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天壇將迎來建壇六百周年。天壇公園在12月22日冬至日首次發行二十四節氣門票,並推出由天壇公園與翠綠集團共同開發的「天壇六百年」系列貴金屬文創產品。當天在天壇神樂署還將舉辦中和韶樂展演活動。
貴金屬文創產品突出「天壇六百年」主題
北京天壇建成於1420年(明永樂18年),經歷六百年風雨和時代變遷,天壇以其豐厚的文化積澱愈發彰顯魅力。本次發布的「天壇六百年」系列貴金屬紀念金條、金章等三款文創產品由北京市天壇公園管理處與深圳翠綠首飾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策劃出品。
「天壇六百年」紀念金條和紀念金章兩款文創產品,以天壇五大主要建築祈年殿、圜丘、皇穹宇、齋宮、神樂署為設計元素,並運用尖端貴金屬薄片工藝與高浮雕油壓工藝鑄造成型。產品在背面設計上突出運用了祈年殿造型並刻有「天壇六百年 1420-2020」字樣。
「天壇六百年」丹陛紀念金條文創產品以祈年殿的三層丹陛為設計元素。產品同樣採用高浮雕油壓工藝鑄造而成,精緻細膩,端莊大氣。
天壇祈年殿的三層漢白玉臺面南北出陛有三組石雕,分別表現不同內容:其上層是「雙龍山海」圖案,中層為「雙鳳山海」圖案,下層是「瑞雲山海」圖案。祈年殿三重臺面的漢白玉石欄的望柱頭和出水構件紋飾內容都與丹陛石雕相對應,分別飾以龍、鳳、雲的形象。
「天壇六百年」貴金屬系列文創產品銷售渠道包括線上和線下兩種,線上可通過中國銀行中銀e商、交通銀行手機銀行購買,線下可通過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各營業網點購買。
首推天壇二十四節氣紀念門票
作為文創產品,天壇公園首次推出二十四節氣紀念門票,以紀念北京天壇建壇六百年。
我國古代先民在生產生活中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總結形成了二十四節氣知識體系。歷史上,二十四節氣除了指導農業生產,還對人們的社會活動、文化觀念產生巨大影響,包括體現在祭天這樣重要的活動中。在天壇建築中,祈年殿內的四根金柱間的空間代表了一年的四季,周圍的二十四根紅柱形成的空間則代表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直到今天仍具有認識指導作用和文化傳承價值。
本次首發的天壇二十四節氣票,取天壇之景,融節氣之時,將天壇壯美莊嚴的建築與應節氣而生發的植物巧妙融合在一起。門票上二十四幅節氣圖具有鮮明天壇特色,華美端莊。票面上同時配有節氣當天日照情況說明及展示圖例。
天壇公園二十四節氣門票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而具有一定收藏價值。公園將在每個節氣當天對應推出一款紀念票,上午9點鐘在四個大門進行發售,票種為公園聯票,每個節氣紀念門票限量一萬張。
天壇神樂署舉辦中和韶樂展演
冬至,既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又具有特殊的歷史文化內涵。古人認為冬至日陰陽交替,之後萬物隨著陽氣上升得以生發。在我國古代曾把冬至這天設為「歲首」,就此迎接新的一年到來。作為明清兩代祭天場所的天壇,皇帝每年要在冬至日舉行祭天大典,大典通常規模隆重,場面宏大壯觀。
為迎接天壇建壇六百年到來,天壇神樂署在冬至當天舉辦中和韶樂展演。演出內容為中和韶樂祭祀儀式展示和宮廷樂舞。
中和韶樂源於我國西周時期的雅樂。中國古人信奉「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因此歷朝歷代的中央政府均設立專職官員和職能部門負責有關音樂事宜,並尊雅樂為「華夏正聲」。明初,朱元璋將雅樂更名為中和韶樂,清朝沿用至今,明清兩朝舉行祭祀、朝會及宴饗活動時都會演奏中和韶樂。從明代開始,天壇的神樂署就成為皇家培養樂舞生的地方,每逢祭天大典,天壇之上就迴響著中和韶樂莊重優雅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