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優秀媽媽有10條標準,更能養出優秀孩子

2020-12-10 優媽智慧育兒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優秀的媽媽更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人民日報公布了10條評判標準,看看你是不是?

1、心態放鬆

繃緊的神經和焦慮只會讓媽媽在問題面前發揮失常。不一定要 成為完美的媽媽,但要做個心態放鬆的媽媽。

把微笑傳遞給孩子,你的笑容會感染孩子,相信沒有什麼困難過不去。

懂得自我調節心情,心態放鬆,和孩子成為朋友。

2、不攀比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拿他和別的孩子比較。

不要拿一個標準來衡量孩子,成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幫助孩子開發潛能,共同成長,不「用己之短,比人之長」。

3、「笨」媽媽

再能幹的媽媽也要在孩子面前適當地裝「笨」,讓孩子覺得自己更加「聰明」。

所以,當孩子問問題時,不妨把問題重新拋給他;如果孩子回答不出來,就帶著孩子一起從書裡面找答案。

4、好好說話

對孩子說的話不要隨便承諾,不然會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

耐心溫和地對孩子說話,不要說反話,不要諷刺孩子,你的情緒他能感受到。

學會傾聽孩子說話,給孩子回饋正確的身體語言,尊重孩子說話的權利。

5、說話算話

不隨意答應孩子任何事,不隨意承諾。

實現不了的時候,不找任何理由推脫。

教育孩子時,誠信很重要,當你答應孩子第二天要去遊樂場時,一定要提前安排好所有的事。

6、給孩子自主性

給孩子相應年齡的自主性,他會更從容地面對今後的人生。

鼓勵孩子發表意見,做出選擇,小到穿什麼衣服,達到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都可以讓孩子參與決定。

7、靈活

育兒不是科學,是一門藝術,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不堅持某一種方式,而是在大原則下,探索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

讓孩子學到生活的智慧,獨立思考,不斷嘗試,把死知識用活。

8、支持孩子

孩子表現出來的每一個問題背後,都代表著他們的需求,不先批評他們的錯誤,而是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

不只給孩子講道理,而是教他們怎麼做。

媽媽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讓孩子少一些無力,多一些勇氣。

9、讚美爸爸

聰明的媽媽懂得在孩子面前讚美爸爸的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

更懂得在孩子面前維護爸爸的權威,這樣爸爸更願意參與家庭事務,陪伴孩子成長。

10、樂於助人

培養有競爭力,而不是有競爭感的孩子。教給孩子善良和愛心是分享、責任、合作。

有人說,為什麼老是說媽媽必須要成為優秀的,做媽媽很不容易了,幹嘛那麼多要求。

因為如果你還想你的孩子變得更優秀,首先自己得變得優秀;

其次,媽媽的作用遠大於任何人,所以,媽媽的角色更重要;

最後,當你的孩子優秀時,別人多半會說,你媽媽教育的真好!

