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博物院館藏瓷器展

2020-09-22 呈禮文化傳承

瀋陽故宮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瀋陽故宮始建於清太祖努爾哈赤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於清崇德皇太極元年(1636年)。 總佔地面積63272平方米,建築面積18968平方米。


瀋陽故宮大政殿

1961年,國務院將瀋陽故宮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1日,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瀋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瀋陽故宮的高臺建築、「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

2017年晉級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瀋陽故宮博物院正門

今天我們著重走進瀋陽故宮博物院欣賞館藏精品瓷器

瀋陽故宮博物院—清乾隆粉彩多穆壺


清乾隆鬥彩纏枝蕃蓮紋八吉祥紋花觚


清雍正抱月瓶


青花勾蓮紋貫耳瓶


青花福壽紋貫耳瓶


康熙五彩魚藻紋盤



清乾隆鬥彩纏枝蕃蓮八吉祥紋花觚



鬥彩葫蘆瓶




清康熙黃釉暗刻碗

盛京宮殿作為清朝的「開國聖跡」,受到特殊的保護,日常的管理、守衛和修繕由盛京內務府和盛京工部負責。自康熙十年(1671年)開始,至道光九年(1829年),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十次東巡在此駐蹕。乾隆時期,為清帝東巡駐蹕和恭貯先祖及宮中之物,又加以重修、重建和擴建,開成這座皇宮與行宮並存的積累狀宮苑建築群體。


清雍正款鬥彩龍鳳大盤

清雍正款鬥彩龍鳳大盤:此盤為白地鬥彩大盤,盤內飾鬥彩龍鳳戲珠紋,一條行雲五爪飛龍,龍身蜿蜒矯健,鳳舞展翅穿於祥雲之間,呈龍飛鳳舞圖案。盤外飾海水江崖,壽山福海。壽山上靈芝盛開,雲蝠翩翩。底「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兩行雙圈青花楷書書款。整個大盤胎質細膩,釉色純正,造型規矩,為清宮祝壽時的御用器皿。

實際上,瀋陽故宮絕大部分的珍寶於建國前流失掉了,但解放以後,重獲新生的瀋陽故宮立即獲得社會各界的支援,瀋陽故宮又陸續從南京、承德、上海、陝西等地調入一批文物。特別是從1954年至1980年,北京故宮先後8次調撥文物給瀋陽故宮,使其藏品日漸豐富,終於又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品歷經幾百年的風霜雪雨,幾經周轉才展現在世人面前,請大家珍惜我們先人創造的藝術精品。

