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高調出兵利比亞,強悍武力進軍北非,奧斯曼帝國又回來了?

2020-12-14 科羅廖夫

在川普在伊拉克攪得中東局勢一團糟的時候,北約的另一個成員國家——土耳其卻又在偷偷製造麻煩。繼土耳其議會於1月2日以325比184的高票通過了出兵北非國家利比亞的決議後,土耳其政府已經於1月5日正式派出軍隊進駐利比亞,以響應利比亞政府在12月底發出的軍事援助請求。

這則消息傳出後,沉浸在與伊朗之間紛爭的川普,還不忘抽出空譴責土耳其,俄羅斯和聯合國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反應。自從2011年卡扎菲政權被美軍擊潰以來,利比亞內戰的結束之日仍然遙遙無期,英、法、沙特、埃及等國在利比亞競相支持自己中意的代理人,而此時插手的土耳其,絕對不會對這場內戰起到任何正面效果,反而會讓當地的亂局更加惡化。不過對土耳其來說,進兵利比亞既有強烈的地緣與經濟考慮,更有特殊的歷史情懷。畢竟利比亞是奧斯曼帝國最後一塊失去的北非領土,有「土耳其之父」之稱的凱末爾,更曾在利比亞的土地上奮勇抵抗義大利的入侵。因此當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援引奧斯曼帝國與利比亞的歷史牽絆、以及凱末爾在利比亞作戰負傷的百年往事,用以號召國內支持出兵利比亞的民意時,也就不是那麼令人奇怪了。

但從近代以來,無論是地緣政治還是能源利益,土耳其都沒有發揮出地處亞歐咽喉的有利條件,反而數次受制於領海狹小而畏首畏尾。從1832年希臘獨立以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喪失了在愛琴海上幾乎所有島嶼和領海,希臘和土耳其原本有各自僅主張6海裡領海的默契,但希臘從1974年開始就打算擴張領海為12海裡,這自然激起土耳其的不滿,兩國幾度為此差點兵戎相見。

所以1974年,為了「重新恢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榮光」,1974年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並建立傀儡政府,這也是土耳其首次表示出打入地中海的決心。

有心重振,但卻由於過於激進,土耳其常年混跡於美俄兩大陣營邊緣,搖擺的態度惹得誰都不喜歡,2019年成立的「東地中海天然氣論壇」,希臘、埃及、約旦、賽普勒斯、義大利都是成員國,即使是猶如死對頭般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也都能放下成見加入該論壇,但「中東猛虎」土耳其卻被排除在外,不受待見,這絕對是讓埃爾多安十分尷尬的事。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這意味著土耳其喪失了開發東地中海所蘊藏的3.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和2.7億噸石油的權利。

造成土耳其無法得到附近鄰國認同,重新稱霸亞歐的主要原因就是賽普勒斯問題,由於賽普勒斯歷年來同埃及、黎巴嫩、以色列籤署過劃分東地中海專屬經濟區的協議,但拒不承認賽普勒斯南方政府合法性的土耳其,連帶否定這些協議,從而損害相關國家的權益,這就導致土耳其的立場在周邊國家得不到同情。因此在地緣與經濟利益受損的情況下,逼使土耳其尋找新的突破口,而情勢混亂又具有歷史聯繫的利比亞自然成了首選。

於是在這種百年大國夢的激情策勵下,土耳其維護地緣與經濟利益之舉,又染上重振古代威勢的民族主義色彩,進兵利比亞便有了回顧傳統、推行「新土耳其」模式躍為現代化強國的雙重意義。但這種擴張事實上並不能得到多方的支持,反倒這種被譏為「新奧斯曼主義」的精神讓土耳其距離夢寐以求的中東大國夢越來越遠。

