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上海又掉隊了嗎?

2020-12-18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區塊鏈商業觀察,創業邦經授權發布。

本文:7261字,閱讀約15分鐘

文中所有人物均為化名

01

2020年初的上海區塊鏈圈子,有種奇特的蕭瑟感。

這種感覺來源於王瑾的離開。

我是在幣乎的一場活動上見到的王瑾,那是2018年的五六月份,區塊鏈圈子最熱火朝天的時候,幣乎那個100人左右的場地密密麻麻坐滿了人,還有站著的,王瑾就是那個站著的,大長腿,低胸,超短裙,穿著高跟鞋比旁邊的碼農還高半個頭,要不注意都挺難。

王瑾是上海區塊鏈圈子出了名的女神,不管是媒體,項目方,還是TokenFund的會上,多多少少都能看到王瑾的影子,有人說,認識了王瑾,就是認識了半個上海幣圈。

前兩天我和王瑾聊天,問最近怎麼不太能看到她了。

王瑾說,上海區塊鏈圈子太涼了,她已經轉戰杭州,順帶讓我也多去杭州和蘇州轉轉。

「上海搞不起區塊鏈,這城市沒這基因。」

這是王瑾的原話。

王瑾並不是唯一一個離開這座城市的人,事實上,老趙比她走的更快。

老趙也是曾經上海區塊鏈圈子的神人,2017年的時候推了一個公鏈項目,那個項目曾經上過大交易所,也曾經被稱呼作為百倍幣,當然,後來項目慢慢涼了,老趙就帶著團隊轉方向,2018年,老趙的公司從公鏈變成公鏈外包,給一些新上的所謂模式幣,做了一些技術。

老趙在19年去了廣州,帶著整個公司一起,願意去的去,不願意去的一拍兩散。

在去年年底,我恰好因公去了趟廣州,和老趙打了個照面喝了頓酒,老趙給我吐槽了廣州的天氣,吐槽了廣州的資本環境,也吐槽了粵菜,唯獨沒有吐槽搬公司的事兒。

「上海的政策,和認知,都跟不上區塊鏈這行業發展的腳步。」酒意正酣的老趙拍拍我肩膀,「別呆在上海,不是上海不好,是上海不適合區塊鏈。」

02

區塊鏈圈子講究抱團。

中山公園就是上海地界上,區塊鏈版圖最重要的地方之一,高峰時,這裡聚集了幣乎、域乎、唯鏈、耳朵財經等一大批區塊鏈公司。

長寧來福士是幾乎每個上海區塊鏈人都熟知的一個寫字樓,作為上海本土幣圈流量的幣乎,就在這個寫字樓的23層。

幣乎的辦公室裡有一個可以坐下小一百人的會場,用來承辦一些區塊鏈的活動,在最火爆的時候,這裡是一天一場活動,場場人數爆滿。

而現在,我再去幣乎,一個月也沒見到過幾場活動。

幣乎的商務和我吐槽,說上海區塊鏈圈子都沒人了,自然也就沒了活動。

在早期,2016年-2017年,區塊鏈形成了三個陣營,礦圈基本在深圳,因為華強北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礦機,鏈圈多數在上海,這裡是區塊鏈最早形成圈子的地方,幣圈在北京,OKEx和火幣,徐明星和趙長鵬,那些恩怨情仇圍起來可以繞地球三圈。

但是近兩年,國內區塊鏈發展有了很大的變化,幣圈從北京開始遷往海南,但北京依然是區塊鏈重鎮,車庫咖啡仍然走出不計其數的區塊鏈人,深圳華強北總有生意慘澹的江湖傳聞,但是礦工只見增多不見減少。

