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白堊紀恐龍,三角龍重達20噸,霸王龍名列食物鏈頂端

2020-12-07 華夏氏

相信大家都知道侏羅紀恐龍,那麼你知道白堊紀恐龍嗎?其實白堊紀時期才是恐龍的巔峰時期,白堊紀時期恐龍的品種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多呢!像大名鼎鼎的霸王龍、暴龍可都是白堊紀恐龍呢!

白堊紀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宜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宜之一,包含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亡。白堊紀是中生代最後一個紀,是恐龍由鼎盛走向完全滅絕的時期因為這一時期歐洲海底沉積物中有大量的白堊而稱為白堊系,白堊紀是以得名。

1、霸王龍:長14米/高6米/最重15噸

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有些科學家認為亞洲的勇士特暴龍是暴龍超科的第一個有效種。霸王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垂克階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晚滅絕的白堊紀恐龍之一。

2、三角龍:長12米/高4米/最重20噸

三角龍為角龍科的植食性恐龍一屬,一種巨型四足植食恐龍,在完全成年後全長大約8-12.5米,臀部拉直高度3.8米左右,一般體重9-18噸,最重超過20噸。化石發現於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垂克階地層,約6500萬年前。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植食恐之一,同時也是最強悍的植食恐龍,所以被作為晚白堊紀恐龍的代表。目前已有2有效種:恐怖三角龍、T. prorsus,但是還有其他屬被命名。三角龍也是在大眾文化中屬於比較有名氣的恐龍。

3、小盜龍:長0.6米/高0.4米

小盜龍意為小型盜賊,是一種在中國遼寧省九佛堂組發現的小型馳龍科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巴列姆階,即約1億3000萬至1億2550萬年前,目前已發現近10個完整化石。盜龍是世界上最小的肉食性恐龍之一,生活在距今1.2億前的早白堊世。小盜龍也是第一群被發現擁有羽毛與翅膀的恐龍之一。常見體長約60釐米,但身體只有鴿子那麼大,並有著鋒利的爪子和覆蓋羽毛的四肢。

4、禽龍:長10米/高5米

禽龍,意為鬣蜥的牙齒,屬於蜥形綱鳥臀目鳥腳下目的禽龍類。禽龍是種大型鳥腳類恐龍,身長約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來抵抗掠食者。它們主要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凡藍今階到巴列姆階,約1億4000萬年前到1億2000萬年前;生存時代大約位於行動敏捷的稜齒龍類首次出現,演化至鳥腳下目中最繁盛的鴨嘴龍類,這段過程的中間位置。禽龍是繼斑龍之後,世界上第二種正式命名的恐龍。

5、似鱷龍:長12米/高3.4米/最重7噸

似鱷龍(屬名: Suchomimus )意為鱷魚模仿者,是種大型棘龍科白堊紀恐龍,擁有類似鱷魚的嘴部,生存於中白堊紀的非洲,約為1億2000年萬年前到1億1000萬年前。該恐龍體長11米,高近4.5米,體重達7噸驚人重量,屬於肉食,活躍非洲的尼日。似鱷龍的脊椎有高大的延伸物,最高處位於臀部,它們可能撐者由皮膚構成的帆狀物或背脊,類似棘龍,但沒有棘龍那樣高大。詳細研究顯示似鱷龍的標本接近成年,身長約12米。它們的前肢強壯,手部有三指,拇指上有大型鐮刀狀指爪。

6、風神翼龍:長11米/高5米/最重0.25噸

風神翼龍是一種翼手龍,也叫披羽蛇翼龍,生存於晚白堊紀(坎潘階到馬斯垂克階),約8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風神翼龍翼展超過11米長,它是人類已知最大的飛行動物。神龍翼龍科是先進而缺乏牙齒的翼龍類。名稱來源是阿茲特克文明裡的披羽蛇神奎玆特克。

