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歷年潮水般的吐槽,心虛的春晚今年拉來了微博搞合作,不知是想證明自己包容,還是求年輕人嘴下留情......不過,別看這兩年春晚被瘋狂Diss,想當年祖上也是闊過的;當年第一屆春晚,雖然條件簡陋,但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1983年,也被稱為」春晚元年「。
1983年,央視第一次直播春晚。整場晚會節奏鬆散,活像天橋底下戲臺子;節目類型也比例嚴重失調,光李谷一就唱了7首歌,最令人髮指的是,攝像機竟然還經常失焦......
但就是這樣一臺晚會,在2007年初一項「我最喜愛的歷屆春晚」的觀眾票選評選中,以40萬票高居榜首。這屆春晚,能說的故事有很多。
1983年選擇直播春晚,央視冒了極大風險
當時選擇直播,最初只是導演黃一鶴的一個想法。要知道這種不可控的播出形式,央視以前是吃過大虧的。但當黃一鶴把這想法向上請示時,臺長王楓竟然批了.....
春晚導演黃一鶴
後來有很多人把這事分析的頭頭是道,從中國家庭電視數量增長到全國文化氛圍逐漸開放,各種原因眾說紛紜,但沒想到臺長王楓後來說出來的答案讓人無法反駁:
「因為沒有錢做錄像了!當時錄像機技術剛起步,一個磁頭就要3萬美元,要保障日常節目的錄像播出,實在是沒有錢弄晚會了。」
前央視臺長王楓(左一)
當時定下直播後,春晚導演組做夢都能笑醒。但沒高興幾天,又一個問題擺在眼前:
導演組考慮到春晚是全國人民的大party,讓正襟危坐的播音員主持顯然破壞氣氛。然而當「姜昆,馬季加入主持陣容」的消息傳出後,央視內部引起軒然大波。
當時的爭議很簡單,就是嫌相聲演員逼格不夠。甚至有領導跳起來說到:
「怎麼能讓姜昆主持?說相聲還行,主持太貧。」
不過考慮到那屆春晚是直播,免不了在節目銜接時候抽科打諢,這套玩意對相聲演員來說那可是祖傳手藝......
於是最後導演組力排眾議,定下了春晚歷史上第一套主持陣容:王景愚、劉曉慶、馬季、姜昆
從左到右依次為王景愚、劉曉慶、姜昆、馬季,定下主持陣容之後,節目名單也陸陸續續定了下來。在那年春晚亮相的明星裡,大多都是觀眾已經熟知的面孔。
當年的劉曉慶才32歲,據她後來回憶,當時的演出服很多還是演員自帶。既要主持又有節目的她特意跑到香港買了兩件紅色帶紐扣的襯衫。
這身裝扮後來在全國引發了模仿風潮,在那時有這麼件襯衣絕對是弄潮兒,這種衣服也被稱為「曉慶衫」。
曉慶衫
當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就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不過因為當時小品還不成熟,春晚是相聲的天下。
《山村小景》
然而那屆春晚最火的明星,既不是說相聲的,也不是劉曉慶,而是李谷一;因為那屆春晚設置了觀眾點播環節,所以李谷一作為當時國內最火的歌手一個人就Solo了7首歌,這也是春晚歷史上無人能破的記錄。
在這7首歌當中,就包括了歷年來春晚的保留曲目——《難忘今宵》。以及影響力更大的一首歌——《鄉戀》。
這歌當年可是禁歌......
在那個年代,大部分是鼓舞鬥志的歌曲。像《鄉戀》這種這樣流露個人情感的歌曲還被稱為」靡靡之音「,」會削弱人民的鬥志「。
這歌最終被搬上舞臺,是因為點播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後來「春晚鼻祖」黃一鶴接受採訪時說:
「當時接線員端了一盤子觀眾的電話點播條給我,我一看幾乎全是《鄉戀》。」
李谷一演唱《鄉戀》
當時臺上的李谷一還不知道有這麼多人點播《鄉戀》,畢竟當時她因為這首歌被扣上了「黃色歌女」的帽子......不過當央視高層看到群眾排山倒海般的熱情後,決定冒這個險。
好不容易得到了央視領導的同意,現場另一個意外卻讓導演黃一鶴又傻了眼——現場竟然沒有鄉戀的伴奏帶......
