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期待,叫「回家過年」

2020-12-12 愚伯的自留地

文:史浩

圖:來自網絡

早上翻朋友圈,看到一位女性朋友貌似「矯情」的寫下:願你三冬暖,春不寒,願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願你一路上有良人相伴。話語自帶的溫度明顯溫暖了此刻零下11度的天津,這也許是當下最柔情的句子吧。

也不知道那位朋友寄託了對誰或對誰誰的美好新年祝願。在我看來,今天是2019年的第一天,在朋友原本情愫之外,又未嘗不是對圈內其他友人的美好新春祝願呢?願你三冬暖,春不寒……也願你我都能夠買上回家過年的車票,讓這個冬天少一些遊子,多一些團圓。

前些日子,突然接到通知,學院擬定我們單位留下來春節護校!聽了這個消息,幾乎是心涼半截,因為暑假的時候我們已經護校過一次,這次怎麼也不會輪到我們,但我們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絕不會有一個人跳出來發雜音、唱反調,大家紛紛表示堅決貫徹領導決心意圖,保證完成任務!

對於留下護校,並不是我們怕苦怕累,只是因為過年,都想回到那個讓我們魂牽夢繞的小鄉村,陪著爸媽過個圓滿的年,跟兄弟們聊聊當下的生活故事。

每次給爸爸打電話,前三句話肯定會問我啥時候回來啊,由於我確實不知道具體時間,所以每次都是搪塞過去,那一次爸爸卻對我「不依不饒」,好像非得把我嘴撬開一樣,看樣子真是搪塞不了了,我也就只好根據工作安排大致推算出放假時間,大概1月25號吧,我隨口一說。兩天後的一個下午,我收到了媽媽在微信上發來的一張圖片,上面寫著,1月25 兒子回家!

爸爸學歷不高,字體也不像那些高學歷的人寫的金鉤鐵劃、如沙劃痕,但就是這簡簡單單的7個字,在我看來,卻是一字千金、萬兩不換,父親的感情通過筆尖對我進行了淋漓盡致的表達。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知道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爸爸變老了。

去年回家,我卻發現爸爸又多了幾根白髮,不知今年又是怎樣的牽掛?平日裡,習慣了對父母報喜不報憂,習慣了所有的苦痛都自己扛。回家過年了,怎麼藏呢?回家的心一天比一天濃烈,哪還有什麼比回家過年更值得期待的呢?無論在外有錢沒錢,無論身居高官還是平平淡淡,我們都是血濃於水的親人,風風雨雨並不是一個人的戰鬥,一家團圓才是無價的幸福。

距離2019年除夕也就30幾天,小時候盼望著過年,現在長大了卻害怕過年。唯有感嘆時間過得真快,一年就要過完,歲月催人老。辛辛苦苦打拼一年,想要的成績離目標還相差甚遠,年前定下的目標,才實現了一點點。

記得每年前,電視、手機新聞、天天播放外地農民工騎著摩託車回家過年的場景,舟車勞頓,真的不容易,上千公裡,就是為了生活在打拼,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也成了他們與家鄉的最初默契,也祝願他們都能平安到家!

也有人不願意回家,因為回了家就會被父母逼著相親找對象。其實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也是春節的一個熱點話題,由此也成了那些討厭、害怕相親人回家的絆腳石。我想啊,一切隨緣,這事不能太刻意,不能太著急。茫茫人海,與眾不同的你只有一個,終有一人會把你視為生命。回家吧!爸媽姐妹夥伴都在家裡等你,說說一年的開心事、糟心事,也為未來的他(她)畫個像。

現在,坐在電腦前,指尖輕敲鍵盤,思緒思遷,深夜下的村莊,應該更寒冷吧,鄉民們這會也應該早早睡會,與他們在外打拼的孩子在夢裡見面吧。

春節是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的重要日子,也是親人們增進感情的重要紐帶。節日交流問候傳達著親朋好友之間的親情倫理,新春美好祝願表達著知音同伴相互的友誼長存。

遠在異鄉的你一定要回家過年哦!因為只有家鄉才有味道,異鄉的美味,只適合解饞;而家裡的飯菜,才是回味的。回家過年!回家過年!雪在大,票再難買,依然阻擋不住我們這些遊子回家的腳步,沒有一種感情比親情更濃,沒有一種溫暖趕得上回家過年。

一家不圓萬家圓,萬家團圓心亦安。現在,仍然沒有收到關於護校的任何一份正式通知,但我早已在心裡做好了準備,讓護校,我就堅決以跑步進入陣地的姿態完成好任務;讓回家,我就滿懷期待,回到那個生我養我的小村莊,好好感受來自老家的節日氛圍。

最後在此友情提醒:回家過年,請放下手中的手機,用心陪伴!

