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解決「能源貧困」 ,是任務也是機會

2020-12-09 騰訊網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8月28日宣布,批准1億美元信貸項目以支持孟加拉國在新冠疫情檢測、追蹤、治療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並幫助其提高長期應對疫情的能力。亞投行在公告中稱,作為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孟加拉國部分人口仍生活在公共設施和服務缺乏的簡易居所中,孟政府應對疫情面臨諸多挑戰。

孟加拉國地處南亞次大陸東北部,不僅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重要一方,也是中國在南亞地區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國家。

根據2018年發布的「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孟加拉國在63個「一帶一路」國家中位列第15名,其中發展指數排第15名,較上年下降4名,持續居中上遊位置。

孟加拉國的天然氣、水能和太陽能資源相對豐富,石油和煤炭資源匱乏。近年來,中孟能源合作主要集中在煤電、油氣、太陽能等產業。

近期,孟加拉國國家經濟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了《孟加拉國2021-2041年願景規劃》,其中提出,力爭2041年成為發達國家,解決能源貧困問題。這既是孟加拉國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也為我國企業出海提供了新的機遇。

產業以服務業為主 基礎設施亟待加強

孟加拉國的經濟狀況以1991年經濟自由化改革為分水嶺,此後,該國經濟增長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上述轉變,也給該國帶來了兩方面變化。

一方面,貿易自由化政策以及投資政策的放鬆,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資。孟加拉國迅速確立出口優勢產業,提高對外出口額。同時,外資流入額的急速提升,也有效拉動了孟加拉國落後的基礎設施、龐大的勞動力資源,投資成為孟加拉國經濟增長的引擎,要素驅動經濟增長模式開始向投資驅動經濟增長模式轉變。

另一方面,孟加拉國開始對知識經濟、科學技術、人才加以關注,並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大力發展製藥業、信息通信業等新興科技產業,提高孟加拉國經濟活力,促進投資驅動經濟增長模式向創新型經濟增長模式轉變。

2014~2019年,孟加拉國經濟呈現持續穩定的增長態勢,GDP與人均GDP均保持穩步提升。與此同時,孟加拉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FDI)屢創新高,但對外直接投資(ODI)並不高。

物價方面,2013~2019年,孟加拉國物價水平相對較高,CPI基本呈現持續回落的趨勢,只是在2013年和2019年下半年出現兩次小幅反彈。

產業結構方面,孟加拉國第一產業佔GDP比重較高,第二、三產業佔GDP比重較低。近年來,孟加拉國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成衣製造業、服裝加工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降低第一產業比重,提高第二、三產業比重。目前,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一定成效,特別是第二產業,工業增加值在GDP中的佔比從2011年的25.05%升至2019年的29.65%。

區域經濟方面,孟加拉國議會於2010年7月批准了孟加拉國經濟區法案(Bangladesh Economic Zone Bill)。根據該法案,孟加拉國將新建以下4種類型的經濟區:公私合營經濟區(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economic zone)、私營經濟區(Private economic zone)、政府擁有的經濟區和特殊經濟區(Special economic zones)。孟加拉國政府當時提出,在未來15年內新建100個經濟區,創造1000萬個就業機會和400億美元的出口額。

基礎設施方面,由於國家治理能力有限,孟加拉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時至今日,公路、鐵路、自來水、電力、網絡的建設水平都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還不如一些發展中國家。

公路建設方面,孟加拉國公路局公開數據顯示,全國公路總裡程為21302公裡,其中國家級公路3813公裡,地區公路4247公裡,鄉村公路13242公裡。孟加拉國交通基礎設施非常落後,市內通勤尚無軌道交通,道路擁擠。當地研究機構的最新研究指出,首都達卡地區每年因擁堵造成3700億塔卡的損失,相當於國家預算的11%。

