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幾乎每個人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聽說過《三字經》裡面講到:「昔孟母,擇鄰處」。包括現在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們常常背誦的滾瓜爛熟,但是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背後的故事您知道嗎?這看似簡單的六個字裡卻包含了一個偉大的母親對兒子孟軻深沉的愛。
孟子,名軻,字子輿。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的後裔。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著作有《孟子》一書。孟子在很小的時候,孟母非常希望他能成才,長大後有一番好的作為。
孟子在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就去世了,只留下他跟他的母親二人孤苦伶仃相依為命,他們家剛開始時候住在墳地旁邊,那裡經常會舉辦喪葬儀式,人們哭哭啼啼,鼓樂手們吹吹打打,隨著時間的推移,孟子耳濡目染,跟著小孩子們學那些鼓樂手吹吹打打,喪葬跪拜的禮儀遊戲,孟母看見後,心裡想這樣可不好,這裡根本就不是學習成才的好環境,於是決定搬家,這一次,他們搬到了集市旁邊去居住,集市上商人們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招呼客人迎來送往,孟子模仿得又快,又像,簡直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小商人,孟母看見後,搖搖頭,這裡也不是適合學習成才的環境,於是又決定搬家,他們搬到了學堂的旁邊,隨著時間的推移,日子的一天天過去,孟子深受學堂學風的影響,慢慢地開始變得非常的懂事聽話,有禮貌,並且愛上了讀書,常常抱著書籍讀到廢寢忘食,孟母看到這一切後,心裡甚是欣慰,滿意的點頭說這才是理想中學習成才的好地方。孟子最終成為了非常有名的大學問家,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廣為流傳,對後世的影響極大,直到今天我們都能聽得到孟母三遷只為兒成才的故事。
一個偉大的母親,為了兒子能夠成長成才,不辭勞苦,多次搬家,只為給孩子一個有助於成長成才的學習環境,讓人們為之感動。「孟母三遷」,一個關於偉大母愛的勵志故事典範,在今天仍然激勵並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這又時刻在提醒著我們那句古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塑造什麼樣的人,想讓我們的下一代變成什麼樣的人,我們就要儘可能的為他們提供什麼樣的環境,因為只有在有助於他們成長成才的環境裡,長時間下他們耳濡目染,才能更好更快地茁壯成長。
昔日孟母三遷,只為兒成才。當下,我們每一位平凡的母親都想把最好的資源送給自己的孩子們,在媽媽的內心深處,肯定也像孟母一樣,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好的環境裡成長成才,最終都能夠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在母親節來臨之際,為全天下所有偉大的母親們祝福、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