穿在裙子外面的。所以簡單的把上衣穿在裙子外就定義為襖裙。襖裙應該是上身穿襖,下身穿裙。朝鮮民族的傳統服飾赤古裡裙,就是從明朝的襖裙發展過來的。
  • 漢服下裙科普:看完這一篇,教你立刻分清襖裙和襦裙
    那麼,漢服中常見的兩類服飾,襖裙和襦裙的區別,大家知道嗎?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襖裙,是對中國古代女子上身穿襖,下身穿裙的統稱。裙襖著裝,從唐代開始就有衣物疏記錄,一直到民國。有人對於襖裙的定義,實際是比較錯誤模糊的定義, 因為有明一代,衫子也照樣外穿,東晉十六國陶俑也顯示此時代襦是穿於裙外的。所以不能以是否外穿定義襖裙,而應該以上身穿襖,下身穿裙的基本語境來定義襖裙一詞。
  • 聲名遠播的中國古代建築,越南印度爭相模仿,故宮和長城首當其衝
    昆巴哈爾堡是印度有名的古代建築,也是印度17個世界遺產中的一個,它位於 印度北部,這裡自古以來都是重要山地要塞之一,所以如何防止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特別重要。越南版「故宮」而無獨有偶,不僅僅長城有相似,故宮也有相似、在越南古都順化這裡,有一個越南古代的首都,名字就叫順化皇城,它一直都是越南政治,文化和宗教的中心,在1802的時候建造,裡頭擁有都城,皇城,紫禁城和內城,其實說到底就是北京城在越南的翻版。
  • 我國古代南方的百越人和今天南方的漢族人和越南人是什麼關係?
    之後,還有在廣西桂林出現的7000至1.2萬年前的甑皮巖人遺址。廣東雷州半島有6000至8000年前的遂溪鯉魚墩貝丘人遺址證實這裡有新石器時代古生存。以上列舉的還不是我國古代南方的全部遺址,證明,在嶺南的兩廣一帶,在秦始皇派出50萬大軍統一嶺南,設置象郡、南海郡、桂林郡三郡統話,象郡管轄著越南北部。
  • 漢服影響了日韓的民族服飾 如今這一傳統服飾很多人卻不知
    上巳節也是「中國華服日」,大夥可以穿著傳統的民族服飾郊遊踏青。在杭州西湖邊,兩名姑娘身著漢服,與身後的美景來張合影。兩名女孩迎來的很高的回頭率,有些路人送來來怪異的眼神,甚至有的人小聲議論:「她們怎麼穿日本、韓國人的衣服?」以為他們穿的是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是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
  • 如今漢服熱的時代,竟然影響了全世界的服飾文化?
    本文首發於「百家號」提起漢服,很多人會認為是漢朝的服裝,蛋是,全叔要告訴你:漢服是整個漢民族傳統服飾!!!不僅在華夏文明中擁有霸主地位,漢服還憑藉著強大的個人魅力,圈粉了眾多亞太國家像日本、朝鮮、越南等,紛紛將自己的服裝加入漢服元素。
  • 古代朝鮮人是如何學習漢文的?有朝鮮人甚至在華科舉中進士
    李氏朝鮮作為一個同古代中國有密切接觸的國家,吸取了相當多儒家文化,對外以明代年號紀年,對內亦以「小中華」自稱,學習儒家文化需要先學古代漢文與漢語,今試談論李氏朝鮮人是怎麼學習漢文(語)的。電視劇《李屍朝鮮》(Kingdom)劇照韓國的古裝劇進入中國人的視野中也有相當長的時間了,從早年的《大長今》,到爾後的《夜行書生》,再到現在大火的《李屍朝鮮》,韓國人對古裝題材的再塑令人驚嘆,古裝x愛情已經數見不鮮,古裝x喪屍讓人感受到韓國人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不同的道路,在遵循歷史規範的條件下進行了合理的改編,服飾、音樂
  • 你知道民國的襖裙長什麼樣子嗎?民國襖裙是漢服嗎?一起來看看吧
    是端莊華麗的明制襖裙,還是簡約清新的宋制褙子?相信大家對襖裙的認識,還是了解的比較多的吧!在眾多的漢服形制中,襖裙可以說是一類比較簡單而且日常的服飾了。那麼,今天我們要講的呢,不是明制襖裙,而是民國襖裙。大家可能就要疑問了,民國襖裙是漢服嗎?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 越南設計師提升傳統文化國際地位,復原末代皇室服飾,如古代中國
    12月15日,越南設計師提升傳統文化國際地位,復原末代皇室服飾。越南傳統時裝設計工作室倚雲軒舉行了一場越南末代皇城阮朝服飾復原走秀活動,活動中越南人民藝術家蘭香和黃菊身穿復原的傳統服飾亮相,展示數十年前越南末代皇族的服飾。
  • 中日韓越四國傳統服飾,網友驚呼:怎麼跟中國的漢服這麼像?
