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 兒科診所成重災區

2020-12-13 健康一線視頻網

作者|柒小略

民營醫療機構今年的日子並不好過,兒科首當其衝。

「在停診的兩個月裡,診所收入為零,成本卻一點也沒減少」,一位連鎖兒科負責人向《看醫界》坦言,疫情對部分以兒內科為主要業務的診所帶來了嚴重打擊,「雖然診所早就恢復門診,但因為不具有發熱門診資格,這部分收入直接被腰斬」,這位負責人表示,兒內科收入不僅僅是自己診所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相當大一部分兒科診所的主要收入來源。

業務量減少可以說是民營醫療機構的普遍現象。日前,《看醫界》聯合上海交大社會醫療機構研究所對全國76家民營醫院和46家社會辦診所的調研顯示,5月份,全國社會辦醫療機構的門診恢復狀況依然不甚樂觀,其中民營醫院完全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醫院佔僅有6.6%;恢復到去年同期80%以上的醫院佔比36.9%;恢復到去年同期50%以上的醫院佔比為68.5%;低於去年同期50%的醫院佔比31.6%;低於去年同期30%的醫院佔比為11.8%。

相比民營醫院,社會辦診所門診量的情況則更為慘澹。調研中,5月份社會辦診所門診量恢復到全年同期水平的診所數量為零;恢復到80%以上的佔比僅為15.2%;有34.8%的診所門診量低於去年同期的30%;低於去年同期門診量50%的診所佔比達56.5%。

知貝醫療創始人趙強在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時表示,截至今日,兒科診所依然有非常多的業務沒有辦法正常開展,比如兒童發熱、內科、口腔皮膚有創治療等。並表示,如果沒有疫情,知貝兒科將在華南籌建第七家連鎖兒科診所,「但如今一切擴張計劃都被擱置」,沒有人知道疫情究竟能影響行業到什麼程度。

抱團取暖、拓展線上,民營兒科行業自救

4月初,企鵝杏仁集團宣布,將媽咪知道深圳兒科診所業務接入企鵝杏仁,雙方聯手打造深圳兒科業務體系。

據透露,雙方聯手後,媽咪知道深圳兒科診所原班醫療服務團隊將與企鵝杏仁團隊一起全面升級企鵝杏仁兒科特色產品線,為患者提供更多服務。

當然,並非所有兒科都能在疫情期間遇到「強強聯合」的機遇,更多民營兒科將目光轉到線上,轉變運營思路,拓展線上業務。

兒科診所連鎖品牌「叮叮兒科」相關負責人告訴《看醫界》,疫情期間兒科感染性疾病的大量減少,影響了一定的門診量。但是家長對線上諮詢、醫學科普、兒童生長發育、心理行為方面的需求也明顯增加。為了適應疫情,「叮叮兒科」開展了線上線下聯動機制。社區管理、門店體驗互為補充的模式,不斷研發自製產品,開展感染性疾病以外的更多醫療健康內容。

該負責人認為,這次轉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從2018年開始就已經在探索線上業務,疫情實際上是加速了線上業務的推進速度,也讓我們確定了這個發展方向」。

業務不轉型兒科突圍難

實際上,民營兒科面對的困境遠遠不止疫情這麼簡單,據知情人士透露,即便沒有疫情,兒科市場的萎縮也是短期內難以逆轉的事實。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下跌至10.48‰,再創史上新低。儘管國家在2017年開放「二孩」政策,但預想中的新生兒出生率爆發並沒有出現,甚至在2018年出現斷崖式下跌。

新世紀醫療集團市場總監易亮告訴《看醫界》,之所以民營兒科診所受疫情衝擊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業務結構單一。易亮介紹,多數兒科診所的業務營收以兒內科常見病為主,隨著人口出生率的降低,這類人群的數量本身就在下降,加上疫情影響,沒有發熱門診資質的診所無法正常開展這類業務,兩大因素相加更是加劇了客源萎縮,在這樣的背景下,普通兒科診所擴大市場的難度很大。

