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平
拜訪落葉,秋天尤佳。感覺如今的當下,正像文友所寫的那樣——左手煙火,右手詩意。才能扛下生活的壓力,賦予我們減負平衡的調節能力。於是,我決定要去拜訪秋天的落葉。
幼兒園的孩子,老師曾布置過一道作業。在秋天,尋找各式各樣的落葉,發揮自己的想像,做成一幅畫。這畫是「童話」,應該有五彩繽紛的葉子,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孩子興奮不已,花了一周的時間,挑挑選選間,才收集好想要的落葉,鄭重地創作了自己的葉畫。
這之後的很多年,我都無心關注落葉,直至二十一歲那年。把夢想掛在嘴邊,我隻身去城裡工作,跟隨一幫志同道合的驢友,周末去爬三尖。那天午後的龍王村,正是秋意最濃的時候,滿林的落葉,遍布山野,踩上去有好聽的「譁啦啦」,像是青春的舞曲。
有些感受,若是帶了無憂的快樂,加上無敵的年輕,總會好運連連。那次帶著如此美好的心境,拜訪了秋天的落葉。晚間我們露營聊天,居然陽光活潑的我,認識了一見如故的男友。我們席地而坐在落葉上,話長到深夜,喝完酒壺中的紅酒,對著星河暢想未來,愛慕之情,牽動如脫兔一般亂跳的心。這樣的拜訪,有著客的禮貌,和友的情誼,不便挑明,卻美如落葉像是蝴蝶飛起,美呀!是真美!
去朝暉小區,拜訪這座城最美的銀杏公園。是沒時間的,又怕秋風無情,銀杏葉落盡,我會遺憾一秋。那天,不管不顧坐了公交去,心裡想著別驚動了它們,要是換一輛自行車,從公園的東頭奔向西面,應該是妙不可言吧!
公園裡,都是慕名而來的人。他們或是長槍短炮的單眼相機,或是三五成群豔麗無比的退休阿姨們,也有對對情侶,雙雙夫妻,像我這樣單槍匹馬的倒是少,但我卻有了奢侈的清靜。邊走邊似聽到落葉的竊竊私語,我的拜訪只是我的事,跟它們無關一樣。人在時不時落下的銀杏葉中走,心與心並有了充實的對話,分外輕鬆快樂。
有幾回秋雨綿綿裡,我拜訪上班路上的落葉,也有旅行他鄉的落葉,會有一點點惆悵,感慨時光被偷了,帶走了一樹的茂盛。不甘心,腳步卻走向了中年的路,服不服,記憶在做著衰退,身體也是……春去秋來,落葉只在秋天最自然的景。
阿弟事業小有成就,沒日沒夜地透支身體。我勸他悠著點去做,他邊敷衍「好的」,邊告訴我:「姐,你不懂,我想快速再奮鬥五年,存下足夠的錢,就回老家生活。」錢是回老家安逸生活的資本?那身體也是呀!葉落終歸根,沒想到阿弟這麼拼,都還是想著回老家,邊照顧年邁的父母,邊過著自己不後悔拼過的人生。
這「葉落歸根」的葉,是落葉嗎?至少阿弟是拜訪的,想提前,通過努力,實現它。
我欽佩他的行動力,以及這樣的夢想。提醒他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也喚起了我某些快丟失的思想定位——不管何時,都該有顆年輕的心,無關四季。
就像在秋天去拜訪落葉,這落葉也是「踩上去有好聽的『譁啦啦』,像是青春的舞曲。」
作者簡介:
殷海平,江蘇鹽城大豐人,現定居杭州。從事銷售工作,業餘愛好寫作,喜歡把所思所想化為文字,帶著陽光與快樂過好每一天,曾先後在報刊雜誌發表上百篇作品。
《巴蜀文學》出品
主編:筆墨舒捲
達州廣播電視報(達州新報)《鳳凰樓》副刊選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學」平臺上同期閱讀量較高優質稿件,將被達州廣播電視報刊用。
投稿郵箱:gdb010@163.com
特別說明:作者投稿時,必須標明「原創文章,文責自負」字樣,如沒標明或不是原創稿件的一律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