7、阿馬加龍:長19米/最重20噸

阿馬加龍是一種很奇怪的蜥腳類恐龍,他背上有兩排鬃毛狀的長棘,有人推測它的用途是為了迷惑食肉恐龍,使他們認為阿馬加龍很大,不適合捕殺。 從中生代侏羅紀到白堊紀,在南半球曾有一塊超大陸岡瓦納。在代表岡瓦納的恐龍中,有一種在脖子後方有兩列長棘刺的蜥腳類。這就是阿馬加龍。阿馬加龍是叉龍科下的一個屬,生活與下白堊紀的南美洲。它是小型的蜥腳下目恐龍,約有10米長。它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有著長及扁的頭顱骨及長頸,與其親屬叉龍相似。但是,在它的頸背有一對平行的棘,比其他蜥腳下目恐龍為高,這可能是用作支撐皮質帆狀物。

8、海王龍:長17米/最重10噸

海王龍(Tylosaurus)又名瘤龍、節龍,意為有瘤的蜥蜴,屬於滄龍科海王龍亞科,是滄龍類的一類,是一種巨大的肉食性動物,生長於白堊紀晚期的海洋中。海王龍雖然不是恐龍,但是,它們與恐龍在同一時期生活,並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中滅絕。海王龍屬於滄龍類,是一種巨大的肉食性動物。它們是遊泳健將,四肢變成槳狀的鰭腳,頭較大,具有長而尖的嘴,嘴裡長滿尖利的牙齒,頸部極短,身體細長,體長約15-17米,體重在10噸左右。尤為突出的是,是它們有一條約佔身體長度二分之一的長形槳狀大尾,是快速遊泳的強力推進器。它們與現代巨蜥有接近親緣關係。

9、多智龍:長8米/高0.8米/最重4噸

多智龍是今朝最年輕的亞洲甲龍科恐龍,多智龍同時也是已知最大型的亞洲甲龍類,身長估計為8到8.5米,頭顱骨長度為40釐米,寬度為45釐米,重量可能為4500公斤。年代可能為坎潘階到馬斯垂克階,接近1億1000萬年前。

10、薄片龍:長15米/最重7噸

薄片龍是一種生活在距今8500萬至6500萬年白堊紀晚期的海洋爬行動物,泅水像海龜一樣。通俗的薄片龍身體全長可達15米,但脖子的長度就可達6米。它的四個鰭狀肢看起來就像船槳一樣,可是泅水時卻像海龜一樣慢。之所以說它十分奇特,是因為它的腦袋異常的小,加上一個非同一般的脖子,樣子很古怪,活像長著超長脖子的侏儒一般。雖然薄片龍身體巨大,但它的腦袋其實太小,是以弗成能對大獵物提議進擊。

