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教授俞久平:中國一流大學應開放課件

2020-12-06 南開大學新聞網

  有這樣一個少年,他年幼生活在上海時,重視教育的父親經常買舊書回來給他讀,其中有一本書,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電機工程,那時候他10來歲,看也看不懂,但非常嚮往。

  「當時想,哎呀,這可是麻省理工的電機工程,雖然看不懂,翻一翻也覺得不得了,今天我在麻省理工做教授,就是從這本書開始的」 ,這本書還在21世紀初美國大學尋求適應IT時代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時,帶給他一個絕好的創意,那就是開放式教育。

  2003年9月,麻省理工學院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正式向全世界公布多達500門課程的全部內容,世界上無論哪個角落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進入該校的專門網站下載和學習這些內容,並且在非營利的前提下免費使用這些內容。而他,正是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件創意的首創者。

  他就是數十年前由上海赴美,在麻省理工待了37年的工學院副院長俞久平教授。

  「大家都能看到,裡面就不會亂了」

  「這沒什麼不好,透明度對於一所高校的品質而言非常重要」,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開放式教育協會成立三周年慶典上,俞久平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這就好比一棟房子,如果要讓別人知道裡面乾淨整齊,最好是玻璃的房子,「大家都能看到,裡面就不會亂了」。

  他的創意來源於深刻的時代背景。20世紀末,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高等教育如何適應IT時代的新變化,成為了擺在美國眾多高校面前的一道難題。

  「那時候正是.com瘋狂的時候,很多高校都在想著.com,而不是.edu」,俞久平說,很多學校都把自己看作商業組織,看到的是學校知識的商業價值,總想著怎麼去賣,麻省理工學院在尋求應對策略時,擺在校長面前的也不乏MIT.com等計劃書。

  「策劃做了這麼久,結果答案很平凡,很沒有創意」,俞久平說,往商業上發展不會使MIT到前面去,如果真辦好了,幾年以後可能也就10名,大不了第5名,領導力方面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

  恰好在這個時候,他也領導著一個團隊尋求策略,聯想起小時候看電機工程時的情景,又聯繫到他在校園裡經常看到有些實驗室將大堆的舊書都扔掉了,心想這些書在別的地方都是非常寶貴的東西,為什麼不給人家?

  「想法真的很瘋狂,跟.com絕對是背道而馳的,但我想,對MIT有沒有好處,對世界教育有沒有好處?後來想得很清楚了,是完全有好處的。」俞久平說,對麻省理工學院而言,最重要的是領導力,第二影響力,第三優秀度,而這一創意毋庸置疑會給三方面都帶來加分。

  稍有疏漏會得到及時指出和更正

  但妙法也得要妙人才能接受,在一般人看來,課件是神秘而不可外露的東西,是教師們賴以生存的「兩把刷子」,按常理推斷,即使得到了學校領導層的首肯,教師們也肯定會群起反對。俞久平想,如果有50%的教授們反對,方案就肯定行不通了。

  但他沒有料到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們正是「妙人」,他們一個系一個系去開會,問願不願意參與,有什麼問題,結果多數教授表示願意參加。少數不願意參加的教授,所擔心正如一般人想得一樣,如果課件內容全部公開,會不會影響我出書的銷售量?美國大學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情形:學生們上課首先要籤保密協議,因為任課教師已經跟出版商談好了,上課內容要出書,筆記外傳可能影響銷量。

  但俞久平用類似於吃雞蛋看母雞的道理說服了這些教師,如果課件很好,慕名買書的人只可能更多而不是相反。而且,大多數教授贊同也形成了壓力,如果系列課程,第一章有了,第二章有了,第四章也有了,就缺第三章,任教第三章的教授面子上會掛不住的。

  好處是非常明顯的,迄今為止,開放課件的網站已吸引了全球200多個國家數億次的點擊,全球數百所高校也參與到這一項目中來。對於教授們而言,課件全部公開了,一方面表明他們有信心要讓全世界知道他們是最好的教授,另一方面,課件中有錯誤、疏漏的地方,也會得到及時指出和更正。

