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講透中國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的經驗——評...

2020-12-06 長安街讀書會

講透中國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的經驗 ——評《全球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關係:回顧與展望(中英文版)》

好書推薦

★★★★★

歐美國家依靠工業革命以來所積累的財富,在二戰後普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更是出現了以北歐國家為代表的福利國家,同時社會保障制度所具有的反經濟周期和穩定國民安全預期等功能,為這些國家的經濟穩定和發展做出了貢獻。在這種背景下,無論是國外學界還是國內學界對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分析,均以歐美國家為典型對象;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制定在處理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關係時,亦將歐美制度奉為圭臬。這是以西方敘事為中心的研究和治理格局,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良性互動的機制與經驗卻有意無意被忽略。

可喜的是,歷時3年多,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國際勞工組織、德國艾伯特基金會三方合作,中國、美國、德國、丹麥、日本、韓國等7國知名學者深入研討,鄭功成、[德]沃爾夫岡·舒爾茨所著的《全球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關係:回顧與展望(中英文版)》於2019年底出版。該書打破了傳統的單純應用西方社會保障和經濟理論模型分析中國案例,得出不同於西方國家的「中國特色」式結論進而完善西方理論的邏輯思維,跳出了將中國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案例作為西方敘事中心之下不具代表性的特殊個案的狹窄視野,而是旗幟鮮明地提出要總結中國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經驗和規律,並上升為具有普適性的理論,讓「中國經驗」反哺世界。

閱讀此書,可以發現如下鮮明特徵:

第一,系統客觀地論證全球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關係。作者從歷史視角和全球層面全面闡釋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相互作用,充分展示西半球豐富的社會保障政策文獻和觀點。一方面,從古羅馬法、歐洲濟貧法傳統與孔子大同思想及我國殷商時代的救災機制-19世紀英國、德國和羅馬教廷的社會保障制度-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社會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社會保障發展-1989年之後東歐、中亞及世界其他地區社會保障發展的歷史路徑,客觀分析了全球範圍內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歷史經驗。另一方面,總結出全球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面臨的5個新挑戰。一是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關係背後的發展理念出現分歧;二是全球化進程具有不確定性;三是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對經濟社會影響深遠;四是新技術革命對傳統產業衝擊與新業態常態化;五是福利剛性增長與財務可持續性存有矛盾。這兩個方面的剖析為該書研究中國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提供了參照。

第二,中國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經驗豐富。在客觀評估我國社會保障發展成就與不迴避制度現存問題的基礎上,該書用5個指導方針,提煉出中國處理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關係的經驗並作為政策發展方向。具體為,指導方針一:堅持經濟增長與社會保障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指導方針二:必須將社會保障作為保障與改善民生的基本制度安排,這需要堅持福利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防止因社會保障滯後或超前而損害經濟增長;指導方針三:堅持共建與共享相結合,建立以權利義務相結合的社會保險為主體的社會保障體系;指導方針四:高度重視消除貧困,通過作為基礎的社會保險制度,以及有效的社會救助和基本福利服務,保障人們的基本生活;指導方針五:在明確的增長導向政策中,採取漸進改革策略,是中國成功處理社會保障改革的複雜問題的關鍵。

第三,中國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能為其他國家提供「中國經驗」。該書基於社會保障核心理論、中國經驗並輔以全球經驗,提出了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關係的6點核心共識。這包括:社會保障制度是促進社會公正、彌補市場失靈、實現共享發展的不可替代的制度安排;經濟增長和社會保障不僅是任何發展模式的兩個關鍵組成部分,也應該視為現代發展中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在現代社會,社會保障往往是一個全面綜合的制度體系,包括各種待遇給付、不同的項目和籌資來源;社會保障總體上有利於長期經濟增長和國民福利水平提升,但不同制度設計具有不同的經濟效應;從全球範圍看,社會保障在不同地區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最近顯現出了不穩定的傾向,而中國的發展道路及40餘年的發展成就,證明了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可以相得益彰地共同發展;經濟全球化給各國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帶來了各種新舊挑戰。上述核心共識凝結著中國社會保障與經濟良性互動的寶貴經驗,可為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與優化提供靈感。

(郭林)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00501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2019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經典篇)

「2019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熱門篇)

長安街直播

註:授權發布,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網、澎湃政務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註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出處和作者。

