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正在接受記者採訪的張文春,手機鈴聲響個不停。原來,去年底他培育成功的黑白國壽金魚吸引了不少買家競價購買。「未來,我計劃帶它參加中國金魚大賽。」張文春說。
從事金魚養殖行業數十年,張文春幫助閩侯縣摘下「中國金魚之鄉」這塊金字招牌。如今,他正致力於打造福州首個金魚展示館,以擴大福州金魚的品牌影響力。
回鄉二次創業
打響「春園鯉」品牌
張文春出生於閩侯縣南通鎮古城村,今年50歲,身兼中國漁業協會金魚分會副會長、福州金魚行業協會副會長、閩侯縣金魚協會會長等職務,曾榮獲「福州市勞動模範」和「中國金魚匠人」稱號。
上世紀90年代,張文春曾在福州市區經營觀賞魚買賣生意。2003年,在家鄉村幹部的邀請下,張文春決定回到古城村,開始自己的第二輪創業。「村子毗鄰十八重溪,生態佳、水質好,而且那時當地金魚產業規模很小,急需擴大金魚產量。」張文春說,當時,他將自己近百萬元的積蓄全部掏出,辦起了春園鯉生態養殖場。
憑藉之前創業積攢下來的人脈和技術,才過兩年時間,「春園鯉」就成為福州金魚界頗具名氣的品牌。如今,這裡養殖面積達70畝,有60多個金魚品種,年產值超2000萬元。
創新培育精品金魚
同時保護傳統品種
2016年,張文春開始擔任福州金魚行業協會副會長、閩侯縣金魚協會會長。也就是在那一年,由張文春牽頭,閩侯縣金魚協會的幾位主要成員一同向閩侯縣政府提出了「中國金魚之鄉」稱號的申報方案,並迅速獲得認同。
經過兩年多的籌備,2018年5月17日,中國漁業協會正式發文,授予閩侯縣「中國金魚之鄉」稱號。這對閩侯縣金魚產業而言,是一個重大利好。
在張文春看來,金魚養殖不僅僅是簡單的水產養殖過程,它需要養殖者把對金魚文化的理解傾注到每一條金魚身上。從種魚產卵、育苗、篩選淘汰,到培育穩定、量產,陽光、水質、餵食等各個環節都非常重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考驗著養殖者的經驗、耐心、技術等。
記者了解到,張文春培育的國壽奶牛曾獲得中國(淄博)第二屆金魚大賽全場總冠軍,隨後以單條9.6萬元的「天價」拍出,刷新了國內金魚單條拍賣成交價的紀錄。
「要想鞏固福州金魚的品牌影響力,除了創新培育高端精品金魚外,還要對傳統金魚品種進行保護。」張文春說。據了解,2013年以來,春園鯉生態養殖場還承擔了福州金魚保種任務,保育了熊貓、珍珠等30個福州金魚傳統品種。
試水直播帶貨
激活線上市場
這段時間以來,張文春正忙著和來自河南、上海等地的金魚經銷商一起策劃金魚直播帶貨文案。
今年疫情之初,各行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3月初,一些金魚經銷商主動找到張文春,希望能在他的養殖場內做幾場網絡直播,試水福州金魚的線上市場。
讓人驚喜的是,福州金魚的線上市場情況十分樂觀。為此,張文春迅速組織閩侯縣近40家金魚養殖場開拓線上市場。今年3月至5月,閩侯縣金魚線上銷售額近6000萬元,相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張文春告訴記者,從2018年起,春園鯉生態養殖場作為試點企業之一,嘗試了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推廣的金魚「三段法」精養模式,即依據金魚不同生長階段的生理特點與生活習性,實施溫棚繁育,小池定型,大池養成。該模式與傳統養殖模式相比,金魚成活率從不到70%上升到超過90%,一口20平方米的魚池一年產值最高可達5萬元,而且更環保。
目前,該模式漸趨成熟,張文春將聯合其他試點企業,在全市進行推廣,屆時福州金魚產值有望實現新突破。此外,他還新開了一處佔地約1200平方米的現代金魚產業基地,集金魚培育、研發等功能於一體。
「接下來,該基地的規模會繼續擴大,功能也將更加完善、更加多樣,希望可以成為福州首個金魚展示館。」張文春說。
【來源:福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