相關焦點

  • 奧斯曼帝國又回來了?土耳其無視聯合國,強悍進軍利比亞內戰!
    一直以來,土耳其都做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美夢。埃爾多安這些年來為了重拾奧斯曼帝國的雄風,將土耳其大軍的鐵騎再次涉足當年帝國的故土區域:敘利亞和利比亞地區。 面對當時節節勝利的國民軍推進,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立即向土耳其發出邀請,需要土耳其向利比亞派兵。
  • 利比亞局勢白熱化,土耳其強悍武力進軍北非,奧斯曼帝國回來了?
    土耳其與民族團結政府關係比較密切,主要還是因為民族團結政府控制範圍內有許多土耳其的經濟利益。因此,土耳其會不惜一切代價維護民族團結政府在利比亞的統治地位,但事與願違,按目前利比亞國內形勢發展來看,土耳其可能要坐不住了。雖然所謂的利比亞唯一「合法政府」在2016年左右就已經成立,但各派之間的武裝衝突卻從來沒有停止過,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 凱末爾何以使已經被肢解的奧斯曼帝國成為了今天土耳其?
    奧斯曼帝國曾經是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龐大國家。疆域廣闊,擁有巴爾幹半島、中東及北非的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天的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天蘇丹和葉門。
  • 在北非立足!土耳其在利比亞建軍事基地,復興奧特曼帝國必不可少
    土耳其一直擁有著恢復奧斯曼帝國版圖的野心,已經不是一種理念上的東西,而是在行動上,現在土耳其已經積極地進行海外軍事的部署,在海外已經有多處軍事基地,如今土耳其要利用插手利比亞內戰的機會,打算在利比亞建軍事基地,以此在北非立足!從而謀求打算稱霸北非?
  • 奧斯曼帝國滅亡後,為啥繼任者取名叫土耳其?原來暗含一種希望!
    但是,奧斯曼帝國沒有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最後在一戰後巋然倒下,繼任者建國後取名土耳其。那麼,為啥繼任者將國民從奧斯曼更名為土耳其呢?原來,背後有一種希望!奧斯曼一世奧斯曼帝國的創立者是奧斯曼一世,這個國民的來由很簡單,就是創立者的名字。而奧斯曼一世則是出於經常和中國打仗的突厥汗國。
  • 埃爾多安:增兵重建奧斯曼帝國
    即便是在不久之前,土耳其遭遇不明來源的空襲,疑似損失一名參謀長和21名士兵,但是土耳其一就孤注一擲,加大對利比亞的幹涉力度,利比亞無疑已經成為埃爾多安重建奧斯曼帝國大夢的第一戰略。在利比亞的無人機大戰當中,土耳其並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因而將最新銳的30毫米短程防空機關炮也掉入了利比亞戰場支援作戰,與之針鋒相對的哈爾塔夫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說,利比亞人民不接受土耳其。目前為止,土耳其國防部長和東軍背後老闆阿聯外交部部長的談判已經可以預定為破裂,很明顯海灣合作委員會很難和突厥人土耳其達成一致。
  • 一戰奧斯曼帝國最後的記憶,心向英國卻成德國盟友,最終戰敗解體
    【奧斯曼大帝國】這是一個曾經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這是一個曾經讓歐洲人叫苦不迭的軍事強國,奧斯曼帝國的先輩們用他們的重炮轟開了拜佔庭帝國滅亡的大門,吹響了進軍歐洲巴爾幹的號角,他們的騎兵、火槍兵曾經直抵維也納城下,讓奧地利人驚慌失措。
  • 徵服者的抉擇: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人,為何不願住在君士坦丁堡?
    這位當時只有二十一歲的蘇丹決定對君士坦丁堡進行重修,他想要將這座羅馬貴族修建的古城變成奧斯曼帝國的國都。但是,穆罕默德二世的這個想法卻遭到了許多土耳其貴族和西帕希騎兵的反對。而這些貴族和騎兵們認為,穆罕默德二世不應該留在君士坦丁堡修建宮殿,而是應該帶著他們返回埃迪爾內。
  • 奧斯曼帝國最善戰的蘇丹,武器比關羽的還重,至今仍保存在土耳其
    而在西方史書中,則經常對名將的武器進行誇大,在歐洲史書中,經常出現一些所謂的「神兵利器」,而位於歐亞交界處的土耳其,或許是受到了歐洲人的影響,在史書中也存在類似現象。而筆者最近在閱讀關於奧斯曼帝國的史書時,也發現了一個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人物,而此人便是奧斯曼帝國的第十七任蘇丹穆拉德四世。
  • 曾經地跨亞歐非的奧斯曼帝國,是怎樣土崩瓦解的?
    土耳其,經常被人拿來與韓國、波蘭相提並論。但客觀的說,土耳其是一個祖上真正闊過的國家,當年地跨亞歐非的奧斯曼帝國的滅亡,距今也不過才一百年的時間。土耳其人,從小亞細亞西北一隅之地出發,通過徵服千年拜佔庭和馬穆魯克王朝,使帝國蘇丹同時成為了羅馬帝國的皇帝和伊斯蘭世界的哈裡發。
