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碧泉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為落實習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曹炯芳批示:從領導幹部嚴起,從機關幹部做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發出倡議,號召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廣大幹部職工厲行節約,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首先抓住「關鍵少數」。今天,物質日漸豐盈、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鋪張浪費之風,脫離我國基本國情,背離優秀傳統文化,敗壞社會風氣。「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家寶,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特別是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更需要廣大黨員幹部做厲行節約的引領者,大力弘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湘潭狠剎公款消費鋪張浪費的歪風,重拳懲治「舌尖上的浪費」,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今年初,湘潭市制定了《關於樹立過「緊日子」思想著力建設節約型機關的實施辦法》,上半年全市市直預算單位「三公」經費實際支出數同比下降32%。7月13日,湘潭市在「過緊日子」上再立新規,制定出臺了《湘潭市關於進一步嚴格財政預算管理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十條措施》,目標是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過緊日子」再加碼,厲行節約再發力。反對浪費,湘潭從黨員領導幹部嚴起,從遏制公款消費行為抓起,從不浪費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做起!
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重點是培養「大多數」文明節儉的生活方式。我國有14億人口,每個人每個家庭浪費一粒糧食、一碗飯,加在一起都不是一個小數目。特別是新冠疫情敲響的警鐘,脫貧攻堅吹響的號角,不允許我們有絲毫的浪費,都需要我們中的「大多數」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切實培養節約習慣,推動實現節用裕民、節儉興國。
湘潭是全國文明城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這座城市的文明特質。作為湘潭人,你是否有過「礙於面子」不好意思打包「剩」宴,是否有過以點餐數量攀比情誼,是否有過因講排場、擺闊氣而「只點貴的」?小餐桌大文明。餐桌上對待食物的態度,實則是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體現。只有把「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喚起全社會的愛糧節糧意識,讓節約成為一種社會風尚,才能標註社會文明的新刻度;只有把講究適度、健康、責任的消費理念深植於心中,讓浪費可恥、節約為榮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才能續寫全國文明城的嶄新篇章。
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關鍵是用制度加以保障。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在家庭、學校、全社會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樹立節儉的良好家風、校風、社會風氣。更為長遠的是,要整章立制,解決好餐飲浪費這個道德領域的突出問題。
一方面,繼續依法打擊公款消費中的鋪張浪費現象,將各地出臺的治理「舌尖上的浪費」的好舉措制度化,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將持續開展的「光碟行動」制度化、常態化,織牢不能浪費的制度籠子。另一方面,可以參考公共場所控煙、垃圾分類處理、行人亂穿馬路等有關法規,加強立法,把道德上的約束轉化為法律上的責任,明確各個主體、各個行業在制止餐飲浪費中的定位和角色,讓「舌尖上的浪費」銷聲匿跡。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