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泉:秋天裡的一棵樹

2020-12-18 北喬隨手拍

今年的秋天,來的很是突兀。不期而至的秋天一下就和我撞了個滿懷。

我是因為一棵樹,田野裡的一棵孤獨的柳樹,撞到秋天的。那天,我正滿腹惆悵地徘徊在郊外,突然就看到了它——孤零零地站在田野上。那時天色雖已向晚,但是整個天空澄澈如洗,深邃幽遠,沒有一絲絲的雲彩,象蔚藍色的大海。一牙兒彎月掛在上面,呈現著乳白色的光澤,象一隻巨大的海母,靜靜地飄浮在大海的深處。目極處天高地迥,愈加顯得空曠。而那棵柳樹就那麼孤傲地站在那裡,不悲不喜。

它最初是怎麼來到這裡的呢?也許是被風吹來的,也許是讓鳥銜來的,甚至是由什麼人不經意間遺失在這裡的。不管怎麼說,它的前世和我無緣。它破土而出、嫩芽綻放第一眼看世界的時候與我無緣;笑逐顏開、伸腰打挺地展開第一片葉子的時候與我無關;終於自信滿滿地以纖弱的身軀傲然挺立於地面之上,抗擊強風、睥睨暴雨並與萬物共享陽光,展示生命的頑強的時候也與我無關,那時,我和它素不相識。

我看見它的時候,它已經蛻了嬌弱,長髮及腰,像一個大家閨秀般儀靜體閒的端莊地正在俯瞰腳下的綠草蔥蘢了——和我一樣的孤單。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哦,你也在這裡嗎?」

我想起了張愛玲的話,忽然和它就有了一種親近感。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我站在田野裡和它對望,心裡翻湧著一股莫名的衝動,我想和它做一次長談,告訴它有關我的故事。但是終於沒有開口,只是這樣默默地望著它。它也和我相互對視著,凝望著,眸子裡流露著相互同情、相互欣賞抑或是相互哀憐的神情。

「哎,早上立了秋,晚上涼嗖嗖。天氣開始變涼嘍——。」一個蒼老的聲音在我的身後傳來,毫無生氣,沒有色彩,但是最後一個字的尾音卻拉的很長,象是拖拽著一串長長的無奈。

「秋前秋後一場雨,白露前後一場風。」是另外的一個聲音,音色不同但蒼老依舊。

兩個人就從我不遠的地方走過。他們並排著身子,看不見臉上的表情,一個人把手抄在前面攏在袖子裡,把脖子縮在半立起的領口內;一個人把手背在身後,身體微微前傾顯出努力的樣子。他們若即若離,象是平生的老友,又似是偶遇的路人。他們並不相互看上一眼,連說話也是自言自語,旁若無人,只是把目光定格在自己邁出的腳面上,似時光老人演繹著人生的蒼桑。

他們的話讓我記起剛剛看過的有一在南方讀書的朋友在微信裡發的朋友圈:褲子買成加絨的了,又為太陽帶走我而雪上加霜。

我愕然。哦,秋天來了。秋天在我恍惚間來了,而我竟然沒有一絲的察覺。是隨雲飄來的?還是隨風潛入的?總之是秋天真的來了。無聲無息,象是時間的幫兇一樣,在你不經意間盜取著你的光陰。

我凝望著柳樹。忽然,我就怕了秋。

我承認我從沒有這麼細緻地觀察過一棵樹。雖然滿樹仍然蒼翠,但是葉子已不似春天時的嫩,不似夏天時的鮮,如今它是暗綠色的,有的葉片上分明已經呈現出了一塊塊黃褐色的斑點,象是柳眼裡的白內障、象是玉指上的老年斑。尤其葉子較平時稀少了很多,枯瘦的枝條清晰可見,陽光從葉片的罅隙間漏過,散落在地面上,留下一地的斑駁。它和我一樣,靜立在那裡沉思。它在想什麼?孕育它的母體身在何處?兒時的玩伴身體是否安康?

