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成涉房產,深圳這家遺囑服務中心迎來首批50位市民遺囑登記

2020-12-21 瀟湘晨報

南都訊 記者張馨怡 近日,在深圳市福田區的中華遺囑庫公益預約服務中心,剛過60歲的芳姨正在手寫「幸福留言」:好好生活,開心快樂。簡單8個字,寄託了老人「百年」後對家人的期望。隨後,她的遺囑被登記進入中華遺囑庫保管。中華遺囑庫自設立深圳市福田區公益預約服務中心以來,先後為近百名市民免費提供遺囑諮詢、預約服務。昨日,中華遺囑庫為首批預約登記的50位立遺囑人集中辦理了遺囑登記入庫手續。其中,九成以上遺囑內容為現有房產分配,還有一部分遺囑內容為現金存款分配。

60歲以上老人可免費立遺囑

日前,年逾七旬的王先生帶著太太一同來到中華遺囑庫福田公益預約服務中心,決定對自己的現有資產進行分配。「立完以後整個人都很放鬆了!4個孩子都有份。」王爸爸表示,雖然早就有立遺囑的想法,但是之前多少有點忌諱,而在這次疫情之後,考慮到自己年齡越來越大,他決定還是儘快立遺囑,才能更安心地享受晚年生活。

深圳市福田區中華遺囑庫公益預約服務中心主任王芳介紹,服務中心啟用後,很多市民過來諮詢了解情況,不少市民是在子女的陪伴下前來辦理遺囑登記的。王芳說,幾年前很多人還很忌諱談論立遺囑,而現在立好遺囑已成為不少市民的「幸福留言」。

據了解,中華遺囑庫為年滿六十周歲、資產不超過1套房的老年人提供免費遺囑諮詢、登記和保管服務,面向非公益客戶提供專業市場化服務。辦理立遺囑的流程是先預約,然後進入諮詢、起草、精神評估、登記保管等環節。對於精神評估一項,王芳給出的解釋是:在財產繼承糾紛中,許多案件的爭議焦點是立遺囑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況是否正常,所以需要對立遺囑人進行精神方面的鑑定,這樣才能保證遺囑的法律效力。

中華遺囑庫工作人員介紹,中華遺囑庫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法律規定的軟體和硬體流程,通過專業登記軟體,藉助人臉識別、身份驗證、密室登記、指紋掃描、現場影像、專業見證、文件存檔和保密保管及司法備案等功能,使立遺囑人訂立遺囑的真實性得到了有力保障。涉及訴訟的,中華遺囑庫還將依法為當事人出具證明文件。2018 年起,中華遺囑庫系統接入「司法電子證據云平臺」,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備案,可供法官在庭審中直接查看和核驗。

「在中華遺囑庫辦理遺囑有兩大好處,一個是免費,另一個是可以保存。」王芳表示,市民在訂立遺囑後,查詢和提取遺囑的權限由立遺囑人自行設定,立遺囑人指定的人都可以設定為查詢和提取人。如需要變更遺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修改、更新。

立遺囑人年齡趨向年輕化

中華遺囑庫自2013年啟動以來,深受市民歡迎。截至2020年6月,已為17多萬名市民辦理了遺囑。

根據2019年中華遺囑庫發布的白皮書數據顯示,2013年,立遺囑人平均年齡77.43歲,2014年平均年齡76.54歲,2015年平均年齡75.31歲,2016年平均年齡73.97歲,2017年平均年齡72.09歲,2018年平均年齡71.26歲。6年間,平均年齡從77.43歲逐步下降至71.26歲,年齡趨向年輕化。

與此數據相對應,根據白皮書統計無法立遺囑原因中,高達65.29%的人因身體健康問題無法立遺囑。

對此,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分析認為,一是隨著遺囑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早日訂立遺囑,在人口老齡化速度日益加劇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邁入老年,這些新「入伍」的老年人往往觀念更加超前,傾向於早日立遺囑;二是中華遺囑庫對立遺囑人的身體條件有所要求,許多想立遺囑但身體條件不符合的老年人無法在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這些因素疊加之下,立遺囑老人的平均年齡下降趨勢較為明顯。近兩年來,30多歲、40多歲的人群,前來諮詢並訂立遺囑的人群數量明顯攀升。

