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展會按下暫停鍵,上海會展業:「悶」住了行業,「懵」不住行業人

2020-12-15 上觀

2月份,上海所有展會活動宣布延期;3月份,延期繼續;4月份,五金展、醫藥展等大展也已發布延期公告……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上海的會展業「悶」住了。

展覽公司說:「每一個團隊手上的活都是滿滿的,工作量反而是原先的二三倍」

「悶」住了行業,卻「懵」不住上海會展人。

3月1日上午9時半,地處虹橋商務區的上海市國際展覽有限公司辦公樓內,總裁王蕾端坐在電腦前,一天的忙碌即將開始。

「今天正好是公司迎來全面復工的日子,目前到崗的員工數已經達到了七成。儘管還有三成員工因為各種原因,還不能到公司,但他們在家就是辦公,在群就是上崗,在線就是培訓,各項任務都排得滿滿的。」

事實上,從2月10日起,上海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已經開始復工,但當時考慮到公司離虹橋樞紐很近,不少員工都需要乘坐地鐵上班,加上物業人員回滬後大多還處於隔離期,無法正常開展後勤工作。因此還是決定以在家辦公為主,由管理崗位負責人到公司輪流值班。

「受疫情影響,我們今年2至4月份好幾個大展,如婚紗展、工具機展、染料展等都延期了,但我們現在一方面要安撫參展商,另一方面要與場館方積極溝通,見縫插針,為延期的展會尋找合適檔期。所以大伙兒都像打了雞血。」

原定於2020年2月18日至20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的「第37屆中國上海國際婚紗攝影器材展覽會」將延期舉行。圖為去年秋季展的盛況。

對於上海匯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鄭路逸來說,最近一段日子的忙碌也是以兩倍、三倍計。

匯展信息是一家「智慧會展」領域的信息服務提供商,主營信息管理註冊、智能門禁等業務。「作為一家中小企業,我們的現金流規劃都是按照每個展會的節點做的。如今,我們很多客戶的會展活動延期,導致我們收入驟減,幾乎為零。」他說道。

不過,公司團隊並沒有閒著,反而是一天十幾個小時都撲在了工作上。

一是要算好帳,釐清現有帳面上的現金流可以支持的時間;二是深入了解各級政府出臺的政策,看看哪些可以為我所用;再者就是與開戶銀行、相關金融機構保持密切聯繫,尋求貸款可能。「我們已經向所有基層員工保證,不減薪不裁員。令人感動的是,不少員工對我說,願意捐出自己的工資或是積蓄,同公司一起難關,當然我還是婉謝了他們的好意。」

展館方表態:「合理安排全年檔期,儘可能接納各類展會活動」

會展產業鏈主要由組展方、參展方和場館方三大關鍵「節點」構成。行業「悶」住,場館方首當其衝,但復工以來,最不能「懵」的是他們,因為一活皆活,一堵全死。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是上海各大會展場館中的龍頭,一年要「虹吸」掉上海全年展覽面積總量的三分之一強。2月10日起,「四葉草」已經復工。目前,除了少量尚處於居家隔離狀態的員工,其他都已經在崗。在2、3月份的商業展悉數「停擺」的情況下,國家會展中心的辦公區內,電話、手機鈴聲卻響個不停。

第83屆全國藥品交易會將延期至2020年5月27日-29日舉辦,圖為去年展會的現場。圖片來自藥交會官網

「延期的展會都希望在疫情結束後,尋找到合適的檔期來復辦。所以,我們經營團隊的工作人員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接各大展覽公司業務人員的電話,工作量比正常的排期要大得多。」國家會展中心總裁唐貴發說道,「非常時期,我們承諾,將落實國有企業政治擔當,合理安排全年檔期,儘可能接納各類展會活動,為2020年完成上海全年既定展覽規模目標,迎接第三屆進博會的順利召開貢獻力量。」

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也同樣忙碌。黨委書記陳先進在上海市商務委發出停辦2月份展覽的第一時刻,就意識到疫情過後可能造成的「塞車」問題。2月下旬,在國家會展中心的提議和行業協會的帶領下,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世博展覽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等幾家上海主要展覽場館發出共同倡議:「各展館要深入發掘營運潛能和場地空間,為主辦方創造更多檔期、展館選項,全力保障延期項目的後續落地並提供最優服務品質。」

