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支持廣東先行先試,率先創辦經濟特區。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開拓者大膽地闖、大膽地試,以「敢為天下先」的歷史擔當和「殺出一條血路」的革命精神,帶領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在改革開放探索中先走一步,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為全國提供了有益經驗。20世紀90年代後,廣東「增創新優勢,更上一層樓」,進一步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協調發展,改革開放巨輪激流勇進駛入新世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廣東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進一步真抓實幹、奮發進取,不斷開創廣東工作新局面,勇當新時代改革開放領跑者。
時隔6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踏足廣東這片改革熱土。從珠海到清遠,從深圳到廣州,「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的信念一以貫之。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在深圳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時強調,我們要堅定沿著改革開放之路走下去,同時要向更深更廣的領域中不斷開拓,不斷提高水平。
從今日起,本報推出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系列報導,尋覓發現改革開放背後的故事以及我們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在深圳展出。圖為三折屏LED影像牆。
「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於昨日舉行媒體開放日活動,記者提前探營了解亮點。展覽既有深厚的思想性和歷史性,又親民接地氣,科技感十足,將於11月8日起免費對公眾開放。
今昔對比:
40年崢嶸歲月
展覽位於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展覽館南側的四樓和五樓,以6300多平方米的展陳面積全面、生動和立體地展現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壯闊歷程和輝煌成就。
一進入展覽入口,「大潮起珠江」主題片氣勢磅礴、引人入勝,超大視窗、多維角度、聲光電整體聯動的三折LED影像牆宛如時光隧道,將人們帶入了一場跨越40年的時空穿梭。展覽除序廳、尾廳外,按照歷史時間脈絡分為「敢為人先 勇立潮頭」「增創優勢 砥礪前行」「走在前列 當好窗口」三大部分生動展示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歷程和偉大成就。
展覽以照片、實物、視頻、美術作品等形式全景展示了廣東改革開放40年的崢嶸歲月。據介紹,此次展覽展線全長1305米,展陳面積6300多平方米,共展出照片730多張、實物1908件、配套視頻短片7條、視頻資料41條、美術作品19件、主題場景15個、互動體驗和模型沙盤26個,加上其他共計3234展項。
展覽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突出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改革開放再出發,勇當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的新作為新擔當。
敢為人先 勇立潮頭
在第一部分「敢為人先 勇立潮頭」(1978年-1992年),一組老舊照片及陳列的歷史文物將人們的記憶拉回到20世紀70年代。今昔對比,滄桑巨變展現了改革開放的磅礴偉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強勁東風,在南海之濱掀起了思想解放的大潮。
在第一部分的展覽中,習仲勳南下主政廣東時的彌足珍貴的點滴往事以歷史年表、圖片、影像及文件、史料等形式得以展示。習仲勳是廣東改革開放後首任省委第一書記,是廣東改革開放的主要開創者和重要奠基人。1978年4月,剛剛復出的習仲勳被中央委以重任,南下主持廣東省委日常工作,同年12月被任命為廣東省委第一書記。
在展覽現場,改革開放前的中英街復原場景兩側對比鮮明,令參觀者感慨萬千。1978年7月,習仲勳到廣東後首次到基層調研,就來到惠陽地區的寶安縣,看到窄窄的中英街一分為二,粵港兩地貧富懸殊,對比強烈,他心情非常沉重。通過實地調研,習仲勳感到廣東具有快速發展的優越條件,後來他積極向中央爭取,讓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最終促成了經濟特區的創辦。
增創優勢 砥礪前行
展覽第二部分「增創優勢 砥礪前行」(1992年-2012年)展示了廣東省率先進入科學發展軌道的壯闊歷程。1992年春,鄧小平視察廣東等地並發表著名的南方談話;2000年春,江澤民在廣東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春,胡錦濤在廣東提出科學發展的思想。黨的理論創新與廣東實踐息息相關,引領廣東改革開放增創新優勢,率先進入科學發展軌道。
展覽現場復原了鄧小平在仙湖植物園植樹的場景,這位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正手持鐵鍬為樹木培土。當人們對特區有誤解和非議時,鄧小平時刻關心著特區的建設,每到歷史的關鍵時刻都給特區的發展指明前進的方向。1992年,他總結特區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敢闖」。而鄧小平在仙湖植物園植樹的場景就象徵著他對特區的扶持與關懷,如今小樹已長成了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走在前列 當好窗口
從展覽的第一部分到展覽的第三部分,科技創新的深度和廣度在不斷加強。2008年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完成繪製的「首個亞洲人全基因序列圖譜」、深圳光啟研發的寬頻帶超材料隱身衣均展示在此次展覽之中。
第三部分「走在前列 當好窗口」(2012年-2018年)展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廣東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展館裡,在顯眼位置展示的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殷殷囑託令參觀者深感責任重大,備受鼓舞奮進。
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在於展覽專門開闢科技創新、智能製造板塊,展出廣汽、華為、大疆、富士康、大族雷射、美的、格力、珠海雲洲智能等廣東代表性企業的高科技產品和天河二號超算系統、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模型。
此次展覽在第三部分還設置了「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板塊。其中,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的建設場景得以展示;港珠澳大橋和廣深港高鐵開通的相關照片及見證實物走進了此次展覽的展廳,見證著正在發生的歷史;數張廣深港高鐵的首乘車票也進入了展覽館的玻璃櫃。
1996年《廣州日報》
版面作為歷史見證現身
在第二部分「增創優勢 砥礪前行」(1992年-2012年),1996年1月16日出版的《廣州日報》也作為珍貴的文獻資料展出,成了廣東省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光榮見證。
1996年1月1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於同意建立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的批覆》,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為我國首家報業集團。而這份文件與1月16日的報紙一起出現在展廳內。當天的《廣州日報》頭版頭條以「本報成為我國首家報業集團」刊登了這條重大新聞。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蛇口工業區建設者騎著自行車行色匆匆的場景復原吸引了許多參觀者合影留念。值得注意的是,場景裡有一件「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牌匾實物,其具有鮮明的歷史感和時代感,烙上了改革開放初期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的印記,具有強烈的衝擊力和感染力。
展覽現場還復原了20世紀80年代的廣州高第街。全國首個經營服裝的個體戶集貿市場就是在這裡正式開設,成為改革開放初期城市商品經濟活躍的重要縮影。
展覽將於2018年11月8日起免費對公眾開放。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進場,周一閉館;重要節假日期間開放,節後第一天閉館。
觀眾可提前登錄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官網,預約參觀的具體時間段,屆時憑二代身份證及收到的二維碼進館。未通過官網預約的觀眾,也可攜二代身份證排隊等候入場。
觀眾可通過電話0755-82738315諮詢展覽情況。15人以上的團體觀眾可通過傳真0755-82735438預約講解。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鮑文娟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
星標廣報君
想第一時間找到廣報君了解最新資訊?
辦法很簡單,
先找到廣報君,
點擊右上角設為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