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庭銘 楊藝茂)10月26日下午,在廣元市文化藝術中心,200多人的報告廳被擠得滿滿當當。在接近2個小時的時間中,大家的注意力都被臺上一位「網紅」所吸引。他就是——文化與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單院長此次前來廣元,是受廣元市有關部門邀請做客幹部蜀道大講堂,為廣元的幹部群眾帶來了題為「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忠實守候者」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單霽翔講述了故宮近年來的變化,透露了故宮修復文物背後的故事,並介紹了故宮在製作文創產品方面的經驗。「總之一句話,就是要讓故宮保持綠地、藍天、紅牆的美景。」
談環境改變法國總統的車隊曾被拒之門外
在單霽翔上任院長以後,對故宮的軟硬環境做了很多的改變。其中,很顯著的一項措施就是禁止機動車在故宮內行駛。
單霽翔介紹,故宮裡面以前是可以行車的。到了他上任的時候,發現很多外國的著名博物館基於文物保護,都沒有允許機動車在裡面行駛。「所以,我們決定發布公告,禁止在故宮內使用機動車。」
不巧的是,公告剛發布多久,就遇上了時任法國總統的奧朗德訪華。當時,按照預定方案,貴賓的車隊將通過直接通過午門。「沒辦法,我們只好將午門全部關閉了。」當車隊到了門口,奧朗德不得不步行進入了故宮。因此,法國總統也成為了故宮整治後第一個步行進入的貴賓。後來,國家有關部門也認同了故宮的做法。
除了改變軟環境,故宮這些年來還大力提升了硬環境。在一年的冬天,單霽翔發現女生衛生間門口排了很長的隊伍。不僅女士難受,站在旁邊拎包的男士也很難受。「於是,我們就決定把員工食堂等建築拆了,修建成衛生間。」據單霽翔透露,現在整個故宮博物院女生的衛生間是男生的2.5倍,讓大家方便時不再等待。
另外,為了讓觀眾「有尊嚴地休息」。故宮博物院還設置與環境相配的座椅,全院開放區內現有座椅1330把,可以同時為4000位觀眾提供休息。
談文物修復工匠精神和現代科技相結合
在改變環境外,單霽翔還積極推動了故宮博物院內的文物修復。單霽翔介紹,其實文物的修復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要具有工匠精神。
「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精益求精。」單霽翔介紹,在修繕過程中,每一道工序都要進行詳細的記錄,都要公開出版修繕報告,每一項傳統工藝都要用原材料、原技術進行修復,從牆上摘下的牌匾、楹聯、貼落等都要準確定位,修繕之後一絲不差地回歸原處。「其中,你們的那位故宮男神王津老師就因為在《我在故宮修文物》中的本色出演,還獲得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全景中國大獎。」
在單霽翔看來,修復文物除了要有工匠精神,還需要現代的科技。為此,故宮還成立了文物修復醫院,專門引進了文物專用CT機,顯微觀察設備、材料分析設備、無損探傷設備等。單霽翔舉例,曾經有個古代的青銅鼎送來修復時,只剩下幾十塊的碎片。後來,修復組的老師們利用顯微設備在碎片上發現了的銘文。最終,根據銘文將其復原。
目前,故宮文物修復醫院的人員已經到達了200餘人,擁有「古陶瓷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中國-希臘文物雷射技術聯合實驗室」、「同步輻射與文物保護聯合實驗室」等重點實驗室。
談文創文創產品必須要有實用性
近年來,故宮的文創產品在網絡上賣得火熱。作為故宮的掌門人,在講座快要結束的時候,單霽翔院長也自然和大家分享了故宮在文創產品製作上的經驗。
在單霽翔看來,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必須是自己開發的,而且還需要有實用性。目前,故宮開發的產品如:茶壺,U盤,錢包等,都是遵循這一原則。這樣做出來的產品,人們不僅可以用來觀賞,而且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到。「文創產品既需要堅持具有歷史性、知識性的特點,同時也兼顧具有趣味性、實用性。」
另外,他還談到,作為博物館文化機構,即使做文創產品也不能太有商業氣息。例如,故宮中商鋪的名稱,都叫做木藝館、服飾館等。「這樣大家既可進行參觀,也可以進行消費,一舉兩得。」(圖片由蒲洪旭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