統計顯示,2019年,國家會展中心等四大展館的展覽面積佔到全市展覽面積的80.5%,今年2到4月份,四大展館計劃辦展70個,但受到疫情影響,包括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全國藥品交易會、國際橡塑展、上海國際廣告技術設備展覽會、2020中國國際建築貿易博覽會等超大規模展會都停止了。

「『今日休漁,為來日豐收』,各大品牌展覽是上海國際會展之都建設最寶貴的資源,確保這些展覽都能在延期後成功舉辦是我們最大的心願。」陳先進道。

疫情期間上海會展業的暫時「停擺」阻擋不了廣大參展商對上海「國際會展之都」建設的信心。就在上月27日,從國家會展中心傳來好消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國家會展中心與法國米其林集團、日本武田藥品株式會社、日本精工愛普生公司、法國樂斯福集團等四家企業舉行了一場「雲籤約」。

法國米其林集團中國區總裁、董事長偉書傑在"雲籤約」儀式上展示籤約合同。進博局供圖

截至目前,第三屆進博會籤約的展覽面積已超過規劃面積的50%,報名參展企業逾1000家,總體招展進度比前兩屆同期更快。

向線上拓展、向海外拓展,會展人積極開拓新「藍海」

一派繁忙中,王蕾也時常會陷入思考。

「2003年,我們經歷過非典,當時正在舉行的上海車展被緊急叫停。非典過後,網上辦展一度在行業內也討論得非常熱烈,但後來非典過去了,行業一路飄紅,關於網上辦展的討論也就過去了。」她說,這次疫情,讓上級貿促會和公司的領導班子把網上辦展再一次提到議事日程,「目前,我們已經專門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投入到『n+365』永不落幕展覽會的項目研發當中。」

鄭路逸也看好「網上辦展」的商機。目前他們的業務範圍主要是信息管理註冊、智能門禁等服務,「現在5G、虛擬實境、直播等都這麼發達,如果能開闢網上辦展的新戰場,加上我們原有的客戶積累,將是多大的一片藍海。」他還介紹,「悶」在家裡的這段日子,公司在研發上暗暗使勁,目前已經完成了適合於會展業使用的多功能紅外線測溫閘機,為後疫情時代的會展業服務。

突如其來的疫情,還讓上海的會展人加緊思考要進一步做大做強,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以多元經營對衝疫情影響。

東浩蘭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強告訴記者,目前大量外資展覽企業已經登陸上海,成為上海會展業最為活躍的組展商,而上海本土會展企業由於產業集中度不高、會展資源分散、場館和品牌展會分布在不同市場主體手中,導致現有單個主體都難以與全球前十的展覽公司相匹敵,「走出去」的力度也不大。

東浩蘭生、上海瑞力投資基金髮起的上海會展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去年成立,它是中國首支會展業股權投資基金。

據透露,2020年,東浩蘭生已經明確了18項重點工作,其中產業基金運營、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員工股權激勵等項目,都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業集團有關。

而上海貿促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在積極抗擊疫情,讓旗下品牌展會得以在下半年成功舉辦的同時,要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走出去」步伐。他們已經打算在2020年杜拜世博會期間,在阿聯舉辦中國汽車及零部件相關技術展,利用世博會契機,把「上海製造」品牌推向國際