獨生子女父母仍為立遺囑「主力軍」

在立遺囑的人群中,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遺囑,佔總遺囑數量47.6%。對這一現象,陳凱認為主要是由於觀念變化導致的結果。以前人們都認為遺囑是為了防範子女爭奪財產,以為只有多子女家庭才需要立遺囑。可是隨著社會發展,大家發現遺囑不只是為了防範糾紛,更能夠避免家庭財產損失。

2015年一則刷爆朋友圈的微信文章引起關注,文中杭州女白領小麗的遭遇,令大家對遺囑的必要性有了新的認識。小麗是獨生子女,父母去世後,小麗本想把父母名下的房產過戶到自己名下,沒想到,由於父親去世時奶奶仍然在世,因為父親沒有留遺囑,導致父親的財產一部分由奶奶繼承,奶奶不久後去世,這些財產又由小麗父親的兄弟姐妹轉繼承。最後,作為獨生子女的小麗只能繼承父母房產的八分之七,而剩下的八分之一由小麗的七大姨八大姑繼承。

陳凱指出,如果小麗的父母生前立有遺囑指定財產全部由小麗繼承的話,小麗就能得到房產所有份額而不會被親戚們分走了。

此外,如果小麗在結婚後繼承父母財產,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規定,在父母沒有立遺囑的情況下,這份財產成為了小麗與丈夫的夫妻共同財產。萬一小麗日後離婚,丈夫能合法分走小麗父母一半的遺產。

對此類風險,法律也給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小麗父母如果提前寫遺囑指定財產只歸小麗獨立享有,不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就不會被離婚女婿分走。

立遺囑財產種類更加多樣化

根據統計,2013年至2018年間,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中,處理財產均以不動產為主,佔比高達99.75%,其次為銀行存款,佔比18.49%。值得注意的是,遺囑中處理其他貴重物品和收藏類物品(家具、書畫、集郵冊等)的多樣性與數量從2018年開始有所增加。立遺囑市民的財產種類日趨豐富。