「吱、吱、吱」,一聲蟋蟀的鳴叫從田野裡傳來,只一會,便又有幾隻秋蟲隨聲附和。一聲接著一聲,聲音並不高亢,甚而有悽涼之音,讓我陷入四面楚歌之境。

我想起了在美國作家喬治·塞爾登的小說《時代廣場的蟋蟀》裡的蟋蟀柴斯特,當看到紐約的第一片落葉旋然而下,它悲傷地告訴貓和老鼠,它想家了,想念鄉下的土撥鼠和兔子,想念小溪和柳樹。

在秋天裡,任憑是誰都會勾起一個個念想。

我凝望著柳樹。忽然,我就怕了秋。

我好懷念夏天。晴空朗月,綠葉紅花,仿佛世間的一切遇見皆為有情人而來。在清涼的夜色中或品茶、或讀書、或暢談、或私語,所有的一切都暗合著內心的隨遇而安。

可是秋天來了,秋風也來了。只輕輕一吹,一抹清涼便逶迤了百裡長川,吹皺了水幕般的畫卷。秋風搖拂著柳樹偌大的樹冠,柔軟的枝條一齊甩向一個方向,象一顆在風中高昂遠眺的頭顱,揚起痴情遠方戀人的青絲髮辮。樹葉間發出高低錯落、抑揚頓挫金屬質地般的聲響,似乎敲響遺失了千年的編鐘,在一起淺吟低唱著: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在這蕭瑟的秋風中,不論你身在何處,總躲不過這一季西風古道的憂傷、殘陽如血的悽涼和長河落日的悲壯。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任憑是誰,在這個季節,總會有一念悠悠的惆悵和淡淡的哀思。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會有無數個不眠之夜。莫道閒來總無事,孤燈夜夜寫清愁。

每一個秋天,都有寫不完的背井離鄉。

我凝望著柳樹,我驚喜與它的相遇,象是前世情人轉世後的重逢。可我的胸口在隱隱作痛。我在樹下默默地極目遠眺,面色平靜卻終掩飾不了內心的彷徨。遠處的地面上零星地生長著幾株串串紅,正開著血紅的顏色,象是大地的皮膚被秋風劃開了一道道新鮮的口子。

秋天來了,秋雨也來了。經過秋雨霜露的濯洗,柳樹終究會凋零。雖然明年還能再發,可你是否還會記得今年遇到過的人,是否還會記得今年發生過的事?我怕我這清狂之徒來年經歷一場「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虛空。

