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華僑精神為江門發展增添動力!專家學者們紛紛建言獻策…

2020-12-18 澎湃新聞

讓華僑精神為江門發展增添動力!專家學者們紛紛建言獻策…

2020-12-06 2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新時代,如何講好僑鄉故事,弘揚華僑精神,激勵全市廣大幹部群眾提升精氣神?在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近日召開的「弘揚華僑精神大討論」座談會上,專家學者們紛紛建言獻策。

△ 專家學者紛紛建言獻策。市社科聯供圖

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

△ 彭偉宗 攝

作為「中國第一僑鄉」,在新發展階段,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編制「十四五規劃」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整改提升的大背景下,組織開展「弘揚華僑精神大討論」活動對進一步提升全市幹部群眾「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和團結廣大海外華僑、凝聚僑鄉僑力奮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意義重大。

專家學者們建議

△ 陳方歡攝

五邑華僑具有多方面的優秀品質,開展「弘揚華僑精神大討論」活動要突出重點,要結合當前形勢,大力宣傳弘揚「進取勤奮、念祖愛鄉」等精神。大討論活動要堅持海內海外相結合,一方面增強僑鄉廣大幹部群眾文化自信,激發乾事創業的精氣神,另一方面要廣泛發動海外華僑參與,凝聚華僑力量,海內海外兩個江門同心同德,共同開創江門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短期目標與長期規劃相結合,短期內要通過開展大討論活動迅速提振僑鄉幹部群眾精神,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整改提升,長期規劃要把華僑精神作為江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和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重要精神支撐;要堅持傳統媒體與現代媒體、海內媒體與海外媒體、地方媒體和中央媒體宣傳相結合,全方位多形式立體宣傳五邑華僑精神,引起共鳴,凝聚共識。

專家學者們也建議

△ 彭偉宗攝

大討論活動要做到七個一。

要舉辦一場大型的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活動,邀請華僑研究方面的著名專家圍繞弘揚華僑精神為全市領導幹部作一次專題報告;

要舉辦一場「弘揚華僑精神大討論」活動的啟動儀式,高起點高標準推進大討論活動;

要開展一次華僑精神的徵集活動,發動社會各界、海內外鄉親參與;

要舉辦一場大型的研討會,在專家學者、幹部群眾、海外華僑中進行研討宣傳;

要製作一批傳播產品,包括廣告設計、文藝精品、影視作品、動漫產品和編印鄉土教材《五邑華僑精神的故事》等等,確保華僑精神宣傳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

要高規格地舉辦一次宣貫、發布大會;

要制定一套長效落實機制,確保把華僑精神落地到今後工作中,作為推動江門長遠發展的精神動力。

來源:江門日報(記者/嚴建廣)