所以,對媽媽的要求會比爸爸更高點。

相關焦點

  • 「我這麼優秀,你笨死了!」這4類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優秀的娃
    這是大部分家長的普遍心理,然而到底能不能夠讓孩子未來有好的發展,並不是投資多少就能決定的。像有些家長雖然說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卻依舊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這可能就是教育方式不正確了。
  • 有這幾個特徵的媽媽,絕對無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再辛苦也沒用
    能夠養育出這麼自信和善良的寶寶的媽媽,身上肯定是自帶閃光點的。在她們身上表現出來的自信,從嬰幼兒時期就給孩子積極向上的影響,所以,孩子從小到大都是信心十足的樣子。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的媽媽都有著幾個特徵:1、全部心思都在家庭上有很多媽媽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和照顧家庭,都是將工作辭去,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當中。
  • 海清14歲兒子優秀到讓人眼饞,優秀的媽媽就是孩子的福報
    海清,演過無數優秀作品,《蝸居》、《媳婦的美好時代》等,潛心於自己的事業中,優秀又低調,很少有緋聞,被稱為「國民媳婦」。優秀媽媽注重孩子「全面發展」優秀的父母從來不只看重孩子的成績,而是要求孩子全面發展,除了學習,身心發展也很重要。
  • 「我才初中畢業,能教育出優秀的娃?」什麼學歷,都能讓孩子優秀
    胖女士與瘦女士分享完處理的方法,又說:「孩子還小,你得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她,孩子才能優秀。」瘦女士說:「姐姐,怎麼用科學的方法?我才初中學歷,能教出優秀的孩子?」我訝然,難道只有高學歷的人,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嗎?
  • 《重生》範凱:冷漠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那如何讓孩子感受到愛呢?我記得當初和朋友討論李玫瑾教授關於媽媽要親自養孩子的理論的時候,已婚已育的媽媽們是這麼抱怨的!天天工作,回到家裡累死了,能夠伺候孩子吃飯睡覺再給他洗完衣服輔導作業,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請問我還要怎麼愛他?
  • 勤快媽都有個懶孩兒,適當地懶一些,孩子才更優秀
    可是,你有沒有見過一個現象,往往勤快喜歡給孩子講道理的媽媽,都有一個懶孩兒,反而是,不怎麼勤快的媽媽,卻總是能養出優秀的孩子。一般情況下,愛講道理的勤快媽媽,很難養出優秀孩子我一個朋友出了名的勤快。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可乾淨了,但她女兒嘛,不怎麼愛乾淨,自己的東西從來不收拾。她媽媽好心幫她收拾書包,有一次課本忘了帶了,回家把媽媽說一頓。
  • 有一種媽媽最累,為孩子付出最多,養出的孩子卻不幸福
    ,明明很優秀,卻活得很不自信,膽小慎微,而這都與她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的媽媽密不可分。而那些從小就能到父母溫情回應的調查對象,生活滿意度較高,心理更健康。齊明月已經是成年人了,而且是一名新聞記者,可她卻害怕與媽媽相處,寧可在外面租房子住,也不願回家,更不敢在媽媽面前暴露真實的自己,活得很憋屈,只敢和閨蜜尖、唐燦「耍無賴」發脾氣,試想一下,一個帶著面具的人,將自己偽裝起來,怎麼能過得幸福呢?
  • 中國式的「勤快媽媽」,難養出優秀娃,希望你沒犯相同錯誤
    高爾基曾說過:養孩子連母雞都會,可教育孩子卻是一門藝術。其實能感覺到這個媽媽的無助,她一直強調我是為了你好啊,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啊,感覺這個媽媽對於孩子的變化與反抗,已經不束手無策了。大部分孩子考試沒考好,想的都是回家咋交代,而不是想想我問題出在哪了?幾種典型的中國式「勤快媽媽」1.過度愧疚型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勝過愛自己,總是會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孩子的要求。可能因為條件原因,沒有辦法給孩子最好的,就覺得對不起孩子,讓自己一直非常卑微。
  • 怎樣讓孩子遠離「媽寶男」標籤?媽媽做好這4點,孩子長大更優秀
    對於父母來說,如果家裡養的是男孩,可能對男孩子的期望會更大,畢竟在社會上,男人要負責養家已經是從古到今的傳統,如果一個男人沒有養家的本事,沒有一定的經濟來源,社交能力差等等不僅會影響他的個人形象,還會影響整個家庭幸福,自古以來都有養兒防老一說,但是在時代開放的今天,人們並不指望男孩兒去養老
  • 不要做這樣的媽媽,自己累得不行,還教育不出優秀的孩子