    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他引領著東亞這片區域的服裝文化,素有「衣冠上國」的稱呼!「有禮儀之大稱之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由此可見漢服對華夏的重要性!和服又名吳服,也就是說和服是起源於中國吳地,公元607年,日本開始派遣大量學生和僧人出使唐朝,全面學習唐朝制度文化,其中包括了服飾!當然,隨著中國國力的衰落,日本對中國的政策也隨之改變,服飾也漸漸本土化,甚至借鑑了中國之前服飾文化,例如魏晉南北朝!公元1392年,李氏朝鮮建立,派遣使者向明朝稱臣,朱元璋賜國號和國服,自此,李氏朝鮮服飾全面照抄明制漢服!
  • 日本有假名,朝鮮半島有諺文,古代越南有沒有發明過自己的文字?
    漢字,在古代的東亞,可以說這就算是唯一的「正統文字」了,不只是中國,古代朝鮮,越南,日本等國的正式文件都是用「漢字」的,「漢字」才是正式的書面規範文字,當然,有的國家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創建文字,但這些文字地位都比不上漢字,你看日本,自己創建的字母叫「假名」,為什麼說「假」呢?
  • 古代越南人的「帝國夢」,將北宋當作「北朝」,將自己當作「南朝」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滅古蜀國,古蜀國王子安陽王率殘部輾轉來到交趾,在今越南北部東英縣建立「蜀朝」,這是第一個中原王朝控制越南北部的政權。越南和韓國一樣,一開始都是華夏族建國,韓國一開始是箕子朝鮮,越南是貉龍君文朗國,之後燕國人建了個衛滿朝鮮,秦朝人趙佗建了南越國。
  • 古代朝鮮時,有種女醫生被叫作「醫妓」,她們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醫人》 中國古代女子的地位,大家可能會有所了解。在中國古代,女子要遵守三從四德,甚至連自己的腳都不能露給外人看,有些朝代女子甚至還要遭受裹足這樣的陋習,她們被世俗條例所約束,要求她們做一個賢良淑德的女子,對她們予以沉重的枷鎖。當然,中國古代也有一些被賦予其他身份的女子,比如說青樓女子。
  • 越服和奧黛哪個才是越南傳統服飾?感覺越南人都搞錯了
    越服和奧黛哪個才是越南傳統服飾?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其實就跟我們問自己漢服和旗袍哪個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一樣。而越南人也一樣,可能因為對奧黛的喜愛,她們也會在日常生活中穿上奧黛。奧黛穿在身材窈窕,面容柔美的越南女孩身上,在視覺上就是一場享受,非常非常的美。
  • 漢服那些事兒|襖裙
    1.概念「襖裙」 是指一種古代漢族女裝按照上襖加下裙的搭配方式穿著的服飾的通稱,故「襖裙」指「上襖」和「下裙」的組合,而並不是單指某一件衣服。長襖+馬面裙襖約出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初為北人燕服,後傳入中原,宋代流行,明清更甚,取代了短襦,長度增至膝蓋。《紅樓夢》裡就有對襖的描述:「……薛寶釵坐在炕上作針線,頭上挽著漆黑油光兒,其身上所穿的棉襖、肩褂、裙褲,皆是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
  • 古代朝鮮女子為何如此偏好露乳裝?這四點,完整揭示了前因後果
    朝鮮現代傳統服飾我們今天要講的則是朝鮮古代女子的一種特殊的衣著方式——露乳裝。因其讓人乍一聽百感千奇,在世界傳統服飾文化中都獨佔一席。那麼,這種服飾有什麼淵源與特點呢?一起來看看!朝鮮學生裝1、學習了盛唐時尚。盛唐時期的社會開放風尚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很多關於唐朝的影視劇中,宮廷女子都以露乳為美。
  • 為什麼古代朝鮮女子如此偏好露乳裝?這四點,完整揭示了前因後果
    我們今天要講的則是朝鮮古代女子的一種特殊的衣著方式——露乳裝。因其讓人乍一聽百感千奇,在世界傳統服飾文化中都獨佔一席。那麼,這種服飾有什麼淵源與特點呢?一起來看看!1、學習了盛唐時尚。盛唐時期的社會開放風尚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很多關於唐朝的影視劇中,宮廷女子都以露乳為美。古代朝鮮的這種露乳裝是一種高麗式審美,也就說這個露乳裝不是從朝鮮王朝開始才有的,而是從高麗時代開始的。
  • 古代朝鮮曾將漢字譽為「蘇合之香」
    向東傳播  朝鮮、韓國  古代朝鮮將漢字譽為「蘇合之香」  傳入時期:公元2—3世紀 傳播途徑:遷徙、佛教文化、經書  朝鮮半島很早就誕生了高度的文明,卻長期沒有自己的文字。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朝鮮,此後的1000多年,漢字一直是朝鮮半島唯一的書寫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