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寶庫中,當屬詩詞最為珍貴且美好。歷代名人大家,留下了無數名言錦句,讓我們體會到了文字的美好和語意的深邃雋永。每一首詩詞身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每一句經典之下都會有令人動容的情感。
納蘭性德,作為滿清第一詞人,雖然一生短暫,卻是為世人留下了「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樣被屢屢引用的佳句。那些感慨,那些喜愛,那些讓我們驚豔的詞句都埋在他這一生所作的眾多詞句裡。
才子總是有著不一樣的創作思路,今天欣賞這一首《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這首詩創意獨特,是作者一首以一位滿懷怨意的女子之口吻所述的閨怨詩詞,字字都在控訴薄情郎的種種行為,同時表達出自己的決絕之意。選擇的角度比較新穎,讀起來卻是深情多於怨惱。
贈友人,卻滿含真情
這一首詞,上來點明決絕二字,將感情扯入一種怨惱和離別的情感基調之上。看似是愛情之詩詞,實則是納蘭性德寫給朋友的。但是這詞讀起來卻是別具一番愛情深意,所以詞句本身還是頗具情深意切的功底。
想必我們都愛引用「人生若只如初見」這一句話,卻鮮有人之來源於此。人生如果能夠像我們剛剛相遇時那樣美好就好了,就會再有現在這樣的訣別。這一句轉折,將離別的情緒引向高潮。
你輕而易舉的忘了我,忘了我們之間的感情,看來是這世間的感情本就是難覓真情啊,那些比翼連理的生死誓言,最後還是難逃最後的狠心訣別。但是,即使此,我也不會怨恨你……
一句奠定文壇地位
若只是初見,這種無可奈何的感慨,讓我們瞬間瞭然作者的怨惱,眼前浮現的是帶有嗔色的女子,說著埋怨的話,實則是心有牽掛,臉上寫滿牽掛。這就是納蘭性德的高明之處,於不動聲色中,將情感表達出來。
人生多是逆境多於順境,我們又怎麼能知道最初的相遇會有怎麼樣的結果呢?信手拈來的引經據典,語出班婕妤的典故這一句「何事秋風悲畫扇」,則又道出無可奈何地承認著決絕與分離卻是人間常態,或許我們只能接受。
以女性的口吻,詞中又開始埋怨道,多少人都敵不過歲月,開始的美好最後都會變成另外一個結局。
別說什麼時間讓人心改變,詞人認為,只是故人容易變心而已。巧妙的詞句移位,卻變換出不同的意境,可見詞人的文學造詣。
高潮迭至的哀怨
後半片,納蘭性德引入唐明皇和楊貴妃的經典愛情故事,雖然前面都是埋怨和嗔怪,但是想想這歷史和歷來的事件,恐怕最後也不得不放棄怨恨了。唐明皇和楊玉皇曾盟誓要生生世世為夫妻。
但是面對政變,唐明皇還是忍痛選擇了賜死楊玉環,可是楊玉環應該沒有任何怨恨。而真正心中痛苦的,定是那唐明皇了。這短短幾句,將這愁怨轉折說不清理還亂,讓作者也不知道如何評判。
最後一句,作者感慨到,現在身邊的人,恐怕還不如唐明皇那樣,會比唐明皇更加容易變心吧。這這種境遇,這種擔心與怨恨,悲傷之情溢於言表。
全篇詞,借典故的深意層層遞進,處處表達了分別的傷懷與無奈,也巧妙的提示著友人愁怨之心,恐怕並不是我一個人而已。
這本詞傳書寫了納蘭容若的傳奇的一生,詞傳收錄了納蘭容若一生所作的詞,一腔愁緒,奈何無處可訴,只能把這些情愫寫於詩詞之中。
此套詞傳還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一本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小咖話歷史結語:
這一首讀起來有深沉愛情味道的詞,卻是用來贈友人用的。納蘭性德將兩種感情的相同之處融入在這短短的幾十個字之中。讓人們看到滿含深情地表達,引經據典之中,把決別的感情之傷漸漸升華。
無論是哪一種感情,都需要始終如一的堅守,需要一諾千金的維護,所以有那樣的訣別,就有那樣的怨恨。整篇詞層層遞進之下,描述的又豈是一人一物的情感。望你我,都記得初見時的情景與承諾,守住這一生一世的美好,成就自己和他人的所有情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