    為什麼有的媽媽辛苦「教育」孩子,孩子反而沒變優秀?  浩浩是家族裡第一個男孩,不僅父母進行全方位的照顧外,老人也對他疼愛有加。什麼好的都想著浩浩,覺得只要對浩浩有好處的都是儘可能的滿足。  平常對父母沒有一句關心的話,沒有一句尊敬的話,更不懂得感恩,需要父母做的事就是幫他收拾爛攤子,幫他洗衣做飯等。  家裡老人也唉聲嘆氣的,自己那麼疼愛他,怎麼就不學無術了呢?父母直接成了一种放棄的心態,也怪自己當時沒有對孩子嚴格要求和管理。  真的累了媽媽,結果還培養出一個不孝順的孩子。
  • 這4種媽媽就算再辛苦,也養不出孝順孩子,白眼狼都是被逼出來的
    有些寶媽不管多麼辛苦,就算心裡委屈的已經哭了,但也絕對不在孩子面前抱怨,而有的媽媽則是不同,仿佛非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有多累一樣。不管孩子是否能聽懂,就一通的抱怨,媽媽抱怨後心裡舒服了,但孩子的情緒又能發洩給誰呢,時間長了孩子內心就會對媽媽產生怨恨。
  • 杭州男生下課給媽媽織圍巾火了,但是這3種媽媽,很難養出感恩的孩子...
    有網友說:「培養這樣一個懂感恩的兒子,一定是媽媽教育的好!」 有人說,父母最大的成功,是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若是不懂感恩,再優秀也沒用。 正如宋丹丹說的那樣:「比起優秀,我寧願要一個感恩的孩子。」
  • 心理學家:有這三種「壞習慣」的寶媽往往能養出優秀娃,不服不行
    「怎麼才能教育出懂事優秀的好孩子」也成為困擾無數父母的一大難題。在無數的父母中,中國的父母無疑是最用心和最勤勞的那一批。為了能教育好孩子,父母可以說是給孩子做足了榜樣,可結果卻是,能夠養出優秀孩子的父母卻寥寥無幾。
  • 有這「3種特徵」的爸爸,很難養出優秀孩子,你家娃有同款爸爸嗎
    01反之,如果爸爸們有這3種特徵,那麼很難教養出優秀的孩子,快來看看你家娃有沒有同款爸爸。所以如果爸爸經常用肢體暴力毆打妻子或者孩子,或者是用語言暴力來羞辱、辱罵孩子,都有可能讓孩子陷入到「暴力循環」中。有暴力傾向的爸爸不僅無法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甚至還有可能毀了孩子的一生。
  • 哄孩子入睡前堅持說3句話,孩子越來越優秀,家長也能更省心
    在自己晚上下班回家之後才能有時間陪伴孩子,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能和孩子短暫相處的晚間時光。在下班後不應該把手機放在第一位,不能一下班就抱著手機在那刷短視頻。應當把握住這短暫的時間,陪孩子一起玩玩遊戲然後再哄孩子睡覺。每天晚上的陪伴可以更好地促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 這三種父母,再苦再累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希望你不在其中!
    文|啞鈴媽媽每一位家長都期盼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棟梁之才,德智體全面發展。多數家長都是普通人,為了生計而忙於奔波。家長們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希望給孩子的都是最好的。以下三種的父母,即使再怎麼辛苦,還是沒法養出優秀的孩子:1.溺愛孩子的父母溺愛孩子是教育裡的大忌,老話說「慣子如殺子」,一點也不假,如果想讓孩子成為棟梁之才,一定不要過分溺愛,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 臺灣紀錄片揭露教育真相:情緒失控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海綿媽媽帶著疑問,看過一個臺灣的影片《VR還原家庭暴力:孩子面對失控父母有多恐懼》,完美還原了孩子眼中父母情緒失控的樣子。影片最開始,小男孩拿著玩具槍射擊其他玩具小人之後,留下了一地狼藉。一旁的爸爸開始大聲訓斥,並在嘴裡念叨著:是不是欠揍?
  • 《知否》中蠢笨暴躁的王大娘子,憑啥養出華蘭長柏這樣優秀的孩子
    因為藝術源於生活,王大娘子看上去不是個靠譜的母親,而子女們都那麼優秀,看似不可思議,但卻有跡可循,甚至可以說是有其必然性的!可以說品性的培養才是「養好」孩子的關鍵! 良好的品性就是行為的準繩,使人的行為不偏離正道。比如劇中的墨蘭,應該是眾姐妹中最有才華的,但被林小娘(林噙霜原本也是官家小姐出身,能詩會畫的)養的貪慕虛榮,心術不正,最後不顧羞恥,耍盡心機手段嫁入高門,但生活的並不幸福。
  • 「父母最傷孩子的5句話」曝光: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前段時間,湖南臺一檔爆火綜藝節目中,列出了「父母最傷孩子的5句話」: 我什麼時候答應過你? 我養你有什麼用? 可是,怎麼才能不打不罵,就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呢? 為此,小育媽媽特別邀請了一位女神媽媽,來講述她的「育兒經」。
  • 家有男孩子該怎麼養?父母記住這5點,養出優秀的男子漢不是夢
    男孩子要學會有足夠的自理能力,這樣長大之後才會懂得如何去面對自己的生活。而且,父母的肯定最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和潛力。隨著時代觀念的變化,家務不再是女孩的「工作」,而讓男孩參與到勞動的過程往往能更好地培養其自理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