  而且,由於項目出色,也得到了基金會的青睞,3500萬美元的成本中,麻省理工學院只付出了大約500萬美元,對於這樣一所年開支數億美元的大學而言,不算什麼大數目。而那些走.com道路的高校,當時所立的項目要麼已經破產了,要麼就是虧了幾千萬美元。俞久平說,他沒有聽到有成功的案例。

  中國一流大學應該開放課件

  「開放課程就應該是中國做,應該是清華北大這些好學校做,中國需要的人數比美國大多了!」俞久平認為,中國的高等教育差距比較明顯,學校層次和地域上的差距都很大,一流大學應該開放課件。

  事實上,國內已經有高校展開了與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課件項目合作,在美國IET教育基金會的支持下,中國開放教育協會正在組織力量將麻省理工學院的課件翻譯成中文,以提高中國高等教育的質量。目前,協會已擁有上千名志願者,並翻譯出了數百門課程,協會網站的日訪問量也上萬次,成為開放式課程計劃的美國以外第一大用戶。

  但俞久平表示,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式課件在中國不一定合用,還是應當由中國自己的大學來推進。

  (記者 葉鐵橋)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華人終身教授最年輕紀錄既非錢學森,也非張鋒
    前幾天,一則關於「34歲生命科學家張鋒成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上最年輕華人終身教授,打破錢學森記錄」的新聞在華人圈傳得熱鬧。這可能是一場「烏龍」。 據《知識分子》消息,張鋒助理回應稱,經麻省理工(英文簡稱MIT)的工作人員核實,張鋒並非麻省理工最年輕的華人終身教授。香港出生的羅聞全(Andrew W.
  • 麻省理工的入學條件有哪些?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2018年6月,《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世界大學聲譽排名,麻省理工學院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哈佛大學。
  • 加州理工 VS 麻省理工,誰才是理工界的扛把子?
    結果顯示,高薪畢業生通常來自具有強大STEM教育的小型大學,如哈維穆德學院、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這些學校的畢業生早期就業薪資就超過8.5萬美元,中期薪資基本都在15萬美元以上。 可見,理工強校在畢業後就業上的巨大優勢。
  • 西安交大教授沈超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12月10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年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出爐。其中,AI領域相關人物共5人入選,西安交大沈超教授入選。沈超獲獎理由為:致力於智能系統的行為感知和可信計算,實現在對抗環境下智能系統的安全可靠和可信計算。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將揭曉
    澎湃新聞記者獲悉,《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將於12月10日-11日在浙江紹興舉辦,屆時全球權威青年科技創新人才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2020年中國區榜單也將在現場發布。
  • 亞琛工業大學—「歐洲的MIT麻省理工」
    亞琛工大始建於1870年,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長期的技術耕耘,隨之帶來的傑出成就,被人們讚譽為「歐洲的麻省理工」。1945年,二戰結束後,亞琛工大重新修繕,並召回了當時受到政治迫害的教授。19世紀60年代,亞琛工大就讀學生超過10000名,自此成為了德國最重要的工科大學。
  • 歐洲的麻省理工——亞琛工業大學
    圖片源自網絡亞琛工業大學是德國最負盛名的理工科大學之一,被譽為「歐洲的麻省理工」。現代空氣動力學之父西奧多·馮·卡門亞琛工業大學自成立以來,不斷開拓理工科目新領域。現在僅機械製造專業就有15門初等學位後的專修科目以供選擇,其實力僅次於麻省理工大學。除機械製造專業以外還有一些特色強勢專業如:電子工程學、計算機、建築學、電工學、採礦等等。
  • 美華裔數學教授著英文小說 麻省理工破例發行—新聞—科學網
    (美國中文網) 中新網11月4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援引美國中文電視報導,一向只出版理工科技類專著的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上月決定將首次破例
  • 清華3位教師7位校友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
    清華3位教師7位校友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清華新聞網12月18日電 12月14日,由DeepTech 深科技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共同評選的第三屆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在北京公布,35位入榜者中有3位清華教師和7位清華校友,分別榮獲先鋒者、發明家、人文關懷者稱號。
