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CSM59平均收視1.18%,CSM35平均收視1.25%。第二期CSM59平均收視1.42%,CSM35平均收視1.5%,頭兩期穩居周日所有節目收視冠軍。#蒙面唱將#、#詹雯婷 白痴#、#哥寶寶是範丞丞#、#魏大勳唱男孩#等十餘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微博綜藝榜穩居第一……這是江蘇衛視《蒙面唱將猜猜猜》第四季前兩期節目交出的成績單,無疑延續了一如既往的「爆款品相」。
逆勢生長的《蒙面唱將猜猜猜》第四季引發全民追看,獲得口碑點讚,行業內領銜音樂節目翹楚。那麼,這檔節目究竟憑什麼持久保鮮,又憑什麼讀懂了觀眾的心?
激發「好奇心」
構建超強懸念場,「臥底」模式進一步釋放猜評樂趣
與其他類型的音樂綜藝不同,《蒙面唱將猜猜猜》通過歌手的面具,成功做透了懸念感,建立了節目和觀眾之間的強勾連。
新一季《蒙面唱將猜猜猜》,繼續在面具上大做文章。「辛巴想來取取經」、「一起來走花路吧」、「哥寶寶你可以的」、「藏好我的小尾巴」……當這些製作精良又突破次元的面具登場亮相,很難不吸引人們的目光,從而加深內心的疑問:面具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真實?對於觀眾而言,無論是首期節目對於「胡桃夾子」、「哥寶寶你可以的」身份的篤定,還是第二期對於「藏好你的小尾巴」、「二二二師兄」身份的一籌莫展,其實都激發了他們繼續看下去的欲望,最大限度地增強了懸念的延續性。
《蒙面唱將猜猜猜》第四季還創新加入「臥底」模式,即在猜評團中安插一位臥底,用以守護唱將的真實身份。這樣的設計,讓整個猜評過程都充斥著一種偵探猜疑的意味。比如第一期節目,楊迪被「冤枉」成為最大嫌疑人,而其中的臥底卻「笑看風雲」;比如第二期節目,兩輪猜評不約而同出現的幹擾項「歐弟」,都是臥底從中攪局的結果。
從猜歌手,到猜臥底,節目無限放大「猜」,「懸念場」的構建,造就出一場歌手、猜評團和觀眾之間的競智遊戲。
回歸「音樂本心」
去掉已有的人設標籤,用心追逐純粹的好歌聲
音樂性,永遠是音樂綜藝賴以發揚的最大群眾基礎。
從演唱者的角度出發,「你知道我是誰」與「你不知道我是誰」看起來一字之差,但就是這層幾釐米厚的「保護殼」,讓這些成名已久的唱將們得以輕裝上陣。他們來,就是為了好好給觀眾唱歌。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我知道你是誰」與「我不知道你是誰」,同樣一字之差,心裡預設完全不同。拋開明星光環的加成,好歌聲才更容易突出重圍。
「辛巴想來取取經」的蔣大為,一首《故鄉的雲》和一首《一剪梅》,讓觀眾領略到了老藝術家的底蘊和風採。美聲、民族、花臉各種不同唱腔演唱《天堂》,與其說是小才藝,倒不如說是「在線教學」更為貼切。在這樣一個看似與他「格格不入」的舞臺上,蔣大為用一句「藝術不分年齡」贏得了滿堂彩。
取名「哥寶寶你可以的」的範丞丞,一改酷炫的風格,用連續的慢歌俘獲了觀眾的心,觀眾這樣評價他的聲音,「既有明月松間照的恬淡,又有清泉石上流的澄澈」。戴上面具的範丞丞,褪去了他的偶像標籤,僅僅依靠自己的聲音徵服了大眾,也改變了人們對於「愛豆沒實力」的刻板印象。
自稱「胡桃夾子」的魏大勳,登上跨界的舞臺,讓觀眾領略到了他不可多得的唱功。吳宗憲點讚他是「專業歌手」,侯佩岑花痴稱「沉醉在他的音樂裡」。就像楊迪說的那樣,「以前我從來沒有認真聽他唱歌,覺得沒什麼好聽的」,而從《蒙面唱將猜猜猜》開始,get了新技能的魏大勳,從此將是一個不一樣的「寶藏男孩」。
凡此種種,沒有身份的定義與劃分,節目給歌手的是幾首歌的時間,給觀眾的是靜靜聆聽的空間,歌手潛質和音樂本質得以最大程度被激發。
擊中「情懷心」
俘獲全齡受眾,用情懷營造極致內心共鳴
情懷是什麼?似乎很難有清晰明確的文字表達。但當特屬於一個年代的旋律響起,觀眾的內心共鳴將被無限放大。而這正是《蒙面唱將猜猜猜》能夠俘獲全齡層觀眾的原因所在。
1947年出生,自稱「70」後的蔣大為,用一首《牡丹之歌》將人們的回憶瞬間拉回了二十多年前。每年春節聯歡晚會不變的旋律與熟悉的面孔,成為了50、60後的共同回憶。1981年出生,已經很久不見的「蚊香」詹雯婷,高唱著「我們的愛,過了就不再回來,直到現在,我還默默的等待」,那是80、90後的青春。2000年出生,「明明可以靠臉,非要靠才華」的「哥寶寶」範丞丞,張揚的個性,飛揚的青春,成為00後、甚至10後爭相追逐的新生代偶像。僅僅是兩期節目而已,《蒙面唱將猜猜猜》就發揮精妙的選角功力,用新人搭配著「回憶殺」,讓觀眾充分感受到新老交替的歲月變遷和成長追憶。
更難能可貴的是,《蒙面唱將猜猜猜》還試圖用歌手背後的故事,傳遞一種社會正能量和處世哲學。這種正能量,是蔣大為的「藝術沒有年齡」;也是詹雯婷的「從現在起,只需要記住我是詹雯婷」;還是黃齡的「唱歌這件事本身就很開心,至於我紅不紅,並沒有那麼注重」。這是一種撇開浮躁社會的純粹,一種對音樂、對夢想最單純的嚮往與追求。
保留核心精髓,加上無處不在的內容、形式上的創新,這是《蒙面唱將猜猜猜》第四季依然能夠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也為同類型音樂綜藝以及綜N代的持續創新提供了新的範式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