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海上四傑」趙叔孺、吳徵、馮超然、吳湖帆,作品價值分析

2020-12-15 文藏書畫

吳徵 《 山居秋意》

在民國時期的畫家中,有很多流行的稱號,如「海上四家」「三吳一馮」「海上三任」「南張北溥」等,趙叔孺、吳徵、馮超然、吳湖帆四人被譽為「海上四傑」。他們在上海的聲望很高,收入頗豐,號稱當時的「四大金剛」。

吳湖帆《仿古山水冊》

上世紀40年代,他們的畫不僅價很高,而且銷路好。時至今日,除了馮超然和吳湖帆的市場表現尚佳外,吳徵和趙叔孺就不盡如人意,更與他們的學術水準不相匹配。近幾年來,在一些大藏家和機構的努力發掘下,他們的作品價格呈大幅上升,出現了明顯的上漲行情。

馮超然《看盡湖水平》

趙叔孺在他生活時代裡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形成了一定的社會慣性後延,那就是廳堂張掛或收藏趙叔孺的繪畫,並不是一種財富或地位的炫耀,而是文化品位素養的彰顯。

吳湖帆《 秋山蕭寺圖》

然而,在當今書畫篆刻界輕視傳統和古法的時風下,趙叔孺「以古為新」的古典主義思想及其成就,更具有特殊意義和價值。作為近代藝壇舉足輕重的大家,趙叔孺為中國書畫尤其是篆刻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強有力的推進作用。

趙叔孺《桐陰狸子》

吳徵作品的市場價格偏低與藝術收藏界對於藝術品的認識有緊密關係。收藏家對於藝術家創新的認識普遍相對滯後。「三吳一馮」較為嚴格地遵循向來被奉為絕對正統的清代「四王」一路的構圖樣式、筆墨表現,同時在此基礎上又注重敷色的雅致、鮮明,形成了既傳統又「海派」味十足的作品面貌。而當今收藏家的審美認識已跟民國時期有較大差別,因此導致其作品遠遠落後於同時代的其他畫家。

吳徵《 山水》

馮超然作品市場行情正處於上升期,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未來的前景十分樂觀。筆者建議,若要收藏馮超然的作品,最好先關注他的山水畫,仿古、青綠皆可,畢竟最熱門的是其山水。其次可留意人物花卉等題材,其中也不乏精品。

趙叔孺《 歲朝清供》

另外馮氏小品畫作也值得投資,比如冊頁、成扇、鬥方等,清逸雅麗,平正精緻,極具文人氣和書卷氣,而且大多是饋贈親友的精心之作,山水花鳥或書法皆有,這些作品通常尺幅較小,所以價格也不會太貴,對於剛接觸其作品的藏家較容易入手。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很強的欣賞性,同時保值性高,未來的升值也無可限量。

趙叔孺《百鳥朝鳳》

吳湖帆的《石壁疏鬆》、《錦繡奇峰》青綠山水畫風作品十分受市場歡迎,吳湖帆的小品畫作,比如冊頁、成扇、鬥方等,清逸雅麗,平正精緻,極具文人氣和書卷氣,而且大多是饋贈親友的精心之作,山水、花鳥、書法皆有,尺幅較小,所以價格也不至於太貴,剛剛開始投資吳湖帆作品的的人可由此入手。

馮超然《秋光菊石》

近現代海派畫家的作品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依然會成為重要的上漲板塊。其一,畫家的作品存世量大,如果得以善加推動,很容易在各地颳起上漲的旋風;其二,這些人很多是從浙江、江蘇等地輾轉到滬的江南富貴子弟或飽讀詩書之士,作品中自帶一種飄逸高邁之氣,從雅俗共賞的角度看,非常適合觀賞;其三,從上世紀初到現今,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而固定的收藏群體,一般不會出現價格的大起大落;其四,他們的作品普遍材料精良,保存完好,從物質性的角度來看,也是物有所值。因此,尚未涉足的藏家朋友完全有理由投入更大精力去研究與投資。