鐵路方面,孟加拉國境內現有鐵路2884.67公裡,運營裡程2655.93公裡。孟加拉國鐵路局劃分為東區(East Zone)和西區(West Zone)。東區現有鐵路1390.78公裡,主要使用米軌標準,僅達卡至吉大港119.45公里舖設套軌,其餘124.8公裡正在擴建套軌;西區米軌線路531.15公裡、寬軌線路682.19公裡、套軌線路280.55公裡。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至印度加爾各答鐵路開通,孟西北羅洪布爾、東北貝納波爾也有鐵路與印度連接。至今,孟加拉國與緬甸尚無鐵路連接。

與交通不同,孟加拉國移動通訊發展迅猛,五大運營商競爭激烈。2018年2月,孟加拉國通訊管理委員會正式向Grameenphone、Banglalink、Robi和Teletalk等4家公司頒發4G牌照,正式進入4G時代。

能源對外依存度高 光照資源可觀

總體看,孟加拉國的能源特點是:稟賦不佳、對外依存度高。

該國煤炭主要分布於孟加拉國東北部、西北部,即錫萊特區東部、拉傑沙希區東部及邁門辛區東部。其中5個地區有較充足的煤炭儲量。雖有儲量,但開採成本高,實際開採量較小。政府更傾向於從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進口煤炭,但是,該國海岸吃水深度不夠,海運進口煤有限,煤電發展嚴重滯後。

天然氣是孟加拉國最為豐富的能源資源,該國為亞洲第七大天然氣生產國,2012年已發現24座油氣田。截至2019年,孟加拉國天然氣探明儲量為1204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北部錫萊特區、東部蘇爾瑪凹陷及吉大港山前凹陷中,其中錫萊特區是孟加拉國第一座油氣田發掘地。

正因如此,該國的電力供應一直以本國天然氣發電為主。

孟加拉國石油資源匱乏,一直是原油及石油產品進口國。直到1989年,該國才在錫萊特區的霍裡普爾發現大量石油,結束了孟加拉國無大量石油儲備的歷史。但受技術水平、開採力度、油田儲量等因素的限制,孟加拉國石油仍嚴重依賴進口。2019年,孟加拉國已發現至少23個海上及陸地油氣田,但只有12個已開採使用。

能源消費方面,過去6年中,除2016年,孟加拉國一次能源消費以超過10%的速度保持增長。2019年,孟加拉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為176萬噸油當量,較2013年增加62.7%。

從一次能源消費結構看,天然氣佔比最高,其佔比也處於持續提升狀態。2019年孟加拉國的天然氣消費量約為343.5億立方米,同比增加25.3%;較2013年增加56.5%,2013~2019年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率接近10%。

煤炭消費也大體呈現增長趨勢,2019年,孟加拉國煤炭消費量約0.14艾焦,同比增加41%;較2013年的煤炭消費量增加171.3%,2013~2019年的煤炭消費量年均增長率接近30%。

電力消費方面,孟加拉國近年來用電量增速高於發電量增速,國內發電量已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每年從印度進口約30億千瓦時電量。即便如此,孟加拉國的人均用電量仍不足300千瓦時/年,不到南亞平均水平的一半。

為補足能源消費缺口,孟加拉國近年開始發展可再生能源,如水電、風電和光伏。受限於資金、資源和地理等條件,上述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均未實現較大突破。

首先看水電。孟加拉國地勢較為平坦,只有吉大港山區地勢較高。在吉大港山區的卡普臺有一座全國唯一的水電站,裝機容量23萬千瓦。除此之外,其他地方的位勢梯度都不足以為水力發電提供條件。當前,孟加拉國水電年發電量基本維持在800~1000吉瓦時。

其次看風電。孟加拉國海岸線總長700公裡,且在孟加拉灣擁有多個島嶼,來自印度洋強大的南風和西南季風非常有利於風力發電。但當前,孟加拉國風能部門尚未取得突出進展,全國風電裝機僅接近3兆瓦,年發電量約5吉瓦時。

再看光伏。截至2019年年底,孟加拉國太陽能裝機容量僅為284兆瓦,但是同比增長超過40%;2013~2019年,孟加拉國太陽能裝機容量翻了兩倍。

電網建設方面,孟加拉國電力供應緊缺,電網建設不足。孟加拉國主要城市已連入電網,但大部分農村地區尚未聯網,24%的人口無法獲得電力。

亟待解決「能源貧困」 清潔能源合作空間大

近年來,我國能源企業積極開拓孟加拉國市場。中孟在煤電、油氣、太陽能等領域均有合作。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及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先後參與相關建設和運營。