  • 山西大學韓拯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
    12月10日-11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在浙江紹興開幕,同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2020年中國區榜單發布,山西大學光電研究所教授韓拯光榮上榜。
  • 麻省理工教授張偉:從大山裡走出的數學家,一封自薦信改變命運
    麻省理工教授張偉:從大山裡走出的數學家,一封自薦信改變命運張偉的求學經歷:從大山裡的村小到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偉1981年出生在大竹縣農村。小學前四年在村裡的小學讀書。2004年進入到哥倫比亞大學大學深造,5年後獲得博士學位。2009年~2011年,張偉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後、講師。2011年起,張偉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5年任教授。2017年起,張偉榮任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
  • 麻省理工被中國收買?蓬佩奧內心已腦補一出大戲
    12-27 01:24:43 來源: 旅行的腳步 舉報   編輯:小雪  麻省理工作為一所世界聞名的研究性大學
  • 論工科實力,加州理工比肩麻省理工,但竟然還不敵加州伯克利?
    要說在申請中最為熱門的工程領域,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作為美國三大老牌理工院校之一, 名聲跟麻省比肩,代表了全美乃至全球最頂尖的行業水準。今天我們就來 對比一下,加州理工和UCB(尤其是在工程領域上)的實力差距。學校簡介加州理工學院加州理工(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 Caltech)是一所世界頂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學, 專注理工科的教學研究,規模比較小,但專業絕對一流。
  • 麻省理工最年輕華人終身教授誕生 打破錢學森記錄!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麻省理工最年輕華人終身教授誕生 打破錢學森記錄!   據僑報網上周六報導,34歲的科學家張峰將和其他4名科學家一起被提升為麻省理工理學院終身教授,打破了錢學森的記錄(錢學森35歲成為終身教授)。
  • 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另一個百家講壇?
    「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由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組成,以高校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同時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視頻公開課的主講教師不乏國內名家。   不能以點擊率評高下   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露面僅幾天,卻是捧踩互現。   捧踩的主要基調是國內大學視頻公開課與國外名校公開課的點擊量。
  • 韓達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
    韓達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 2020-12-11 1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川普對醫學專家自吹有科學稟性:「我叔叔就是麻省理工教授」
    美國總統川普3月6日在位於亞特蘭大市的美國疾控中心總部視察時吹噓他對科學有一種天然的稟性,並解釋稱這種稟性來源於他們家族,他的叔叔就因為有天賦成為著名學府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
  • 美麻省理工學院開網上課堂 允許全球網民免費學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推出「開放課件」計劃,免費將大量學習資源上傳至網際網路,讓全球渴求知識的人都能和名校來一次學術上的「親密」接觸。  麻省理工學院的在線「開放課件」幾乎囊括了學校開設的所有課程,包括各科課堂筆記、選讀材料、試卷以及教師的授課視頻,讓你不花一分錢便可即時共享名校的最新學術信息。
  • 留學經驗:麻省理工學院申請小貼士
    全世界都知道的理工學院如果你自認為是科學天才,那麼來到麻省理工,你就會受到打擊,因為在這裡,你會感到自己知道的知識原來是如此之少。麻省理工的學生在SAT考試的數學平均成績接近滿分,即便是全世界最聰明的學生在這裡也會產生畏懼心理。
  • 機械工程大學:麻省理工居首|機械工程|大學排名|康奈爾大學
    College Factual資料庫中為你準備了257所開設機械工程專業的美國大學,供你查找。以下是College Factual推薦的2016年度美國大學10所最佳機械工程專業的排名。1、麻省理工學院 (MIT 劍橋 麻薩諸塞州)世界公認的最好的理工大學,被譽為「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美稱,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