唯一變化的是上海,上海的區塊鏈人開始去了杭州,或者去了蘇州,要不就是衝向廣州深圳,甚至連二線城市,諸如福州和青島,都能來上海的區塊鏈圈子的搶人大戰裡分一杯羹。

比如青島。在區塊鏈行業,青島「1億元搶院士」的故事,曾經引發熱議。

再比如海南,政府直接獎勵區塊鏈領軍人才100萬元獎金,並為優秀區塊鏈科研團隊提供300-500萬元科研經費。

上海的政策相比於廣州、深圳、北京、杭州,開始趨於緩慢。在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有關區塊鏈的政策指導意見及通知文件的時候,上海卻始終慢人一拍。

哪怕是在最應該強勢,也是上海最勝過其它城市的資金規模上,上海也沒有展現出任何強於其它城市的氣魄。

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統計,目前國內涉足區塊鏈領域的投資機構約148家,其中北京佔比約49%,深圳佔比17%,上海佔比僅11%,只略高於杭州的9%。

人才、政策、資金都很重要,但最可怕的,是上海已經不願意做區塊鏈試點的橋頭堡,越來越多區塊鏈的試點工作開始放在蘇州、杭州和深圳,迫於政策選擇遷移的公司,目的地也是蘇州、杭州,又或者是海南,上海開始成為被區塊鏈遺棄的城市。

這一幕像極了網際網路的十年搏殺。

曾經,上海是妥妥的網際網路第一梯隊:先有全中國最高調,最燒錢的億唐,然後是電商先驅的易趣。榕樹下是老一輩內容輸出毋庸置疑的頭號玩家。九城和盛大更是遊戲行業的頂級存在。

而後來呢,所有人都知道了,億唐倒閉,榕樹下關停,大眾點評被美團合併,餓了麼賣身阿里,百度、阿里、騰訊、網易、滴滴、京東、頭條,這些網際網路頭部企業,要麼在北京,要麼在深圳,要麼在杭州。

整個上海正兒八經的網際網路巨頭,似乎只剩下攜程,即便是網際網路二線平臺,也只剩下嗶哩嗶哩。

坊間傳聞,幾年前,上海領導就讓各部門反思,為什麼阿里沒有來上海。現在幾年過去了,啥也沒反思出來,倒是越來越多的上海網際網路人去了杭州工作。上海人去別的城市上班,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至於「杭州是上海人的後花園」,這種話也再沒了市場。

網際網路時代,上海徹底掉隊,那麼區塊鏈時代,上海是不是又要掉隊?

03

曾經的上海,是中國區塊鏈的發源地之一。

2011年6月9日,比特幣中國(BTCC)在上海徐匯區創立。這是中國第一家區塊鏈交易平臺,也一度成為國內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高峰時佔到國內數字貨幣交易量的80%。

2015年,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在上海主辦了第一屆區塊鏈全球峰會,大大促進了「區塊鏈」這一概念在中國的傳播。

同年年底,由萬向控股出資5000萬美金髮起的分布式資本成立,這是中國首家專注於投資區塊鏈技術相關企業的風險投資基金。

然而到了近兩年,上海的區塊鏈先發優勢早已不在。

區塊鏈企業規模上,上海已經被北京拉開了差距,廣州、杭州等城市也開始後起發力。

鏈塔智庫數據顯示,2016年和2017年是上海區塊鏈項目的爆發年,60%的區塊鏈項目成立於這兩年,而號稱為區塊鏈元年的2018年,在上海註冊的區塊鏈企業不足上海區塊鏈項目總數的8%。

2018中國區塊鏈技術創新峰會顯示,截止18年底,中國區塊鏈企業數量排名為北京(企業數量175,融資事件167,領軍企業25)、上海(企業數量95,融資事件73,領軍企業11)、廣東(企業數量71,融資事件64,領軍企業12)、浙江(企業數量36,融資事件43,領軍企業11)

2019年11月,上海區塊鏈技術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上海的區塊鏈研發企業數量約為300家。