油氣方面,2016年10月14日,在中孟兩國領導人的共同見證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孟加拉國石油公司交換了《孟加拉國單點系泊及雙管道項目EPC合同》籤署文本。該項目將鋪設220公裡長的海上及陸上輸油管道,計劃於2021年7月完工。

煤電方面,孟加拉國作為「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沿線國家,一直得到中國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支持,中國企業參建的電力項目都在積極推進之中,如中國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合資的帕亞拉132萬千瓦燃煤電廠、中國華電所屬香港公司吉大港132萬千瓦燃煤電廠、中國電建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巴瑞薩35萬千瓦燃煤電廠等項目都在加快建設。

當前,孟加拉國大部分項目由外國金融機構融資參與,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國的公司和金融機構,涉及建設燃煤電站裝機容量1250萬千瓦,佔孟加拉國發展煤電總容量的一半以上。

太陽能發電方面,2019年11月5日,中國能建東電三公司與福建永福電力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孟加拉邁門辛市5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施工合同。項目位於孟加拉國邁門辛市,建設項目總容量為50兆瓦,包含新建一座132千伏升壓站及送出線路,為孟加拉國目前在建/已建項目中單體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

目前,孟加拉國仍未擺脫能源貧困狀態,但是,該國已提出一系列措施著力改變目前的現狀。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孟在煤電建設和運營、清潔能源發電設備製造以及電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合作空間。

從政策支持方面看,孟加拉國政府的目標是到2021年讓所有人都能用上電。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將發展電力放在首要的位置,並且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長期電力生產計劃。

在孟加拉國的規劃中,可再生能源將滿足更多電力需求。具體看,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佔總發電量的10%。為實現此目標,政府開展了多個可再生能源項目。

同時,為了加快國內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整合進程,孟政府於2008年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政策》。該政策旨在挖掘可再生能源資源潛力,使其普遍惠及人民,並允許、鼓勵和促進公共及私營部門投資。

除了《可再生能源政策》,孟加拉國近年還制定了其他多項法案、政策、條例,以促進本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孟加拉國鼓勵私人和外國資本投資電站建設,鼓勵私人資本和外國資本通過公私合作、租賃電廠和私人電站等多種形式投資電力行業,對投資者給予15年免稅待遇,並對電力設備免徵增值稅和關稅。

可以看到,孟加拉國國內電力,尤其是煤電和太陽能發電的發展空間還很可觀,政策不但致力於解決電荒,同時也在推動能源的清潔化、低碳化。

從營商環境看,根據《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孟加拉國營商環境位列全球第168名。孟加拉國在保護中小投資者方面具備優勢,排名相對靠前,但在易於開展業務排名、處理建設許可、獲得電力、獲得信貸方面、註冊資產、獲得信貸、納稅、跨境交易和合同執行等方面排名靠後。

從勞動力成本看,孟加拉國勞動力市場的特點是勞動力體量大,年輕勞動力充沛,技術水平較低,就業成本低。該國15~50歲勞動力人口佔比超過60%,但勞工操作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差,技能水平較低,無法適應高水平的工作要求。孟加拉實行低工資制, 孟加拉國高級管理人員工資水平在1500~3000美元/月,一般經理級管理人員300~900美元/月,技工75~100美元/月,半熟練工60~80美元/月,普工30~65美元/月。

(作者供職於能研智庫)

