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25日訊(記者 何靜)增加大量公共活動空間,力爭打造國內第一個智慧無障礙街區。8月25日上午9:00,在福田區市民中心南廣場,舉行福田中心區交通設施及空間環境綜合提升工程竣工移交暨新一輪道路設施及空間環境提升項目啟動儀式,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福田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偉,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張國宏、區委常委劉柏廷、副區長朱偉華等出席儀式。
從CBD向CAZ轉型,打造多元中央活力區
建設充滿活力的多元化城市中心,是國際大都市中心區發展的普遍趨勢。站在新的發展階段,福田中心區亟需實現從CBD(中央商務區)向CAZ(中央活力區)轉型升級,發展成為功能更加多元的中央活力區。
據了解,福田中心區交通設施及空間環境綜合提升工程於2017年啟動,主要提升福田中心區5.3平方公裡範圍內道路及道路周邊的公共空間,通過營造多元活力街區、打造安心有序交通、塑造品質和諧街道、智慧交通建設來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高品質街道示範區和獨具特色的中央活力區。
引導市民健康出行,提升幸福指數
「改造前福田中心街區中被『大街區、寬馬路』割裂,60%的道路以交通功能為主,全天候街道活力不足,出行幸福指數低。」據福田區建工署有關工作人員介紹,改造後的福田CBD延展傳統的街道空間的考慮範疇,將使用者的切實體驗納入設計要點,注重人的活動和感受,引導市民每日主動出行的生活方式。構建了獨立、連續的自行車道網絡,新增了新洲——梅林自行車高架橋的方式,打通了跨越北環的慢行廊道,為梅林片區出行提供了更加多元、健康的出行選擇。
以最合理道路尺度、最安心速度控制、最通暢的騎行路線、最便捷無阻的步行空間來強化福田中心區「公共運輸+慢行」的出行模式,實現道路的線性交通空間與生活性的組團空間的有機融合,從空間活動打造、出行感受提升來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感。
「零傷亡」,打造國內第一個智慧無障礙街區
據悉,改造後福田CBD以「零傷亡」安全街區為目標,實施人車衝突點主動預警、動態限速管理,保障出行安全,力爭打造國內第一個智慧無障礙街區。同時,最大化整合利用碎片綠地,大數據甑別活動訴求打造12個具有特色的「家門口的公園」;打開封閉綠化空間近12萬平方米,增加了大量公共活動空間,提高市民身心健康。打破傳統杆件箱體自建自用的習慣,全面推進多功能智慧杆的落實,在改變中心區杆件林立現狀的同時,為智慧城市及下一代5G通信拓展做好預留。結合智慧交通建設,借用人工智慧技術實現對行人、車輛的全息感知,並向市民及時提供全過程出行信息,提升出行體驗和城市治理的效率與質量。
據悉,隨著福田CBD道路品質提升工程全面竣工,新一批19個道路品質提升工程也正式開始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