而天眼查數據顯示,在2019年12月,全國註冊區塊鏈公司數量已經達到15889家,光深圳一地,區塊鏈公司就已經超過4000家。

區塊鏈產業園的發展上,上海也不太順。

2016年上海寶山區設立第一個區塊鏈產業園——上海智力產業園天空區塊鏈孵化基地,上海再次走在最前線。

然而到了2020年的現在,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區塊鏈產業園有38家,廣州佔了6家,杭州佔了4家,上海也為4家,上海已經不再是最前的那個。

甚至中國第一個區塊鏈產業園——上海智力產業園天空區塊鏈孵化基地,一度因為涉嫌非法「炒幣企業」而被關停。

再看規模,在政府主導的區塊鏈產業園規模中,最大的產業園湖南星沙產業園佔地面積41.48平方公裡,蘇州的「鏈谷」也佔地28.52平方公裡,園區規模前十的產業園,杭州佔了2家,廣州佔了1家,上海則無緣前十。

在入駐企業數量排名中,佔據前十的產業園裡,僅有1家在上海。入住率前三的產業園,分別位於杭州、青島、廣州。

根據互聯脈搏調查顯示,全國區塊鏈產業園投資基金規模前十的產業園中,杭州佔了2家,廣州佔了4家,而上海仍然僅有一家,且杭州區塊鏈產業園基金規模高達100億元,是上海唯一上榜產業園——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基地的10倍。

在知名區塊鏈研究機構賽迪區塊鏈評選的「區塊鏈產業園綜合競爭力評估」中,前十的產業園,有4家來自杭州,3家來自廣州,上海還是僅有一家。

此外,上海區塊鏈的標杆企業正面臨缺失。

當前區塊鏈行業的標杆企業,以四大類為主,第一類是礦商,如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億邦國際等,第二類是交易所,如歐科集團(OKEx)、火幣集團等,第三類是區塊鏈信息和技術服務公司,如趣鏈科技、雲象區塊鏈等,第四類是傳統的「幣圈」企業,如小蟻等。

2019年10月,《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發榜,有11家區塊鏈獨角獸企業(也就是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企業)上榜,其中內地一共有3家,分別是北京的比特大陸,杭州的嘉楠耘智和億邦國際,毫無疑問都是礦商。

除此之外,其實區塊鏈還有多家同樣達到準獨角獸企業規模的公司,如歐科集團(OKEx)、火幣集團,是從北京搬到海南,再如趣鏈科技和巴比特,身處杭州

2019年12月,中商情報研究院發布了中國區塊鏈企業百強榜,其中北京企業最多,佔比40%,深圳杭州隨後,分別有14家和11家,上海僅有8家,勉強壓過5家的成都。

更令人震驚的,是區塊鏈企業百強前30名,僅有一家位於上海,是排名23的上海保險交易所,除了保交所外,上海企業竟然全軍覆沒。

在過往的認知中,上海的區塊鏈企業,更多專注於區塊鏈底層的設計,以鑽研區塊鏈技術為主,而如今,人們所熟知的區塊鏈技術公司,趣鏈科技、33複雜美、雲象區塊鏈等等,無一在上海。

上海,似乎只剩下唯鏈、小蟻,和近期因為與鴻博股份合作彩票+區塊鏈,火了一陣的哈世科技,能撐起最後的臺面。

04

人才流失、資金失寵、企業營運數量下滑、標杆企業缺失,背後反應的是政策的滯後。

先說區塊鏈政策,當前的區塊鏈政策主要是分為三個水平線。

最低一檔,就是停留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加大區塊鏈行業關注」云云,沒有實際的優惠政策,不過是定調和觀望階段。

中間層次,就是有了實際的區塊鏈扶持政策,但仍扶持較淺,這類政策主要是停留在辦公用房補貼、高端人才的租房補貼、融資的支持等等。

最高一層,就是真正區塊鏈企業和區塊鏈人才所感興趣的,比如對優質項目直接進行現金補貼,對區塊鏈人才進行落戶、直接由政府設立產業基金投資區塊鏈公司等等。

我們看看居於區塊鏈第一陣營的5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除了北京由於政治因素在此不談之外,另外四座城市裡,上海的區塊鏈扶持政策也是公認的扶持力度相對較低。

