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博物館旅遊景點排行榜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那麼,你知道國內最出名的博物館有哪些嗎?下面本文為大家羅列了中國十大著名博物館及其具體信息供大家了解參考,快來看看中國十大博物館究竟是哪十大吧!
1、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皇家宮殿,國家5A級旅遊景點,世界五大宮之首,世界文化遺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比較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從2014年1月1日起,北京故宮博物院幾乎每周一閉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故宮即紫禁城內。北京故宮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簡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截止至2013年末,中國國家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國博藏品數量為10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2017年11月17日,被評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3.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創建於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號舊跑馬總會,1959年10月遷入河南南路16號中匯大樓,現位於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的南側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上海博物館設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精品文物12萬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收藏了來自寶雞及河南、湖南等地的青銅器,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譽,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4、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位於南京市玄武區中山東路321號,簡稱南院或南博,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是大型綜合性的國家級博物館、全國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藏品的年代從舊石器時代直至當代,種類有石器、陶器、玉器、青銅器、瓷器、書畫、織繡、竹木牙雕、民俗和當代藝術品等。
5、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
6、陝西歷史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於1983年,1991 年6月20日落成開放,是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裡程。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融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於一體。館區佔地 6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多370000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琅滿目、精品薈萃。
7、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湖北省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坐落於武漢東湖風景區,總佔地面積達81,909平方米,建築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 。現有館藏文物26萬餘件(套),以青銅器、漆木器、簡牘最有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 。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為該館四大鎮館之寶。
8、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始建於1941年,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歷史文化風景區,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在全國公共博物館中佔有重要地位。 四川博物院擁有專職、兼職研究員30餘人,先後研究出版了《四川博物院藏〈格薩爾〉唐卡研究》《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研究》《館藏書畫精品集》等學術著作。2011年,「四川博物院修復能力提升」項目,被國家文物局確立為全國兩個試點項目之一,2012年10月,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17年,四川博物院獲得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
9、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位於太原市汾河西畔濱河西路北段13號,前身為1919年創建的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此後屢次更名。1953年起稱山西省博物館。新館於2001年8月10日奠基開工,2004年竣工,定名為山西博物院,為國家「九五」重點建設工程,也是山西省建國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基礎設施,是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等7個歷史文化專題和土木華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5個藝術專題構成。
10、天津自然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位於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館內,是中國第一個主題單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學體驗、科學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館。其前身是北疆博物院,於1914年由法國傳教士桑志華創辦。1927年對外開放。1952年改建為天津市人民科學館,1957年正式定名天津自然博物館。截止至2014年末,天津自然博物館佔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3.5萬平方米,展示面積1.4萬平方米,包括常設陳列區、臨展區、體驗娛樂區、科普教育區四部分。館藏生物標本40萬件,其中一、二級珍品1282件,模式標本1452件。