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為何讓我們如此共鳴?

2021-01-08 書煮一鍋香

時間與美

詩詞短小精悍,詩人寫作,多用省略之法。又因格律的需要,往往要顛倒語序。明白了這些道理,讀詩時補一補,調一調,詩歌的表層意思就不難理解。

「無可奈何花落去」要調整一下語序,變為「花落去無可奈何」,然後再補一補,大意就出來了:花兒凋落,讓人無可奈何。

試著揣摩一下詩人的口氣,就能明白,詩人是極不願意春花凋落的,但卻絲毫沒有辦法阻止,才發出「無可奈何」的感慨。詩人心中的惆悵之深便可想而知了。

春花凋落是自然規律,說到底就是時間規律。時間如水,一往無前,不快不慢,不為人留,不為人往,即便是爛漫春花如此美好之物,時間也會無情地帶走。敏感的詩人看到此情此景,他的目光又怎會只停留在春花之上呢?世間如春花爛漫的美好事物太多太多了,可隨著時光飛逝,我們失去的也太多太多了,可又有誰能夠阻止呢?面對如此境況,我們也只能徒呼奈何,最後無可奈何。

這句詩可以說寫出了人類的一種普遍感受,能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這也是它能流傳千年,仍被我們津津樂道的原因。

變與不變

「似曾相識燕歸來」的語序也該調一調:「燕歸來似曾相識」。燕子是候鳥,冬去春來,它們又返回了老巢。詩人看到飛回來的燕子,感覺很眼熟,它似乎就是曾經認識的那一隻。

這句詩乍一看是寫燕子沒有任何變化,跟詩人曾經認識的一模一樣。但細細品味,我們就會發現,詩人耍了一點手段;如果不仔細一些,重要的信息就要被我們忽略掉了。

詩人用了一個「似」字,就將後面的「曾相識」變得不確定起來,左右搖擺起來,模糊起來。它就是要告訴我們,這燕子與去年的不一樣,但只是很細微的變化。詩人心思的細膩之處便在此顯露無疑了。

大體不變,細處有變。這輕微的變化正是前文所講的時間規律引起的。如果說前一句「無可奈何花落去」寫的是時間的不可阻擋,這一句「似曾相識燕歸來」寫的就是時間的悄無聲息。它輕輕地來,它又悄悄地去。我們如果不夠細心敏銳,它所引起的變化我們就很難察覺。

變化很輕微,筆觸很細微。在不變中的變,才是詩人要表達的重點。細細讀來,我們就能體會到詩人的那種惜春之情。而這又給我們一種普遍的聯想,生活中多少事物,就是在這不經意間的變化中,漸漸消磨殆盡了。

結束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整首詞反覆陳述著「無可奈何花落去」中時間流逝的不可阻擋,如「夕陽西下幾時回」;又反覆訴說著「似曾相識燕歸來」中時間流逝的悄無聲息,如「去年天氣舊亭臺」。就在這種反覆訴說思索中,詩人漸漸感覺到心有所失,心情也由「一曲新詞酒一杯」的愜意閒適,變為了「小園香徑獨徘徊」的孤獨傷感。