相關焦點

  • 孟加拉國中資企業協會捐款捐物幫助當地貧困家庭應對疫情
    新華網達卡4月13日(記者劉春濤)孟加拉國中資企業協會10日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捐款捐物幫助該國貧困家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本次捐贈包括協會自行採購的生活物資以及協會從當地中資企業和個人處籌集的善款。其中,協會自行採購的10噸大米和2000升食用油由孟中友誼展覽中心負責分發給當地1000戶貧困家庭。募集到的200多萬塔卡(1元人民幣兌換約12塔卡)善款則交由當地三家非政府組織用於採購物資,分發給當地的2500戶貧困家庭。協會自行採購的捐贈物資交付。
  • 在孟加拉國港口感受多國角力
    根據世界銀行網站的介紹,孟加拉國2015年的GDP是1951億美元,增速為6.6%,2016年預計達到7.1%;該國人均國民收入從10年前的560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1190美元。對於孟加拉國經濟而言,該國第一大港口所在地、第二大城市吉大港極其重要——孟加拉國《財經快報》網站稱,它是全國超過90%的貨物進出口集散地。
  • 孟加拉國概況
    【政 府】 孟人民聯盟政府組成:謝赫·哈西娜,總理兼國防部長、公共管理部長、電力、能源與礦產資源部長、婦女兒童事務部長;內政部長阿薩杜扎曼·汗·卡馬爾(Asaduzzaman Khan Kamal),財政部長穆斯塔法·卡馬爾(AHM Mustafa Kamal),教育部長迪普·莫妮(Dr.
  • 印度孟加拉國互換飛地解決數十年邊界糾紛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訪問孟加拉國期間,兩國6日交換陸地邊界協議批准書,徹底解決了雙方之間持續數十年的陸地邊界爭端。按照協議,兩國將互換超過160塊飛地,生活在這些飛地上的5萬多名居民將重新確認國籍,結束無人問津、缺少保障的日子。  當天,在莫迪和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的見證下,兩國互換批准書。
  • 孟加拉國駐華大使:孟加拉國願與中國攜手合作、克難前行
    隨著孟加拉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加強了兩國的政治共識和民間層面的共有價值觀。2016年10月,習 主席對孟加拉國進行了歷史性訪問。此次訪問,推動雙方在能源、電力、基礎設施、通信網絡、反恐等多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和多樣化。2019年7月,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回訪中國。此次訪問鞏固了雙邊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國企業在孟加拉國進行的大型發展項目進程。
  • 李紀恆拜會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
    原標題:李紀恆拜會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 昨日,李紀恆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拜會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 昨日,省長李紀恆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拜會了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
  • 發展是解決貧困問題的總鑰匙
    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世界範圍內肆虐,全球經濟正經歷嚴重衰退的雙重挑戰之下,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奏響了時代強音,為全世界撥開濃濃迷霧、走向光明未來注入了強大信心,讓人類社會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認識到了發展是解決貧困問題的總鑰匙。消除絕對貧困、推動全球減貧事業對促進全球整體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至關重要。只有不斷推進全球減貧事業,人類社會才能打造包容性、可持續、有韌性的未來。
  • 孟加拉國面積14萬平方公裡,國家也不富裕,靠什麼養活1.6億人口
    不僅如此,孟加拉國的自然氣候條件也很給力,土地為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衝刷而成的平原,不但平坦、溼潤,而且肥沃,這顯然再適合種農作物不過了。大片農作業的產出,也就直接讓孟加拉國的人民擁有更多的糧食收入。所以,孟加拉國是一個農業巨大國,國內75%的人口是農民,或者與農業生產相關。
  • 孟加拉國社會各界期待「一帶一路」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新華社達卡4月21日電(記者劉春濤)孟加拉國社會各界人士20日熱烈討論「一帶一路」倡議,期待倡議為孟加拉國和其他國家可持續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孟加拉國東亞中心(基金會)主辦的季刊《一帶一路》20日在達卡舉行首刊發布會。雜誌聚焦「一帶一路」,旨在讓更多孟加拉國人了解這一重要倡議。