首先,上海的區塊鏈扶持政策出臺晚。

2017年9月,杭州出臺《關於打造西溪谷區塊鏈產業園的政策意見》,給入駐區塊鏈企業提供50萬/年房租補貼,為科技成果提供100萬轉化獎勵,區塊鏈人才可以獲得100%的生活補助。

2017年9月,深圳市鼓勵金融創新,「重點獎勵在區塊鏈、數字貨幣、金融大數據運用等領域的優秀項目,年度獎勵額度控制在600萬元以內。」

2017年12月,廣州黃埔區出臺「區塊鏈10條」,每年為區塊鏈增加2億元的財政投入,用於區塊鏈企業的補貼和技術獎勵。

也就是在2017年末,廣州、深圳、杭州的區塊鏈政策,都已經覆蓋優惠政策的中間層次,租房補貼、人才補貼政策已經落實下來。

而上海,一直到2018年的9月,才遲遲在楊浦區開設區塊鏈的優惠政策,並且停留在房租補貼、專利補貼上,此時,不要說杭州和深圳,哪怕是貴陽、重慶、成都、蘇州、長沙的區塊鏈優惠政策,都已經實行半年以上。

其次,在深度上,上海的區塊鏈政策同樣淺嘗輒止。

2018年3月,深圳開啟對區塊鏈項目的直接扶持,單個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200萬元,資助金額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

2018年4月,杭州出臺區塊鏈產業園扶持政策,人才購房補貼達300萬,通過評審的區塊鏈企業可申請最高500萬元創業貸、區塊鏈企業能獲得最高150萬元天使夢想基金支持,進入產業化階段的可享受最高2000萬元讓利性股權投資引導基金支持,百億規模的雄岸基金更是引人側目。

廣州同樣沒有落後,2019年3月,廣州鼓勵設立10億元規模區塊鏈產業基金。在補貼上,明確每年將擇優選擇2個開展區塊鏈公有鏈、聯盟鏈建設項目的企業或機構,按其實際投入研發經費的50%給予補貼,其中區塊鏈公有鏈項目最高補貼1000萬元、區塊鏈聯盟鏈項目最高補貼300萬元。該細則也被稱為「區塊鏈政策2.0」

在2019年10月24日,國家將區塊鏈定調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突破口後,區塊鏈扶持政策在各地如春筍般出現,但上海,卻再無下文,至今看到的上海關於區塊鏈的優惠政策,仍然停留在2018年的楊浦。

05

政策並不是衡量一個城市對區塊鏈重視程度的唯一標準。

說白了,北京也沒什麼區塊鏈政策,但是人區塊鏈公司就是認北京,就是願意在北京呆著,北京呢,對區塊鏈態度也是明確,區塊鏈應用直接落地搞起來,毫不手軟。

在我看來,區塊鏈的應用落地,其實更能體現城市的態度。

先看北京。

北京在區塊鏈+政務上,走在了前列。

2019年4月,北京海澱區已經在政務上用上了區塊鏈。之前群眾去專門的供電公司辦理用電過戶業務需要攜帶4—6種證件,辦理工作時長為5個工作日。而在海澱區使用區塊鏈技術後,現在完成用電過戶業務不超過5分鐘。

2019年11月,北京把區塊鏈應用到了不動產登記過戶上。

2019年12月,這套用於用電和不動產登記服務的區塊鏈系統再次擴充,海澱把區塊鏈技術用到了全區「一網通辦」平臺,推出「智慧審批」。

2020年1月,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認今年要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積分落戶等20多個領域。

