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島內高校抱團取暖:政治大學與科技大學將討論合併事宜

2020-12-17 澎湃新聞

臺灣島內高校抱團取暖:政治大學與科技大學將討論合併事宜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綜合報導

2016-02-18 20:26 來源:澎湃新聞

事實上,將合併事宜提上議事日程的並不只有臺灣政治大學和臺灣科技大學兩家。

隨著臺灣島內近年來生育率下降,少子化現象的影響漸顯,造成島內高校生源缺乏。島內一些高校選擇採用合併的方式「抱團取暖」,其中不乏島內的頂級院校。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臺灣政治大學官網獲悉,臺灣政治大學與臺灣科技大學於2月17日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未來將展開校內外溝通,盼同心合作,循序規劃打造人文社會學術與創新科技研發融合新典範,兩校將討論合校事宜。

兩校在聯合聲明中指出,面對臺灣地區高等教育亟需重建優質環境以整體提升教育質量的轉折點,並因應國際發展新趨勢,臺灣科技大學與政治大學將同步展開校際與校內的充分溝通,以兩校師生同仁權益保障為前提,同心合作,循序規劃,希望逐步打造國內首屈一指、國際一流人文社會學術與創新科技研發融合新典範。

事實上,將合併事宜提上議事日程的並不只有臺灣政治大學和臺灣科技大學兩家。

據《人民政協報》今年1月報導,臺灣交通大學與陽明大學兩校的合併案,早在2001年兩校就曾共同籤署「合併意願書」,一起推動合校為「臺灣陽明交通大學」。直到2015年12月,臺灣交大校務會議才通過合校備忘錄,臺灣陽明大學是2016年1月6日才提報校務會議討論。即使兩校目前推動順利,校務會議也都通過,但最快還要5年才能有曙光。

為了並校一事,臺灣交大學生聯合會召開座談會,由交大副校長陳信宏主持,有上百名學生參加,關心未來合併事宜,學生主要是擔心經費撥款會不會造成不公平、資源分配會不會受影響、一些院系是否會因合併而裁撤,也擔心合併後會影響交大在國際間的大學排名等。

對學生來說,兩校籤完意願書後,未來如何操作?臺灣交大原有的名氣會不會因為改名後受影響?畢業生日後找工作,會不會因為學校換了名字,造成僱主的疑慮?憂心改名「陽明交大」後知名度下降,反而讓他們就業受影響,更怕會有一段時間可能不穩定,造成學術研究質量下滑。

此外,據島內媒體中時電子報報導,目前有合併意向的島內媒體還包括臺灣清華大學和「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屏東教育大學及屏東商業技術學院、成大與臺南藝術大學、臺東大學和臺東專科學校。

除了上述幾家已經明確提出合併意向的高校,島內尚有數量眾多的高等院校面臨合併。

據《海峽導報》報導,臺「教育部長」吳思華2014年9月29日在臺「立法院」答詢表示,計劃五年內將現有的162所大學減少到100所以內,最快後年開始輔導大學轉型或退場。

《海峽導報》報導提到,時任臺「行政院長」江宜樺表示,適度減少大學數量是未來趨勢。江宜樺說,大學退場的配套重點,是輔導那些退場學校的教職員工轉型,培養他們做文創教育等培育工作。

不過,雖然「抱團取暖」逐漸成為臺灣島內教育界的共識,但合併之路卻並非一帆風順。

上述《人民政協報》的報導提到,臺灣教育部門一直鼓勵公立大學合併,以整合資源,但成功的合併公立大學不多,還有學校為了合併後的名稱吵得不可開交,互不相讓。有學校直指,並校不是雙方有意願就能辦成,未來合併後的院系規劃、人事調整、資源分配等都是問題,而且還會衍生後遺症,造成即使合併,兩校仍有心結,影響發展等。

臺灣有學者質疑,公立大學合併反而成為「巨獸」,未能達到資源整合縮減的成效,認為臺灣教育部門應該好好協助合併學校有效地執行合併案,審慎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設校地點要不要考慮城鄉平衡、資源如何重新分配等,否則合併不是解決學校少子化招生不足的良藥,反而可能是另一個噩夢的開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高校合併

相關推薦

評論(47)

