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
霜降來歷
霜降是一個以自然現象命名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二十四節氣解》中則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
霜降三候
古人將二十四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分成三份,用來更細緻地表述每一個節氣的氣候特點,這稱為節氣的「三候」。霜降自然也有三候,分別是:
一候豺乃祭獸
「豺乃祭獸」這個詞最早出現在《逸周書》中:「霜降之日,豺乃祭獸。」又曰:「豺不祭獸,爪牙不良。」意思是說豺狼開始大量捕獲獵物,捕多了吃不完的就放在那裡,用人類的視角來看,就像是在「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
二候草木黃落
秋盡百草枯,霜落蝶飛舞。秋天,西風漫捲,催落了葉,吹枯了草。逐漸寒冷的氣候,將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進行了一次次毀滅性的摧殘。翠減紅消,雁影無蹤。而人的情感,也進入深沉的低谷。離愁別恨,悽風苦雨,盡皆展示深秋的悲苦,觸及人心。
三候蜇蟲鹹俯
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此時的大自然,是一種寂靜的美。經過了生機勃勃的春,熱鬧蓬勃的夏,收穫喜慶的秋,生命的輪迴,又進入休眠的狀態。蜂蝶不見蹤跡,蜇蟲無聲,都為經歷漫長的冬天而作準備。那是以修行的姿態,期待來年的新生。
霜降習俗
吃柿子
關於霜降吃柿子的習俗有一個著名的傳說。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小的時候家中十分貧困,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有一年霜降節,已經兩天沒飯吃的朱元璋餓得兩眼發黑,突然在一個小村莊裡看到一棵柿子樹,上面結滿了紅彤彤的柿子。朱元璋飽飽地吃了一頓柿子大餐,才得以活命。而且一整個冬天沒有流鼻涕,也沒有裂嘴唇。
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有一年霜降領兵再次路過那個小村莊,發現那棵柿子樹還在,他將其封為「凌霜侯」表示感謝。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後,就逐漸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習俗。
賞菊
古有「霜打菊花開」之說,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是生命力的象徵。霜降時節,正是菊花盛開之際。此時,民間會舉行菊花會,以表達對菊花的喜愛和崇敬。
登高遠眺
霜降時節,天高雲淡,楓葉盡染,適合登高眺遠。但登高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此外,患有心血管疾病、肺氣腫、支氣管炎的人登高應慎重。
霜降養生
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有諺語說到"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中醫認為,霜降應淡補,因此在霜降時節飲食應儘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鹽。
除此之外,防秋燥、防秋鬱、防秋寒也是霜降期間的健康防護重點。
一防秋燥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易出現口乾、唇乾、咽幹、便秘、皮膚乾燥等現象,燥易傷津。因此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蘋果、香蕉等滋陰潤燥食物。
二防秋鬱
晚秋時節,天氣漸冷,草木枯黃,落葉落果,萬物蕭瑟,容易引人憂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鬱。應適當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羊肉和豆類等;還要適當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如歌舞、登山等集體活動。
三防秋寒
霜降節氣,氣溫驟降,是感冒多發期,同時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這個時間節點後不再適合「秋凍」,應按時增減衣服,以免溼邪、寒邪入侵,導致生病。
親們,最近公眾號改變了推送規則,不再是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推送文章。如果您沒有把我們設為星標,可能再也看不到我們的推送了。為了不與大家失聯,請隨手點文末的「在看」,並將我們設為星標微信號哦!謝謝大家!
—END—
編輯:劉鈺
素材整合於網絡
如果分享請標註作者名稱
×
浦口區文化和旅遊局出品
版權所有,轉載請留言或聯繫
2122981307@qq.com
●2020南京老山100越野挑戰賽順利完賽!
●高二適書法欣賞(六)
●來雨發生態旅遊區!與樸樹、趙雷、丁當一起狂歡這個國慶節
●入選!浦口這個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要火了!
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