同時,從各地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北上廣」由於經濟發展迅速,遺囑中財產種類豐富的特點比較明顯。2017年至2018年,中華遺囑庫所登記的北京地區的遺囑中,處理不動產的比例達分別達到99.72%、99.87%;其次是銀行存款。近兩年,公司股權、證券基金、理財合同、保險單、車輛等訂立遺囑的需求也逐漸增加,私人物品、收藏品等個性化的財產也逐步有立遺囑的需求。上海和廣東地區在2018年也開始有理財合同、保險單、車輛等財產出現在遺囑的分配方案中,呈多元化現象。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華遺囑庫助力簡化繼承房產過戶流程,遺囑見證人可不必到場
    近日,白雲區不動產登記中心進一步簡化了繼承房產過戶手續,對於持有中華遺囑庫登記的遺囑去該局辦理繼承房產過戶的市民,不再要求中華遺囑庫的遺囑見證人到場,只需提供中華遺囑庫開具的見證人證明即可。白雲區不動產登記中心還表示,「以後市民持中華遺囑庫登記的遺囑在該中心辦理過戶手續時,將不再要求見證人到場,只需要提供中華遺囑庫開具的見證人證明即可」。龐華幸提到,白雲區不動產登記中心的這個便民措施讓繼承房產過戶手續進一步簡化,讓房產繼承人可以更快捷、簡單地完成房產過戶。
  • 80、90後也來立遺囑 中華遺囑庫江蘇中心四年服務超13000個家庭
    為年滿六十周歲、資產不超過一套房的市民提供免費遺囑諮詢、登記和保管服務,對不符合公益服務條件的市民提供專業市場化服務,並將收入用於公益事業。據悉,中華遺囑庫江蘇中心自2016年9月21日至今,已服務了1萬3千餘江蘇家庭,登記保管了1萬多份遺囑,目前遺囑已生效30份。
  • 中華遺囑庫西安首批登記者拿到遺囑證 肖像權基金保險都可包含在...
    「拿到遺囑證了,心事也就了了,提前辦好身後事,我和老伴兩人感覺心裡很敞亮,剩下的時間就是安度晚年了。」6月3日上午,中華遺囑庫西安服務中心首批登記者拿到了遺囑證,領到證書的張阿姨和老伴王叔叔非常開心。遺囑訂立範圍更廣了肖像權基金保險都可包含在內「中華遺囑庫是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共同發起主辦的公益項目,作為遺囑訂立與保管的專業機構,中華遺囑庫自2013年啟動,截至2019年9月已在全國設立11個登記中心
  • 中華遺囑庫白皮書:「90後」立遺囑增多 8成名下有房產
    今天,中華遺囑庫正式向社會發布《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首次採用網絡直播方式對遺囑大數據進行解讀。據介紹,七年來中華遺囑庫已在北京、天津、廣東、江蘇、廣西、上海、重慶、杭州、新疆等9個地區建立了遺囑登記中心。
  • 北京已有近4萬老人預約遺囑登記 為避"家庭戰爭"
    服 務   遺囑登記走進社區辦理   據中華遺囑庫第一登記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中華遺囑庫已準備設立4個登記中心,目前第二登記中心已經啟用。同時計劃在老人比較集中的社區或單位,設置固定服務點和流動服務站,集中時段為附近的老人辦理遺囑登記,免除他們的奔波之苦。
  • 中華遺囑庫遺囑服務中心落戶東莞
    10月29日下午,中華遺囑庫東莞遺囑服務中心啟動,從即日起中華遺囑庫為廣大民眾提供遺囑諮詢、登記和保管等服務。與此同時,中華遺囑庫還可提供專業家族財富保護與傳承服務,通過遺囑、保險、家族信託等法律工具幫助他們提前做好安排,以順利實現財富傳承。
  • 遺囑寫房產給誰就能過戶?公證處:遺囑和繼承兩碼事
    今天,我們就來聽一位溫州人的故事,他拿著祖母的公證遺囑去辦理房產過戶手續,被拒絕了!拿著祖母遺囑辦理房產過戶被拒「我老公拿著他祖母的遺囑去辦理房產過戶,可不動產登記中心不予辦理。」近日,溫州市民葉女士反映,稱祖母遺囑上寫明身後將房子留給自己的孫子許先生(葉女士丈夫),可去過戶時被拒絕。許先生的祖母於去年去世,早在2012年,老人家就已經去公證處做了遺囑公證,表示要在百年之後將名下唯一的房產留給她的孫子許先生。祖母去世之後,許先生忙著料理老人家的身後事。
  • 立遺囑不僅是為了防範財產糾紛 「排隊辦遺囑」的背後
    5年來,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了8萬餘份遺囑——  「排隊辦遺囑」的背後  「我今年60歲,想早點兒預約,你們這要怎麼申請?」「我們家有兩套房產,想寫在遺囑裡,能不能登記?」諮詢臺前,五六位老人圍成一圈,拉著工作人員詢問……  2013年,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發起主辦的公益項目,中華遺囑庫北京第一登記中心在北京西交民巷掛牌開張,為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遺囑諮詢、登記和保管等服務。  近日,《工人日報》記者來到這裡時,不大的屋子裡坐滿了老人,忙著申請預約或登記。不少老人身邊還有兒女或孫輩陪同。
  • 生前遺囑系列——自書遺囑
    ,請您根據專家的指導,提交相應資料進行線上審核,確保服務流程的合規合法;3、」網上預約」服務正常開通,客戶可通過線上的方式獲得諮詢、材料審核和方案設計等服務,並由資深繼承顧問帶領外調小組進行全流程的繼承權公證手續及房產上市和過戶手續。
  • 擔心遺囑內容提前揭曉引矛盾?深圳公證處推出「遺囑證」化解難題