二看深圳。

深圳因為中小企業、創新企業多,所以更多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了企業管理方向。

2018年8月深圳稅務開出了全國第一張區塊鏈電子發票。

2019年10月30日,深圳市區塊鏈電子發票開票量突破1000萬張,開票金額超70億元。

2019年12月,深圳全市上線區塊鏈電子證照平臺。

2019年12月底,深圳證券交易所上線區塊鏈50指數,涵蓋了50家涉及區塊鏈業務的上市公司。

三看杭州。

杭州更多的區塊鏈應用,用到了司法和民生領域,地鐵和法院,讓杭州人民開始感受區塊鏈的便利。

2019年3月,杭州地鐵可開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發票。

2019年4月,西湖龍井茶成功對接司法區塊鏈平臺。

2019年5月,浙江區塊鏈公證搖號系統正式啟動運營。

2019年6月,杭州上線了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票據平臺。

2019年10月,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司法區塊鏈上鏈數據總量超過21億條。通過該平臺調取電子證據5200多條,相關案件調撤率達到98.5%以上。

其實,在除了北京、杭州、深圳之外,全國還有很多地方都已經把區塊鏈真正用在了民生、政務、金融各個領域。

比如雄安,已經上線了區塊鏈房屋租賃應用平臺。

比如湖南婁底,發出了全國第一張不動產區塊鏈電子憑證,搭建起了全國第一條政務聯盟鏈。

再比如重慶,上線了全國首個區塊鏈政務服務平臺,註冊公司的時間從過去的十幾天縮短到最快只要3天,辦事效率提升5倍。

青島、海南、福州、長沙,一個個城市都將區塊鏈視為彎道超車的機會,不斷在區塊鏈上發力,而曾經中國區塊鏈第一城的上海,卻沒了聲音。

但這些並不是最可怕的。

我所看到,上海真正在區塊鏈掉隊的實證,是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即將試點,而試點城市卻很可能不在上海。

央行的數字貨幣,將在功能、屬性方面跟紙鈔完全一樣,只是形態為數位化,對於我們國家來說,這是一次裡程碑式的發展。

接近央行數字貨幣試點項目組人士曾向《財經》透露,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試點項目有望在深圳、蘇州等地落地。關於為何選擇深圳和蘇州為數字貨幣試點,上述消息人士解釋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支持深圳、蘇州作為先行示範區。」

選擇蘇州和深圳,似乎並不是無跡可尋。

2019年3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聯合蘇州市,成立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將承接法定數字貨幣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穩定運行。

2019年6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深圳註冊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央行貨幣研究所唯一一家全資控股的區塊鏈公司。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不是上海?

作為金融中心和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上海,擁有全國最好的金融基礎設施,也素來在金融、經濟領域的試點上當仁不讓,原本最應該成為數字貨幣的試點城市,但偏偏,不在上海。

或許是我多心,或許是我不能理解頂層設計的高屋建瓴。但,觀察家的觀點是,或許在央行的心中,上海已經不是那個最適合試點的城市。

2019年12月底,賽迪區塊鏈發布了《2019年中國城市區塊鏈發展水平評估報告》,北京一騎絕塵,深圳、杭州分列二三位,上海僅領先廣州,排行第四。

從數據上來看,似乎上海仍舊在區塊鏈第一梯隊。但是從區塊鏈第一城,下滑到第四,上海的區塊鏈行業發展水平,明顯沒有跟上城市發展的腳步,甚至出現了下滑與倒退。

對於上海這座城市而言,區塊鏈這種與金融掛鈎如此密切的技術,上海如果不是第一,就不算成功,不是第二,就算得上失敗。

從中國區塊鏈的發源地,到被北京遠遠甩在身後,再到深圳杭州後起居上,廣州也即將趕上,另外,「億元找院士」的青島,坐擁歐科集團和火幣集團的海南,數字貨幣的試點城市蘇州,擁有全國最大區塊鏈產業園的長沙,也在後面虎視眈眈。

區塊鏈時代,上海,又要掉隊了嗎?

