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在中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青花瓷外,就屬五大名窯了:汝、哥、定、官、鈞。
而五大名窯中又以「汝窯」為最,至於為什麼為「最」?
先來認識一下五大名窯後,再說「汝窯為最」的原因。
窯——即窯口。
窯口,是用來燒瓷器的地方,又稱「工作作坊」。
要先要有窯,然後才有瓷。
古代窯口,以官、鈞、定、汝、哥(「冠軍訂乳鴿」是不是好記多了)最為熟知。
官窯,用現代話來說屬於:正經國企。
官窯有兩層含義:一是給官方燒瓷器的窯;二是宋代朝廷興建的窯。(有北宋汴京官窯、南宋修內司官窯、郊壇下官窯。)
這裡「五大名窯」中的「官」指代第二種:單指宋代官府興建的窯。
為何宋代獨有官窯?
其實,一開始,北宋皇宮採買瓷器的方式還是從民間訂購。
然而,徽宗時期,藝術細胞多到用不完的趙佶大手一揮,給自己整了個窯。
這就是——汴京官窯。
開燒沒多久,這不?北宋滅亡了。
到了南宋環節,官窯仍然延續,弄了個:修內司官窯和郊壇下官窯。
最後,南宋也滅亡了,屬於宋代的官窯也隨之消失。
定窯,一般以白瓷為主。
位於定州,現位於河北省曲陽縣。
定窯從唐代開始燒,一直到元代終結,燒了有六七百年,可以說是一個百年老字號除。
定窯除了白瓷也偶爾會燒其它顏色,但最主要還是白色。
到了北宋年間,定窯的白瓷已燒得爐火純青,成為北宋官窯御用一員。
鈞窯,古代鈞州,現今的河南禹州市。
鈞窯的出現是偶然也是必然。
長久以來,瓷器顏色被白青黑等幾個顏色主宰,翻來覆去了幾百年。
鑑於此,鈞窯窯工試著在釉裡加了一些銅,然後就燒出了「萬般顏色」,正所謂『鈞瓷無對,窯變無雙』。
這種全新版本的瓷,人們一眼愛上了。
因此,評價鈞窯是「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鈞瓷窯變釉分為藍、紅兩大主色調,最多見的是各種藍色窯變,它們呈色濃淡不一,藍色較深的為天藍,藍色較淺淡的為天青,最淺淡的為月白。
▲哥窯青釉菊瓣式盤,故宮博物院藏
哥窯。
哥,什麼意思?就是哥哥。
名字很直白。
傳說,哥窯源於宋代倆兄弟:章生一,章生二。
很顯然這是個家族企業,這哥倆搞了兩個窯,哥哥的叫「哥窯」,弟弟的當然就叫北窯(又叫生二窯、龍泉窯)。
不過,經考古多年發掘、研究、討論,最終認定古籍中的哥窯的產地在浙江龍泉,因此又叫「龍泉哥窯」。(哥倆合體了?!)
哥窯器表面的開片紋路自然不做作,與瑩潤的釉色形成較大,想必燒造哥窯的匠人十分欣賞「物哀之美」。
接下來說說汝窯:
汝窯是適應北宋宮廷特殊需要而建立的,所燒瓷器被列為宋代五大名窯之冠。
汝窯位於汝州,以天青色聞名於世。
周杰倫《青花瓷》中「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說的就是它。
汝窯原本是個民企,因瓷器燒得好,加入了北宋官家團。
宋以後文獻中的「汝窯」差不多全是指官汝窯。
汝官窯燒造時間並不太長,南宋時已不易得到,據說流傳至今不足百件。
數量極少!
所以,明清時期就有諺云:「家有千金,不及汝瓷一片」。
為什麼這麼金貴?數量少是一方面。
還有,它是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的頂峰。
南宋周輝《清波雜誌》記載:「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
汝官窯瓷器的釉料中摻入瑪瑙,光工藝上已經秒了其它瓷器。
再說它的出世:傳說有窯工請示徽宗燒出什麼釉色的瓷器?
徽宗皇帝只回幾個字——「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什麼叫「雨過天青雲破處」?喏,下圖:
皇帝一聲令下,窯工們絞盡腦汁最終造出了汝官窯瓷器。
對此徽宗也大為滿意。
能讓大藝術家宋徽宗滿意的藝術品,什麼樣?
不過,據考證:實際上,在宋徽宗的哥哥宋哲宗時代,汝窯已經開始燒造了,但精品大多出自徽宗時代。
汝瓷一般為天青色,色略淡,部分開有冰裂片,釉色光澤瑩潤。
審美上,汝瓷也最接近道家老莊審美觀——極簡,摒棄繁複炫目的色彩和紋飾,崇尚「自然」、「樸素」。
被業內稱為陶瓷「歷史高峰」的宋代認為去雕飾的「初發芙蓉」比之於「錯採鏤金」,是一種更高的美的境界。
汝窯瓷器身上體現的正是古代中國哲學和審美的最高境界。
故此,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為頂峰。
所以,汝窯也一躍成為北宋「五大名窯之首」。
又因為汝瓷存世量少(據說全球也只僅有92件),成了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