  • 孟加拉國人口數量達到了1.65億,為何在世界上幾乎無存在感呢?
    孟加拉國雖然人口多,但是它的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卻是非常低下的。2018年,孟加拉國GDP總計為2740億美元,人均GDP只有1698美元。這樣的經濟水平決定了孟加拉國雖然人口多,但消費能力不高,自然在全球範圍內便很少有國家會關注到它的了。
  • 齊心協力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胡海河特別強調,這張成績單的背後離不開3個關鍵詞,同時也是阿里巴巴脫貧模式的3個特點,那就是可持續、可參與、可借鑑。技術創造數字發展機會,推進「可持續」的脫貧致富模式。「阿里巴巴的脫貧工作是要真正激發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並培養自我造血能力,因為我們不僅要脫貧,更要致富。」展望未來,胡海河坦言,阿里巴巴將繼續承擔起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使命任務,助推農村邁向高質量發展全方位振興的奮進之路。
  • 印度為什麼支持孟加拉國獨立,而不是直接將孟加拉國吞併?
    印度為什麼支持孟加拉國獨立,而不是直接將孟加拉國吞併?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孟加拉國要從巴基斯坦獨立出去。印度本來就和巴基斯坦長期處於敵視狀態中,大小衝突不斷,馬上就抓住了這個分裂巴基斯坦的好機會,宣布支持東巴基斯坦尋求民族獨立的「正義事業」,這件事是不是真的那么正義咱們不討論,反正這次印度結結實實的站在了道德制高點。
  • 戰勝貧困也是精神財富
    戰勝貧困也是精神財富     焦點一:這和貧困與否關係不大。打球也是這樣。找人去玩球多半考慮誰喜歡不喜歡玩,球打得如何,一般也不會考慮誰是不是有錢。作為貧困生自己顧慮得太多,吃完飯就一頭扎在圖書館,不願和同學交往,會形成自閉的。  張萬裡:貧困生剛上大學的時候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自卑,一是不知道大學是怎麼回事,二是自己家裡確實困難。
  • 在孟加拉國,竟然允許這樣的娛樂方式,這在很多國家是沒有的
    然而首先會被別人想到的就是在南亞的一個國家——孟加拉國,雖然說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並不是那麼的發達,但是它卻是非常開放的。那麼很多人看到這裡就會有很多的疑問了,孟加拉國到底有多麼的開放呢?其實說出來很多人都難以相信這個國家是允許吃喝嫖賭的,所以說被稱作為男人的天堂。
  • 孟加拉國小夥用漢語賺錢引圍觀-孟加拉國 漢語翻譯 小夥 90 圍觀...
    原標題: 孟加拉國小夥用漢語賺錢引圍觀  東方網8月8日消息:日前,一位孟加拉國小夥在微信上曬自己在本國做漢語翻譯的工資,將6萬塔卡(約合人民幣4800元)的嶄新鈔票擺成不同造型亮相,引來不少圍觀。
  • 孟加拉國小球員感嘆毛筆字太難寫
    孟加拉國小球員感嘆毛筆字太難寫
  • 體現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的中國特色 需要完成三大重點任務
    原因在於,做戰略首先要明確根本定位,解決好根本問題。中國特色是這個戰略目標的根本,電網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撐,作為公用事業,一定要圍繞著中國特色來定位。當然,中國特色的內涵包括了黨的全面領導、以人民為中心和符合中國國情等內容,這些都是戰略目標必須要確定的。 二是國際領先。
  • 陝西安康: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黨中央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安康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發展機遇,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貧困人口由58.17萬人減少到3.34萬人,累計減貧54.83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3.5%下降到1.3%。平均每年有13.7萬多群眾跨過貧困線,每天有370多人過上「兩不愁三保障」的好日子。
  • 印度的西孟加拉邦與孟加拉國是什麼關係?
    而孟加拉國是南亞一個國家,和印度是鄰居,並且與印度的西孟加拉邦相鄰,當地居民也主要以孟加拉人為主,講孟加拉語,主要信仰伊斯蘭教,孟加拉國人口多並且經濟不太好,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及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在英國東印度公司殖民印度前,孟加拉地區屬於印度莫臥兒王朝的控制區,當時的經濟主要以農業種植和漁業捕撈為主,經濟條件一般。
  • 南亞窮國孟加拉國到底是如何養活近2億人口的?
    這樣的自然環境,意味著孟加拉國理論上無法供養如此眾多的人口,但現實情況是孟加拉國不僅供養了而且還在不斷增長。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在靜夜史看來主要原因就是一個,那就是窮孩子好養。孟加拉國之所以還沒有孟加拉虎有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裡實在是太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