相關焦點

  • 詩詞品讀: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是北宋詞人晏殊的著名詞句,句中蘊含著一種深沉的人生感慨,小樓結合全詞試作分析。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出身富貴,又曾官至宰相,物質生活優裕,精神生活瀟灑出塵,這樣的生活條件,造就了他珠圓玉潤,和婉明麗的詞風。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其中包含的是人生的真諦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的意思,從字面上看很簡單,說的就是:花兒落去了無可奈何,燕子歸來了似曾相識。仔細琢磨、梳理這兩句的含義,並不那麼簡單,裡面蘊含著對人生與時光的感嘆和哲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於《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中,作者是我國北宋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晏殊。他創作的這首詞的背景是什麼?他為什麼要寫這麼一首詞?這是學懂這句詞最起碼的一個方面了。
  • 遇見好詩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他的這首《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也是不朽的佳作,特別是其中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成為了千古絕句。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真是晏殊寫的?差點兒被騙了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而本期要和大家探討的是晏殊的這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是晏殊的代表作,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卻不知其中最妙的這一句並非完全是晏殊的原創。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每次讀到北宋婉約派著名詞人晏殊作品《浣溪沙》中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就感嘆道中國古代文學的偉大,用詞非常嚴謹,讓人讀完以後回味無窮今天小編帶小夥伴們一起學習,一起」徘徊「。「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有著怎樣的情懷意境?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宋代詞人晏殊寫的《浣溪沙》。全詞文為:「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詞中有著逝去的無奈,也有著重歸的喜悅,筆觸細膩,感情豐富,特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更是將作者心頭那糾結複雜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先扯點題外話,「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詩有一個傳說,並非晏殊獨立所作,而是與一個詩人王琪有關。「無可奈何花落去」是晏殊在晚春時節,眼看到花瓣凋零心生感慨,隨口吟出。但是對子的下半句卻一直想不出。
  • 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絕不是傷春這麼簡單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出自北宋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翻譯成今天的文字就是:我填了一首新詞,倒了一杯美酒。此時的天氣,與去年相同。而我在舊亭臺上,看夕陽西下,心底想的卻是,何時才能歸來?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究竟表達了怎樣一種意境?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是他的代表作。「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花落生出悲意,燕歸帶來喜悅,傷感春天的短暫,人生的辛苦,憂愁裡伴著無奈。但是「似曾相識」的燕子,卻帶來了生命的生機和氣息。兩廂對比,一面是花開花落的感傷,一面是燕兒回歸的喜悅,既有傷感之情,更有溫暖之意,於深遠的意境中,描述出生命中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
  • 每天學點國學: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注釋】舊亭臺:亭臺依舊。亭臺:泛指景物。唐·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亭臺。」頗相似。香徑:飄著花香的小路。【評析】這首詞表現了詞人的傷春之感。上闋是說今年在宴會上飲酒聽歌,風光依舊,而自己的年華卻如夕陽西下,不似往年了。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人生哲理你知道嗎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的這首《浣溪沙》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首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無可奈何花落去時已暮春,百花又開敗了一季的春光。春天的自然景物中,花永遠是最美的主角。一到春天,百花競相開放,繁花似錦、爭奇鬥豔、妖嬈多姿,將這個季節打扮得奼紫嫣紅。可是明媚鮮豔能幾時?一朝春盡,群芳凋謝,只剩滿地的落花,讓人傷感不已。心中有太多的留戀,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無奈,也只能淹沒在無情歲月裡。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人生哲理你知道嗎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的這首《浣溪沙》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首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更是人盡皆知、流傳千古的名句。這首讀來膾炙人口的小令,語言婉轉流利,語意明白如話,卻富含人生哲理,給人以啟示。◆一曲新詞酒一杯這首詞對應的時節是暮春時分,這位北宋的「宰相詞人」,「婉約派」詞的開創者,正對酒當歌。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詩究竟如何理解?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表達的是一種深深的無奈,一種人在客觀自然規律面前的無能為力。時間,才是最殘忍的詩。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讀晏殊《浣溪沙》
    晏殊詞這首詞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千年傳誦,對仗工整,自然沒有雕琢,是經過反覆錘鍊才寫出來的。據說,有關這兩句詞還有一個段子:那年,晏殊赴杭州做官途中,曾借宿揚州大明寺。他見牆上有許多題詩,其中江都縣尉王琪的一首詩讓他格外欣賞,忙讓手下人邀王琪來吃飯。王琪很快來了,兩人邊吃邊聊,很是投機。
  • 無可奈何花落去,是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宋~晏殊《浣溪沙》 人生有很多無奈,時光的流逝,歲月的坎坷,宦海的沉浮,情感的悲歡離合,還有生老病死……這些都是不可抗拒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規律,重要的是,我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有悵然,亦有希望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隨即,筆鋒一轉,又有令人欣慰的場景出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就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作者在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得到一種平衡,縱然無法阻止美好事物的消逝,依然會有更好的事物出現,生活不會因為消逝而變得虛無。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詞: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引《復齋漫錄》,講述了這一名聯背後的故事,說晏殊在去杭州的時候經過揚州,暫住在大明寺裡。晏殊說自己經常想到很好的詩句上聯卻對不出下聯,有的一連好幾年也不曾勉強對出,比如「無可奈何花落去」一句,至今不曾對出下句。王琪應聲說:「何不雲『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大喜,把王琪調任,讓他做了自己的下屬。
  • 唯美詩詞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宋詞賞析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這首小令讀來明白如話,但其中蘊含的情致卻又那麼委婉含蓄,以致有人說它是一篇傷春、惜春之作,也有人說它是懷人、念舊之作。然而,當我們超越字句的表層意義,卻又分明可以感受到浸透其間的一種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思索。這種藝術化的哲理思索,正是這首詞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所激賞的真正原因。「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 「富貴閒人,太平宰相」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這首詞是晏殊最為著名的詞作,悠然閒適中透露著對時光易逝、難以挽回的無限傷感。上闕,首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下闕,「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寫的是春景,對仗工整、渾然天成。花草的凋零、春光的消逝,人生有涯,即便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之時,翩翩歸來的燕子,好像是去年曾在此安巢的舊相識,變化之中還能見到舊相識,也算是一種安慰。這一句應上「幾時回」。
  • 浣溪沙 晏殊(宋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黃昏時分,獨坐亭臺,品酒作詞。一曲新詞飲罷,暢飲一杯醇酒。怡然自樂,安閒恬適。回想去年此時,同樣的暮春天氣,同樣的樓臺亭閣,同樣的清歌美酒,如今卻物是人非。一切都不似去年的光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