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寫給兒子的《誡子書》,只有86個字,卻值得家長學習

2020-12-11 糰子媽育兒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提到諸葛亮,大家立刻會想到三國時期,在人們的心中他足智多謀,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這位有名的歷史人物除了響噹噹的身份之外,還是一名育兒的高手,他的智慧不僅在戰場上,教育孩子也能完勝無數人。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留給兒子的《誡子書》,只有短短86個字,卻能讓孩子受用一生,值得家長細細品味並學習。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誡子書》

諸葛亮這一封寫給兒子的家書,雖然簡短確是人生的道理的精化,即使過去了上千年,現在讀來仍然值得敬重。

1)靜以修身,遠離浮躁

孩子的內心是純淨的,成年人人的世界過於複雜,人也慢慢變得浮躁了

諸葛亮告誡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做人要「靜」,無論是學習還是為人處世,靜下心才能「穩」,然後才可看清事情並想出解決辦法。

用現在的話說,也就是保持孩子的專注力,這是基本心理素質。

2)節儉是一種美德

諸葛亮度孩子的勸誡之二,是「儉以養德」,用簡單的話解釋就是要勤儉節約。

多少年來,節儉都是一項傳統美德,我們吃下去的每一粒糧食,身上穿的每一件衣服,都來之不易。

即使是現在每個人的生活條件都有所提高,節儉仍然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3)少些功利心,「淡泊」才是真

不管在什麼年代,總是會有一些功利的人,看重身份地位,看重榮華富貴,但最後沒有幾個結局是如意的。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是要告誡兒子:不要追求虛有名望與地位,要真正了解自己,有一個長遠的目標腳踏實地做事。

4)堅持提升自己

學進自己腦子裡的東西才屬於自己,人不是天生就有才能的,有大智慧的人也是後天學識和經驗的積累。

無論在什麼年代,學習都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要懂得提升自己。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專心刻苦的學習沒有壞處,反而是自己真正的實力。

5)有目標的同時,要有堅韌的意志力

成長過程中總會有迷茫的時刻,漫無目的的打拼努力很可能會迷失方向,越走越偏。

想要成功首先要定下目標,並且為之付出努力堅持下去,這句話無論是在學習、工作還是生活中都受用。

6)提高自己的效率

過於懶散放縱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差,做任何事要講究效率,只有速度不成事,只有質量也會被人落下,所以成功的關鍵也在於提高效率。

7)不要被情緒左右

在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順心,如果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可能是要吃虧的。凡事太過於急躁容易被情緒左右,對身體也沒有好處。

所有諸葛亮勸誡兒子:做事不要太草率,三思而後行才是真智慧。

8)不虛度年華

珍惜時間、合理規劃時間,在有限的時間裡可以有無限的作為。

不要因為自己還年輕時間多,就肆意揮霍時間虛度年華,過去的每一秒都不可能再回來,老了回頭看過去的時間都是空虛的,後悔也來不及了。

簡單才珍貴

人最難做到的就是保持一顆如孩子般簡單純淨的心,容易把事情想複雜,把話說複雜,最珍貴的也是最簡單的。

就像諸葛亮用86個字告誡兒子一生的道理,簡短而深刻。

「心靜、安穩、勤奮、堅韌、立志、效率、學習、心境、惜時、簡單」,每一個字細細品味都是一條大道理。這些大道理,值得現在的家長和孩子學習。

讓孩子了解名人的智慧

生活在不斷變化,但一些經驗和道理是古人是用一生的心血總結出來的。不只是他們的作品,他們的人生本就是一個傳奇,是經久不衰的「道理」。

就像諸葛亮一樣,一些名人的故事就像是榜樣,為孩子指明人生的道路,很有可能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通過了解古人的故事與智慧,獲得精神力量,讓孩子的智慧得到啟迪。