但這並不意味著兒科就沒機會。易亮認為,在萎縮的市場中,民營醫療機構若想突圍,就必須轉型:通過增強專業能力,打造特色學科、強勢專科,以及塑造品牌影響力。

2019年8月,我國著名兒科呼吸過敏專家鮑一笑教授在上海創立了以治療兒童呼吸哮喘疾病為主的兒科診所——童杏兒科。在易亮看來,這樣有特色學科的兒科品牌會成為未來兒科診所發展的方向之一,也有很大的機會在市場上突圍。反之,如果過度依賴普通內科,或者內科收入佔營業額的主力,突圍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

「如果你的品牌和專科特長都沒有新的改觀,『突圍』只會把你的糧草彈藥全部打光,與其盲目『突圍』,還不如在本錢尚存時割肉離場。相反,類似新世紀這樣同時擁有品牌和專科優勢的機構將強者恆強」,易亮如是說。

相關焦點

  • 疫情衝擊,一家新建兒科診所的運營之道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廣大醫療機構普遍受到衝擊,社會辦醫、尤其診所更是損失慘重。根據《看醫界》聯合上海交大社會醫療機構研究所調研發布《2020中國診所疫情期間運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調研統計顯示:5月份,超半數診所的門診量不及去年同期的二分之一,近半數診所(1-5月)營收降幅超七成。
  • 報告:疫情期間80%兒科診所門診量下降,醫美門診持平
    疫情期間中國基層診所的發展情況有了一份數據分析。7月11日至12日,丁香園診所發展聯盟在杭州舉辦2020中國診所發展大會,會上發布了《後疫情時代中國基層診所發展報告》(簡稱「報告」)。澎湃新聞記者從大會了解到,該報告共有4000多家診所參與調研,覆蓋全國26個省市,其中廣東、山東、河南三省的比例最高,共收集疫情影響下的診所生存和發展數據達14000多條,從疫情期間診所的生存現狀、信心指數和用戶就醫行為變化等角度對行業進行調研,並梳理了疫情後診所用戶就醫行為和需求。
  • 兒科診所降幅78%!《中國基層診所發展報告》首次發布
    2020年7月11日至12日,由丁香園主辦的《中國診所發展大會(CCDC)》在杭舉辦。會議圍繞「聚基層」「新生長」兩大議題,深入探討疫情時期診所發展的困境與機遇,會上重磅發布《後疫情時代中國基層診所發展報告》。
  • 丁香園:基層醫療機構受疫情影響大 兒科診所門診量下降80%
    作為最小醫療單元的基層診所受到的影響很明顯,根據國家衛健委4月披露數據,診所數量環比從2019年11月的242410個減少到2020年2月的241884個,減少了526個。數量雖然不多,但從此前數據來看,這是近些年在診所數量上升趨勢中的罕見下調。同時,根據國家衛健委7月數據,截至2020年4月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均同比減少。
  • 企鵝醫生專科網絡診所布局再次擴容,聯手媽咪知道打造兒科業務體系
    4月8日,醫療全產業服務集團企鵝杏仁宣布,將媽咪知道深圳兒科診所業務接入企鵝杏仁,雙方將聯手打造深圳兒科業務體系。原媽咪知道會員的所有權益可在企鵝門診繼續沿用,同時,企鵝醫生深圳門診將針對媽咪知道會員提供更多服務。
  • 企鵝杏仁合併媽咪知道深圳兒科診所業務,強化專科布局打造醫療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民健康意識空前,大健康醫療行業更是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日前,國內最大的非公醫療集團企鵝杏仁,宣布合併媽咪知道深圳兒科診業務,媽咪知道原有會員的所有權益都可以醫生在企鵝門診使用,企鵝醫生深圳門診也將為媽咪知道會員提供更多服務。
