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記者從全省肉牛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上獲悉,我省將把「貴州黃牛」打造成「中國和牛」,建設富有貴州特色的全國優質牛肉供應基地。
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 劉捷
貴州黃牛品質如何,小夥伴們一定有所耳聞。
貴州黃牛品質優異、肉香味鮮、嚼勁十足。今年7月,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侯毅在貴州調研時曾說:「貴州黃牛是全國最好的牛肉」。
那「和牛」又是啥?
日本和牛,又稱「雪花肉」,其肉大理石花紋明顯,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品質最優秀的良種肉牛,在日本被視為「國寶」,在西歐市場價格極其昂貴。
所以,以後能夠吃上咱貴州本地產的「中國和牛」了!
我省肉牛產業的產值較大、發展穩定、帶動性強,是全省生態畜牧業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之一。貴州養殖肉牛歷史悠久,形成了關嶺黃牛、思南黃牛、黎平黃牛、威寧黃牛和務川黑牛等優質地方肉牛品種。2018年,全省肉牛存欄、出欄總數分居全國第6位、第13位,產品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等一線城市受到廣泛讚譽。
為推動全省肉牛產業再上新臺階,貴州將堅持「三年打基礎、五年育品牌、十年磨一劍」的總體路徑,圍繞打造「中國的和牛」——貴州黃牛的總目標,力爭在5至10年把肉牛產業鏈打造成千億級的貴州特色產業——
更加注重推進品種繁育。堅持政府主導,建立全省性的地方牛育種平臺,把貴州黃牛的種質資源選育好、管控好,形成貴州黃牛品系,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強對關嶺牛、思南牛、黎平牛、威寧牛和務川牛等地方優良品種的保護;從選擇種公牛開始建立信息化追溯系統,建立健全品相外貌、基因檢測、淘汰退出等培育標準。
更加注重推廣典型養殖模式。各地要因地制宜,學習借鑑和總結關嶺縣「牧場+屠宰場+零售市場」發展模式、鳳岡縣和記公司「1畝草+1頭牛+1畝田」發展模式、六枝特區巖腳鎮草原村種養殖合作社「三變+N」發展模式,建立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帶動貧困戶通過養牛脫貧致富。
更加注重突破飼草料瓶頸。各地特別是關嶺、鳳岡、桐梓、思南、大方、六枝、貞豐7個重點縣,將充分發揮優勢,按照「向天要草、向地要草、向山要草、省外調草」的思路,加強種草規劃布局,用好林間草地、荒山荒坡、「糧改飼」田地和冬季閒田種植牧草,發展黑麥草、燕麥等優質高產牧草種植,提高優質飼草供給能力。
更加注重推進屠宰加工建設。完善現有屠宰加工公司屠宰分割設施設備,啟動鳳岡縣、畢節市、銅仁市肉牛屠宰場建設,力爭在3年內形成3至5家肉牛深加工屠宰企業,滿足全省肉牛屠宰需求,實現「活牛不出省」,提升肉牛產業省內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
迅速統一公共品牌。打響「貴州黃牛」公共品牌,突出高端化、綠色化、特色化的品牌特色,發揮省牛羊產業協會資源整合作用,推進肉牛養殖、加工、屠宰等企業構建產銷聯盟,提高市場佔有率,讓貴州黃牛譽滿全國。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賴盈盈
朱夢怡
胡彪
見習記者吳傳娟
編輯唐怒嬌
編審陳毓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