  • 給土耳其50年,能恢復奧斯曼帝國時期的輝煌嗎?為何?
    埃蘇丹的野心就是要恢復奧斯曼帝國榮光!埃蘇丹頭腦發熱,他說差不多整個中東以前都是屬於奧斯曼土耳其,而且,還不只是這些,奧斯曼很大、很大。雖然他不敢明目張胆地說出來。先看看下面這張埃蘇丹在接待外國元首時候的照片,埃蘇丹背後有16個武士,身後16名武士代表了歷史上的16個與突厥有關係的政權,分別是:匈奴、西匈奴(也就是南匈奴)、匈人帝國、白匈奴、突厥汗國、阿瓦爾帝國、可薩帝國、回鶻汗國、喀喇汗國、伽色尼王國、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金帳汗國、帖木兒帝國、莫臥兒帝國、奧斯曼帝國。
  • 從浪漫土耳其到國中哈士奇,奧斯曼帝國到底經歷了什麼?
    那就是他們有個曾經縱橫歐亞大陸幾百年的祖先——奧斯曼帝國,也因此,造就了他們如今的「大國情結」。 說到奧斯曼帝國,就不得不說說,土耳其人歷史課本中的祖先的祖先。因為有奧斯曼帝國這一層關係,土耳其人自我感覺就與祖先的祖先近了起來(儘管血緣上並不相近,實際上更接近喬治亞人)。
  • 越來越不把俄羅斯放眼裡,土耳其有顆狂野的心:奧斯曼帝國夢好大
    土耳其在2020年四處開戰分析人士說,土耳其正在軍事上幹預飽受戰爭的利比亞,並利用「軟實力」,在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貿易和投資來增強其在北非的影響力。儘管土耳其製造的無人機在利比亞贏得了戰鬥,除了軍事力量,土耳其電視劇和其他文化產品卻在馬格里布國家贏得了人們的關注,其中一些曾經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
  • 土摩託看世界 奧斯曼帝國的解體和現代土耳其的誕生
    在校期間他積極參與了土耳其的地下改革運動,但不屬於領導層。加裡波利保衛戰讓他一舉成名,在老百姓和軍人當中獲得了極高的威望。一戰結束後不久,西方列強就迫不及待地開始瓜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凱末爾率領士兵奮勇反抗,終於保住了安納託利亞半島。正是在他的領導下,奧斯曼帝國開始了第三階段的改革。
  • 土耳其博覽 | 搖擺在全球化與安全之間的土耳其:從奧斯曼帝國時代...
    土耳其研究中心希望推動全國高校土耳其研究和教學,為土耳其相關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資政服務和國際交流提供平臺。中心編輯的《土耳其博覽》不定期提供土耳其相關的動態、資訊及研究結果,從人文、歷史、國際關係、政治、經濟等視角全方位介紹土耳其。
  • 奧斯曼帝國如何通過戰爭逐步丟掉自己的疆域
    蘇萊曼大帝時代的輝煌過後,奧斯曼帝國出現衰退跡象,而軍事擴張並未停止。到1699年之後,不再有大規模徵服戰爭,帝國基本上採取守勢了。這個依靠武力建立起來的帝國,一旦失去通過掠奪獲得財富的途徑,走向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 奧斯曼帝國1299-1923,土耳其的大國夢
    土耳其領導人埃爾多安,被戲稱為埃蘇丹  除此以外,土耳其還和希臘在愛琴海沿岸長久以來存在領海紛爭。希臘雖然是個小國,但卻保持了一支規模相當大的軍隊就是為了和土耳其抗衡。  土耳其和希臘的領海劃分有一部分是重疊的  賽普勒斯島更是在土耳其的支持下分裂成為了南北兩塊,北部的土耳其裔賽普勒斯人獨立建立了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這個「地區」至今全世界仍只有土耳其一個國家承認其存在
  • 奧斯曼帝國統治3大領地,陸海軍是如何組建的?做法很土耳其……
    強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佔有3大領地:歐洲部分的領土約有88萬平方公裡,小亞細亞半島的領土約有76萬平方公裡,阿拉伯地區的領土約有75萬平方公裡。無論是維持領地統治,還是進行對外徵伐,奧斯曼帝國維持強大軍事力量很有必要。事實上,奧斯曼帝國的做法確實很土耳其,整個國家機構充滿軍事色彩。
  • 帝國的記憶: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三大彎刀
    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長刀——基利(Kilici、Qilidj)、帕拉(Pala)以及亞特坎(Yataghans)。這種刀的主要特徵是刀身越往刀尖越寬,並變成雙刃。在奴隸時期和奧斯曼帝國時期的波斯和印度被廣泛使用。
  • 一棵詳解了奧斯曼帝國前世今生的家譜樹
    作者:M·辰#土耳其篇-17#親愛的小夥伴們,感謝您一路支持、跟隨「走遍世界博物館」從文明古國系列的埃及、印度、墨西哥一直走到亞洲系列的新加坡、韓國、印度尼西亞。現在,「亞洲系列(四)——土耳其篇(奧斯曼帝國)」正在進行中。小夥伴們,速度圍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