    想要立遺囑,又擔心子女看到遺囑以後會強迫自己改遺囑……而深圳公證處推出的《遺囑證》、遺囑保管服務及遺囑執行的綜合公證法律服務,正好可以解決家長們的上述疑問。2020年12月26日,黎某夫婦二人來到深圳公證處,向公證員說出了自家的煩心事。二人想要訂立遺囑,將名下共同所有的兩套深圳市內房產,分別指定由女兒、兒子單獨繼承,不作為各自的夫妻共同財產。
  • 自書遺囑如何繼承房產?
    當下,很多人在未辦理公證遺囑時,為了避免子女繼承房產產生爭議,都選擇自書遺囑或代書遺囑,自書遺囑是遺囑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認定有效,是可以繼承房產的,但繼承人在繼承房產的過程要難於公證遺囑。
  • 想立遺囑不知咋立?山東首個專門公證遺囑中心試運行
    記者從今天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公證處主辦的紀念「五四」青年節「青年公證人志願者大型公益普法活動」現場獲悉,全省首個專門的公證遺囑中心--濟南市高新公證處公證遺囑中心正式試運行,即日起可提供專門公證遺囑服務。這是全省首個專門的公證遺囑中心,中心還將推出「遺囑見證人」服務。
  • 遺囑怎麼立 登記遺囑要去哪裡 什麼樣的遺囑有法律效力
    ­  公益機構太少了­  隨著遺囑理念的普及,老年人對遺囑公證及登記的需求水漲船高。2014年的一份調查顯示,全國近3000家公證處的遺產繼承公證量呈逐年遞增趨勢。­  與此同時,類似中華遺囑庫這樣的第三方機構也應運而生。在四川、廣東、吉林、深圳等省市,公益性質的遺囑庫受到了老年人的青睞。
  • 遺囑存證-民正北京遺囑庫為老年人進行免費遺囑「體檢」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2018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已達2.5億,佔總人口的17.9%,老年人自身的權益保障以及財產如何去傳承是當下對老年人最為關注的時事。李阿姨前幾天在北京晚報上看到民正遺囑庫的宣傳報導,就來到北京登記中心諮詢,小鵬結合老人的真實意願給起草了一份結構嚴謹、合法有效的遺囑草稿,於是兩人在民正遺囑庫辦理了遺囑登記保管把財產留給兒子單獨所有,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別人無權享有。並指定民正北京服務中心作為遺囑執行人和監督人,確保日後兒子辦理繼承過戶手續的便捷。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 房產遺囑糾紛房產遺囑怎麼寫,如何書寫房產遺囑?
    房產是一項重要的財產,在老人過世以後房產繼承糾紛經常發生,特別是對於那些家庭有幾個子女的情況下繼承糾紛是很常見的,因為房產繼承兄妹之間鬧上法庭的時候很多,這時候如果老人提前寫一份房產遺囑的話,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那麼房產遺囑糾紛房產遺囑怎麼寫,如何書寫房產遺囑?
  • 廈門:老人立遺囑房產給保姆!法院這樣判……
    「熱播劇《都挺好》裡有這麼一個情節:蘇大強執意要與保姆登記結婚,還要在房屋產權裡加上保姆名字,子女極力阻攔。2008年,妻子病逝,84歲的老張留下阿娣,3年後,他們瞞著子女登記結婚。老張還兩次親筆寫下遺囑,將其名下一處房產和銀行資金留給阿娣。但是!老張的3名子女對這些事都不知情!
  • 沒有遺囑怎麼繼承房產
    沒有遺囑怎麼繼承房產?被繼承人以遺囑安排房產的,只要符合法定條件,應按被繼承人的遺囑分配房產;但被繼承人在遺囑之外還有 房產未處理的,則這部分房產按法定繼承情況處理。下面由法律快車的小編在本文詳細介紹。  沒有遺囑怎麼繼承房產?
  • 獨生子女如何繼承父母房產?沒有遺囑怎麼辦
    但是現實生活中也存在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房產的情況,那麼獨生子女如何才能繼承父母房產?獨生子女如何繼承父母房產?根據司法部發布關於廢止《司法部、建設部關於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的通知,繼承房產、分房遺言、贈與房產、涉外涉港澳臺房產所有權轉移等有關房產登記事項可以不必公證了。
  • 獨生子女家庭也要立遺囑?超過99%的老人立遺囑選了這條!
    在中華遺囑庫上海分庫登記點,每天都有近十位老人前來諮詢預約登記,最多的一天甚至有近百位老人,前來諮詢的老人大多在70多歲,年齡最大的96歲。處理房產的遺囑佔比99.69%據悉,中華遺囑庫上海分庫運行4個多月,已經有500多位老人立下遺囑。
  • 老人瞞著兒女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這樣的遺囑有效嗎?
    近日,一則八旬老人立遺囑將百萬房產贈保姆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圖源:看蘇州事件概況近日,中華遺囑庫蘇州吳中公益預約服務中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登記對象:年近八旬的賈老伯以自述遺贈的形式將一套房產贈送給照顧自己多年的保姆。目前,老人子女尚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