相關焦點

  • 臺灣高校抱團取暖:政治大學與科技大學討論合併—新聞—科學網
    臺灣島內高校抱團取暖:政治大學與科技大學將討論合併事宜
  • 臺灣三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稱將打造全臺「旗艦型」大學
    【觀察者網 訊】 近年來,由於臺灣經濟低迷和「少子化」現象,臺灣高校生源和生存均面臨困境,不少私立大學紛紛倒閉與合併。 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稱,7月18日上午,臺灣科技大學(臺科大)、屏東科技大學(屏科大)和雲林科技大學(雲科大)的三位校長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舉行會議,宣布三所科技大學正式商討合併事宜。
  • 臺灣三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合併後學生人數將破3.2萬人
    澎湃新聞 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稱,7月18日上午,臺灣科技大學(臺科大)、屏東科技大學(屏科大)和雲林科技大學(雲科大)的三位校長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舉行會議,宣布三所科技大學正式商討合併事宜
  • 臺灣3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學生數將超臺大成第一
    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稱,7月18日上午,臺灣科技大學(臺科大)、屏東科技大學(屏科大)和雲林科技大學(雲科大)的三位校長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舉行會議,宣布三所科技大學正式商討合併事宜。這是臺灣最大的大學合併案,因此引發熱議。
  • 臺當局同意臺北兩高校合併成立「臺灣陽明交通大學」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實習生 戴凡愷據臺灣聯合報8月19日報導,臺當局7月30日已同意臺灣陽明大學與臺灣交通大學合併案,而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已在8月12日函復兩校於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臺灣陽明交通大學」。公開資料顯示,臺灣陽明大學與臺灣交通大學均位於臺北市。前者以醫學見長,而後者以理工著稱,在電子、資通訊及光電領域居於世界前列。
  • 臺灣三所科技大學合併 學生人數將超臺大成全臺首位
    中新社臺北7月18日電 臺灣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及雲林科技大學三校校長18日宣布,將啟動合併程序。若合併成功,學生人數將突破3.2萬人,超越臺灣大學,成為全臺規模最大高校。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科技大學和屏東科技大學於今年6月傳出合併消息,目前兩校已成立「合校小組」。
  • 臺灣陽明大學啟動合併學校程序 未決定合併對象
    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陽明大學26日下午召開校務會議,經表決通過,啟動合併學校程序,但沒有決定合併的對象。熱門對象包括臺灣交通大學、臺灣清華大學。此前有媒體報導稱,臺灣陽明大學將與臺灣交通大學合併,校名改為臺灣陽明交通大學,但第一時間遭到臺灣陽明大學校方澄清。此次召開校務會議後,才正式確定啟動第一步合校程序。根據臺灣陽明大學規劃,合校討論分為5個階段,包括是否要啟動合校、選定學校、兩校組成工作小組商議、兩校校務會議通過,最後,送交臺灣教育部門審查。
  • 臺灣澎湖科技大學拜訪廣東省臺聯
    中國臺灣網8月5日廣州訊 7月28日,臺灣澎湖科技大學由校長王瑩瑋帶隊一行6人拜訪我會,省臺聯會長顏珂會見澎湖科技大學一行。 據悉,澎湖科技大學創立於1991年,為離島地區第一所綜合科技大學,現已開設水產養殖、航運管理等近20個學系,提供從專科到研究生的教學工作。
  • 大學多了也煩惱 臺灣推出大學「退場機制」—新聞—科學網
    1999年臺灣高校畢業生人數突破10萬人,2005年飆升至20萬人,近幾年約為23萬人。 廣設大學,多元入學,讓大學從精英教育變成普及教育,客觀上提升了民眾的文化素質,但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偏差。很多教育機構,根本不具升格條件,就倉促從大專變成學院,從學院變成大學。其中,1999年至2000年,臺灣島內有60所左右的專科學校,全部升格成為學院。教改甚至淪落為政治人物騙取選票的工具。
  • 高校合併:臺灣陽明大學與臺灣交通大學合併為臺灣陽明交通大學
    據臺灣聯合報8月19日報導,臺當局7月30日已同意臺灣陽明大學與臺灣交通大學合併案,而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已在8月12日函復兩校於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臺灣陽明交通大學」。公開資料顯示,臺灣陽明大學與臺灣交通大學均位於臺北市。
  • 臺灣大學婉拒合併臺北教育大學:以校務發展為優先考量