相關焦點

  • 有一種幸福叫「回家過年」
    年事已高的何奶奶多次邀請東子回家過年,在北京感覺孤單的東子也想再次體會家的味道,今年準備和何奶奶一起過個年。  寫春聯,貼福字,堆雪人,包餃子,拜年吃團圓飯,2月11日起CCTV-9央視紀錄頻道開播的10集紀錄片《回家過年》裡,東子終於在天寒地凍的中國北方找回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天倫之樂,這是他在這個春節收到的最溫暖的禮物。
  • 有一種春節,叫回家過年!
    我拿大包小包的行李,搭上火車,隨著關門警示音響起,我看著窗外形形色色的人,儘管目的地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就是回家.我旁邊來了一對夫妻,還有一個小朋友,"叔叔」吃糖,小朋友看著我遞給我糖果,看著小朋友那興奮的勁,我不由得會心一笑,想起自己童年時,最喜歡的節日就是過年,不但有新衣服穿,還有好多好吃的,還可以到處串門子,拿紅包,那時的自己多麼無憂無慮,入了社會後很多事情,都在悄悄的變化著,加不完的班,改了無數次的方案,開不完的會,這一切都讓我開始忘了初心,剛畢業時,和夥伴們的豪情壯志
  • 有一種愛叫後備箱的愛,今年過年回家父母又給你帶什麼東西了?
    現在結婚了,每次回家母親也會給我準備很多東西。感覺回家的時候給母親帶的禮品並不多。但是回來的時候後備箱裡總是會塞得滿滿的。甚至有時候都會覺得挺不好意思的。平常又不是經常回去看他們。可是他們有點好東西都總是會想著自己。總是害怕自己在婆家會生活的不習慣。
  • 過年回家,是怎樣一種心境
    這從首都再回家過年,難度可想而知,此去經年,恐是蹉跎了歲月。北島說,「是的,你不顧一切,總要踏上歸程」。北島還說,「歸程,總是比迷途長,長於一生」。連引兩句詩讓人很難為情,但連他一個北京人都似乎理解了春運。那種,你也不知為何,非回去不可的情愫。以及,人生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歸程。比如故鄉這玩意,每次回去都感覺是用來破壞童年的。
  • 除夕夜,你有幾次沒有回家過年?
    除夕夜,你有幾次沒有回家過年?指揮中心民警 蘇世偉「工作10年了,有3次除夕夜沒有回家過年。我家在廈門,中隊的同事都比較關照我,很感謝他們。」管教民警 陳建偉每次看到建偉,都是拿著一個裝滿檔案的手提包,疾步如風。建偉說:「工作20年了,有10次除夕夜沒有回家過年。
  • 有種幸福叫到家了 又過年了,你回家了嗎?
    過年回家,一個中國人永恆的期盼。 過年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快遞員能找得到的家,也不只是一間三室兩廳的房子,而是一段時光,在那段時光的籠罩裡,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打鬧,廚房裡傳來媽媽煎年糕的香氣,門外是父親開鎖的聲音,在這個家裡,埋藏著中國人心中最深的那份眷戀和溫柔。 又過年了,你回家了嗎?三位在湖南生活的普通人,和我們分享了他們的團圓故事。
  • 2020年快結束了,你是特別期待回家過年嗎
    回家過年對於中國人來說那是一個獨有的情結。不管工作多麼忙碌,不管歸期多麼短暫,依然有人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動身,開啟回家的路程。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突然爆發,很多人沒有回家。有人說我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回家過年,真的已經超出忍耐極限了。春節回家團圓成了勞累一年最大的念想。
  • 抖音過年偷偷回家的視頻讓人淚崩:回家是最美的禮物
    在微博話題偷偷回家時家人的反應中,裡面好多人的故事看的讓我感動不已。過年回家,這四個字隱藏著無數的情感,是希望,是期盼,是欣喜,是思念。每年的春運,遠方的人跨越山海,用著每一種可能的交通工具,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朝著家的方向前進,在他們不同年齡的不同面孔上有著相同的表情:對於回家的期待。為什麼我們對過年回家這回事,有這麼深的執念呢?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 萬順叫車包機送遠鄉追夢人回家 說出你的回家故事即可報名
    雖說春運出行條件在不斷改善,但卻不是所有人都能順利回家過年。又是一年返鄉時,作為一名在廣東奮鬥的追夢人,此刻你最大的期許是什麼?是順利搶到返鄉車票?還是平安到家卻不用花錢?亦或者,是一段免去艱辛的旅途?現在,網約車平臺——萬順叫車能讓以上的期待都變為現實。
  • 古代過年叫「夕」,又叫打「怪獸」,才有了過年的由來!