之前根本就沒料到觀眾們能對這首「禁歌」如此感興趣,所以壓根就沒人準備。就在黃一鶴急得跳腳時,一個技術人員表示自己家有。
於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個央視技術員蹬著三八疾行在北京大街上,拿來了那盤「祖傳的磁帶」。
後來這首《鄉戀》被人們喻為中國內地流行歌曲的開山之作,並在30年之後的「春晚歷史最喜愛節目評選」裡排名第二。
那屆春晚的成功幾乎是無法想像的,光是收視率就達到了令人咋舌的60%。很多細節直到今天都被人津津樂道。
當年的春晚還沒有什麼廣告植入,桌子上擺的都是這樣的黃色汽水,估計現在這樣的廣告位已經被賣出天價。
一場春晚4個小時,光相聲就佔了一個半小時,這在今天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而且當時所有的演員基本不會只有一個節目,霸起屏來臉不紅心不跳。這讓後來只有在N多人大合唱裡露個小臉的藝人只有乾瞪眼的份......
可以說,當年那屆春晚是導演組、央視領導、演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拼出來的。今天看來,那屆春晚已經不是一臺簡單的晚會,而是一個「文化氛圍解禁」的符號。不管你現在說當時春晚土味也好,技術不成熟也好,都不能否認1983年的春晚確實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如果說第一屆的春晚對於如今年輕的網友來說太過遙遠,那麼2018年的春晚可有讓你記憶深刻的東西,堪比當年劉曉慶的曉慶衫?
2018年的春晚依舊在一派喜氣洋洋的歌舞中開場了,鳳凰傳奇、沙溢胡可一家、陳曉和佟麗婭以及分別來自香港、臺灣的容祖兒和周渝民帶來了寓意友情、親情、愛情的歌舞。隨後五位主持人從一個巨大的金燦燦的蓮花座上從天而降,客觀上確實是眼前一亮。今年春晚的主持人陣容非常年輕,任魯豫、康輝、朱迅、尼格買提和李思思五位央視的中堅力量共同主持了本屆春晚。而連續主持春晚13年,全國人民和劉謙的老朋友董卿這次意外沒有出現在主持陣容裡。
和往年一樣,除了央視一號演播大廳的主會場以外,春晚還設置了四大分會場展,分別是:貴州黔東南、廣東珠海、山東曲阜泰安分會場和海南三亞分會場。四地也帶來了各自具有地域特色的開場舞表演。今年四大分會場的演出比重似乎有所增加,節目編排和會場布置比往年更加精緻大氣,節目的存在感也更強,比如泰安分會場上黃曉明、鍾漢良、言承旭和來自澳門的夏利奧共同演唱的《龍的傳人》和歌曲《天耀中華》等節目的舞美效果大氣磅礴,都令人印象深刻。
賈玲團隊帶來了本屆春晚的第一個小品《真假老師》。賈玲扮演了一位保潔人員,卻在上門時被這家上高中的兒子要求扮演他的母親,應付來家訪的班主任,後來又陰差陽錯的要「一人分飾兩角」以班主任的身份面對孩子突然返家的父親。《真假老師》反映了我國大城市中「留守兒童」的問題,讓人們意識到,不光農村,城市裡被父母因為工作而忽視的孩子也是留守兒童。該節目作為春晚的第一個小品成功的讓觀眾對之後的語言類節目產生了期待。
潘長江和蔡明這對「春節限定CP」 再次出場,只不過這次蔡明一改毒舌大媽的形象,而是操起了南方口音表現的溫柔嬌嗲,她和潘長江共同鼓勵了不敢告白的賈冰大聲表達自己的愛。
孫濤和秦海璐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他們的小品《提意見》依舊關注社會現實,諷刺了部分領導不幹實事的現象。
馮鞏今年難得回歸了自己相聲的老本行,但作為參加春晚次數最多的演員,他這次似乎除了延續自己的紀錄就別無他求了。
由三位臺灣演員和內地演員合作的小品《回家》反映了兩岸人民渴望團圓的殷切心情,還希望藉此節目打破對於中國農村貧窮落後的刻板印象。
