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道家文化重要的發源地——湖北襄陽
眾所周知襄陽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發源地,除此之外,襄陽還是我國另一個文化根源之一,即道教道家文化。本篇內容主講道教道家與襄陽密切相關的神話人物,如真武大帝、九天聖母、關聖帝君等。真武大帝飛升修煉地在歷史傳統習慣中,朝武當山首先要到真武山給真武大帝上表章,算是報到。據《太嶽太和山紀略》記載:「真武觀……在襄陽城西二裡……謁太和(武當山太和宮)者先奏表於此」。真武山道觀,歷史上是武當山系列道觀中的第一道觀,其規模屬其中最大的,海內外享有盛名。有載,真武大帝飛升前曾在襄陽修煉多年,主要活動地就在今襄陽城西南方向的真武山,功德圓滿後便去往武當山,因此,道教信眾有拜武當先朝真武的說法,也有道教名家認為真武山是真武大帝的飛升功德地。伏羲安葬地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與女媧同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書記載其為創世神,是中國最早的有文獻記載的創世神。歷史記載,伏羲安葬在今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的峴山。《帝王世紀》云:「伏羲葬南郡,在襄陽」。在《帝王世紀》中,將其列為「三皇」,即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太皞伏羲氏為「三皇」之首、「百王先」。九天聖母(九天玄女娘娘)重要活動地《龍魚河圖》記載,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該書中的玄女是九天玄女娘娘,民間傳說她的飛升地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的臥龍鎮,今建有道宮遺存。她是一位法力無邊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為九天玄女、九天聖母。她也是一位正義之神,經常出現在古典小說中,是扶助英雄鏟惡除暴的應命女仙。還有記載記錄,諸葛亮隱居襄陽期間曾在隆中、臥龍一帶見得女仙,習得上乘兵法,修術。漢水女神主要隱修活動地
《韓詩外傳》中就有這樣的一個場面:孔子南遊楚國,來到了一個阿谷之隧(有觀點認為是湖北省襄陽市襄城、老河口、樊城、谷城漢江一帶)的地方,穿過長長的燧道般的山谷,就來到了漢江邊上,看到了兩位戴著閃亮珍珠項鍊的少女,正在江邊洗衣服。兩位姑娘清麗窈窕,勤勞利索,這讓孔子看上去心有所動。在這個場面中出現的漢水神女,是有見識、知禮節的,是勤勞智慧的,是廉潔不貪的。《列仙傳》載,在那個時候,漢江之濱的人們,時常都會看到兩位神採飛揚、衣袂飄飄的女子。有一天,這兩個女子正在河邊洗衣服,恰巧就碰上了從北方前來的鄭交甫。因為漢水女神名滿天下,婦孺皆知,所以鄭交甫一見之下就表現出一見鍾情、失魂落魄的迷狂。據文獻記載,漢水神女產生在春秋戰國以前,主要活動在中遊的襄陽,上下遊的漢中、沔陽、天門都留下了她們活動的遺蹟。這個活動以襄陽為中心,她的影響遍及漢水流域。
關羽生前主要活動地,最高任職——襄陽太守督荊州事
《三國志》中: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勳。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從漢朝建安19年到建安24年,關羽當了五年時間的襄陽太守都督荊州事這個官。在襄陽多年的時間裡,關羽留下眾多足跡和傳奇色彩的流說。有傳聞說關羽有天在檀溪仰望真武山時,突見五彩祥雲,其後漢中王派人封關羽為前將軍,也是野史裡記載的「五虎上將」排名首位的將軍。古有文拜孔子、武拜關公的說法。在港澳臺地區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幾乎每家都會供奉關公像。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把關公作為全能保護神、行業神和財神。關公被人視為武神、財神及保護商賈之神。亦稱「關聖帝君」「關帝」。
諸葛亮隱修躬耕地
史書及神話有關於諸葛亮是九天玄女徒弟的傳說,九天玄女是西靈聖母元君之弟子,是西王母的使者,又是黃帝之師。經由「玄鳥」衍化為人首鳥身的「玄女」,亦稱「九天玄女」。鑑於她所造能出奇制勝的「天書」兵法,堪稱得是中國上古一位傑出的女軍事家。在漢末風雲變幻莫測的那段時期,諸葛亮在今襄陽隆中習得兵書真法。諸葛亮與魯肅對話記載:「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
從真武大帝、九天聖母、漢水女神等高階上仙頻繁在襄活動及修煉來看,筆者認為襄陽是一座得天獨厚的風華寶地,就連伏羲也安葬於此,進一步說明襄陽是道教道家重要的根源地之一,以及諸葛亮隱居躬耕也可佐明襄陽的地理優勢。結合正史中皇室封關羽為襄陽太守來看,這座城市可謂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襄陽作為道教道家文化的主要根源地,是在眾多文獻資料及個人考證後所得出的結論,經過多方詳實查閱多次查訪而切實認為。個人覺得,襄陽在文化旅遊戰略發展的規劃中,應將道教道家文化主要根源地納入進去,全方位布局文化產業,延伸文化題材,擴展文化題材及思路,加大力度傳承文化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