    對於過年想必大多數人一定是非常熟悉,而且非常期待的了!今年的新年馬上就要來臨了。不知道大家都沒做好準備迎接新年了麼?說到如今的過年並不稀奇,那麼接下來就很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古代是怎樣過年的,據說還挺兇險的!
  • 劉歡歡:回家過年
    過年回家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成就這「最大的人類遷徏」?  我想首先,過年是一種深植於中國人骨髓的習俗,一家人經過一年的努力,要好好一起犒勞一番。並和親戚朋友一起「把酒話桑麻」:展望一下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願景。
  • 詩朗誦:歸心似箭,回家過年
    歸心似箭,回家過年作者:巴山松 朗誦:黎敏《歸心似箭,回家過年》誦讀:黎敏03:35來自四季美文快過年了遊子歸心似箭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溫暖的岸遠在天邊的遊子時時把家惦念>遠方的風景再美觀也比不了故鄉的水甜身邊的朋友再眷戀也勝不過父母的惦念賓館的酒席再豐盛也比不上除夕的年夜飯你看那飛機、列車、輪船都朝著一個方向快馬加鞭故鄉是終點站無論路途多麼遙遠無論天氣多麼嚴寒無論購票多麼困難也無法阻擋遊子們回家的信念
  • 過年,再忙,也要回家陪父母
    作者:新咖聊情感我們中國人向來是有歸家的情懷的,春節作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再忙,我們也要回家陪父母過年。回家過年不需要任何理由,過年回家是家人對你的無聲召喚,也是對於闔家團圓的一種美好期盼,是千百年來中國人亙古不變的情懷。
  • 我給所有回家過年的人畫了張相 你是哪一張?
    原標題:我給所有回家過年的人畫了張相 你是哪一張?父母在的地方,是一個叫家的地方,兒女在的地方,是一個叫愛的地方,一年一年,回家過年!春節,承載著全中國人對家的思念和親人的牽掛。可以說,每個人想回家過年的熱切心情是一樣的,而無法與家人團圓的無奈卻各不相同。
  • 春節回家的故事⑧:穿上漢服回家過年
    (速新聞記者 裴凌曼)有一種急切叫歸心似箭,有一種祝福叫一路平安。快過年了,你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出現在回家的路上呢?1月22日上午,宿遷汽車客運站候車大廳裡一位穿著漢服的年輕姑娘格外醒目,周圍的旅客不時望向她,身旁的媽媽不時幫助女兒整理衣服。
  • 過年啦,常回家看看
    原來這是歌手陳紅唱的《常回家看看》,隨著音律的高低,我也迸發出很多感觸。過年,是中國千年古文明的一種傳承,是中華名族最隆重也是意義最重大的節日。這一天,中華兒女都會追根溯源,用最喜慶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節日。   在老家,有一句俗話這麼說:「乞丐過年也歇三天」。看似平淡的話語,卻讓多少在外打拼的遊子心裡感慨不已。其實,我也背井離鄉,有好多年沒回家過年了。
  • 江南還有一種節日叫『』時節『』,堪比過年,比過年更盛
    作者 |竹隱青霜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如果你沒在江南居住過,你不知道還有一種節日叫『』時節『』,堪比過年,比過年更盛。這種『』時節『』只在杭州南鄉地區盛行,過『』時節『』這個時間,秋末冬初未寒還暖剛剛好。
  • 江南還有一種節日叫「時節」,堪比過年,比過年更盛
    作者 |竹隱青霜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如果你沒在江南居住過,你不知道還有一種節日叫『』時節『』,堪比過年,比過年更盛。『』時節『』大部分家庭一般過3天(也有一天的),辦3天的,你可以選一天去,最早是有很多儀式活動的,熱鬧非凡,現在傳承下來的只有宴席就像現在的過年。我以為今年不會有辦的了,但已收到三個古村落朋友的邀請。很榮幸往年都會受邀去七八家朋友家過時節哈!
  • 春節為什麼叫過年,有什麼意義?
    同時有一些美食正在突破地域邊界,在不同城市的餐桌上流動。過年就要吃那一口家鄉味,鄉土的味道是頭腦裡割捨不掉的鄉情和記憶。隨著春節臨近,人們對食物的偏好凸顯了地域特色,傳統菜餚回歸成為春節期間餐飲的典型特徵。
  • 2020年,過一天就到了,你為什麼怕回家過年?
    我想回家了,我想老婆孩子了,想抱抱他們。我想爸媽了,我想看看父母的笑容。又是一年快沒有看到他們了,好想與他們一起好好的過個年,說說話,笑一笑,鬧一鬧。我把早餐剛吃完,正在收拾,這時同事昊然進來了,看到我又好像吃的是鹽水稀飯,就說:你不要命了,天天吃這個能行嗎?為了回個家你年年如此,何必呢?回家有那麼好嗎?過年有那麼好嗎?我就怕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