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皮」的超長假期和網課生活將會隨著疫情的結束而接近尾聲,可是很多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還沉浸在手機遊戲裡不可自拔,仍然過著晚上不睡覺,白天睡不醒的顛倒黑白的生活。這讓做家長的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怎麼能讓孩子收收心,精神飽滿地奔向新學期呢?
在這裡,我們不妨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試試幫孩子收心的方法——辦一場微型開學禮!為了步步為營,我們不妨把這場具有儀式感的開學禮分為三步走。
一是做好開學禮前的鋪墊。距離開學還有7天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商量制定新的作息時間,循序漸進地減少玩手機遊戲的時間,增加睡眠時間,提前起床時間。在此基礎上,督促他著手完成相關作業,再寫一份假期生活和網課學習的總結。即便孩子會有些不情願,但是在家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的說服下,還是會配合照做的。
二是認真辦好開學禮。當假期只剩下光禿禿的一根冰棍杆時,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把家中的小黑板布置成開學禮的板報。伴隨著激昂的運動員進行曲,微型開學禮將拉開序幕。家長既可以是主持人,又可以是發言人。家長以熱烈的掌聲地邀請孩子發言。讓孩子站在黑板前一板一眼地讀著他的假期生活總結。如果當他總結到因為自己起早貪玩玩遊戲而影響了學習,隨後痛下決心早日告別手機,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時,不管他是否是發自內心的,至少他意識到了自己該做什麼了,也是難得可貴的。家長要趁熱打鐵總結孩子在假期學習、生活上取得的進步和諸多優點,再為他頒發自製的獎狀:「熱愛勞動獎」「讀書小明星」「遊戲達人」……這些五花八門的獎狀,就像一枚枚「糖衣炮彈」,狂轟亂炸下,讓孩子有些不好意思,沒想到他做得不夠好,還得到了媽媽的肯定,他只能讓自己更優秀。家長這時一定要按捺著心裡的小得意,隨即為他播放一曲他喜歡的勵志歌曲,來結束這場微型開學禮。
三是開學禮後的乘勝追擊。開學禮結束後,家長請孩子去吃「大餐」,為開學做戰前總動員。家長和孩子邊吃飯,邊商量開學後的學習計劃,克服懶床的方法,提高寫作業效率的方式,然後一起擊掌達成共識,形成契約。整個過程家長不要批評他的貪玩,也不要對開學後提出硬性的要求,但是我們相信他經歷了這個開學禮後,會清楚地意識到假期生活結束了,即將要開啟新學期的學習模式,走進全新的學習生活。趁勢再向孩子科普一下複課後的防疫常識,教會孩子做好自我防護。
這三招讓孩子學會多自己的假期生活和網課學習做個反思,引導孩子進一步規範自己的生活和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是,辦這場微型開學禮,讓孩子體會到一種神聖的儀式感,讓孩子體會到複課的神聖,複課開學是一件非常有趣並且是值得期待的事情,然後以飽滿的熱情走進學學期,開始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