相關焦點

  • 上海線下會展業陸續「解封」,6月起各類展會有望恢復舉辦
    被「凍結」了四個多月的上海會展業,終於要「解封」了。「這實際上是釋放了一個信號,上海的線下展會籌辦工作可以『動起來』了。」 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相關人士說。5月8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按照相關技術指南,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開放商場、超市、賓館、餐館等生活場所,可舉辦各類必要的會議、會展活動等。
  • 首屆線上展會點擊率破百萬,疫情下會展行業的線上發展出路!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會展業按下了「暫停鍵」,包括第127屆廣交會在內的不少展會選擇線上舉辦。按照相關規定,各地政府支持展覽企業有序復工復產舉辦線上展會,那麼線上展會的效果又會如何?與往年線下展會相比,今年的線上家博會呈現出輻射範圍廣、溝通便捷、曝光顯示度高等優點,為家居建材行業搭建了平臺,也將最大程度上給廣大消費者帶來優惠。
  • 上海會展業按下「重啟鍵」?國家會展中心將於7月1日復展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疫情發生之後,會展行業是第一個按下『暫停鍵』,最後一個按下『重啟鍵』的。」今天下午,記者從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獲悉,7月1日,國家會展中心將迎來今年的首場展會——CME中國工具機展,預計展覽面積將達到近9萬平方米。
  • 上海眾展齊開,被「凍結」五個月的上海展會,火力全開,附各大展會...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眾多行業都被按下了「暫停鍵」,而北京「新發地事件」又讓國內防控疫情產生了波動。但6月18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明確告訴大家,北京疫情已經控制住了!因此經過短暫的恐慌後,展會開始了繼續復甦的步伐,上海多展會一起開展。
  • 「三展」聯動,雙線融合 為澳門會展業按下「重啟鍵」
    (下稱:貿促局)表示,「三展」融合辦展有利於客商各方透過澳門會展平臺,共商合作,凝聚各領域客商,包括線上、線下以及世界各地的客商,共謀合作,發揮聯動和迭加效應。「三展」為澳門會展業復甦按下「重啟鍵」三個獲得國際UFI認證的展覽會,在疫情發生大半年後,澳門疫情得到緩和後,強強聯手同場舉辦的展會,不但達到預期效果外,同時也是以其國際品牌會展的「身份」,真正按下了澳門會展業復甦的「重啟鍵」。
  • 按下「重啟鍵」後快速恢復 疫情下,臨沂會展業緣何風生水起?
    6月8日,由山東福瑞德國際會展集團和中國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臨沂)全屋定製精品展成功落下帷幕;8月24日,為期3天的山東首屆體育用品博覽會在臨沂國際博覽中心閉幕……近幾個月以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新形勢下,臨沂會展業按下
  • 會展大咖說|中國會展業是否正在浪費一場危機?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會展業帶來前所未有的重創和打擊。自疫情以來,全球會展活動被迫按下「暫停鍵」,時至今日,除中國最早復展外,其他國家仍在對抗這場歷史上波及範圍最廣的疫情。在對抗疫情的同時,也引發了筆者深深的思考。於是,筆者也提了六個問題,期待與業界探討及交流。
  • 上海重啟大型展會,國家會展中心舉辦工具機展
    摘要:上海會展業陸續恢復。 已經「停擺」近半年的上海會展業終於按下了「重啟鍵」。7月1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迎來了該場館今年首個大型展會「華機展-CME中國工具機展」。「華機展-CME中國工具機展」一共動用了四個館加一廳、總展覽面積近13萬平方米,參展品牌企業超1300家,屬於超過10萬平方米的大展,但現場秩序井然,氣氛熱烈。針對現場防疫防控,展會全面採用實名制預約制度,專人負責體溫檢測、核驗健康碼,刷身份證入場。另外現場準備口罩、消毒劑、洗手液、速幹手消毒劑等防疫物資,並設置臨時隔離點,同時配備醫療救護車。
  • 共抗疫情,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攜手全球會展業展望更好未來
    (UFI關於新冠肺炎對全球展覽業的經濟影響評估)正如UFI董事總經理兼執行長賀庭凱所說:「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活動大規模關閉,目前也已波及北美和南美,這意味著整個全球展覽和活動行業正逐漸停滯不前。」因為疫情,全球會展業都被按下了暫停鍵。
  • 2019年京交會| 中國國際會展業發展大會探索行業發展新路徑
    他就會展業當前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談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第一,我們應該把會展業放在發展的大環境、大背景下來思考和謀劃。第二,要把會展業置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當中,來培育和壯大。第三,要把會展業擺在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大格局當中來加強和創新。