相關焦點

  • 咬合力最強的十大史前恐龍,個個都是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
    那麼,在「怪獸叢生」的史前時代,咬合力最強的十大恐龍是哪些呢? 其體長約6米,重2.5噸,是一種早期霸王龍類,比我們熟悉的霸王龍要早三百萬年就橫行於天下。咬合力可達每平方米125萬千克力。
  • 什麼恐龍能打敗霸王龍,霸王龍的天敵是什麼龍
    雷克斯暴龍熟稱霸王龍,它是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晚起的霸主級掠食性動物,霸王龍屬於暴龍科,是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恐龍。最長14.7米,最高約5.2米,頭部高度接近6米,最重的霸王龍可達14.85噸左右,除了強大的咬合力外,它們是體型最粗壯的食肉類恐龍之一。
  •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刷新食物鏈,三角龍強硬,異特龍要出山
    《侏羅紀世界3》霸王龍刷新食物鏈,逃出了鐵籠束縛的T-Rex,無疑會挑戰新大陸的食肉動物之王,而強橫的非洲獅群,可以拿下這隻史前的陸地霸主嗎?獅王敢於咆哮霸王龍,或許是因為它有著一群強橫的隊友吧,畢竟一個獅群,擁有著大約8-30個成員,即使是非洲象,面對實力強橫的龐大獅群,也是要忌憚的,而霸王龍雖然體型龐大,但是靈活性相比更差,很難對付善於從後襲擾的獅群。
  •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霸王龍居然被完爆?!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霸王龍居然被完爆?!從最近被科學家發現的巨型食肉恐龍的化石上來看,霸王龍的「恐龍之王」的位置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竟然有比暴龍更大、更可怕的食肉恐龍。下面我們就來根據最新考古探索給恐龍界的十位食肉恐龍老大們做個排名。
  • 恐龍時代最著名的十種恐龍,霸王龍上榜,而它是最大的肉食性恐龍
    在電影《侏羅紀世界》中,曾在《侏羅紀公園》中登場的霸王龍時隔22年再度出場,與迅猛龍、滄龍聯手擊敗了暴虐霸王龍。電影的最後,霸王龍仰天怒吼的場景令人回味。   2、三角龍   三角龍獨特的外形,使得它們經常出現在電影、電腦遊戲、以及電視節目中。
  • 去博物館看恐龍的親子英語(下)白堊紀之霸王龍、劍龍、三角龍
    寶寶:嗯……包括霸王龍、劍龍、三角龍、迅猛龍和棘龍。I know about these!我知道這些!Mom: Well, tell me about them as we walk along.最著名的是霸王龍;Tyrannosaurus讀作 [tirn's:rs]。
  • 棘龍與霸王龍那個才恐龍之王?
    這個問題有點玄乎,棘龍與霸王龍其實並不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而且它們所生活的地方也是不一樣的。目前我們所知道的,地球上最大的食肉恐龍是埃及棘龍 ,體長可達22米左右,體重可至26噸左右,這種恐怖的獸腳類食肉動物主要生活於後白堊世的北非地區,存在的時間為14400萬年前至9800萬年前。
  • 白堊紀時期我國地界有一種特暴龍,是霸王龍的遠親
    恐龍家族最知名的成員毫無疑問是霸王龍,不過這種恐龍的化石在我們國家乃至整個亞洲地界並沒有被發現,其當年(白堊紀晚期約為685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生活的區域大約是在今天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地區。然而我們國家的地界雖然不曾有霸王龍活躍,但是卻有一種霸王龍的遠親——特霸龍。這種恐龍與霸王龍的諸多身體特徵以及習性都有相似之處,最大的不同之處也就是體型方面的差距。霸王龍的體長一般能達到十四米,體重為九噸左右。而特暴龍的體長最多也就十二米,體重為七噸左右。做個類比的話大約也就相當於某果和某果PLUS的差別。
  • 世界恐龍之最盤點 最重恐龍重達100噸
    如果你想了解恐龍的世界之最,那一定要看看下面的介紹。  世界上最高最重的恐龍:極龍最高的恐龍——極龍,抬起頭高達17米。最重的恐龍——極龍,重達100噸。極龍生存於1億1000萬年至1億年前,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至阿爾布階。