註:本文圖片選自瀋陽故宮博物院,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瀋陽博物院推出多個線上展覽|瀋陽故宮|文物|博物館|文物展|臨展...
    瀋陽故宮推出鏤月裁雲——院藏清代宮廷雕刻精品展、盛世典藏——瀋陽故宮博物院藏國寶展、曾在盛京——瀋陽故宮南遷文物特展、清前三京——興京 東京 盛京展    張氏帥府推出帥府3D展館、帥府數字文物展、清風民韻館藏晚清民國瓷器特展、帥府720度全景展、「百年張學良」陳列展覽、張作霖與張氏家族展、復原陳列展
  • 瀋陽故宮館藏珍寶,難得一見!
    提到「故宮」,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瀋陽故宮
  • 瀋陽博物院推出多個線上展覽 3D全景觀展別具趣味
    李浩攝記者1月7日獲悉,瀋陽博物院所屬博物館近期紛紛推出線上展覽,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瀋陽故宮推出鏤月裁雲——院藏清代宮廷雕刻精品展、盛世典藏——瀋陽故宮博物院藏國寶展、曾在盛京——瀋陽故宮南遷文物特展、清前三京——興京東京盛京展、乾隆在盛京文物特展、清前歷史陳列、清代宮廷鐘錶展、院藏珍寶展以及原狀陳列大政殿、崇政殿、清寧宮、關雎宮共12個線上展。
  • 瀋陽故宮館藏珍寶,一起來欣賞一下
    「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曾經的清朝陪都:瀋陽故宮。除了恢宏的宮殿建築群,瀋陽故宮還以其豐富的珍貴收藏而著稱於海內外,雖名氣沒有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大,但它館藏的珍寶可不少,精品也不少,如努爾哈赤的劍,皇太極的腰刀和鹿角椅等。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凸顯亞洲文化多元與交流,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古鐘錶聯合修復室」揭牌儀式今日舉行
    1926年11月16日,在清前期宮廷遺址——清瀋陽故宮的基礎上,瀋陽故宮博物館的前身東三省博物館成立。94年後的今天,值館慶之際,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古鐘錶聯合修復室」揭牌儀式在瀋陽故宮舉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文保科技部主任於子勇,瀋陽博物院黨委書記郭春修、院長孫曉鍾,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及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相關工作人員出席揭牌儀式。
  • 東北冰雪(二五) 瀋陽故宮(下)
    其典藏主要有四方面來源:其一是所謂的原藏文物,這類文物包括清初時期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使用過的各類武器類器物,清中期皇帝東巡使用的各類禮樂器物和薩滿教祭祀用具等;其二是由其他如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文管會等單位陸續調撥的文物藏品,反映清朝宮廷文物傳承有序、精美典雅的文化特徵;其三是由瀋陽故宮博物院
  • 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開幕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由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明代御窯瓷器對比系列展之三——「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今天在故宮博物院開幕。 此展覽系在雙方合作於2015年和2016年分別成功舉辦「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洪武、永樂、宣德瓷器對比展」、「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成化瓷器對比展」後,又隆重推出的一個大型專題瓷器展。 2014年故宮博物院與景德鎮市人民政府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其中之一就是雙方利用各自的優勢合作舉辦「明代御窯瓷器」對比系列展。
  • 瀋陽博物院推出多個線上展覽
    本次疫情期間,故宮、帥府等博物館客流量銳減,一些以室內展廳為主的博物館相繼閉館。為了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各館紛紛推出線上展覽。瀋陽故宮推出鏤月裁雲——院藏清代宮廷雕刻精品展、盛世典藏——瀋陽故宮博物院藏國寶展、曾在盛京——瀋陽故宮南遷文物特展、清前三京——興京 東京 盛京展、乾隆在盛京文物特展、清前歷史陳列、清代宮廷鐘錶展、院藏珍寶展,以及原狀陳列大政殿、崇政殿、清寧宮、關雎宮共12個線上展。
  • 瀋陽故宮展出館藏清代宮廷御用品
    圖集 新華社瀋陽8月20日電(記者趙洪南)「龍耀帝鄉——清代宮廷御用品展」20日在瀋陽故宮開展,宮廷儀仗、皇帝品鑑及收藏字畫、皇帝大婚定製用品等150餘件館藏珍貴文物與觀眾見面。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從康熙時起至清末,有數以萬計的「皇家秘籍」和宮廷御用品送至盛京(今瀋陽)。盛京皇宮成為當時貯藏清宮物品的3大寶庫之一。
  • 瀋陽故宮館藏「珍寶」:不比北京故宮的差,而且更有民族特色
    提到「故宮」,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瀋陽故宮。
  • 李仲元書法作品展在瀋陽故宮開展
    來源:遼瀋晚報本報訊 遼瀋晚報記者朱柏玲報導 9月15日,著名歷史、考古學研究專家,博物館著名學者,書法藝術大家,瀋陽故宮博物院名譽院長李仲元先生書法作品展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展期為一個月。李仲元先生師從沈延毅,書法藝術以二王為宗,別具一格,其創作的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海外書法大展,並在北京、瀋陽等地多次舉辦個人展覽。本次「宸宮華翰——李仲元書法作品展」共展出詩文書法作品30件。
  • 迎新年|國博攜手瀋陽故宮辦「金玉滿堂」展
    在國博,來自瀋陽故宮博物院的200餘件(套)清代宮廷藝術珍品已被布置妥當,它們與國博館藏的30餘件(套)清宮器物一起,構成了「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
  • 毛公鼎、宗周鐘、我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看到的館藏珍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2018年10月去了一趟臺北,首先參觀的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而後是中山紀念堂,再後來是登上了101。據導遊介紹,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超過40萬件,無奈展館空間不足,一些珍品是輪流展出。我去的那天恰好輪展毛公鼎、宗周鐘以及王羲之、唐玄宗、宋高宗、蘇軾、閻立本、米芾、範寬、夏珪、蔡京、蔡襄、黃庭堅、夏珪和趙孟頫等名家的書畫作品。
  • 臺灣故宮博物院之行
    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紫禁城、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2015年底,位於嘉義縣太保市的臺北故宮南院即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院將建成開館試運營。
  • 毛公鼎、宗周鐘、我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看到的館藏珍品
    2018年10月去了一趟臺北,首先參觀的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而後是中山紀念堂,再後來是登上了101。以後的行程還有九份、烏來、深坑老街和九寮坡,最後的臺灣之旅是從廈門登上金門。據導遊介紹,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超過40萬件,無奈展館空間不足,一些珍品是輪流展出。
  • 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瓷器VS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
    important}2020年9月22日至12月20日,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明代御窯瓷器」系列對比展之「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品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所藏明代御窯瓷器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精,與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傳世與出土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可謂珠聯璧合。
  • 故宮館藏清代瓷器,精美!
    目前這些瓷器分別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國內外其他一些博物館及私人也有零星收藏。故宮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在近百萬件藏品中,陶瓷器佔三十四萬餘件。  如今,故宮博物院所藏中國古代陶瓷可謂自成體系,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中國陶瓷生產八千年延綿不斷的歷史,特別是所藏宋代五大名窯及明、清官窯瓷器,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在世界上均堪稱首屈一指。小編特別整理出故宮館藏清代瓷器精品,供大家欣賞!
  • 觀展|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亮相國博
    12月31日,參觀者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觀看「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當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瀋陽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的「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12月31日在「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拍攝的金漆雕龍紋有束腰帶託泥七屏式寶座(中)等展品。展覽分為「皇權與秩序」「生活與習俗」「陳設與清供」「藝術與信仰」「文治與武備」五個單元,集中展示瀋陽故宮博物院典藏的200餘件(套)清代宮廷藝術珍品和中國國家博物館精選的30餘件(套)館藏清宮器物。
  • 「宸宮華翰——李仲元書法作品展」在瀋陽故宮開展
    著名歷史、考古學研究專家、博物館著名學者、書法藝術大家、瀋陽故宮博物院名譽院長李仲元先生書法作品展9月15日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上午10時,展覽開幕式在瀋陽故宮辦公樓前廣場舉行。肖作福、劉迎初、杜鐵、郭興文、李景陽、王聲溢等老領導及王向峰、徐甲英、王賀良、劉秉亮、姚志忠、初國卿等著名文藝名家,省文聯副主席胡崇煒,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關蓉暉,瀋陽市文史館館長張春風、副館長王鑫,瀋陽日報社社長程謨剛,瀋陽市廣播電視臺臺長馬麗、副臺長王建華,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董寶厚,瀋陽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院長孫曉鍾,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以及瀋陽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