相聲《單車問答》則以我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享單車為題材,緊跟熱點批判了目前存在的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等不文明現象。而此前備受期待的由楊紫、「容嬤嬤」李明啟、「皇后」戴春榮等多位青年演員和老戲骨共同出演的小品則被安排在了零點鐘聲之後。
總的來說語言類節目做到了南北兼顧,覆蓋國家和人民生活的大事小事,但和近幾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一樣,創造流行語的能力不強,也難以產生爆款。但很明顯過氣的網絡老梗減少了,可見導演組也吸取了全國觀眾的意見。
從歌舞節目方面可以看出春晚節目組照顧各年齡層觀眾,尤其是想要吸引年輕觀眾的渴望,在邀請表演嘉賓時兼顧了實力與顏值。三位人氣藝人景甜李易峰和江疏影共同演唱了《贊贊新時代》,景甜和李易峰根正苗紅的氣質和春晚舞臺無比和諧,忍不住給他們一個中國贊。
90後一代的青春記憶周杰倫人氣不減,配合魔術和聲光特效表演了他近年來傳唱度最高的歌曲《告白氣球》,舞臺效果與這首甜蜜的情歌歌詞相呼應,穿插在大型歌舞表演中顯得浪漫清新。
最受觀眾期待的歌舞節目還是王菲和那英時隔20年後再合唱,這次二人帶來了歌曲《歲月》,和當年王菲的春麗頭造型令人印象深刻一樣,這次她手戴酷似洗碗塑膠手套的造型再度被大家調侃,並產生了各種段子。王菲這幾年的演出少有不車禍的,但這次和那英一起「唱」出了錄音室的水平,無怪女兒竇靖童無比驕傲的發了一條微博。
當晚最大的驚喜可能是張藝興、黃渤和陳偉霆合作的歌舞《最好的舞臺》。最近在綜藝節目《偶像練習生》中向觀眾普及了「Balance」的張藝興這次在春晚的舞臺上親身做出了示範,但沒想到三個人中牢牢佔據C位的卻是黃渤。他唱跳俱佳,舞臺表現完全不輸身邊兩位偶像出身的年輕藝人。
王凱和楊洋合唱了一首專門為春晚創作的歌舞《我的春晚我的年》,屏幕上展示了歷年春晚的經典時刻,喚起了全國觀眾對春晚的美好記憶。
加油男孩兒(TFboys)第三次登上春晚,出場位次已經臨近壓軸,這次的表演的舞美也從低幼化的節目慢慢過渡到了少年風,可以說春晚也見證了三小隻的成長。
除了傳統的語言類和歌舞類節目,春晚舞臺上展示了回歸的國寶《絲路山水地圖》環節令全國觀眾耳目一新。今年央視熱門口碑綜藝《國家寶藏》讓全國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燃起了對國寶和博物館的熱情。「國家寶藏」001號講解員張國立和因為該節目成為了新一代「網紅」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以及重金收購國寶並無償捐贈給故宮博物院的許榮茂先生共同展示了回歸的珍貴國寶《絲路山水地圖》,單霽翔還藉此機會公開給故宮博物院的官網打起了廣告,可以說是當晚的「最美植入」。
今年的春晚舞美沿襲了過去色彩繽紛的喜慶風格,這種極致的風格自然是有人喜歡有人吐槽,語言類節目在數量上相對往年有所增加但觀眾還是看的不夠過癮。作為面向全國觀眾,海外華人乃至全球的一臺視聽盛宴,春晚要兼顧的元素實在太多,其意義也早已不單單是一場晚會。從大處說,春晚是國家一年來重大事件的總結和對未來的展望,玩笑地講,春晚是段子手一年的期末大考。要操持這一頓年夜飯的難度可想而知,不奢求每個人都吃好那就先吃飽吧。總有網友吐槽最難看的永遠是下屆春晚,但今年春晚應該能和上屆打個平手。
近兩年春晚吐槽逐漸成了年輕人的除夕狂歡,這倒不打緊,但春晚承載的意義還是需要我們多一份尊敬與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