本期責編:任翔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熱點辨析:促進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
    原標題:社會保障拖累經濟發展的看法太片面 促進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熱點辨析) 2016年我國經濟實現了6.7%的增長率。在整體低迷的世界經濟中,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但也說明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以前接近兩位數的高速增長難以再現。於是,一些人產生了憂慮: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建立的社會保障制度會不會不適應新的經濟形勢,甚至拖累經濟發展?
  • 「好書推薦」開闊視野 鑑往知來——評《中國新詩總論》
    開闊視野 鑑往知來——評《中國新詩總論》好書推薦★★★★★(錢文亮)更多精彩請點擊「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01206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2019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經典篇)
  • 「好書推薦」《黨內政治文化怎麼看怎麼辦》讀後感
    「好書推薦」《黨內政治文化怎麼看怎麼辦》讀後感 2019-08-07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書推薦」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讀賈平凹散文集《自在...
    內心的安寧與獨行的自在——讀賈平凹散文集《自在獨行》 好書推薦
  • 建構政府與社會組織良性互動關係
    政府與社會組織良性互動對建設服務型政府、推動公共管理社會化意義重大隨著政府職能轉變的加快,社會利益多元化形成,社會組織迅速發展,其地位作用日益凸顯,政府與社會組織新型關係逐漸重構。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組織主要是指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而有意識地組合起來的社會群體。
  • 「好書推薦」花落春還在——讀《南渡北歸》有感
    (聶亞萍)更多精彩請點擊「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01108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2019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經典篇)>「2019長安街好書」長安街讀書會年度推薦幹部學習書單(熱門篇)長安街直播註:授權發布,本文已擇優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網、央視頻、澎湃政務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註明「
  • 「好書推薦」新時代需要浮士德精神――青年人應該讀讀《浮士德》
    新時代需要浮士德精神――青年人應該讀讀《浮士德》好書推薦★★★★★《浮士德》是一部將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融為一體的宏偉巨著,它所推崇的在理想與實踐統一中奮鬥的精神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歷史的車輪雖然已經轉動了200多年,但它所揭示的矛盾在今天的中國社會依然存在。應該講,浮士德精神仍未過時。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我們仍然需要浮士德精神,需要不斷賦予浮士德精神新的時代內涵。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更應該讀讀《浮士德》。理想與實踐相結合是時代的需要。書中說,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長青。
  • 「好書推薦」讀《貿易打造的世界》:商品、貿易與世...
    「好書推薦」讀《貿易打造的世界》:商品、貿易與世...: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好書推薦
  • 在新發展格局中推動中國與世界經濟良性互動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宇燕、徐秀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推進,中國早已是世界的中國,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高度相互依存,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也緊密相連。
  • 「好書推薦」好書共品之《烏合之眾》
    「好書推薦」好書共品之《烏合之眾》 2018-12-1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局長馬援:養老基金對促進金融市場良性發展有...
    大家也越來越有共識,在中國經濟邁向新徵程的道路中,養老問題變得越來越至關重要!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決議提出,要構建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制度,也突顯了這一問題的緊迫性。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即開始了建設新型社會保障體系的努力。在新舊世紀之交,中國正式步入老齡社會。為應對老齡化的挑戰,具有戰略儲備意義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於2000年成立。
  • 「好書推薦」中國未來如何發展?這些知名學者們如是說——讀《大局...
    這些知名學者們如是說 ——讀《大局:知名學者共論中國新發展》好書推薦★★★★★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以下簡稱「北大習研院」)推出的新成果《大局:知名學者共論中國新發展》一書今年10月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發行。
  • 「新書推薦」長安街讀書會第20201109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本書延續《十九大精神十三講(圖解版)》《圖解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等圖書的傳統,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為基本依據,圍繞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重點對《建議》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進行深入解讀。
  • ...侯衍社:在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中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指出:「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堅持理論指導和實踐探索辯證統一,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①這不僅對新時代我們黨加快推進「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提供了科學方法論,也為廣大學者圍繞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深入研究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提供了學術素材。
  • 【好書推薦】讓孩子讀懂「中國古典文學」!
    好書推薦《寫給兒童的通俗文學
  • 探尋「社會保障之謎」: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關係辨析
    受研究水平所限,本文雖然並不能解開「社會保障之謎,但希望通過理論分析來化解當前對社會保障制度的誤解,促進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一、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雙向互動 概而言之,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具有雙向性:一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狀況決定了社會保障的產生和發展的基本面貌,這顯示了經濟發展對社會保障的直接影響;另一方面,社會保障又通過影響社會穩定、就業率、社會儲蓄率、人力資本積累、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著經濟發展。
  • 講「理」、還是講「禮」,孰先?
    中國傳統文化講「禮」,當然,也講「理」。通常,兩者並沒有什麼矛盾,講理也同樣可以講禮,講禮也無妨於講理。在一定程度上,講禮也可能有助於講理。如現代的辯論,都會有一組明確的辯論規範,遵守辯論規範,也可以是講禮的一種。總之,因為禮與理通常沒有明顯矛盾,所以常不必要太多計較。
  • 「好書推薦」讀《左傳》:時間在變,人心不變
    「好書推薦」讀《左傳》:時間在變,人心不變 2019-07-31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入總結中國經濟發展經驗
    深入總結中國經濟發展經驗 2019年10月25日 08:1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君榮 字號 內容摘要:10月19—2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主辦的首屆中國發展理論國際年會在京舉行
  • 「好書推薦」珠玉在側 鞭策我行——讀《南渡北歸》有感
    珠玉在側 鞭策我行 ——讀《南渡北歸》有感好書推薦★★★★★兩年前歷時近三月閱讀《南渡北歸》,每每想起此書,心靈深處總有被浸潤的感覺,猶如珠玉照我一路上,師生們拜訪苗寨,調查社會與民眾生活,切身感受到國家經濟的落後與百姓生活的艱辛……」「在整個旅途跋涉中,旅行團師生們寫下了一本又一本日記、觀察心得和畫作……」「在那些跑警報的日子裡,環境極其酷烈,西南聯大在昆明落地生根後,仍不斷發展壯大。」今天的我們何其幸福,我們進入了新時代,我們不用擔驚受怕,可以踏踏實實育人、為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