06

「36氪的朋友們」曾對上海有過非常直白的描述:

「上海這個地方從上到下,只會正眼看待『 已經是個人物』的人,對於『 尚未證明自己』的人,充滿了無限的警惕。」

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曾言:

「上海人,想贏怕輸,喜歡守著自己的自留地,沒有搏性、沒有賭性、沒有狼性,網際網路行業就沒有上海公司做得好的。」

在我們普遍的認知中,上海更加推崇外企文化、小資文化,這座城市推崇的是從白領到打工皇帝的躍遷,而不是從草根白手起家建立商業帝國的傳奇,資金在這裡流動澎湃,但只是在大企業之間奔湧,創業者視這裡為貧瘠的沙漠,開拓者視這裡為最後的戰場。

網際網路的折戟沉沙其實已經是一次慘痛的教訓。區塊鏈越來越被認為是網際網路之後,最大的一次商業革命,上海本擁有得天獨厚的區塊鏈之城的條件,但在近1-2年,這座城市在區塊鏈行業的發展並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高度。

這對上海而言很可惜,這對我們這些在上海創業的區塊鏈人也很可惜。

上海在區塊鏈時代有沒有掉隊,其實下結論為時尚早,畢竟區塊鏈依然還處於早期階段,距離區塊鏈的大規模應用,還需要多年的時間積澱和技術打磨,目前仍處在第一梯隊的上海,未嘗沒有機會。

杭州尚未坐穩區塊鏈第一城,上海掉隊也未塵埃落定。

2020年初,上海的區塊鏈行業有些蕭瑟,王瑾和老趙已經離開,過去從杭州坐高鐵來上海參會的區塊鏈人,變成了辦會方,更多的人開始從上海坐高鐵去杭州,小蟻、唯鏈、哈世科技,還在籌備下一個合作。上海的區塊鏈人,還沒走完,還沒放棄。