  • 世界上十大危險的恐龍,傷齒龍上榜,是用智商「吃飯」的恐龍之一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嗎?裡面的霸王龍兇猛巨大,以肉食為主,對獵物毫不留情。在那個龐然大物眾生的時代,越危險的動物越能成為食物鏈的頂端。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十大危險的恐龍,其中傷齒龍上榜,是用智商「吃飯」的恐龍之一。1、霸王龍是霸屏電影電視的恐龍代表,這主要是因為它生活在白堊紀晚期,那時很少有恐龍可以成為它的對手,成為當時整個食物鏈的頂端。2、 南方巨獸龍。
  • 恐龍滅絕後,對當時的食物鏈有什麼影響?
    從三疊紀的晚期到白堊紀的末期,恐龍在這約1.6億年中是地球上的「統治者」。雖然恐龍時代的生物以恐龍為主,但是在這個時期也是有其他動物存在的,比如同為爬行動物的鱷類、早期的哺乳類動物(比如生活在距今約1.6億年前的真賊獸)等等,眾多的生物一同構成了恐龍時代完整的食物鏈。
  • 霸王龍VS特暴龍,誰將是白堊紀晚期的王者?
    很多人都知道霸王龍,可誰又知道特暴龍呢?不過不要緊,有強大入我的小編在呢?分分鐘帶你走進白堊紀,了解那些遠古時代的龐大生物。而今天呢,小編則是要向大家講述的是這兩種恐龍,他們都是兇殘的食肉動物,誰將更勝一籌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 霸王龍VS三角龍,誰才是王者?
    霸王龍和三角龍,看起來都很厲害的樣子。要是一決高下,誰才是最終的王者呢?從生物學結論:不考慮其它因素的決鬥中,霸王龍的戰鬥力明顯強於三角龍。體成熟的三角龍面對體成熟的霸王龍勝算很低,大致和非洲的角馬面對成年雄獅時的戰鬥力差不多。
  • 快來「領養」一隻屬於你的霸王龍
    在白堊紀末期的北美洲,有一種大型的兇殘肉食恐龍,它出在當時地球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幾乎沒有天敵,它就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恐龍之一——霸王龍。霸王龍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
  • 霸王龍和滄龍誰厲害?多項數據綜合對比
    滄龍是生活在距今7000萬年-6500萬年前,和霸王龍一樣是白堊紀晚期生物,它們一個是海洋女王,一個是陸地霸主,棲息地不同,似乎永遠沒有相遇的可能,但日本NHK紀錄片《恐龍超世界》卻給出了不同答案。在紀錄片中,一隻霸王龍因為追逐獵物誤入了滄龍的領地,潛伏在海底的滄龍吉娜從水中發起突襲,與霸王龍展開惡戰。
  • 霸王龍沒有對手?科學家通過化石發現霸王龍可能也吃霸王龍
    霸王龍也叫雷克斯暴龍,身高可達6米,平均體重達9噸,比如今的大象都大。霸王龍屬於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是地球有史以來陸地上最強的食肉動物,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恐龍,不少影視作品中都有霸王龍出現。霸王龍憑藉著自己龐大的體型和有史以來陸地動物最高的咬合力,處在白堊紀晚期食物鏈頂端,很多恐龍都是它的食物,就連體長達30米的阿拉摩龍都可能是它的捕食對象。在霸王龍所處的那個時代,幾乎沒有動物是它們的對手,或許只有飢餓和疾病能打敗它們。
  • 6700萬年前的恐龍決鬥化石,霸王龍牙齒咬著三角龍身體,栩栩如生
    據《都市報》11月20日消息:科學家們展示了迄今為止第一具完整的霸王龍骨架,這隻霸王龍曾與一隻三角龍決戰至死。這兩具6700萬年前的骸骨都算得上保存最完整的化石,自2006年被發現後,至今都沒有多少人見過。
  •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要給面子的恐龍,白堊紀的漁夫:棘龍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要給面子的恐龍,在這部科幻片中T-Rex似乎沒有什麼像樣的對手,只有呆頭呆腦的牛龍不識趣地去叨擾霸王龍。白堊紀的漁夫:棘龍,除了三角龍等強悍的食草龍,就要數這隻背上長著大片帆狀物的兩棲龍可與暴龍一戰。
  • 霸王龍戰鬥力天下第一?和巨齒鯊相比,它就像是一個「恐龍玩偶」
    在白堊紀末期,地球上出現了一種非常恐怖的恐龍,它的身長在14米左右,頭高接近6米,平均體重為9噸,咬合力最大可達到5噸,在恐龍的所有物質之中,它是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猜出來它的身份了,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之一——陸地上最兇狠的角色——霸王龍。
  • 我的恐龍萌龍圖鑑第五期霸王龍 單體秒傷能力我最強
    【萌龍圖鑑】是小龍女為各位馴龍學員收集整理的系列攻略欄目,小龍女會根據我的恐龍手遊中上百種恐龍的參數做詳細描述,以供大家遊戲參考,今天介紹的是霸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