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海外網8月21日電近日,茶葉蛋在臺灣又一次上了熱搜。
「批踢踢」截圖
8月18日,一名臺灣網友在「批踢踢」論壇上詢問「請教如何挑茶葉蛋」,引發熱議,臺灣《聯合報》、中時電子報、東森新聞雲、TVBS新聞等都進行報導。
臺媒報導截圖
這名網友發文稱,之前買茶葉蛋時試著挑選蛋殼顏色深、裂痕較多的,但還是不夠入味,因此他詢問網友們有什麼方法能挑到「入味很夠的」茶葉蛋。眾多網友紛紛留言,曝光他們的「獨門要訣」。
有網友稱,「我都選小裂縫多的,不選只裂一條大縫的,比較好剝,蛋不會黏在殼上,味道也剛好」「最上面的最好吃,鍋底的都是煮不久的」「都挑殼裂的,然後看到黑黑東西跑出來的那種」。
「批踢踢」截圖
除了挑選要訣,網友也發表對各商店茶葉蛋的看法,「全家的蛋比較好剝殼」「好剝、味道淡選全家」「7-11的蛋很難剝,有一次剝了快10分鐘裡面還是空心的!」「OK的蛋最大顆」。
「批踢踢」截圖
還有網友講述購買理由時提到「價格便宜」,「美廉社的買過很多家,感覺每家品質有點差異,不過因為便宜」「美廉社的蛋超小顆,不過就是便宜才買」。
提起茶葉蛋,很容易讓人想起幾年前「大陸很多地方吃不起茶葉蛋」的說法。2011年,一位名叫高志斌的臺灣教授在某節目中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還稱「臺灣人在深圳火車站吃泡麵引起圍觀」。一位大陸網友在微博曝光後,短短5天轉發近5萬次,引起熱議。「茶葉蛋」一詞連續多日佔據微博熱搜詞排行榜前列,大陸網友紛紛曬出自己吃茶葉蛋的「炫富」照片。
茶葉蛋一詞在臺灣經常登上熱搜。今年6月,臺灣高雄一名超市女員工涉嫌偷吃兩顆茶葉蛋,犯「業務侵佔罪」被判三月徒刑。由於兩顆茶葉蛋僅要價18元(新臺幣),店員卻付出如此慘痛代價,而對此高雄法院表示,「這已是法律允許法官判處的最輕刑罰。」此事也引發多家臺灣主流媒體關注。
此外,島內民眾的工資上調甚至也用「茶葉蛋價格」來衡量。8月14日,臺「勞動部」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從明年元旦起,基本工資月薪調漲700元(新臺幣),時薪則漲8元(新臺幣)。臺媒報導稱,月薪漲幅是近四年最低,時薪漲幅則是次低。以月薪來說,相當於每天「加薪」23元(新臺幣),僅可多買兩顆茶葉蛋。有臺媒評論稱,明年是選舉年,臺當局上調工資是「為選舉考量」。
說起茶葉蛋,不能不提近期同樣「火熱」的涪陵榨菜。8月7日,臺灣「名嘴」黃世聰在談話節目《關鍵時刻》中發表了一番「高論」,稱由於經濟不景氣,大陸人「連榨菜都吃不起」,引發網友群嘲。大陸榨菜公司甚至安排寄送一箱榨菜給黃世聰,感謝他激發了網友的「炫富」熱情。
黃世聰在節目中提到「涪陵榨菜」在大陸人心目中堪稱「泡麵搭檔」,《旺報》評論稱,大陸人不但吃泡麵不加榨菜,甚至連泡麵都不吃了。「原因很簡單,消費升級,大陸人叫外賣,不吃泡麵了。」
新黨發言人王炳忠則表示,「祖國必須統一,而且更要儘快統一!不然我就無法在祖國的上空咀嚼美味的涪陵榨菜了。」(海外網 朱簫)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