相關焦點

  • 民國「海上四傑」——趙叔孺
    趙叔孺《桐陰狸子》趙叔孺,浙江人,「海上四傑」中年紀最長。他是清朝諸生,曾任福建同知。辛亥革命後,即隱居上海,並收門徒授畫。酷愛收藏且藏品非常豐富,齋中有古代彝器50餘件。趙叔孺一生中繪畫不過百幀,算不上多產,但他的畫少而精,有「一馬黃金十笏」之稱。在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趙叔孺的鞍馬,吳湖帆的山水,馮超然的人物,吳徵的花卉,有「四家絕技」之稱譽。
  • 趙叔孺鞍馬畫、吳湖帆山水畫、馮超然人物畫、吳待秋花卉畫
    在民國時期的畫家中,有很多流行的稱號,如「海上四家」「三吳一馮」「海上三任」「南張北溥」等, 在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趙叔孺的鞍馬, 吳湖帆的山水,馮超然的人物, 吳待秋的花卉,有「四家絕技」之稱譽,稱為民國「海上四大家」。
  • 吳徵和他的梅花箋
    原標題:吳徵和他的梅花箋 箋紙自南北朝起源以後,一直是文人雅士鍾愛之物,唐時的「薛濤箋」久負盛名。箋紙上常印有淡雅的圖案,或山水、或花鳥、或人物,特別是名家箋紙,備受推崇,將雅致箋紙編輯成冊是謂「箋譜」。箋譜在我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 吳徵的作品——民國時期一畫難求,如今市場價格偏低,原因何在?
    在民國時期,吳徵的作品可謂是一畫難求。他的作品迎合了各階層的喜好,其山水純宗清王原祁,亦擅花卉。作畫認真,約期取件,從不爽約,所以大受當時滬上各箋紙店的歡迎,因此辭去美術部主任之職,專門以賣畫為生。吳徵作品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吳徵作品在大型的拍賣市場上難覓蹤影,市場流通的作品非常少,偶有在小型拍賣會上露面,市場價格也不高,突破百萬元的可謂鳳毛麟角。在十年前,吳徵的畫作大多為幾萬元。如吳徵1925年作的《溪山勝概》,在2005天津文物拍賣會上的成交價為8.25萬元。
  • 工筆重彩畫仕女,形神逼真生機彩,著名畫家馮超然作品賞析
    馮超然(1882-1954),早年精仕女,以唐寅、仇英為法,筆墨醇雅;晚年專攻山水,饒有文徵明秀逸之氣。馮超然寫的國畫仕女圖中的筆墨總是,工筆重彩畫仕女,形神逼真生機彩。栩栩如生耀自然,神採各逸妙趣在。
  • 不談情事只談花——吳湖帆潘靜淑夫婦花卉冊頁欣賞
    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壇中,吳湖帆與溥儒被稱為「南吳北溥」,又與趙叔孺、吳待秋、馮超然被譽為「海上四大家」,另外和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也有「三吳一馮」這樣的重磅組合。所謂「南吳北張」的盛譽,指的就是吳湖帆和張大千。
  • 溫婉舒潤 筆致細膩——甬籍海派畫家姚燮、舒浩、趙叔孺作品賞析
    本文僅從寧波博物館收藏的海派繪畫作品出發,對其中幾位主要的甬籍海派畫家的生平和作品略作介紹。姚燮姚燮(1805〜1864),字梅伯,號復莊,又號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復翁、復道人、野橋、東海生等,浙江鎮海崇丘鄉姚家鬥(今寧波北侖區小港街道)人。姚燮祖籍浙江諸暨,高祖時遷居鎮海。
  • 昔日海上畫壇一代宗主:多面吳湖帆
    吳湖帆為避兵禍,自蘇州移居上海。馮超然為其代賃相鄰的嵩山路88號居住,建築右側由外而內是三層小洋樓,裡為88號,外為86號,由馮超然一家居住。從此二人朝夕不離,頗為相契。▲吳湖帆一生僅長住過兩個地方 其中之一就是上海嵩山路88號建築二樓朝南正室就是梅景書屋,吳湖帆來客、教學生都在此處,屋中有壁爐、羅漢床、藏畫櫃、八仙方桌等,四壁懸掛元明清字畫。
  • 20世紀上半葉中國畫壇盟主,收藏達人 吳湖帆的經典作品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他以其出神入化、遊刃有餘的筆下功夫,成為海上畫壇的一代宗主。 早年與溥儒被稱為「南吳北溥」,與趙叔孺、吳待秋、馮超然被譽為「海上四大家」,又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合稱「三吳一馮」。
  • 「津門網」吳湖帆國畫,鑑定界「一隻眼」!
    吳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後更多萬,江蘇蘇州人。擅長中國畫。他生於甲午年,曾和梅蘭芳、周信芳、範煙橋、汪亞塵等20人結為「甲午同庚會」。吳湖帆13歲學畫,初從「四王」、董其昌入手,繼而上探五代、兩宋以及元明諸家。
  • 吳湖帆在收藏界享譽盛名,但也被稱為畫壇盟主,名震江湖
    學畫是吳湖帆自己的意願,最開始他先後學習了「四王」和董其昌的技法,在掌握基本功以後繼而上探五代、兩宋以及元明諸家。吳湖帆學畫也是得到家庭的鼎力相助的,他日後與趙叔孺、吳待秋、馮超然被譽為「海上四大家」,並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合稱「三吳一馮」。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畫壇有「南吳(湖帆)北張」(大千)之譽。張大千平生佩服的「兩個半畫家」中,第一個就是吳湖帆。
  • 吳湖帆的朋友圈
    >  海上著名書畫家兼收藏家吳湖帆得其祖、外祖和嶽父之蔭,積得古物收藏近半壁江山,已早為世人周知。剩下部分為已得明人尤求摹本的海上藏家孫煜峰所藏,後一併捐贈上海博物館。(參見陳定山《春申舊聞》)  孫邦瑞(1903-1972)是海上實業家、古書畫收藏名家孫煜峰(1901-1967)的胞弟,江蘇江陰人。孫邦瑞也酷愛收藏,與吳湖帆有通家之誼,其藏品多由吳氏鑑定、題跋。
  • 馮超然作品欣賞(津門網)
    馮超然 (1882~1954),名迥,字超然,以字行,號滌舸,別署嵩山居士,晚號慎得,江蘇常州人。早年精仕女,晚年專攻山水,工行草篆隸,偶刻印。馮超然 (1882~1954),名迥,字超然,以字行,號滌舸,別署嵩山居士,晚號慎得,江蘇常州人。早年精仕女,晚年專攻山水,工行草篆隸,偶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