原標題:《讓華僑精神為江門發展增添動力!專家學者們紛紛建言獻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為海鹽新型顯示產業建言獻策
    12月16日,第二屆長三角地區新型顯示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上海舉辦,此次研討會由海鹽縣政府和上海大學聯合主辦,活動以「雙循環發展格局下,新型顯示合作創新」為主題。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上海和輝光電、上海微電子、上海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在新一代顯示技術測量方法、新型顯示標準在中國的現狀與發展、新型顯示技術國際標準動態等方面展開討論,並就如何推動長三角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建言獻策。  研討會上,海鹽從科技人才、營商環境等方面,展現了發展新型顯示產業的優勢。
  •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為江門發展建言獻策 挖掘發展紅利 找到自己的...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為江門發展建言獻策挖掘發展紅利 找到自己的「朋友圈」江門,尤其是新會將如何抓住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機遇,推動城市發展?8月1日晚,在「新啟樞紐時代 會見珠西未來」樞紐新城發展高峰論壇上,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用他具有前瞻性的視角,以及對市場獨特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從專業角度全方位解讀交通樞紐與區域經濟的關係,分析在珠西交通樞紐站機遇下,江門新會如何探尋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城市發展智慧路徑,為線上線下的觀眾帶來了一場知識的盛宴。
  • 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華僑精神寄託所在
    中新網江門9月25日電 題: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華僑的精神寄託所在  作者:陳浩光 李健群  24日是周末,記者在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看到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回鄉多會到這博物館走走,看看先輩們的經歷。同時,感受五邑華僑華人的崢嶸歲月和愛國情懷。」
  • 僑批學者齊聚江門 探討「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
    李健群 攝  中國僑聯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指出,僑批文化蘊涵的華僑精神可以概括為熱愛祖國、情系故裡的家國情懷,吃苦耐勞、自強自立的民族精神,篤誠守信、講義修睦的高尚品德,融通中外、博採眾長的人文特質,在新時代僑批文化保護要講好僑批中的愛國愛鄉故事、拼搏奮鬥故事、文化傳承故事、民心相通故事,弘揚華僑精神,推動新時代僑批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推動新時代僑聯工作高質量發展。
  • 中國家庭發展研討會舉行 專家學者為創造高品質美好生活建言獻策
    以「推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家庭發展研討會昨天在滬舉行。會議聚焦新發展格局下家庭建設的實踐成果,與會專家學者為創造高品質美好生活建言獻策。實現高品質生活,需要物質供給與精神供給的高質量發展。面向未來,會議認為,更要注重激發家庭和女性的主體性。
  • 市委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 林應武出席會議 劉毅主持會議
    江門日報訊 (記者/趙可義 通訊員/莫小青) 昨日(12月15日),市委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就做好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2035年遠景目標聽取意見建議,並向專家學者頒發江門市「十四五」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聘書。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應武出席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主持座談會。
  • 區政協委員開展調研活動為人才島建設建言獻策
    近日,區政協經濟和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區政協委員到江門人才島開展調研活動,為人才島建設建言獻策。當天,調研組一行參觀了江門人才島環島公園實驗段、華為ICT學院項目、科技產業園、塘邊社區(盧灣村)鄉村振興示範村、江門人才島綜合展覽館等地,並在此後的座談會中聽取了人才島開發建設情況介紹。據了解,江門人才島位於蓬江區潮連島,全島總面積12.68平方公裡,自然環境優美、歷史文化悠久。
  • 8名專家學者「鷹城行」 建言獻策文化建設
    河南省作家協會原主席張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楊誠勇、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楊萌芽等8名專家學者,4月14日至16日赴汝州、郟縣、寶豐和平頂山市區等地參觀考察,並就平頂山的文化建設和文物保護、傳承等建言獻策。「這裡風景賽江南」4月16日上午,專家學者走進白龜湖國家溼地公園西側的秀林園。
  • 近百名海外華商聚廣州 為「一帶一路」建言獻策
    近百名海外華商聚廣州 為「一帶一路」建言獻策 2016-10-11她期望,廣大華僑華人發揮優勢,積極、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中實現共同發展。  廣東省副省長何忠友在講話中介紹說,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對接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具有地緣、人緣、經濟實力等方面的眾多優勢和良好的基礎。
  • 兩岸專家學者齊聚平潭: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基地」建設發展建言獻策
    研討會上,兩岸國學名家對基地建設以及兩岸傳統文化交流建言獻策,薪火相傳聚集專家學者力量如何建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基地」?他指出,這不僅需要福建本土的文化學者參與建設,還要有全國的專家學者、研究者和思考者,需要涓涓細流的積累。如果能夠把持續的內容內涵真正建立起來,基地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讓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 新時代華⻄精神研討會舉辦為「再出發」建言獻策
