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雲字科」弟子的才藝可以用「說學逗唱」來形容,那麼到了「九字科」就被網友調侃成了「刀槍棍棒」,這個原因還是出在「頭九」身上。
「九字科」頭九弟子大多都已經小有名氣,他們分在德雲社的各個隊伍之中閃耀著自己的光芒。
郭德綱也曾承認「九字科」弟子是花錢學的「相聲」,這批孩子來自於德雲社的「傳習社」,從年紀很小的時候就擁有了系統化的教育,所以看九字科的舞臺功力,個頂個的紮實。
「頭九」的人員更是少,所有得到的偏愛的會更多,受教的程度也會更大,這就是為什麼「頭九」成材率那麼高的原因,因材施教的結果,用郭德綱的話就是「一個猴一個拴法」。
他們在年紀上強過「雲字科」絕大部分,在基本功上面更是強過「鶴字科」大部分,畢竟「鶴字科」是招聘而來,在業務能力方面確實要「弱」與其他兩科。
「九字科」的閃光人才確實很多,「玲瓏」組合就是一個例子,這一對算是完全的「素人」出道,完全沒有上過節目,就是憑藉著短視頻的火爆,成功走紅。
兩個人的功底紮實,合力的快板更是「絕技」,兩人能將快板打成同頻,放眼整個相聲界這樣的組合,都是罕見。
而「九字科」刀槍棍棒也是起源於這個組合,大師兄張九齡總是被「暴躁」師弟王九龍「薅頭髮」,英年早禿怕是這位師弟對於大師兄最為「沉重」的愛。
「春姐」算是「頭九」中的一朵奇葩,明明功力不俗,但是被人們了卻是實因為「反串」,「是誰這麼壞,將我來造謠」,這就話也成為了粉絲口中傳唱了最高的。
相比於李九春的「娘」,爺們張九南的火,也算是正常不過,靠著被觀眾刨活,刨到懷疑人生的張九南,舞台風格、現掛能力都是超級優秀。
可能這輩子「定場詩」三個字都會成為張九南的噩夢,張九南的「貫口」也是很強悍,前幾日見過他舞臺上「炫酷」的表現,生生將所有疑難「貫口」雜糅一起,一氣呵成的說了出來,博得現場吶喊聲一片。
但是帥不過三秒可能就是德雲社的「定律」,「冷是真冷,熱是真熱」現場翻車,我說是「現掛」,你們信嗎?
「九字科」還有一位最近走進小編視野當中的就是劉九思,沒別的就是一段說唱版「報菜名」讓我認識了他,德雲社將人們拉進傳統文化的藝術當中,而劉九思是將觀眾一腳就「踢」進了「舞廳」呀。
留學歸來的劉九思還能認真學習傳統文化,實屬難能可貴,並且還能將傳統文化合理的「嫁接」,真的是創作小天才,一個被相聲耽誤的「說唱歌手」,小編是被他火速圈粉。
「九字科」的弟子還有很多有才華的人士,但是文章有限,以後慢慢聊!喜歡小編的文章就等一等吧,畢竟我們正青春,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