  • 展會行業的新模式:不用再排隊,人擠人,線上線下都能輕鬆參展
    本次會展高峰論壇的主題是「新時代共享新機遇,新會展共創新未來」,論壇由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泛珠三角城市會展聯盟主辦,廣州市會展業行業協會、澳門展貿協會承辦。活動邀請了廣州市相關部門領導、港澳、全國40個城市,近30所高等(會展)院校的代表、嘉賓共350多人參加。研究探討新時代會展業發展的新機遇、新模式,開啟城市會展業發展的新徵程,共創會展業發展的新未來。
  • 疫情下的深圳會展業迎來破曉,吹響重啟號角
    除了時尚展,6月20日,深圳會展中心和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深圳「首展」,分別舉辦大灣區車展和禮品展,為深圳會展按下快進鍵。展會也並未因疫情變得冷清,現場再現往日展會的繁榮,人流旺盛。被壓抑的市場需求也在展會得到了充分的釋放。此次的雙館、雙展首秀,是疫情後的深圳會展業全面復甦的新篇章,也是深圳會展經濟在疫情風暴的漩渦中破浪向前的新起點。
  • 上海會展業共發聲:不讓一個受延期影響的展覽會議因沒有檔期和場地...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在全國奮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時,會展經濟與其他實體行業一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面對2、3月份各類展覽、會議被按下「暫停鍵」的現狀,昨天,上海會展業共同發出倡議,整合各方優勢資源,為主辦創造更多檔期、展館選項,全力保障延期項目的後續落地。
  • 2020年中國停車行業展會淺析
    隨著智慧城市進程的加快,近些年來,社會對智慧停車的呼聲漸大,更是成為新的重要的民生基建工程。而作為行業發展「晴雨表」的停車行業展會將如何走向,特別是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的停車行業展會基於市場環境的呼求,自身的內力驅動能否繼續突破創新,創造更多可能性?停車行業人能夠繼續保持信心?
  • 會展業拉動產業經濟快速發展看展會成為深圳人時尚潮生活
    國際化大都市都有一個重要的標識,就是有成熟的會展業。深圳會展業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末,在30多年的時間裡取得了長足發展,已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會展中心城市之一。自2004年開館以來,每年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的展覽約100場,會議活動1800多場,年展覽面積超過280萬平方米。
  • 會展業在自媒體時代的傳播和整合營銷
    對主流媒體來說,原有對信息獨家發布優勢被消減,競爭加劇、媒體價值被挑戰,但也是主流媒體價值體現:第一、就是為漫天飛的自媒體闢謠;第二、在當下的傳播中,所有自媒體平臺都可以成為主流媒體和行業媒體以及各機構的傳播渠道;第三、比拼的是對內容的專業生產能力和對權威信息的準確傳播。自媒體時代,對會展這種「平臺產業」、「服務性中介行業」產生的衝擊也很大。
  • 下半年,兩江新區悅來國際會展城有這些展會!
    2020上半年,會展業按下「暫停鍵」下半年,會展業重啟!第59屆(2020年秋季)全國製藥機械博覽會CIPM第59屆(2020年秋季)全國製藥機械暨中國國際製藥機械博覽會曾連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列為重點支持展會之一, 是業界公認的專業化、國際化、規模大、展品全、觀眾多,集貿易、研討於一體的製藥裝備行業交流平臺。
  • 網上廣交會閉幕,線上展會將取代線下展會?業內人士這樣說
    「目前國內還沒有級別這麼高、規模這麼大的展會全部放在線上的先例,」 振威展覽股份董事常務副總裁鄧小輝指出,此舉將成為傳統會展業轉型升級的新契機。「疫情之下,線上舉行展會已成行業風向,越來越多的展會將搬至網上。」鄧小輝認為,疫情加快會展的信息化、科技化發展,直接倒逼傳統會展創新改革,線上展覽成為傳統會展的有效補充。
  • 北京場館建設滯後,制約會展業發展
    8年累計舉辦各類項目537個,其中5萬平方米以上展會47個,10萬平方米展會32個,接待國內外廠商1874人次。近三年重慶國博展覽數量、規模年均增長超過20%。在重慶國博的帶動下,重慶會展業的迅速發展,已經躍居全國第六,展覽面積淨增排名第二,超過了北京。  從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會展一線城市看,10年前,上海與北京並駕齊驅,廣州還落在後面。
  • 正略諮詢:我國會展業的發展格局與未來趨勢淺析
    自1851年誕生於歐洲的第一個國際博覽會「萬國工業大展覽會」至今,會展業形成了以歐洲和美國為龍頭(目前60%的展會集中在歐洲),以亞太地區為強大新生力量的全球化產業格局。中國的會展產業鏈目前已相當完善,正逐步縮小與歐美國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