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憶朱德群藝術人生,紀錄片《朱德群》12月上海大劇院首映
2003年,上海大劇院建院5周年之際,法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為上海大劇院繪製了巨幅抽象畫《復興的氣韻》。這幅畫作懸掛於大劇院的中央大堂,迎來送往過無數觀眾。為紀念朱德群百年誕辰,上海大劇院特別將五樓的一處排練廳改造成專業畫庫,安置《復興的氣韻》以及朱德群當年創作時的幾幅草稿小樣。同樣,為紀念這個特殊年份,朱德群基金會拍攝了紀錄片《朱德群》,描繪藝術家的生平和他豐碩的作品。12月6日,《朱德群》將在上海大劇院的公眾開放日全國首映。
-
法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紀錄片在滬首映
上海大劇院原總經理樂勝利手執照片,回憶邀請朱德群創作《復興的氣韻》過程。新華社上海12月7日電(記者 孫麗萍)追溯法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藝術人生的傳記紀錄片《朱德群》6日在上海大劇院首映,以紀念這位藝術大師的百年誕辰。朱德群1920年出生於安徽省蕭縣白土鎮,1955年旅居法國。他將中法文化融為一體,創作出濃縮中國書法和西方抽象繪畫的獨特作品,於1997年當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終身院士,是首位獲該項殊榮的法籍華裔藝術家。
-
在上海大劇院延續藝術情緣,紀錄片《朱德群》全國首映
2003年,上海大劇院建院5周年,法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特地繪製了抽象畫巨作《復興的氣韻》。這幅畫作被放置在劇院中央大堂,已伴隨著上海大劇院走過近16年,迎來數千萬觀眾。2020年是朱德群的百年誕辰,上海大劇院將位於五樓的畫廊重新裝修,安置《復興的氣韻》的真跡及當年創作時的幾幅草稿小樣,以延續這段特殊的情緣。
-
《復興的氣韻》表達對故土的懷戀 紀錄片《朱德群》12月全國首演
此畫出自法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的手筆,畫於2003年——上海大劇院建院5周年之際。如今,這幅畫作已伴隨著上海大劇院走過了將近16年的時間,迎來數千萬觀眾。 2020年是朱德群的百年誕辰,為紀念這個特殊的年份,上海大劇院將位於五樓的畫廊重新裝修,安置《復興的氣韻》的真跡及當年創作時的幾幅草稿小樣。
-
朱德群百年誕辰巡展明年啟動,紀錄片《朱德群》在滬首映
朱德群巨幅抽象油畫《復興的氣韻》,應上海大劇院之邀而作。2002年5月,八旬高齡的朱德群在老朋友吳冠中的陪同下,感受了上海的新貌。創作期間時逢春天,朱德群便意圖用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田園風光般的詩意去捕捉春天的韻律,使這幅作品有更多的抒情氣質和旋律色彩。朱德群表示,每次回到祖國,都感到這裡有一種朝氣,一種騰飛的氣韻,所以就將畫作定名為《復興的氣韻》。
-
朱德群基金會紀念百年誕辰
上海大劇院與朱德群有著很深的緣分。走進大劇院中央大堂,人們總會被眼前一幅巨大的油畫所吸引。這幅取名為《復興的氣韻》的抽象畫巨作,正是朱德群獻給上海大劇院建成5周年的賀禮。2002年5月,八旬高齡的朱德群在老朋友吳冠中的陪同下,親身感受了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的新貌,創作期間時逢春天,朱德群便意圖用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田園風光般的詩意去捕捉春天的韻律,使這幅作品有更多的抒情氣質和旋律色彩。朱德群表示,每次回到祖國,都感到這裡有一種朝氣,一種騰飛的氣韻,所以就將畫作定名為「復興的氣韻」。
-
追憶藝術人生 紀錄片《朱德群》12月在滬首演
朱德群1920年出生於安徽省蕭縣白土鎮,他將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抽象藝術相結合,因自身獨特的風格備受讚譽。1997年,他當選為法蘭西學院藝術院(Académiedes Beaux-Artsde Paris)終身院士,是首位獲該項殊榮的法籍華裔藝術家。
-
追憶藝術人生,紀錄片《朱德群》全國首映
法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曾於2003年,在上海大劇院建院5周年之際,為上海大劇院繪製了抽象畫巨作《復興的氣韻》。這幅被放置在劇院中央大堂的畫作,伴隨著上海大劇院走過了將近16年的時間。2020年是朱德群的百年誕辰,上海大劇院將位於5樓的畫廊重新裝修,安置《復興的氣韻》真跡及當年創作時的幾幅草稿小樣。同時,由朱德群基金會拍攝的一部追溯大師生平的紀錄片《朱德群》,也於12月6日在上海大劇院公眾開放日向電影及藝術愛好者進行全國首映。
-
福布斯中國專訪|紀錄片《朱德群》紀念藝術大師百年誕辰,朱以峰...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為了慶祝藝術大師朱德群先生的百年誕辰,上海大劇院(Shanghai Grand Theatre)近日在公眾開放日向電影及藝術愛好者全國首映了紀念藝術大師朱德群百年誕辰的紀錄片《朱德群》。朱德群,法籍華裔藝術家,他將西方傳統繪畫同抽象畫有機結合,並用油彩展現了中國水墨畫的精神。