忽然我就怕了秋,怕的是繁華落幕後的寂寥和蕭瑟,怕的是離別後漫長的孤獨和等候。

我想留住這秋天,留住這一樹碧綠,與我不老,即使我們這樣各自孤獨著。如果那樣,我願意用我二分之一的故事,去陪伴她三分之二的長情。

情不老,我不老。我不老,情不老。

相關焦點

  • 張曉萌散文:秋天裡的一棵樹
    這是一棵白楊,它孤獨地站立在村口的壟上,旁邊是一條連接著東西兩個村子的鄉間道路。那一條可以稱得上寬闊的路,但是卻沒有象茅盾先生所見的北方道路那樣,旁邊站滿了哨兵一樣的白楊。不過這樣也好,在望無際的莊稼地裡它卻顯得更加偉岸且玉樹臨風。它春天腳下鋪滿了綠如毛毯的麥田,夏天身邊起伏著金色的麥浪,秋天有連片的青紗帳在風中與它相唱相和,即使到了冬天它也魁梧得就像一位將軍在鎮守著鄉村的寧靜。
  • 如果讓我做一棵樹
    做語文老師的妹妹問我:如果讓你做一棵樹,你願做什麼樹?我微笑,沒有立刻回答,眼前浮現出楊柳的婀娜、白楊的挺拔、楓樹的火熱、青松的蒼勁……初春,乍暖還寒時,在你不經意間,最先入你眼帘的是「綠柳才黃半未勻」而從「萬條垂下綠絲絛」及「拂提楊柳醉春煙」也是一眨眼的功夫。當你知會春的暖意,已到了初夏的季節。微風翻動著白楊的嫩葉,新綠是鵝黃的、灰棕的、淡胭脂的,陽光親吻著它的閃爍。
  • 每一棵樹都用粗糙的樹皮遮掩他身體裡一圈圈的年輪,記載著歲月
    但是當我漫步校園時,那第一片落葉真真切切的告訴我:秋天真的來了。我盼望已久的秋天終於來了,那片葉子蜻蜓點水般在我的眼中留下驚鴻一瞥,輕而易舉的刺透了我心裡的陰鬱,冗長雜亂的煩惱也像秋天的飛揚黃葉,終將塵埃落定。彎腰拾起那片落葉,端詳著,不禁想追溯它年輕時的模樣。
  • 原創美文:好想,做一棵樹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忽然有了一個想法:好想,做一棵樹,傲然屹立於塵世。也許,是在讀到舒婷的《致橡樹》:「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也許,是在讀到三毛這樣一段話:「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我的靈魂被觸動,樹,成了我一種清歡生活的寄託。
  • 【林清玄】我們對季節的感應已經慢慢在流失,甚至不如一棵樹
    都市就是這樣的,夏夜裡我們坐在冷氣房子裡,遠望落地窗外的明星,幾疑是秋天;冬寒的時候,我們走過聚集的花市,還以為春天正盛。然後我們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季節對我們已失去了意義,因為在都市裡的工作是沒有季節的。前幾天,一位朋友來訪,興衝衝地告訴我,「秋天到了,你知不知道?」
  • 一棵樹就是一首詩
    作者: 黎荔一棵樹,是一個活潑潑的生命。一棵樹,一年四季都在自然地變化著,一年四季都很美好。從一粒種子落在泥土裡,到長成一棵樹,不知要經歷多少個十年百年乃至千年?在電閃雷鳴的一刻,在夏夜溼漉漉的黑暗中,或者在冬天白色的羅網下,一棵樹隨著四季更換著衣裝,愛著每一刻流光,愛著鳥或者虛空,黑暗的年輪緩慢而無聲地增長。一棵樹心情好了,就繁殖成了一座花園,就帶著花園唱起歌,上路了。一棵樹能夠獻上最大的榮耀,就是活得像一棵樹,以一棵樹的角度指向天空。
  • 一棵樹祭丨散文
    一片窪地,一泓雨水,窪地邊,積水旁,赫然兀立一棵樹,一棵柳樹。工人們在這黃河入海口近旁的荒灘曠野上奔波多日了,這是遇見的第一棵樹。人跡罕至的荒灘,怎麼就有了這一棵樹呢?也許,它曾是哪一個冒險到海邊打魚的漁夫扔棄的網具挑子,抑或是哪一個來黃河口新淤地墾荒的農民插下去沒再拔起的拐棍;或許,是從什麼遙遠的地方,隨風飛來的一團帶著特殊使命的柳絮……荒原上終於有了一棵樹。
  • 油畫裡的秋天,如此之美
    秋天裡最美的不是賞花,而是看落葉的靜舞。那是一種曼妙的境界,可以欣賞到落葉在風中曼舞的身姿,可以聽到落葉的絮語。這是飽經風霜後的從容與淡定,是一切都經歷過的徹悟和解脫。
  • 隱藏在唐詩宋詞裡的秋天,風輕雲淡,秋高氣爽
    宋詞中辛棄疾的筆下秋天則是多了幾分無奈的「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範仲淹眼中的秋天是「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卻平添了幾分悽涼和悲壯。秋天來了,秋收冬藏,好山好水好風光。讓我們一起去唐詩宋詞裡,欣賞秋天的風輕雲淡、秋水盈盈,感受秋高氣爽、秋色宜人。
  • 優秀作文欣賞:一棵樹