就像這座城市一樣,萬家燈火,百年未熄。

文章撰寫不易,如果觀察家的文章真的幫到了你,我也不求回報,點擊一下【關注】,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本文(含圖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布,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合法嗎?
    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技術源於比特幣,是比特幣底層支撐技術。區塊鏈是一種技術,可以讓交易突破傳統的信任交易模式和集中化架構,實現非安全環境下的交易安全。由於區塊鏈技術能解決傳統網際網路交易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近年來得到了各國政府及企業的廣泛關注。目前,對於區塊鏈技術很多網站都有詳細的解釋,但由於過於專業,很難讓人理解,現在我們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幫助讀者解讀什麼區塊鏈簡單來說,區塊鏈就是一個分布式帳本,通過去中心化、去信任的方式集中維護一個可靠的資料庫。
  • 唯鏈將會參加2019上海區塊鏈國際周
    上海2019年8月26日 /美通社/ -- 9月14日至9月18日,中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大會之一 -- 2019上海區塊鏈國際周,將由中國一流的區塊鏈研究機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組織舉行。
  • 快被垃圾分類逼瘋的上海人民,有望被區塊鏈解救嗎?
    上海的垃圾分類政策,在近日成為了全民熱議的焦點。日前,住建部表示,將繼續在北京、杭州等46個城市推行垃圾分類政策。這是一片藍海。有業內人士稱,國內的垃圾分類、處理產業,有望實現千億級市場規模。那麼,區塊鏈與垃圾處理行業,存在結合的可能嗎?如果有,從何入手?
  • 搜狗對區塊鏈無具體計劃 王小川為什麼不急於出手?
    文/許麗萍在人人都談區塊鏈的當下,網際網路巨頭「分叉」出區塊鏈業務似乎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反倒是未入局者讓人覺得有點「反常」。近日全國政協委員、搜狗CEO王小川在接受採訪時公開表示,「我對區塊鏈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但搜狗對區塊鏈還沒有具體的計劃。」的確,關於區塊鏈,王小川之前有過「買比特幣最好有準入機制」、「區塊鏈嘗試改變生產關係與分配關係」等相關言論,但搜狗在區塊鏈領域的布局卻遲遲沒有消息流出。唯一一次「緋聞」還僅僅是因為一個域名。
  • 區塊鏈硬核解析(一):區塊鏈是一種共享資料庫嗎?
    這次我們首先討論「區塊鏈是共享資料庫」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問題。在百度百科這樣描述區塊鏈:「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可以說大部分認為區塊鏈是一種共享資料庫的說法,受百度百科影響比較大。
  • 海南省區塊鏈協會助力「鏈上海南」建設推「個十百千萬」計劃
    來源:金融界網站5月14日,海南省工信廳印發了《海南省加快區塊鏈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稱《通知》)。5月17日,海南省區塊鏈協會推出了助力「鏈上海南」建設「個十百千萬」計劃。協會會長、天涯社區董事長邢明介紹,去年12月海南省區塊鏈協會獲批成立後,多次配合產業相關主管部門的政策調研,助力「鏈上海南」建設「個十百千萬」計劃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推出,該計劃也響應了《通知》的多項措施。 去年12月2日,海南省區塊鏈協會即獲得了海南省民政廳的同意批覆,是全國少有的省級區塊鏈協會。
  • 失之網際網路,收之區塊鏈,上海這次想好了伐?
    三年後的今天,當時聚集了這幫人的上海,看起來成了國內區塊鏈行業的高地:這裡有萬向區塊鏈實驗室、比特創業營、NEO、量子鏈、邊界智能、唯鏈等重要的區塊鏈組織和項目。 相比交易所、礦場、礦機公司聚集的北京,上海的特點很鮮明:更關注區塊鏈底層技術,是目前魚龍混雜的行業裡,看起來最體面、最有想像空間的地方。
  • 速讀區塊鏈▏區塊鏈產業動態(第四十八期)
    兒童教育也「上鏈」,區塊鏈技術在上海早教領域落地;溫州區塊鏈產業聯盟揭牌;農行貴州省分行發放首筆區塊鏈農地抵押貸款
  • 螞蟻區塊鏈:電商基因承載下的區塊鏈應用
    近期,阿里巴巴區塊鏈方面的消息不斷。 3 月 19 日晚,航天信息發布公告稱,其將聯手阿里巴巴合作布局區塊鏈領域。2 月 25 日,螞蟻區塊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螞蟻雙鏈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同時於上海黃浦區揭牌宣告成立。
  • 上海區塊鏈國際周大幕拉開 新經濟地平線展萬向偉略
    上海2016年9月19日電 /美通社/ -- 今天,全球較大的區塊鏈盛會揭開了冰山一角。從9月19日至24日,炙手可熱的區塊鏈產業將匯聚世界各地逾1500名技術開發者、IT極客、投資人、區塊鏈初創公司齊聚上海,傾聽來自政策制定者、金融投資機構、知名學府專家學者、全球主流底層技術平臺以及跨國巨頭的分享,共同探討區塊鏈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落地應用。
  • 百年上海啤酒廠改造:區塊鏈賦能建築業「第一單」落地
    改造中的上海啤酒廠誰也沒想到,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的首個應用落地項目,選擇了與建築行業牽手。在今天上海市科協主辦的「數位技術塑造產業新生態」高峰論壇上,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透露,上海老啤酒廠改造工程將引入區塊鏈技術,這也是全國範圍內區塊鏈賦能建築業的「第一單」。