這一套《影響孩子一生的名人故事》,配圖簡單易懂,複雜字會有拼音標註,方便孩子閱讀,家長也可以讀給孩子聽

尤其是對於學生來說,這本書中的人物在語文課本中會提到,孩子讀了這些名人故事後,順便提升了語文功底

可能只是幾杯飲料或者一頓飯的錢,一次的投入會給孩子帶來無限收穫,這是值得的。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誡子書》
    就諸葛亮而言,每個人都會想到,在三國時期,他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天才,是不可多得的奇人。除了他的名人身份,這個著名的歷史人物也是個合格的父親。他的智慧不僅在戰場上,而且教育孩子也可以完勝無數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離世之前留給兒子的《誡子書》。它只有86個字,但是這個孩子可以終生使用。
  • 諸葛亮《誡子書》,只有86字的千古名篇,字字珠璣
    家訓是家長垂誡子孫,用以規範家人行為的一種言行準則。中國古代十分重視家訓。一生戎馬倥傯的諸葛亮,在臨終前,給兒子諸葛瞻寫了一封簡短的《誡子書》。全文只有86字,但句句諍言,體現了諸葛亮的高風亮節,深切地表達了父子之情。
  • 《誡子書》:諸葛亮留給兒子的這封信,僅86字卻富含千萬育兒精華
    高中學過的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也有他的著作,例如《出師表》,亦或者關於諸葛亮的歷史事件,《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等等。事實上,諸葛亮不僅僅是一個國家將才,更是一個睿智的父親。在諸葛亮臨終之前,他寫給兒子的一封家書《誡子書》,裡面僅僅86個字富含千萬育兒精華,更彰顯了對兒子的濃濃父愛和期望。這封86字家書,其內容至今也值得各位家長學習和研究。《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這封信 86個字勝過萬本育兒書
    諸葛亮,中國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不管是他神機妙算的智慧,還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氣魄,都讓人肅然起敬。  這位名垂青史的人物還有另外一個隱藏身份——育兒高手。  他在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家書——《誡子書》中,僅用86個字就道出了育兒的精髓,抵過上萬本育兒書籍。
  • 《誡子書》:諸葛亮寫給孩子的這封信,86個字勝過千萬本育兒書
    很多的家長生了孩子後,都在用很長的時間學習如何當一個稱職的父母,他們努力地尋找科學有效的育兒方式。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名人——諸葛亮,看看他寫給孩子的《誡子書》,各位家長們一定能夠從中收穫良多。《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僅86字,影響人的一生
    提起千古名相諸葛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被譽為賢相的典範,智慧的化身,還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比如,他在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精簡而具體的忠告。1800多年前的智慧,如今仍然有其參考價值。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86字《誡子書》
    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何其偉大,提起這位千古名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在為人方面也頗有建樹,他曾經給他兒子寫過一封信《誡子書》,我覺得大家可以借鑑借鑑。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僅86字!足以影響人一生
    比如,他在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精簡而具體的忠告。1800多年前的智慧,如今仍然有其參考價值。《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僅86字!足以影響人一生!
    比如,他在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精簡而具體的忠告。1800多年前的智慧,如今仍然有其參考價值。第四課:學習的力量▌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諸葛亮忠告孩子寧靜的環境對學習大有幫助,當然配合專注的平靜心境,學起來會事半功倍。諸葛亮不是天才論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勤奮學習的結果。
  • 夜讀丨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雖86字卻影響人的一生
    提起千古名相諸葛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被譽為賢相的典範,智慧的化身,還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比如,他在寫給兒子的《誡子書》中,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這對於為學做人都有著精簡而具體的忠告。1800多年前的智慧,如今仍然有其參考價值。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僅86字!足以影響人一生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對於為學、做人都提出了具體的忠告。諸葛亮不是天才論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學習的結果。你有否全心全力地學習?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管理是個現代人的觀念,細心想一想,時間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請你想一想,你有蹉跎歲月嗎?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短短86個字,卻道盡人生智慧
    導語:諸葛亮寫給8歲小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後世為學做人有著深奧精簡的告誡。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這個浮躁的社會更加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學習。正所謂:「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重讀《誡子書》,原來十分之九的家長誤解了諸葛亮!
    諸葛亮的《誡子書》千古流傳,這封家書感動了無數家長,也成為幾乎各種版本語文教材的必修課程。但,您真的讀懂其中的真正含義了嗎?其實,至少十分之九的家長誤解了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 諸葛亮《誡子書》短短86字,簡言意駭,透漏出對智慧人生的教育
    《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誡子書》一文是諸葛亮寫給其子諸葛瞻的一封家信。全文共八十六個字,短小精闢,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從文中的話裡行間,我們不僅讀出了諸葛亮關心兒子的學習,更為關注的是對兒子智慧人生的教育——如何做人,如何處世,如何在社會實踐中磨礪自己的意志等等。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感情,表達出了慈父的殷殷情懷和智者的諄諄教誨。
  • |《誡子書》:諸葛亮寫給兒子的金玉良言
    最近在看《古董局中局》之鑑墨尋瓷,故事中的男主角許願(五脈白字門傳人)身懷兩代家仇,與老朝奉為首的製作售賣假文物的團夥鬥爭著。卻不料許願落入圈套,走的幾步棋接連失手,心浮氣躁,無法靜心。「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兩句出自於諸葛亮所作的《誡子書》。53歲的諸葛亮已經快要走到人生的盡頭,寫此文給自己8歲的兒子諸葛瞻,一片愛子之心,可以想見。文中不僅僅是對兒子個人品德的勸導和人生的指引,更是他自己對於一生智慧經驗的總結。
  •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僅八十六字!影響一生!
    諸葛仙師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仙師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誡子書》是諸葛仙師寫給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 諸葛亮《誡子書》,短短86個漢字,影響人一生
    而在對待子女的教育上,家喻戶曉的一代名相諸葛亮也有其獨到之處,他曾經給自己的子女寫過一封《誡子書》,,短短86個漢字,卻向子女闡述了人生的道理和今後應該發展的方向。不得不說,好的東西永不過時,這套教育理念即使是放在1800年後的今天也是同樣適用的,今天老師就給家長們一起閱讀諸葛亮的《誡子書》,感受不一樣的育兒觀念,相信對各位家長也會有所觸動。
  • 奇文《誡子書》,做人好指南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其8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全文只有區區86字,卻高度概括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誡子書》全文如下: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 諸葛亮《誡子書》的書法緣
    諸葛亮自「三顧茅廬」輔佐劉備以來,為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用鞠躬盡瘁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話說,公元234年,即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提筆給八歲的兒子諸葛瞻寫了一封家書,這就是著名的《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 剖析蜀相諸葛亮教育自己孩子,留下的86字《誡子書》
    談起諸葛亮,人們總會想起他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的經天緯地之才,想起他掐指斷乾坤,大霧借曹箭赤壁借東風的高明。但今天我要說的不是他如何之神奇,而是他寫下的《誡子書》,僅僅86字就入列千古四大奇文之一,不得不說,孔明先生儘管努力藏拙,惜字如金,但還是未能遮掩其才華,現在就帶大家看一看《誡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