  • 網絡診所布局再擴容 媽咪知道深圳兒科診所業務接入企鵝杏仁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見習記者 王君4月8日,醫療全產業服務集團企鵝杏仁宣布,媽咪知道深圳兒科診所業務接入企鵝杏仁,雙方將聯手打造深圳兒科業務體系。截至目前,企鵝杏仁集團已陸續自建了47家門診及手術中心,並收購了北京祐鄰診所、成都若水診所、深圳正夫口腔診所等知名診所,深度賦能基層醫療,進一步完善企鵝杏仁「城市模型」建設。
  • 劉迎龍委員:鼓勵兒科醫生開診所緩解兒科看病難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臟外科主任劉迎龍用實例說明了兒科看病之難。他建議允許在職兒科醫生開辦私人診所,以緩解兒科看病難。   「兒科缺人啊!先不說其他因素,你知道兒科醫生待遇低到什麼程度?」   再加上兒科職業風險高、醫患矛盾多、工作時間長、負荷重等特點,導致醫學院校畢業生不願意從事兒科。「我曾經到基層調研,有一個醫院26年沒有人應聘兒科醫生,只有兩位年邁的老人在應付著門診。」劉迎龍坦言,儘管他所在的科室患者很多,醫生收入還算可以,但依然有流失。「其他醫院兒科醫生流失比較普遍,看病怎麼能不難!」
  • 有兒科診所門診量跌一半 感冒藥銷售降幅最...
    據廣東省疾控中心公布的問卷調查結果,高達56.5%的民眾覺得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自己患感冒或流感等疾病的次數減少了。在專家看來,究其原因,外出佩戴口罩和勤洗手成了最奏效的防病高招,這降低了各類常見傳染疾病的傳播機率。其中兒科尤其明顯,因兒科病人中,呼吸系統疾病約佔70%左右。
  • 長沙「地王」樓盤內的兒科診所被罰款200萬,私人診所靠不靠譜?
    據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開市監罰字【2020】80號文件所示:位於長沙市開福區北辰三角洲奧城D3地塊第1020號某一兒科診所被處罰款200萬元並吊銷營業執照。 這個兒科診所位於昔日「地王」北辰三角洲的奧城D3地塊第1020號。2007年7月24日,規劃建築面積為380萬平米的長沙新河三角洲地塊被北辰實業以92億天價成功收入囊中,高昂的總價讓該地塊成為中國土地拍賣史上的「第一地王」。目前周邊地段房價均價為37500元/m2。
  • 從兒科醫生集團到落地線下診所,「小蘋果兒科」獲5000萬元B輪投資
    36氪獲悉,兒科醫生集團——小蘋果兒科宣布完成5000萬人民幣 B 輪融資,由中信資本醫療基金領投。 據小蘋果兒科創始人兼CEO路博介紹,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引入更多兒科專家,並擴大連鎖診所覆蓋區域,以及在現有兒童常見疾病、兒童保健、兒童過敏、生長發育等領域外,布局兒童眼科。
  • 36氪首發|「媽咪知道」深圳兒科診所業務被納入麾下,企鵝杏仁要...
    36氪獲悉,媽咪知道深圳兒科診所業務接入企鵝杏仁,雙方將聯手打造深圳兒科業務體系。原媽咪知道會員的所有權益可在企鵝門診繼續沿用;企鵝醫生深圳門診也將針對媽咪知道會員提供更多服務。未來媽咪知道線上平臺也會為企鵝杏仁線下兒科業務持續提供運營支持服務,從而進一步完善企鵝杏仁專科診所網絡建設,提升其綜合醫療服務能力,並協同全科中心、手術中心、專科中心等多種業態,為患者提供更全方位的醫療服務。
  • 劉迎龍委員:鼓勵副主任醫師級別以上的兒科醫生開設私人診所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臟外科主任劉迎龍用實例說明了兒科看病之難。他建議允許在職兒科醫生開辦私人診所,以緩解兒科看病難。「兒科缺人啊!兒科醫生待遇低,再加上兒科職業風險高、醫患矛盾多、工作時間長,導致醫學院校畢業生不願意從事兒科。」劉迎龍說,「我曾經到基層調研,有一個醫院26年沒有人應聘兒科醫生,只有兩位年邁的老醫生負責兒科門診。」