    一棵樹昨天晚上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裡,那棵大樹還是好好的。那裡,笑聲依舊。春天的步伐近了,圖書館門前的木棉早早開花。在巷口,始終有那麼一棵樹,立在那裡,給這個越來越工業化的地方增添了一絲絲綠意。那年,那棵樹還不夠一米,那年,那棵樹一直是無人打理的。可我知道,是街坊們的快樂感染著它,年輪上的每一圈就是最好的表達。我相信,樹也是有情感的,只是我們仍未能真正讀懂它們罷了。那棵樹,是我孩童時代親切的樹大叔,我替它構思著一個又一個新奇的童話情節。可是,有時候,還真的挺厭煩這棵樹的存在,每次犯錯,父母都會扳下那樹上的枝條嚇我,偶爾還有幸到樹下罰站,說是面樹思過。那時,我總會向樹控訴我的不甘。
  • 人生,站成一棵樹
    人生,站成一棵樹|第622期   如果有來生,要站成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裡安詳,一半在風中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世間就像是生態系統中的一個大大的生物鏈。
  • 假如我是一棵樹
    天馬行空時,我會想,如果我成為一棵樹,會是怎樣的時光?一棵樹,靜靜地立在那裡,從種子發芽、長成幼苗、抽出枝幹到成為參天,年輪一年一圈,漸漸地我能為一些小鳥提供家;能讓一些蘑菇生根發芽;能在洪水到來時,保護一些泥土;能在天氣乾旱時,存留一些水汽。就這樣,每日看著太陽東升西落,看著動物、飛鳥、行人來來去去,感受風霜雨雪,聽鳥叫蟲鳴,度過一年又一年。
  • 星辰文藝|雷雲:如果我是一棵樹
    星辰文藝|雷云:如果我是一棵樹 綠色新聞 | 2018-12-16 20:55:39 星辰在線 | 編輯:向虹雲 《如果我是一棵樹》如果我是一棵樹我願做這天地間的一棵銀杏楞頭青一樣走過春夏不驚風雨,不傷落花
  • 如果一棵樹會說話
    如果一棵樹會說話,當他直面著糟糕的沙漠環境,會發出怎樣的心聲呢?   如果一棵樹會說話  當綠水青山變為茫茫沙漠  不再有清澈的水源  聞不到清新的空氣  看不到蔚藍的天空
  • 詩人谷川俊太郎曾每天拍院子裡的風景 以一棵樹為參照
    我時常想,在現實冗務中,他對一棵樹的惦念一定有著某種特定的意味,一定有某種東西在伴隨那棵樹一起成長。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曾經說過,因為自然的某種狀態而喚起的感動,是他創作詩歌最重要的內核,每天早晨他都會到院子裡散步,曾經有一整年他在早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位置,以院子中央的一棵楓樹為中心,拍攝院子裡的風景,300多張照片做成一個相冊,記錄下院子裡的每一個清晨。
  • 獨家| 我為英烈栽棵樹
    獨家 | 我為英烈栽棵樹 我在呂梁山巔栽棵樹, 刻上抗疫英烈的名字。
  • 沈俊峰:一個人與一棵樹
    一個人與一棵樹沈俊峰/文>許多人喜歡在植物世界裡對應自己的影子,松樹、白樺、水杉、銀杏、芒果、石榴……甚至一棵野草。一棵植物,成為一個人的心性表達。詩人張慶和最真實的影子,應該是他筆下的那一棵酸棗樹。1993年,張慶和創作了散文《峭壁上那棵酸棗樹》:「那是我親眼看見的:那一年秋天,於不知不覺中,它竟結出一粒小小的酸棗。是的,只有一粒,而且小的幾乎為人們所不見。那酸棗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饋贈,是一片濃縮的丹霞雲霓。亮亮的,紅紅的,像瑪瑙,像珍珠,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像那萬仞峭壁的靈魂。」
  • 沈俊峰:一個人與一棵樹
    一個人與一棵樹 沈俊峰/文 許多人喜歡在植物世界裡對應自己的影子,松樹、白樺、水杉、銀杏、芒果、石榴……甚至一棵野草。
  • 就因為一棵樹而火起來的這個景點,為何表明立場拒絕接待旅遊團?
    在中南山腳下的千年古寺,自從銀杏樹在網上紅了以後吸引了很多遊客,但來這裡的遊客大多欣賞著有1400多年歷史的銀杏樹,在寺廟裡很受歡迎。這座寺廟被稱為古觀音禪寺,由於李世民種植的千年銀杏樹在網絡上被人們所傳播,所以誰都知道這棵樹的存在而來到了這裡,寺廟必須明確排列宗教地位。
  • 我想,我只能給你一棵樹
    上海市民辦金盟學校 周末給不了你森林,我能給你的只有一棵樹。——題記芬蘭一個12歲的男孩用一個夏天掙到的錢,為一年前在動物園裡見到的那隻低落的熊買了一棵可以爬的樹。現在,那裡有了一頭緊依著樹的熊和一棵樹,只是兩者都還是在牢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