  • 區塊鏈大爆發!天舟文化區塊鏈的春天
    目前,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受到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在上周講話中明確提到,要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加快區塊鏈和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  什麼是區塊鏈?
  • 區塊鏈入門教程及我的區塊鏈觀
    區塊鏈(blockchain)就是一個特殊的分布式資料庫。所以說區塊鏈技術,就是一種特殊的資料庫技術。以前的分布式資料庫都是有系統管理員的,而區塊鏈網絡中每個人都處於平等的地位,每個節點都不能左右整個網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去中心化。區塊鏈,顧名思義就是一系列區塊(block)組成的鏈條。
  • 浙江科技出版社《區塊鏈革命》電子圖書上海書展首發
    8月12日,2020上海書展在上海展覽中心如期拉開帷幕。當天下午,由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組織的區塊鏈技術應用論壇暨《區塊鏈革命:當代技術、經濟、產業、社會變革的動力之源》電子圖書首發式在書展現場舉行。該書是用「區塊鏈方式」發起並完成的「區塊鏈書籍」,其出版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基於區塊鏈精神、運用區塊鏈思維、應用區塊鏈技術完成的「區塊鏈行為」。該書作者團隊高手雲集,由來自中、美、加3個國家20多位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他們中有的是高校教授,有的是企業高管,有的是行業領頭人,有的是科研院所首席研究員,不乏圈內領軍人物。
  • 智聯招聘:2019年區塊鏈人才供需與發展報告
    區塊鏈領域平均招聘薪酬達到16317元,是全國平均的近兩倍 區塊鏈存量人才主要分布於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行業 區塊鏈存量人才主要集中於一線城市,北京、深圳、上海佔比位居前三 區塊鏈存量人才學歷普遍偏高,大部分為本科及以上學歷 存量人才多為職場資深人士,半數人才工作經驗超5年 存量人才多畢業於我國一流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等專業
  • 樹圖區塊鏈建築業應用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揭牌
    中新網7月8日電 日前,「數位技術塑造產新生態」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建築學會、同濟大學、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等單位主辦,同時獲得了中國建築學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單位的支持,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馬興發和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王曄發表了致辭。
  • 區塊鏈被央視公開點名,恕我無知,區塊鏈到底是啥?
    聽說區塊鏈又火了?近日,區塊鏈被公開點名,再次引發網友熱議。一提到區塊鏈,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比特幣。劃重點,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應用,區塊鏈還有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版權保護等諸多應用領域。
  • 首發| 我們真的了解什麼是區塊鏈嗎?重新理解區塊鏈商業價值
    筆者近年有幸參與了幾個國家級區塊鏈項目的申報和方案設計工作,也在區塊鏈商業化推廣方面,接觸了不少民營和國營企業,也算是了解一些市場需求;同時,在基於區塊鏈技術、模型化、系統化、平臺化、商業化方面也有一些經驗,對於當前區塊鏈產業現狀、發展方向有一些感觸,特別是在看到很多業界主流聲音對於區塊鏈技術,乃至商業化存在一些誤解,故特此撰寫此文予以說明,希望能為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思路。
  •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龍承念:區塊鏈專家太多,人才太少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陳希婷 北京報導6月6日,《共享財經》《華夏時報》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上海)第二屆區塊鏈新金融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在主題為「區塊鏈機構如何進行項目研發」的圓桌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龍承念提出,區塊鏈專家太多,人才太少。「無論是網際網路技術研發到企業的應用,實際上會經歷很多技術難點和網絡問題。」龍承念認為,一個技術被大家認識到,背後有很長時間的研發,需要多方面的結合。「當時我看到區塊鏈技術也是非常興奮,這個是海外建立社區,他們很有意思。」
  • 區塊鏈315:最新整理的區塊鏈資金盤崩盤跑路名單
    近來期間,由於利好因素越來越多,區塊鏈再次成為投資風口,炒作區塊鏈資金盤的歪風邪氣也越來越盛,這個非常讓人警惕。區塊鏈資金盤能讓人暴富,一樣也能讓人傾家蕩產。在投資市場裡的二八定律是不變的,有人賺錢,但會有更多的人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