-
朱德群巨幅油畫安家上海大劇院
旅法著名華人畫家朱德群贈送給上海大劇院的「5歲生日」禮物―――巨幅抽象油畫,已於近日運抵申城,並將於本月27日正式亮相。8月6日在上海大劇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先睹了這一巨幅畫作的真容,並了解到畫作背後的一些動人故事。
-
朱德群作品躋身億元俱樂部
千禧年之後,更是受上海大劇院的委託,創作了長7.3米、高4.3米的巨型壁畫《復興的氣韻》,若追本溯源,《復興的氣韻》之創作基礎,即是本幅《自然頌》,兩幅巨作分別代表藝術家公共及私人典藏之最大尺幅作品。可惜遇上疫情肆虐,打亂原本的計劃。
-
澄懷味象——華人藝術大師系列
——引言趙無極、朱德群、丁雄泉、曾海文這四位享譽全球的華裔藝術大師,分別於1950年代前後帶著對世界的探索欲望來到當時的藝術之都巴黎。正是在異國他鄉,在西方現代藝術的震撼衝擊中,他們在非具象藝術中加入中國書法以及中國哲學的元素,借趙無極1961年答記者問時的話以概括這四位藝術家的創作精髓 「無不本能地表現中國。」
-
人間再無朱德群:一個抽象畫大師的生前身後
2014年3月26日晚,著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在法國巴黎逝世,享年94歲。隨著這位被一生敬仰的藝術大師的離去,一個時代的抽象審美即將在藝術史上留下一個醒目的註記。他是一代華人驕傲,貴為法蘭西藝術院的第一位華裔院士;他遊歷世界各國,其作品在無數畫廊和美術館展出,享盡藝術界至高的榮譽……朱德群,這位中西方文化藝術的擺渡者,在一生的作品中注入了濃鬱的東方傳統色彩,那隱約的鄉愁,即是他留給這個世界的謝幕詞。至此,人間再無朱德群。
-
【回望大師】趙無極 吳冠中 朱德群:我們以生命證實了人生短,藝術長
趙無極從塞尚、畢卡索過渡到克利,此時藝術也從架構一個完整的世界過渡到隨機創作的階段。在巴黎,趙無極將中西方繪畫方法融合到一起,把油畫畫成寫意畫的效果,他的作品在100多個國家舉辦展覽,引起轟動。。此外,不少歐美國家的主流媒體也發表了大篇幅訃文來哀悼這位融貫中西的世界抽象派藝術大師,《華爾街日報》將趙無極稱為「最暢銷的藝術家」。吳冠中關鍵字:回國投身教育 筆墨等於零
-
朱德群:首位被法國承認的抽象大師
朱德群,原名叫做朱德萃,他老家位於江蘇省徐州蕭縣的一個中醫世家。在15歲時考入了由林鳳眠主辦的杭州藝術專科,從此結實了趙無極,以及恩師林鳳眠、吳大羽、潘天壽等藝術大家。由林鳳眠主辦的杭州藝術專科宗旨是為了培養更多的學生去探索中西文化藝術交融這條道路。他的加入,最終使得他成為了這條道路上的領軍者之一。
-
朱德群的兒子為你解析大藝術家朱德群
他將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抽象藝術相結合,因自身獨特的風格備受讚譽。他將繪畫、音樂和詩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真實與虛幻的界限。記錄片《朱德群》是第一部同時涵蓋他個人生活和藝術生涯的電影。這場別開生面的視覺交響之旅也將於12月6日在上海大劇院(Shanghai Grand Theatre)公眾開放日進行全國首映。
-
藝術家朱德群背後的故事
他將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抽象藝術相結合,因自身獨特的風格備受讚譽。他將繪畫、音樂和詩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真實與虛幻的界限。藝術家朱德群1995,攝影:Jeff Hargrove 圖片由朱德群藝術基金會提供朱德群生於1920年10月24日,今年正是他的百歲誕辰,為紀念他的百年誕辰,#朱德群基金會拍攝了一部追溯其生平的紀錄片,並將舉辦朱德群百年誕辰紀念展覽巡展。記錄片《朱德群》是第一部同時涵蓋他個人生活和藝術生涯的電影。
-
書畫 (第236期)朱德群繪畫作品賞析
作為法蘭西學院第一位華人院士,朱德群先生留給了我們無盡的藝術瑰寶。 朱德群,1920年生於江蘇省徐州蕭縣白土鎮一個具有文化修養的醫生世家,1935年進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學習西畫,1944至1949年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學工學院,1951至1955年任教於臺灣師範學院
-
繪畫欣賞——朱德群
朱德群(1920年5月22日—2014年3月26日)生於安徽蕭縣白土鎮(時屬江蘇)一個具有文化修養的醫生世家,1935年進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學習西畫,1941年畢業於國立杭州藝專,即今天的中國美術學院。1945年任教南京中央大學建築系。1949年任教臺北師大藝術系。
-
上海大劇院公布2019-20演出季
上海大劇院2019-20演出季以「煥彩 一如初見」為主題。從這一季開始,上海大劇院將擁有自己的劇院藝術館,《復興的氣韻》《藝術女神》等與觀眾相伴多年的畫作將成為上海大劇院藝術館的首批館藏藝術品,大師作品將在專業級展廳裡永久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