    據臺媒《中國時報》8月10日報導,臺灣大學合併臺北教育大學一事懸宕已久,兩校行政團隊近日再度討論,臺灣大學校長管中閔與臺北教育大學校長張新仁也代表出席,臺灣大學以推動校務優先為由,婉拒合校意向案;同時,臺北教育大學爭取加入臺灣大學系統的提議也暫被擱置,有待臺灣大學了解臺灣師範大學、
  • 又一座蔣介石銅像搬家:臺灣政治大學已將銅像挪至華興育幼院
    又一座蔣介石銅像搬家:臺灣政治大學已將銅像挪至華興育幼院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18-08-11 14:28 來源
  • 受「少子化」影響 臺灣政大科大兩大學謀求合併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受少子化影響,臺灣多所大學展開合併求生,預計今年將有7大公立大學合併案。政治大學和臺灣科技大學兩校今天率先發表聯合聲明,強調會同步展開校際與校內的充分溝通,以兩校師生同仁權益保障為前提,打造人文社會學術與創新科技研發融合新典範。
  • 臺灣大學婉拒合併臺北教育大學
    臺灣大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臺灣大學合併臺北教育大學一案懸宕已久,兩校行政團隊近日再度討論,臺大校長管中閔與臺北教育大學校長張新仁也代表出席,臺大以推動校務優先為由,婉拒合校意向案,同時臺北教育大學爭取加入臺灣大學系統的提議也暫被擱置,有待臺大了解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科技大學想法後再處理。
  • 臺灣輔英科技大學拜會省臺辦
    臺灣輔英科技大學拜會省臺辦 2017年07月03日 10:2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國臺灣網7月3日麗江訊 近日,臺灣輔英科技大學和雲南大學旅遊文化學院相關負責人就兩地高校合作事宜專門拜會了省臺辦。
  • 高雄3所科技大學談整並 推進學校兩岸排名
    中國臺灣網3月13日消息 據臺灣「中時即時新聞」報導,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有意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及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合併,新校名確定為高雄科技大學,近日3校校友將積極洽談並校事宜。據指,這場並校提案,由應用科技大學校友提出,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方也樂見其成。
  • 臺灣世新大學校長:島內私立高校2016年後將陸續倒閉
    受到少子化衝擊,島內愈來愈多大學招不到學生,面臨生存危機(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2月7日消息 臺灣的大學學測剛落下帷幕,許多考生正考慮要填什麼志願。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認為,2016年開始臺灣的私立學校會陸續倒閉。他主張,應該擴大招收大陸學生,增加生源。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臺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表示,1998年逢虎年,當年的新生兒只有28萬人,算是特別少,這些人將在2016年進入大學就讀,就算全部讀,也填滿不了臺灣快170所大學。他認為,2016年起會有私立高校陸續倒閉。
  • 近二十年努力,這兩所高校終於合併了
    ,而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已在8月12日函復兩校於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臺灣陽明交通大學」。島內媒體中國時報引述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共同發布的聲明稿稱,合併後雙方學術互補、學術領域更多元。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原各自發展的醫療與電子資訊兩大強項,將因為「臺灣陽明交通大學」的成立,成為臺灣高教強強聯手的新典範,以及產業更上層樓的絕佳機會。
  •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與臺灣東南科技大學合辦專業將於7月招生
    5月4日,臺灣東南科技大學副校長董益吾一行來到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兩校就下一步的交流合作進行洽談。  臺灣東南科技大學創立於1970年8月,位於臺灣新北市。據董益吾介紹,東南科技大學入學報到率連續兩年蟬聯臺灣高校第一,是一所辦學嚴謹的臺灣民辦技職高校。自2011年以來,該校與大陸64所高校陸續開展合作,截止目前,已約有250名大陸學生到該校交流學習。
  • 大學「撞名」並不可怕,但臺灣這2所大學跟大陸高校相比,真懸殊
    對於臺灣省內的高校相信考生們並不怎麼了解,在臺灣省坐立著160所大學,各自的辦學質量和水平同樣是參差不齊,臺灣省有兩所大學跟大陸這兩所高校十分有緣分,相互「撞名」也就是同名同姓,有著一樣的校名,但是之間的水平和發展卻是一個天一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