  • 首家兒科醫生集團診所再下一城 布局線上線下醫療
    3月23日,小蘋果兒科醫生集團旗下的第7家線下診所小蘋果昆育兒科診所(朝陽門分店)開業,在發布會上小蘋果兒科醫生集團與中信保誠人壽的戰略合作也正式啟動。  資料顯示,小蘋果兒科2014年10月成立,經過了從國內首家兒科醫生集團,到線下診所的搭建,再到獲得銀川網際網路醫院牌照的發展歷程,從線上到線下再到重新搭建線上服務,已經在兒童常見病、兒童保健、兒童過敏、生長發育、兒童口腔以及兒童皮膚病方面都積累了深厚的醫療資源,服務了大量兒童患者。
  • 首家兒科醫生集團診所開診 定位於公立醫院特需服務水準
    原標題:首家兒科醫生集團診所開診   本報訊(記者賈曉宏)由國內第一家兒科醫生集團小蘋果兒科醫生集團自建的小蘋果昆育診所,今天在北京市西城區開診。這是該集團在「北上廣」布局的五家診所之一。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兒科醫生的需求量進一步增加。
  • 診所寒冬期,提前來了?|寒冬期|診所|提前|醫師|基層|公社|疫情|...
    用一句話惹毛診所老闆——最近生意好嗎?雖然只是個笑話,但對於一部分診所經營者來說真的扎心了。疫情蔓延這段時間,實體經濟整體受到影響。在社會辦醫療領域尤其體現在基層,就是不少診所老闆反映的患者少、資金少現象。據基層醫師公社了解,目前部分地區的診所仍處於停診狀態。
  • 婦科醫生看兒科?深圳一婦科診所接診兒童患者被罰5萬
    婦科醫生看兒科?  日前,坪山區衛監執法人員在轄區日常巡查中發現一家名為"鄧秋連西醫婦科診所"傳出一陣小孩的哭喊聲,進去現場發現有家長正陪著孩子在診所內輸液。經檢查,該診所持有有效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但許可的診療科目為婦產科(婦科專業),因此衛監部門依法對該診所罰款50000元,並給予醫療機構不良執業行為記分記2分。
  • 牙科診所成非法行醫重災區 非法行醫者曝光
    [重災區]    口腔、美容及不孕不育    在昨日的宣傳活動現場記者看到,現場擺滿了宣傳展板,對各類非法行醫進行了詳細分類說明,並把查處的案例一一展示出來,讓百姓能認識到非法行醫的危害。全市衛生計生、公安、食藥、工商、科技、民政、城管執法、警備區等多個執法部門廣泛聯合和積極協作,以醫學科研機構、健康體檢機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療美容機構、虛假違法醫療廣告集中整治及口腔診所量化分級管理為重點,深入開展了全市打擊非法行醫一系列專項清查行動。
  • 贏了抗疫,輸了生意:2020臺灣診所門診量「蒸發」1500萬
    累計800餘位新冠肺炎病例、痊癒率高達99.1%,由於基層診所作為抗疫前哨,配合社區防疫得力,我國臺灣地區並未受到新冠肺炎的嚴重侵襲,但持續一年之久的疫情對居民就醫和小診所生存造成了影響。本文來源:診鎖界編輯:太白西醫診所病號平均流失近1300人兒科、耳鼻喉科下降近4成臺灣的民營診所一直是基礎醫療的主力軍。在新冠抗疫時也不例外,作為最貼近居民生活的基層診所,在臺灣構建的防疫體系下,診所醫師執行社區防疫監測、日常看診數據分析回傳等指令,發揮了急症救治、早篩監測、引導就醫等重大作用。
  • 波士頓開啟疫苗外賣:疫情期間超五成家長不敢帶孩子去醫院,美專家...
    隨著新冠疫情在美國的持續發酵,不少行業和群體受到的嚴重影響逐漸暴露。最近,這種蝴蝶效應正逐漸威脅到免疫力極弱的一群人——兒童。疫情日漸嚴峻,許多家長不敢帶孩子去醫院,導致大量兒童錯過了接種疫苗的時間。對此,美國多名有關專家預計,未來幾個月,美國或將迎來多種傳染疾病大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