    日前,為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邀請專家學者共同研討新時代華西精神,為華西村「再出發」建言獻策。正如老書記生前常講的:「目標是方向,精神是力量」,華西要通過總結新時代華西精神,踐行新思想、勇擔新使命、開啟新徵程,加快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發展、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特色之路,生動展示新時代「社會主義富華西」的美好景象。  59年來,華西村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貧困小村,發展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天下第一村」,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一面旗幟。
  • 政協委員建言獻策 推動開平學宮修復提升 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助力...
    江門日報訊 (記者/翁丹萍) 近日,開平市政協組織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到蒼城鎮對開平學宮修復提升工作進行實地調研
  • 專家學者齊聚海南儋州 為蘇東坡歷史文化藝術館建設建言獻策
    、潤墨美術館館長張朝暉以及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海南蘇學研究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為「和觀畫宋•蘇東坡歷史文化藝術館」項目建設建言獻策,同時就東坡文化、東坡居儋偉業、宋代文化藝術等話題進行深入交流,溝通改進意見和建議,為項目建設及運營拓寬思路、開闊視野。
  • 廈門大學籌建電影學院 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東南網11月28日訊(本網記者 劉瑋 通訊員 陳浪)日前,廈門大學召開電影學院建設諮詢專家委員會會議,邀請省市領導、業界知名人士、學校優秀校友和知名學者,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電影學院籌建工作建言獻策。座談會上,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梁建勇,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張丕民,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等嘉賓在線上線下先後發言,他們結合國家文化事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電影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就廈門大學電影學院的願景目標、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支撐條件提出意見和建議。
  • 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江門召開 隋軍出席並講話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僑批文化研究,弘揚華僑精神,12月9日—11日,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在廣東省江門市舉辦「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中國僑聯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出席會議並致辭。
  • 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江門舉行 推動華僑華人文化研究再上新...
    12月11日,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共同舉辦的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中國著名僑鄉、僑批研究的前沿重鎮——江門市舉行。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廣東省檔案館館長陳華江,廣東省僑聯副主席戴文威,江門市領導利為民、王長青,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等參加相關活動。研討會上,來自北京、廣東、福建等地近60名華僑華人研究專家學者、僑批藏家齊聚一堂,通過研討交流碰撞思想、啟迪智慧、凝聚共識,為做好新時代僑批保護、研究與價值推廣獻計獻策。
  • 福建省發改委召開「我為『十四五』建言獻策」座談會
    28日,福建省發改委召開福建省「我為『十四五』建言獻策」座談會,邀請高校、科研院所、相關部門專家,為福建省「十四五」發展提出意見建議。座談會上,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盧沛倫、福州大學副校長黃志剛、省委黨校副校長林紅、省委黨校產業與企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陳明森、福建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伍長南、福建社科院現代臺灣研究所所長單玉麗、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黃茂興、福建師範大學經濟系書記戴雙興等8位專家學者先後發言,結合國內外發展環境,分析「十四五」福建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在如何加快推動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
  • 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江門舉行,推動華僑華人文化研究再上新臺階
    12月11日,由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廣東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五邑大學共同舉辦的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在中國著名僑鄉、僑批研究的前沿重鎮——江門市舉行。中國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華僑歷史學會會長隋軍,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廣東省檔案館館長陳華江,廣東省僑聯副主席戴文威,江門市領導利為民、王長青,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等參加相關活動。
  • 後備幹部為長寧教育建言獻策系列報導
    程華校長針對學員們的建言獻策,從12個方面進行點評和分析。程校長引用了餘秋雨先生的一句話「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這種生活方式、精神價值,通過積累以後變成老師學生身上的行為,然後慢慢發展為集體人格。 集團化辦學 集團化辦學最重要的是辦學理念和學校文化。
  • 四葉草小屋研討會:專家為鶴龍垃圾分類建言獻策!
    近日,由青春志願服務研究院和四葉草小屋垃圾分類體驗中心聯合主辦,主題為「來自廣州青年研究會的25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活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結合鶴龍垃圾分類工作的總體情況,對垃圾分類工作建言獻策,共同探討垃圾分類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